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时繁花之“夏花”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2022-11-19薛芬益阳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追光者教研团队成员

十几岁 2022年21期
关键词:菡萏荷香夏花

文/薛芬(益阳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追光者”教研团队成员)

夏日草木繁茂,季风化开暑意,点染无数青绿殷红。草木无情,人却有所感所思。多变的夏日难免催生多样的情绪,或奔逸、或收敛、或忧苦、或闲适,古代文人便寻到荷花作为精神寄托。透过纸上沁开的余韵,我们可观听荷之风貌。

清雅之风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的诗从来艳丽工巧,这首《赠荷花》却歌咏了荷花的天真随性。明艳的芬芳固然惹人爱羡,但天然之美,却更胜一筹。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孟浩然笔下的荷香并不逼人,只一种淡淡的芬芳,循着香风,似乎能寻到那内敛温润的君子气质。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少游笔端之荷香是自在的,无需张扬,无需发散。荷香那么惬意,仿佛从月亮滑落到舟中,又在船头小憩了一般,久久留在心头。

过去,寻常人家喜欢夏天在后院养一缸荷花,缸底铺一层河泥,倒两担水。六月初,下几场雨,就有花骨朵探出水面。过不了几日,花便开了,露出嫩黄的莲蓬,几片小巧的荷叶漂浮着,煞是可爱。若有凉风翻墙入院,这一缸清香便铺散开来。

娇柔之态

荷花虽清雅,却未必只能如高士一般离群索居。在诗词歌赋里,荷花总是化作女性形象立于荷塘之中,惹人观瞧。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明晃晃的白昼里,岸边细碎的马蹄声游走在少年郎的笑声中。荷花下躲着采莲女,绯红的脸浮动在水面上,与荷相映,一时人花难辨。读李白的《采莲曲》,采莲女的娇妍让人心头颤动,少女情态的描摹令人惊叹。少女与响晴好不相宜:少女的明艳色彩在阳光下飞舞,而白日下的荷花,也如明艳的少女一般。

“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潋潋水光引逗着碧叶、红蕖,仿佛能嗅到阳光里几丝少女的淡香。看着这些风物,炎夏好像不那么难捱了。

有高阳必然有阴雨。闺中女子打开轩窗,凭栏听雨,看着廊下一池残荷,却又是另一番味道。“鸂鶒交交塘水满,绿芒如粟莲茎短。一夜西风送雨来,粉痕零落愁红浅。”温庭筠的诗文气象与李白截然不同。丝雨纷飞,明媚的荷花变成了惹人怜爱的楚女,风雨如刃,削去了芙蓉的血肉,略微寒凉的水浸透了荷花的清骨,愁绪逐渐织起几片黯淡的云彩,遮住了荷塘。小轩窗后,便只能听到轻轻的叹息了。

君子之节

古代君子喜欢将自身比作荷花。《老子》云: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荷花之贵,贵在混俗而不同俗,虽久居淤泥,却不厌脏秽,不故作清高,与世浮沉,随波逐流而不立异。

周敦颐的《爱莲说》称赞荷花之美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种和光同尘的品节给遭贬文人带来无声的抚慰。不刻意要求清透的生存环境以保养自己的美,只在沉默的淤泥中独自看顾自己的清雅,这是一种真正的高洁。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李群玉笔下的荷更有几分灵气,荷根虽埋于泥中,荷心却如白玉之洁。荷花就是这样在淤泥中生长起来的,中国的文人就是这样在苦难中陶养起来的。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南国芙蓉虽在尘世,却丝毫不输天上的太液池荷,因天上的太液琼浆养育不出从淤泥里挺立而出的尘世之荷,也无法像古代文人那样给予荷花如此百转情思。从山民歌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的年代开始,荷花便已在我们心里扎了根,千年一瞬。

猜你喜欢

菡萏荷香夏花
荷香
做一朵夏花
两阕《芰荷香》,无尽清雅意
夏花物语
绘画欣赏·王冬炎(石家庄)
姜永满
荷香蜜蜂来
点绛唇·莲
咿呀
生如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