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时代乡村民俗文化的可持续传播路径

2022-11-19勋,谢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俗文化遗产

袁 勋,谢 琦

(1.黄冈师范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2.黄冈广播电视台,湖北 黄冈 438000)

民俗起源于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村落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民间信仰、情感道德和价值观念的综合反映。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坚实的社会基础,使民间的各类礼俗、节日、宗教仪式、习俗活动等民俗事项尽管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和多样文化的渗透,却始终保持着民族内在的特性,体现了独特的民族认同感和集体归属感。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是村落的集体记忆,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名片、文化多样性发展的新形势。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拓宽了信息的传播渠道,也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智能时代,民俗文化的数字化传播不应只停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样态的采集、存储和展示上,尤其对于具有集体性、地域性、民族性的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应该更多地通过AI、VR、5G 等智能技术,对民俗活动产生的历史背景、地域特色、群众生活等提供智能、即时的展现和表达,增加民俗传播的趣味性和体验感,突破民俗活动开展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营造和创新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公共交流空间和表达空间。本研究尝试分析智能时代民俗活动的可持续传播路径,试图为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与传播手段的创新提供新思路,以促进乡村振兴。

1 当前民俗文化传播的境遇

1.1 传播形式的趋同化

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文化遗产的传承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以及花椒、陌陌、酷狗等一批有影响力的电竞、娱乐和音乐等直播平台,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现形式。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快手平台上每3 s 就有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频产生,有超过1 500 万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者在快手上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的视频,创造了2 245 亿的视频播放量。截至2019 年4月,在抖音平台上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频超过2 400 万个,累积播放量达1 065 亿次。

信息网络技术加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且成本低廉,但是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传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基本都是传统手工艺类,并且很多新媒体平台都只是对同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复制转播。虽然不同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各具特色,但由于数字平台传播的技术手段相似,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仅仅停留在制作手法的展示、形式的转译、流程的呈现等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缺少创新,趋同化现象严重。

1.2 缺乏对民俗背后文化的解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多数生活在偏远地区,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不具备自我营销的能力和条件,但如今网络平台以直播的形式,吸引了大量网友围观,直播带货为手艺人带来百万订单收入,网络平台实现了传统民俗文化的变现,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的商业化进程。

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对传统民俗活动的开展过程能完整详细地进行影像化记录与传播,但是各种数字终端所展现的民俗表演、传统手工艺等,更多的是强调其商品属性,普通受众也习惯于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作普通消费品进行消费,对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传说故事以及所蕴含的创作思想、地方智慧、审美理念、民族精神等缺少探索与挖掘。另外,为了使受众更好地了解传统民俗活动,有的宣传方希望借助通俗易懂的形式提升传播效果,却使其失去了独有的文化魅力,导致传播内容浅显。不同地域和体系的民俗文化符号的移植、借用、拼贴、剪辑,构成当代社会中盛大的符号狂欢,而符号背后的文化内涵则无人问津[1]。受众在观看和模仿后便不再关注,相关话题热度很快消失,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也无法进一步扩大。

1.3 面对的受众是年轻人

信息时代短视频的迅速兴起和发展,首先在于其传播方式极大地适应了当代人碎片化生活方式,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习惯。数据显示,当前短视频用户年龄分布较广,如专注于新生代的音乐创意短视频平台抖音App 的用户中青年用户为主力军。35 岁以下的用户规模庞大,占总用户数的61%;25~30 岁的用户占总用户量的24%;19~24 岁和31~35 岁的用户规模基本持平。

数字技术使得网络上的民俗文化传播正在形成“现代性的传统化”,短视频平台使传统的民俗文化在年轻一代的群体中能得到传播,原本依附于传承人群体的集体记忆正在重新进入当代年轻人的社会生活中,信息时代的智能技术为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播创造更热闹、更广阔、更年轻的展示空间。

2 智能时代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传播

随着时代进步与科技的提升,现代传播更为注重先进理念的引领和科技元素的融入[2]。智能的视野给民俗文化的传播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民俗文化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反映的是民间的传统习俗、社会结构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民俗具有集体性和社会性,民俗活动的开展能增强民族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智能时代民俗文化传播的主体、渠道和受众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可以充分利用好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通过民俗文化的传播生动呈现中华文化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3]。

2.1 全方位的文化展现还原民俗的地域语境

数字影像技术所具备的直观性、逼真性、运动感、情境感,是目前记录、保存、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视频作为一种优秀的数字媒介载体,可利用其特有的视听叙事和艺术渲染手段,以更加直观、系统、多元的方式呈现民俗事项产生的文化背景,既提高了民俗活动的观赏性、趣味性,也更加契合大众的审美需求,拉近了大众与民俗活动之间的距离,丰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内容。

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古老成员,他们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但因为环境闭塞,他们美妙的歌舞、精致的手工艺品等民族文化遗产长期不为众人所知。为了让侗族文化得到传播,实现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7 位土生土长的侗家姑娘穿上传统民族服饰,在快手平台上注册“浪漫侗家七仙女”账号,变身“浪漫侗家七仙女”,她们以直播、短视频的方式,传播侗族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更是展现了侗族制作乌米饭、打糍粑、抓稻花鱼、收谷子、织布刺绣的日常生活,将梯田、鼓楼、花桥等侗族风情一一展现在众人面前。“浪漫侗家七仙女”快手号通过记录真实的侗族生活,还原侗族文化,1 年收获160 多万粉丝。

