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茶叶着色污染及其检验的变迁

2022-11-19

农业与技术 2022年10期
关键词:铬酸色料着色

梁 龙

(南京理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茶叶尤其绿茶着色成为近代中国茶产业发展主要阻碍因素,这种茶叶作伪手法大大降低了中国茶叶产业的信誉度。对茶叶染色的作伪主体不仅包括茶农,也包括制茶厂、茶商。学界对近代中国茶叶染色问题有一些相关研究,重点关注的是近代茶叶作伪行为对中国茶叶产业发展以及茶叶贸易的影响,但从技术角度对我国茶叶着色问题的考察不够,如,着色所致污染以及检验技术变迁等。本文重点对这些问题进行考察。

1 近代茶叶着色污染及其危害

1.1 茶叶着色剂种类之多

关于中国茶叶着色情况较早的记载是《万国公报》1889年第6期的报道,指出广东的茶行销往英国的绿茶被人们发现存在伪茶,是用绿色色素对树叶染色,把染色后的树叶作为绿茶卖往英国,以假乱真。对茶叶着色有茶农、茶商贪图小利、以假乱真的因素,还有通过染色使茶叶颜色更加鲜艳以卖得高价的原因,如绿茶若呈现黄色则不能卖上好价格,所以茶园加工者对茶叶染色以使得色泽鲜艳。

这种茶叶着色的手法给茶叶产业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如商人信用大受妨碍,华茶在国外市场的信誉大损。对茶叶着色的原材料种类众多,据1917年的调查,蓝靛、麦管灰、黛螺、苦荬汁4种可用来染绿茶。1923年吴觉农指出华茶作伪问题,用蓝色青酸盐、绀青、洋蓝、姜黄等,著色于绿茶[1]。这种着色茶是一种有毒茶,对人们健康有害。1937年的文章指出当时茶叶着色剂种类之多及其危害:初时着用色料尚只靛青、洋兰、姜黄等类,及后使用之色料,逐渐增多,几无所不有,沿用迄今,除上述用以粉饰茶叶之外观色料外,更有使用铅白、铬黄、砂绿等,有碍人体健康之有毒色质[2]。庄晚芳在1939年出版的《茶叶检验》一书中指出,着色所用色料甚多,有义记黄、天佑黄、永丰黄、鲁昌黄、彩黄、淡黄、姜黄、洋靛、砂绿、天佑绿、洋蓝、红丹、广丹、土红、烟煤、广粉、滑石粉、白蜡、石膏、铅白等,其中有毒者甚多[3]。

1.2 茶叶着色剂对人健康之危害

早在1913年,人们就认识到中国茶叶制作所添加的色料的危害,这些色料每不外滑石、石骨、硫酸钡、粘土等质,而此等物质,皆为有害卫生之品,西人考究卫生无微不至,一经验出定遭排斥[4]。20世纪30—40年代茶叶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识之士多次指出茶叶着色剂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状况。砂绿是20世纪30年代当时常用的绿茶着色色料之一,系有毒色料,有砒与铜之化合物存在。《农林新报》1936年第30期,王一桂撰文指出茶户为求茶叶色泽佳良,常用绀青、萍蓝、姜黄、黑铅等染料使其著色,其中往往含毒质。1940年的文章也指出了茶叶着色色料的有毒特性,“着色料如滑石粉、黄粉、普蓝、黑煤等等,大多含毒质,故输入国绝对禁止进口,于是海外市场反逐渐为人所夺。”

当时有识之士已认识到茶叶着色剂的化学成分对人类的神经系统有危害,呼吁禁止使用有毒色料对茶叶染色,这是具有科学性的正确认识。人认识到绿茶所用染料的砂绿、铬黄等物质含有毒质,尤其以铬黄所含的毒质会侵害人生理机能,日久有成为白痴之危险。确实,人体长期饮用经过铬酸铅染色的茶叶,会使得体内铅严重超标,破坏人的神经系统,从而有成为白痴的危险。1932年实业部上海商品检验局对茶叶着色颜料进行了检验,结果在砂绿内含有亚砒酸铜及水氧化铜,在义记黄、三鱼黄及淡黄内均含有铬酸铅[5]。1940年的一篇文章也指出茶叶着色颜料的三鱼黄、义记黄、铜绿原为油漆上的用品,所含成分为铬酸铅,毒性非常猛烈,决不能当作饮用[6]。

