APP下载

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通过体态律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

2022-11-19■潘

小学生 2022年7期
关键词:体态律动肢体

■潘 婷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打破以往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的束缚,创新自己的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出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兴趣。如,小学音乐教师将体态律动融入小学音乐课堂中,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准确地了解音乐的情感和节奏,还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体态律动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能力和天性,并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情和兴趣。体态律动的教学主要让学生从听音乐开始,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音乐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的节奏、旋律和作者想表达的情感,最后起到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作用。

一、体态律动的内涵

体态律动是达尔克罗兹的教学法之一,即在音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充分地调动肢体来感受音乐,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无法在音乐学习中做到始终专心致志,这就需要通过这种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改善学生难以专心的现象,让学生的肢体跟着音乐动起来,锻炼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1]。

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自控力较弱,对于知识或事物发展的认识程度都还比较浅,因此很容易在上课的时候走神,也很难完全集中注意力在老师身上,这种情况下如果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难以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2]。体态律动就是抓住学生好奇心重、喜欢玩游戏这一特点,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肢体活动能够与教师的音乐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也使学生的演唱能力和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得到提升,从而更好地完成基本教学目标,也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3]。

二、体态律动运用的现状

体态律动主要由瑞典的音乐家达尔克罗兹首先提出,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绘画、表演、舞蹈以及戏剧等文化艺术方面都得到了广泛运用。这一教学方法主要就是将人的肢体当作主体,使学生在律动的过程中,让自己的身体随着音乐的旋律和音乐的节奏感进行跳动,同时学生在用手拍击或跳动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节奏感。体态律动看似比较简单,能够很好地运用到实践中,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体验音乐的引导作用非常大[4-5]。也正是这样,体态律动的教学方法已经被运用到了全球各地的艺术类教学课堂之中,并且运用广泛,广受好评。

三、体态律动的意义

运用体态律动,首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以往的小学音乐课堂中,小学生通常就是简单地跟唱,久而久之,学生就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而体态律动能够使学生全身动起来。每首歌的律动都不一样,形式新颖,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其次,体态律动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如果仅仅通过口头讲解或反复聆听来使学生记住音乐知识是非常难的,运用体态律动能够使学生跟随音乐摇摆、舞动,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这比教师单方面灌输要更加深刻、清晰[6]。

四、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节奏和音调

在音乐学习中,音调和节奏的掌握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当二者能够有机结合,音乐的情感才能得以充分表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带领学生准确把握音乐的节奏,也要积极地引入体态律动,使学生通过肢体的动作理解和记忆音乐的节奏。通常来说,教师也可以借助自身的肢体动作为学生展示音乐的音调,学生就可以从起初的模仿逐渐学会掌握音乐的节奏[7]。

例如,对于3/4节拍当中的强拍,大部分音乐教师会把手向上拍,然而,弱拍就是在两条腿上分别拍一下。对4/4节拍当中弱拍来说,教师会使用到一只手来向上拍,对于强拍而言,就是使用到两只手来向下拍。这些音调和动作需要相互对应,使得音乐的音调及节奏变得容易被理解。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引入体态律动,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到多重的感官来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还能够使学生加深对所教内容的记忆。

例如,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义勇军进行曲》,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一内容时,学生应该在学习前基本已经耳熟能详了,但是要求每名学生都认真地学习,并且要体会到歌曲中传达出来的情感。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由于这一歌曲的节奏较快,因此可以很好地让学生通过体态律动来体会节奏变化的特点,让他们在进行肢体活动的过程中更好感受歌曲当中传达的坚韧不拔、永不屈服的精神。上文已经说过,大多数学生对该歌曲应该都已经耳熟能详了,因此在刚开始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由跟随音乐节奏进行体态律动。在他们律动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对节奏的把握情况,之后再通过手势来指挥学生,让他们可以跟随教师的指挥来变化动作的幅度,从而,更好体会歌曲当中转变的感情色彩。除此之外,体态律动只是学生跟随着音乐的节奏做出来的肢体动作,但是因为这首歌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此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相关的知识,对音乐内容进行深刻分析,教师还可以制作PPT为学生呈现更多关于该音乐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历史,从而对这首歌充满更多的感情。但是在此过程中,也要适当融合肢体语言来进行表现,否则又会变成理论课,使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

