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种植技术与落花落荚的防控方法
2022-11-19菏泽市经济开发区陈集镇人民政府马兰芹
菏泽市经济开发区陈集镇人民政府 马兰芹
前言
在大豆的生长过程中,大豆的落花落荚现象时常令种植人员感到头疼,因为大豆的落花落荚现不单单是一个种植过程中不好预防的现象,重要的是,这种现象往往是造成大豆植株产量大幅下降、种植人员收益低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这一点,我们不难看出,要想提高豆田产值及种植者本身的经济收益,大豆落花落荚现象的干预工作应当作为主要切入点。由于大豆植株的落花落荚现象是受到自身种类、生长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导致的,因此,作为种植者应当结合多方面因素准确分析,找出科学的种植技术和干预手段,从根本上解决大豆产量低的问题,增加种植者的收益。
1 概述
大豆属于豆科植物,营养成分高,特别是蛋白质含量极为丰富,食用后容易消化,在生活中的用途也极为广泛。据记载,大豆在中国不管是作为食物还是作为药材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主要分为五大类,包括常见的黄大豆、种皮为绿色的青大豆、种皮为黑色的黑大豆、籽粒较小呈现为椭圆形的饲料豆以及种皮为褐色、棕色、赤色等单一颜色的大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黄色大豆的使用率更高,不仅我们的食用油多是由它作为主要原料,酱油的主要用料也是它,在我国北方,大豆是主要的经济作物和粮食,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2 提升大豆种植技术的关键要领
2.1 选种和播种
大豆产量少,追溯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因为大豆种子的选择不够科学,对此,种植人员应当充分考虑豆田所在区域的气候环境、土壤质量等多方面因素,相互结合,选择合适的大豆种子进行种植。一般来说,为确保发芽率及种子纯度,应选择可逆性和抗病虫害的大豆品种,从正规的购买渠道采购大豆种子,确保大豆种子的质量,防止出现由于种植劣质种子而造成产量受损的现象,另外,在种植前,还需要对大豆种子进行平铺晾晒处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均匀地平铺在平面上并定时搅动,确保大豆种子不要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晾晒,但是也要避免暴晒,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在晾晒后,可以选择使用50%多菌灵药剂或灭枯灵乳油对大豆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合理实施拌种。
在种植工作开始前,要确保种植地已翻整完成,同时要及时清除杂草、石头和其他杂物,将土壤疏松并犁地至20 厘米的标准深度,以改善土壤的渗透性、疏松性和持水能力。如果土壤肥力低下,应迅速进行施肥,以确保适合播种的土壤条件,对于肥料的施放量应当严格把控,因为过多多少的肥料都会对大豆种子的生长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将3/4 的基本肥料撒在种子下方约10 厘米处,其余1/4 的基本肥料撒在种子下方约4 厘米处,保障大豆种子能够获取足够的生长养分,以确保大豆种子获得足够的营养。在大多数情况下,有必要施用粪肥,以改善土壤结构,为以后的种植奠定基础。根据土壤的湿度进行灌溉,确保大豆有生长所需的水分,促进发芽。需要注意的是,将翻耕好的土地进行暴晒处理,一来土壤中的细菌和寄生虫受到暴晒能够有效地减少,二来对日后田间管理时杀菌剂和灭虫剂的使用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2.2 加强田间管理工作
种植者应注意田间幼苗的生长情况,如果幼苗不足,应在阳光不足的时候重新种植。移栽幼苗时,为避免出现在搬运过程中损伤幼苗,造成幼苗死亡的现象,要将土壤与幼苗一同移开,种植好后应当立即进行浇水工作,以防止因长期干燥而导致水分流失。如果在补苗过程中发现有病害或生长不良的大豆幼苗,应立即拔除,以防止与其他健康的大豆幼苗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出现干扰植物生长的现象。如果在选种时发现大豆植株的间距和密度不均匀,如有必要,可去掉一些种植紧凑的植株,并且注意清除杂草,防止它们吸收大量的养分和水分,造成大豆植株营养不良,影响后期豆田的整体质量,此外,还必须保护幼苗根部,防止在进行田间管理时造成损坏。大豆在进入分化阶段时对养分的要求很高,此时,种植者应适时施用尿素以促进大豆生长决定是否需要施肥很重要,因为如果在土壤质量好的时候施肥,大豆可能会因为吸收过多的养分而倒伏,导致产量受损。而且及时施肥可以降低大豆在生长过程中的发病率及提升抗伏倒能力,同时,种植者应时时关注豆田土地的湿润程度,及时发现、及早干预,一旦发生干旱,应立即灌溉,防止大豆植株因缺水而死亡。
