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文冠果容器育苗技术分析
2022-11-19徐淑荣
徐淑荣
(辽宁省国营朝阳县六家子林场 122000)
文冠果属于无患子科文冠果属植物,又有文冠花、木瓜、“北方油茶”等称号,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木本油料树种之一[1-2]。文冠果的种子中含有丰富的油(种子含油量在30%以上,种仁中含油量超过55%),可用于生物柴油的制作,是重要的生物能源树种之一[3]。文冠果有着很强的抗寒、抗旱、耐盐碱等特点,适应能力强,在我国北方地区的荒山、风沙土壤上均可生长,甚至是裸露的岩石缝隙中文冠果也可生长。因此,文冠果在我国北方地区栽植面积广,是荒山绿化的首选树种之一、保持水土以及治理荒漠化的先锋树种之一[4]。文冠果植株的姿态秀美、有稠密且大的花朵,花期持续的时间可超过20d,有着很好的观赏效果,在庭院、公园、道路两侧等均可栽植,有群植方式,也有孤植方式。文冠果嫩果的表皮颜色为翠绿,种仁口感鲜美,有着非常独特的风味,是广受消费者喜爱的保健水果。近些年,石油等燃料导致的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寻找可以替代石油等燃料的生物质原材料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文冠果作为含油量高的生物质能源树种,其发展有着极为广阔的前景,在北方地区栽植的面积快速增加,市场上亟需大量优质的文冠果苗木[5]。
文冠果的育苗方法多样。文冠果根系为肉质根,皮层占比超过90%,对水分有着很好的吸收及储存效果,但是侧根不发达,有伤口后难以愈合,如果起苗、移栽等过程中苗木侧根出现损伤,则易导致苗木的死亡,采取容器育苗的方式,可以很好地避免损伤根系,提高成活率[6]。现结合实际,对文冠果的容器育苗技术简单总结如下。
1 种子采集
选择长势健壮、丰产性好、没有病虫害的文冠果树采集种子,要求采摘成熟度高、有饱满果仁的种子。北方地区一般在每年的8 月中旬采摘文冠果种子,采摘的果实、种子外表要求分别为黄褐色、黑褐色,果实外表皮转为粗糙状。可通过木棒敲打、晃动树干等方式将果实敲落后收集。采摘结束后将果实运回置于通风良好、阴凉的地方晾晒,直到果实壳裂开,用脚踩逐渐将种子与外壳脱离开,收集纯净的种子,平铺1 层进行晾晒,当种子完全干燥后,即可采取必要的防潮处理后安全储藏起来,避免其发生霉变现象[6]。
2 种子的处理
文冠果的果皮坚硬,非常致密,透气透水效果差,种子的表皮中油脂含量丰富,自行吸水的难度很大,因此难以发芽,需要播种之前进行科学的催芽。一是可选择在初冬时进行湿沙埋藏,如果进入冬季后再埋藏,则需要先将种子浸泡在水中,5d 后捞出控干后进行湿沙埋藏处理。提前选择背风向阳处挖坑,并在坑底部铺上一层湿润的沙子(湿度条件控制在手握成团、松开后散开为度),厚度在25~30cm,在上方铺上一层种子,之后沙、种子交替各1 层铺设,最上层的沙子铺设高度要求高于坑口。铺设期间,沙土的倾斜角度控制在60°左右(利于排水),并充分拍打拍实。在斜沙土层上方覆盖1 层草垫,如果天气干燥,可多喷水保湿,一直到有20%左右的种子裂嘴即可。二是雪藏处理。在每年刚进入12 月时,取雪、待其充分融化后将种子置于其中,浸泡24 h,然后捞出种子充分沥干后,与3 倍体积的雪充分拌匀,埋入提前挖好的穴内。
待第2 年春季,可将经过湿沙储藏或者雪藏的种子取出,置于热水(温度80℃左右)中,10 min 后将种子捞出置于温水(温度45℃左右)中,48h 后捞出,与湿润的沙子混合均匀后转移到温度26℃的恒温室内,上方覆盖一层薄膜,以起到保温的效果。期间做好湿度管理,勤喷水,及时观察温度,如果内部温度过高,易导致霉变,可将薄膜掀开降温。当种子裂开后,即可用于播种[6]。
3 容器苗繁育
3.1 播种前准备材料
文冠果育苗的容器类型多样,如营养袋、营养钵、营养杯、营养篮等,容器的大小因实际需求而定,一要不影响到文冠果苗木根系的生长,二要不影响其出圃后的运输以及造林。目前,北方地区应用较多的容器为20cm 见方的营养钵。营养土选择园土、农家肥等,提前做好消毒处理,可选择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药剂,按照100kg 拌和20kg 左右农家肥的比例进行营养土的配置,混合均匀;为了提高营养土的透气效果,可选择有着良好透气性、含水量高的泥炭土、蛭石等材料添加其中,泥炭土与蛭石按照3︰1 的比例加入,切记装填基质、营养土时不要过于积压,以免导致过于板结影响透气效果。容器内基质等材料装入后(一般厚度在15~18cm,基质的上方与容器口之间留2~5 cm 的距离),在提前整理好的苗床上码放整齐,并用消毒的细沙、碎石等将容器间的缝隙填满,喷洒1 次清水[7]。