(二)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作品

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理解能力不够强,如果小学音乐教师不能够合理、科学指导学生欣赏音乐作品,就会使大多数小学生难以正确把握音乐情感。一旦学生出现不会欣赏的情况,通常就会表现出不愿意倾听的趋向。所以,如果想要提升小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小学音乐教师就可以运用体态律动的形式,让他们通过丰富的肢体来感受音乐。

例如,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高音教学这一环节时,让学生跟随音乐延伸自己的动作。当音乐从高音逐渐地转变为低音又转变为高音时,需要让小学生跟随音乐张开自身的手臂再合上,到了高音阶段再张开,从而让学生感受高低音之间转换的差距,并且感受音乐传达不同的情感,让其形成对音乐形象的理解,让学生可以通过动作的展示更加形象生动地认知音乐,感受音乐。运用体态律动的教学形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时,为了确保课程教学的质量,还是应当以自身音乐教学的内容作为核心,不可以让体态律动教学的形式占据过多的时间。在教学时,教师还需要发挥自身引导的作用,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此教学方式当中,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让其进行了解与吸收,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

(三)引导学生身体跟随音乐自然律动

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身体律动的方式感受音乐节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因为小学生年龄小,缺乏感情领悟能力,并且对自己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弱,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因此,教师就要指导学生的肢体跟随音乐自然的跳动,慢慢让学生亲自感受到节奏的变化[8]。

例如,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之前,老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些节奏感轻盈的曲子,让学生跟随音乐放松晃动身体,也可以让学生跟随音乐做拍拍手或跺跺脚之类的动作,让学生可以更快放松下来,从而有利于在音乐课堂上更生动形象地感受到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节拍等。

在音乐中,不一样的音调能够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身体动作来表现,例如“do”这个音:可以用蹲下的动作来代表;“re”音:可以用半下蹲的方式来表达;“mi”音:用跳跃的动作来表达……学生的肢体跟着音调来不断地转换,可以更生动形象地感受音调的变动,能够更加深刻地掌握高低音,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度过一节音乐课。身体律动的融入,能让学生多方面来真切接触音乐。用肢体动作表达音乐旋律,教学质量也明显提高。

(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和音乐素养

在音乐教学中,使用体态律动一段时间,学生能够根据身体的律动更深刻地感知音乐后,就可以让学生采用舞蹈的表现形式,不仅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还能够增进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理解[9-10]。

例如,学习《表情歌》时,教师可以让每个同学在听到不同的歌词时做出不同的表情,如开心、愤怒或者焦急等,再结合这首歌曲的基础旋律或情感,指引学生在歌舞结合中掌握主要内容。小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因此,教师除了让学生做动作,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舞蹈的形式来表现这首歌,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和欣赏水平,也能够缓解学生的紧张和焦虑,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课堂中。

例如,在《天鹅湖》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天鹅湖》的芭蕾舞表演,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变化规律,之后再鼓励学生跟着音乐翩翩起舞,共同体会音乐和舞蹈相结合的独特魅力。经过小学生们肢体的舞蹈律动,能够使他们更好地体会到音乐中的感情和气氛,不用老师过多解释,学生就能够准确理解音乐主要表达的情感。

除此之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肢体的舞蹈律动,也能够使音乐教学更有魅力。通过中西结合的方式,完善了传统音乐教育中的缺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也有效增加了学生的艺术感知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1]。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使用体态律动教学的形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们对音乐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增强音乐教学的生动性,还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充分地激发出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而在运用体态律动这一教学方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一定的引导工作,先引导学生自己体会音乐的节奏,之后再通过体态律动的形式,调动各个肢体的动作加深自己对所学音乐的理解,从而更好地了解音乐音调,掌握音乐节奏,学会欣赏音乐作品。

猜你喜欢

体态律动肢体
SET悬吊训练对中青年女性圆肩体态的疗效观察
浩然听笔走龙蛇,气格疏朗体态健——浅论“海上四大家”蒲华的书法
和谐律动
动静之间
肢体语言
律动之美
“三个经济”律动
肢体写作漫谈
面试六禁忌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