2.3 病虫害防治
2.3.1 立枯病
立枯病是大豆常见的病害之一,对于立枯病的干预主要是靠前期的预防,在种植前期尽量选择地势高、排水效果好的土地进行耕种,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合理施肥。另外,在大豆生长期间应当加强杂草清除的工作力度,因为杂草是传播立枯病的主要途径,出现病害后应当立即对周边杂草进行清除工作,同时喷以药剂,并将病株连根拔除,防止病害蔓延。
2.3.2 菌核病
菌核病在大豆种植过程中也非常常见,对于此病的预防,建议选择轮作三年以上的土地进行种植,并注意雨后及时进行排水,避免土壤过度湿润。在大豆收获期统一处理带病植株,防止大豆籽粒受到病害的感染。
2.3.3 灰斑病
夏季是大豆灰斑病的高发期,夏季也是豆荚生长的关键阶段,如果感染灰斑病,则会造成严重的落荚,大豆也可能因此而减少30%左右的产量。对于此病的防治可以在大豆播种前为每100kg 的大豆种子混合0.3kg50%的多菌灵。在灰斑病的早期阶段,可以在大豆种植地以每平方千米1.5kg50%的多菌灵进行喷洒,以一周一次、并三次的频率进行喷洒,以防止灰斑病的进一步扩散,确保大豆结荚率。
2.3.4 蚜虫防治
蚜虫会造成大豆结荚率降低、植株生长受阻,最终造成严重减产。通常通过在种植区引入食蚜蝇和寄生蜂等天敌,对蚜虫进行生物控制。在最初的控制阶段,也可以使用化学喷雾剂,如使用3%的啶虫脒乳油或10%的吡虫啉都能够有效控制蚜虫。
2.4 科学施肥
土壤质量往往与大豆的生长发育相互关联,因此科学施肥可以有效减少由于土壤质量造成大豆产量下降的现象,大豆在不同的生长季节有着不同的营养需求,施肥过程包括三个步骤:基肥、追肥和种肥。富含矿物质和有机物的基肥不仅能够有效改善豆田土壤的质量,还能为大豆的生长提供重要的营养基础;种肥同样对大豆产量具有积极作用,但需要种植人员注意的是,在施肥过程中应当避免肥料直接接触种子,因为这会导致种子被烧焦;另外,应当着重对开花期和分枝期进行追肥工作,这可以为后期大豆结荚和开花打下基础。
2.5 适当开展除草工作
大豆作物在生长发育阶段需要适当的开展管理工作,管理工作不单单要注意田间维护和施肥,还要注重杂草的控制。化学除草是最常见的除草方法,种植者需要制订合理的除草计划,不仅要控制除草的间隔时间,还要控制除草剂的使用量。种植人员应当注意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杂草控制,要求除草剂在施用率及用法之间要有一个合理的关系,如果高于正常的施用率,可能会对大豆植株的正常生长造成严重的损害,但如果施用率过低,会对杂草无法实现良好控制。为了满足大豆生长需求,应当合理进行化学除草,确保及时有效地控制大豆田间杂草,从而为大豆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除此之外,土壤含水量也会对除草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还要对土壤含水量格外注意,有效把握土壤含水量,如果土壤过于干燥,那么喷施的除草剂将难以吸附在杂草上,而是吸附在土壤表面,进而导致除草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进行除草工作前,种植人员首先要检测土壤的含水量,确保能够达到除草剂的使用要求,保证除草效果。
3 豆荚和豆花的生长规律
3.1 豆荚的生长规律
豆荚在生长过程中,要依赖于豆花,通常情况下,豆花完成授粉和受精后,花的子房会慢慢地膨胀起来,最终形成豆荚,在五天后,豆荚逐渐进入快速生长阶段,大约一个月后,豆荚的长度基本生长完毕,然后进入结荚期,在此期间,豆荚顶部可能会长出绒毛,但由于种子种类的不同,可能也不会出现绒毛。需要注意的是,豆荚的形状、颜色及后期种子数量都受到大豆种子的品种影响。
3.2 豆花的生长规律
大豆通常在茎顶上长出花序,大豆花常常成簇出现,称为花簇。大豆花主要组成部分是花萼和雌蕊、雄蕊和花冠以及苞叶,经过多年的研究,大豆花按其长度分为短、长、中长三类。大豆花的数量也根据花的长度而变化。主要标准是:如果茎的具体长度小于3 厘米,称为短花;如果在3~10 厘米,称为中长花;如果超过10厘米,称为长花。对于特定的种植过程,种植人员应结合茎节的长度,考虑使用适当的种植标准,以此来满足大豆植株的生长需要。
4 大豆落花落荚防控措施
4.1 科学设置种植密度