3.2 播种
育苗地点要结合各地实际选择,一般要求尽量与造林地近、有便利的灌溉水源及排灌条件。春季与秋季均可进行文冠果的播种育苗。提前做好种子的处理、催芽等,并对营养钵内的基质浇灌1 次,确保基质充分渗透水后即可播种。将种子播在提前码放整齐的容器钵中央(用铲子提前挖深3~4 cm 的穴,种子的芽朝下放入),要求种子的个体大、品质佳,每个营养钵内播1~2 粒,如果种子的个体相对较小、品质差,则播种量可适当增加至每个营养钵播2~5 粒。种子播入时要均匀,不要出现互相堆叠等现象,播种后,在上方覆盖1层营养土以及1 层提前消毒处理的细沙,有效避免水分过快蒸发、发挥出保水保墒的效果,还可以避免阳光的曝晒,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在每次降雨后或者浇水后,可以起到灌溉后或雨后保护幼苗的作用[7]。
4 播种后的管理
4.1 温湿度管理
播种结束后,要做好温度及湿度条件的管理,结合容器内基质水分情况适时适量喷水,促使种子尽快出苗。温度管理上可在容器上方覆盖1 层薄膜,以提高温度,促使种子尽快出苗。勤观察,一旦薄膜内温度过高,可适当掀开进行降温[8]。
4.2 肥水管理
文冠果种子播后及育苗阶段,要重视水分管理,勤喷水,确保容器苗内基质土壤处于湿润状态,如果喷水时冲开土壤,种子露出来,则需要及时用营养土再覆盖上。种子出苗前,注意观察病虫害等情况。种子出苗后到出齐苗期间,要做好保温保湿,以利于提高出苗率。育苗阶段一定注意灌溉不要一次性量过多,雨后及时做好排水工作,以免导致文冠果根系的沤烂、死亡。
文冠果生长习性为间歇封顶,如管理措施不到位,会导致文冠果苗的生长出现两级分化现象。因此,在其生长期时要有充足的肥料,避免苗木出现间歇封顶而对苗木的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结合文冠果的生长特点,每年在5 月前追肥有利于避免出现间歇封顶现象,追肥可选择0.2%复合肥(氮磷钾比例3︰2︰1)。
4.3 草害的防除管理
如果在温室内进行文冠果容器播种,一般播种后7d 左右种子即可出苗,出齐苗的时间在10~15 d,此时要加强管理,在松土、灌溉的同时进行除草。
4.4 病虫害防治
4.4.1 黄化病。文冠果播种时深度宜稍浅,灌透底水,春灌可适当减少,避免线虫随着灌溉水扩散开。苗期及时中耕松土,一旦发现病株,要及时进行铲除、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原来病株位置以及周边均要进行消毒处理。防治的药剂可选择10%克线磷、克线丹颗粒剂45~75 kg/hm2,对准根际土壤进行喷洒,可对根结线虫起到较好的灭杀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剪除文冠果植株病状的须根,促使根系生理功能尽快恢复。如果黄花病因植株缺乏铁元素而造成,选择硫酸亚铁水溶液进行沟灌,可缓解黄化病的症状。
4.4.2 金龟子。文冠果育苗期间主要害虫为黑绒金龟子。一旦此害虫发生,可选择50%辛硫磷1 000 倍液等喷杀,对幼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成虫的灭杀药剂可选择80%敌敌畏乳油100 倍液等。每年刚进入早春时,选择40%二嗪磷乳油约9 kg/hm2喷洒文冠果的树冠下方,以在成虫越冬出土前起到灭杀效果,降低其为害。
4.4.3 煤污病。文冠果在育苗发育阶段主要的病害类型还包括煤污病,此类病害由木虱引发,因此做好木虱的防治,有利于降低此类病害的发生。可在每年刚进入春季时选择50%乐乳果油2000 倍液等向文冠果树进行喷施,对越冬的木虱有很好的灭杀效果,可每周喷1 次,连续喷3 次即可。
5 苗木的出圃
如在温室大棚内进行文冠果容器育苗,一般苗木相对于露地状态下生长速度更快,一般4 月初即可符合出圃的标准用于造林。造林之前,需要对容器苗灌溉1 次,要求灌透水。出圃前可在炼苗的同时进行苗木的分级,不同等级的分别归为一类,以便于后期造林时更好地操作管理。运输期间为了减少对文冠果容器苗的损伤、防止容器钵破裂等,可用专门用于运输的苗箱装运容器苗。运到造林地后,栽植前轻轻去除幼苗外部的容器钵,要求土球不散,放入提前挖好的栽植穴中,扶正后逐层回填土,并踩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