民俗活动与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民间信仰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借助短视频展现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文化,全方位介绍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高度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本的文化语境,坚持“内容为王”,这样才能体现出其对于中华文明赓续的价值所在,才能真正打动人,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队伍中来[4]。

2.2 短视频平台实现传播受众的年轻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有鲜明的传统印记,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普遍年龄偏大,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面临失传的尴尬境地,尤其传统民俗活动开展的仪式内在结构体系和构成要素甚多,而年轻人知之甚少,传统民俗活动要得到传承与发展必须要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与参与。当前,在快节奏的生活中,短视频平台能够满足人们利用零碎的休息时间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生活、交换信息,人们能够随时随地通过短视频休闲娱乐来“记录美好生活”,年轻群体是各类直播平台的主要活跃用户。依托移动传播的模式,短视频也为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短视频平台在年轻群体中得到高效的传播。

快手平台上的“浪漫侗家七仙女”正是利用各种年轻人喜欢的形式传播侗族文化。如通过与流行音乐组合“水木年华”合作“一生有你——侗乡黎平我的家,黎平茶香天下”项目,以流行音乐加直播带货的形式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参与时尚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录制,与姐姐们一起吃侗寨长桌宴;用侗语演唱流行歌曲;跟腾讯视频联合出品青年团训节目《创造营》等,用年轻人喜欢的形式宣传推广侗族文化。

智能传播时代,短视频平台能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传统文化更多年轻力量和勃勃生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尤其是年轻一代群体中得到广泛传播,并推动其创新性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2.3 智能体验实现民俗文化空间的再生产

文化空间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其中的空间实质上就是指民间以及传统文化等活动所对应的地域,同时也涉及相应的具有周期特点的时间等[5]。传统民俗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受众只能进入到民俗活动开展的现场才能感受和认识到民俗文化。智能时代,传播媒介从物质媒介转向智能化媒介,打破了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时空限制,不断创新的信息数字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的智能性拓展提供技术支持,实现文化时空的再生产。

随着VR 虚拟现实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在民俗活动开展的系统性数据采集和整理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图像扫描、语音识别,并结合虚拟现实的智能建模技术,对传统民俗活动形成的历史及其生长环境进行深度模拟,拓展表演空间;对民俗活动开展的人文环境进行智能优化再现,搭建一个虚拟仿真场景,营造沉浸式体验效果;丰富传统民俗表演的视觉层次,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对民俗活动的开展进行智能展示和传播,受众可以借助各种数字移动终端,实现在虚拟的民俗活动开展的原生环境中全方位观看、感受民俗文化的发展历程,提升受众对传统民俗活动的立体感知。

通过AR 人机交互技术,塑造感知模块系统,采用数字化动作捕捉技术来获取民俗活动开展过程中主体的运动数据,以智能化的、可参与的互动形式,使体验者能进入不同的场所即时参与民俗活动,与虚拟的民俗主体进行实时互动,从而获得一种突破时空、地域限制的身临其境体验。

2.4 智能终端展现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

文化空间是保护传统民俗活动持续开展的空间载体,这个空间不仅是一个人文的空间,更是一个自然的生态空间,这个空间中所存在的人、物、自然环境、传统习俗、民居建筑等,都是民俗活动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更是具有人文底蕴及异质性的旅游资源,能满足当今人们个性化旅游体验的需求。伴随民俗活动开展而形成的民间传统舞蹈、音乐、戏曲等,也极具观赏性和娱乐性,能提高受众参与度,让他们在实地的旅游体验中进一步建立对民俗文化的深刻认知。

文化与旅游是相辅相成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发展,势必为文化传播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全新的视角与发展机遇,旅游活动的高流动性与高传播性又促进文化本身的传播。快手平台上“浪漫侗家七仙女”,通过在网络平台上对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收获了160 多万粉丝,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古朴的侗家文化,通过这7 个年轻姑娘在短视频平台的生活记录,美丽的盖宝村逐渐被外界认知,一些对侗族文化感兴趣的网友从很远的地方特意跑到大山中的盖宝村来参观旅游。外地游客的到来为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带来了机遇。村民们开始做民宿,发展旅游产业,设立短视频网络销售园区,助力更多村民脱贫致富。

智能终端设备、数字网络等,实现了民俗文化活动以丰富多样的内容形式呈现在大众眼前,给人们带来视觉冲击、娱乐享受的同时,也为地域的自然风情融入当下流行的时尚元素,形成感官刺激效应,实现了对民俗活动开展地域文化的宣传,强化了受众对民俗活动的认识,使之产生向往之情,最终打造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创造个性化的景点效应,实现民俗活动的旅游价值。

3 小结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它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团结、提升乡村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民俗文化需要在历史、自然、现实的互动中,不断得到传承与创新。智能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让文化的传承传播实现了活态展示、互动体验,跨界合作,民俗文化实现了更便捷、更广泛、更持久的传播,在永不停息的运变中更具生命力,也为乡村振兴提供无限动力。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民俗文化遗产
冬季民俗节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与文化遗产相遇
民俗中的“牛”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民俗节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