笔者目前发现,在一些地区,种植人员播种大豆的密度过大,他们认为,增加种植数量可以提高产量,但这种不科学的种植手段往往会导致大豆豆花豆荚的严重脱落,因为种植密度过高会对大豆的光照吸收产生不利影响,为了真正提高大豆的整体产量,就必须摒弃这种落后的种植习惯,科学地调整种植密度,保证大豆植株获得充足的光照,预防大豆豆花豆荚的脱落。另外,在调整种植密度时,种植人员应综合考虑地方土壤条件和种植品种的生长特性,以便实施更加科学合理的种植密度,创造有利于大豆生长的条件。
4.2 轮作种植
豆科植物是非常忌讳连作的,大豆也不除外,连作种植是造成大豆植株根部发生菌病,引起大豆落花落荚、大面积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可以在种植大豆时,与其他非豆类作物一起轮作,如玉米、小麦等,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少连作种植的面积,降低大豆落花落荚的概率,还可以避免土壤中的养分过度消耗,并为土壤再生后两到三年内种植的其他作物提供更好的土壤环境,同时减少土壤中病原体的存在。在轮作种植时,选择深耕的耕作手段以疏松土壤,来促进大豆根系生长和大豆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从而促进主茎的粗壮生长,降低大豆植株的发病概率。
4.3 合理施肥和科学灌溉
合理施肥。大豆生长需要大量养分,特别是在开花和结荚期,严重缺乏养分会导致开花和豆荚成熟等问题,一旦大豆进入这一阶段,种植人员需要确定大豆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合理地增加肥料用量,以满足其生长需要,并在选择肥料时考虑具体的土壤条件。一般来说,选择含有钾、磷和氮的肥料进行混合使用,以提高土壤肥力。还可以及时施用适量的氮,以满足大豆幼苗的需要,预防大豆豆花豆荚出现脱落现象,满足豆荚和豆花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需求。
科学灌溉。大豆的每个阶段对于灌溉量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如在开花和结荚阶段,对灌溉量的要求特别高,在这个阶段如果不把浇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就会损害大豆植株的生长,导致豆花和豆荚掉落。如果浇水太多,根部就会腐烂,植株就会死亡;如果灌溉次数太少或灌溉量太少,就很难健康成长。大豆花和豆荚脱落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大豆生长过程中的长期水分不足难以满足对花和豆荚的实际需要,一些植物放弃开花和结荚以保护自己,确保能够正常生长,在这种情况下,种植人员不仅需要恢复灌溉,同时还要增加灌溉量,重点是缩短灌溉时间,以确保灌溉量能实时满足生长需要,如过去每周一次的灌溉次数,现在可以缩短为每五天一次;除此之外,排涝工作没有及时进行,也会造成大豆落花落荚,种植人员不能因为在开花结荚期需要大量的水,就忽略了排水工作,这样往往会给整棵植株造成影响,严重时可能造成植株死亡,尤其是在雨期,大豆田区很容易堆积水流,这是需要着种植人员及时排除多余的水,以防止内涝对植株根系造成负面影响。
4.4 化学防控
大豆植株到达开花结荚期时,可以适当地进行化学药品,对落花落荚进行防控,对此可以对每公顷大豆田进行喷洒300kg~400kg 的多效唑溶液(100mg/kg~200mg/kg),控制植株高度,促进叶片生长,改善田间通风与光照条件。开花初期至花盛阶段,可以使用15%~17%的亚硫酸氢钠溶液进行喷施,控制植株呼吸作用,减少物质消耗,预防落荚。
4.5 合理运用调节剂
大豆植株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营养成分的需求也大不相同。在开花和结荚期间,从植物根部吸收的养分往往会出现不能完全到达生殖系统,而是到达相关的生长系统的现象,从而导致生殖系统中的肥料不足以满足开花和结荚的需要,最终影响大豆植株的整体质量,降低产量。因此,种植者必须在早期就意识到这一点,并有科学运用调节剂来满足大豆植株在每个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以保证生殖系统具备充足的营养,这是开花和结荚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大豆产量,让种植者提高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
5 结语
总而言之,大豆的种植技术与落花落荚的防控是保证大豆稳定生长的关键环节,种植人员要加以重视,加强大豆种植技术要领的学习,提升自身种植水平,运用科学设置种植密度、轮作种植、对豆田进行合理施肥和灌溉、进行化学防控、合理运用调节剂等手段预防大豆豆花豆荚的脱落,从根本上改善大豆的质量及产量,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