2 近代对茶叶着色污染的检验方法

2.1 茶叶着色污染检验的背景

近代茶叶着色污染不仅对人的健康不利,也使得华茶声誉严重受损。1897年美国设立美国茶叶检验所,并在纽约、波士顿、西雅图、旧金山、檀香山等5处严格禁止添加了有毒物质的茶叶的进口,说明这时美国已经充分认识到着色茶对人的健康的危害。1910年美国禁止染色茶进口,1911年美国财政部重申禁止着色茶输入,对于进口茶叶之检查,施行颇为严厉[7]。美国对染色茶予以严格检验的新举措很快就被国人知晓,《农林公报(北京)》1912年第1期就刊有《美国严定检验染色茶新例》的新闻,指出美国财政部对进口茶叶严加检验,规定茶叶所掺杂的染色成分比如滑石、石膏、硫磺钡、粘土等物均为有害物质。法国政府在1932年也颁布了取缔使用有毒色料著色茶的法令。近代的内销茶很少有着色现象,着色茶几乎都用来外销。因为欧美禁止著色茶进口,国内茶叶外销受损严重,《农业周报》1934年第6期刊载的《沪商品检验局取缔着色茶叶》指出,吾国洋庄箱茶,为对外贸易之大宗,年来虽受外茶竞销影响,销路不振,究其致滞原因,半为出洋华茶间有着色之弊,致被国际市场觉察,遭受摒弃[8]。对于以外销茶著名的浙江平水茶叶,美国政府以平水茶叶不但叶张粗老,并且掺着毒色,有碍卫生,拒绝进口,平水茶在美声誉,因此一落千丈,无人过问[9]。

2.2 对茶叶着色污染检验的方法

在这种背景下,对着色茶加强检验以改善出口茶叶质量就势在必然。近代对着色茶的检验技术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

2.2.1 物理检验法

民国初年人们总结了观察法、嗅气味、用水冲泡、品尝法、白布摩擦法等方法,这些方法比较直观,一般不需要专门的化学实验的知识,简单易行。如观察法,就是观察茶灰中有没有染色所用的矿物杂质及颜料粉末,还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把着色后的茶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茶叶会呈现黑暗和不透明的颜色。

对于红茶,染料一般为皂矾、烟煤。可以用嗅气味方法对染色红茶予以辨别,其经验是,若有皂矾、烟煤加以染色后的红茶,检验人则会闻到染色剂相应的气味。用水冲泡检验的经验是,对于染了皂矾、烟煤的红茶,若用水冲泡,则“叶之面背,即现无数灰点,其水亦灰暗”,和正常的茶叶的光净亮洁有明显区别;还可采用品尝法,对于使用了皂矾染色的红茶,取1~2片茶叶咀嚼,则味道略带咸酸[10]。用白布摩擦法检验染色茶也容易操作,对于染色茶,用白布裹一点茶叶,尽力揉檫,如茶叶染了色,白布上会发现棕色的痕迹。如没有染色,则白布仍是洁净的。

2.2.2 立特式检验法

立特式检验法常用在绿茶的检验中,对于安徽茶叶检验,1941年规定一概禁止绿茶着色,并且增加了立特式着色检验这一方法,以求改进茶叶品质。立特氏法的具体运用是,将筛过的茶叶粉末摊于纸上,用篦子摩擦若干次,拂去粉末,用放大镜观察纸面残留色彩痕迹之有无,如为蓝色,再依据下面方法进一步判断所添加的是何种染料。如,若着色剂是蓝靛,遇硝酸则褪色;着色剂是绀青,遇苛性加里液体则褪色。这样就可以辨别所用的染色材料是蓝靛还是绀青。

2.2.3 化学分析法

这种检验法主要用于对茶叶染色剂中有毒化学物质的检验,如铬酸铅。铬酸铅是富有毒性的铬化物,一旦中毒,面色发红,贪嗜睡眠,可能会成为白痴。1935年,屠祥麟撰文总结了对于着色茶中染料所含铅铜(砷)铬钡等有毒性物质的检验方法,所用试剂有硝酸等,将包含有重金属成分染料的茶叶粉末[11]。

近代还有其他当时开发的比较简易的化学检验方法。黄色为绿茶着色素的主要颜色,大多习惯用三鱼黄、义记黄、淡黄等颜料,“但此项颜料皆用于调制油漆,以铬酸铅为主要成分”,近代新华颜料厂在制造“山茶牌”无毒黄色色料时,为便利检验茶叶用各种黄色颜料起见,特设计了检验箱1套,该检验箱包括硝酸、铬酸钾、碘化钾各1瓶,酒精1小听,以检验茶叶着色素的铬酸铅成分。使用方法是,把颜料和硝酸放入试管煮沸过滤形成滤液,把滤液分为2部分,加铬酸钾试液数滴,如产生黄色沉淀,则存在铬酸铅;加碘化钾试液数滴,如有铬酸铅,则产生黄色的碘化铅沉淀,能溶于热水,冷则析出[12]。

3 新中国成立后对茶叶着色污染的禁止及检验方法

3.1 对茶叶着色污染的禁止

针对近代茶叶着色状况对茶叶出口的消极影响和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危害性,近代茶叶检验机构也开始着手取缔染色茶。1931年,吴觉农等人制定了《茶叶检验规程》,对着色茶叶进行取缔。1933年,上海商品检验局施行茶叶检验新标准,决定对出口茶叶实施着色检验,禁止茶叶着色过程使用有毒色料,取缔着色茶出口。1937年实业部又制定了《着色茶叶取缔办法》。但由于管理不善、日本侵华等因素,国民政府时期中国茶叶着色现象未能禁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着手彻底查禁茶叶染色现象。1950年,中央贸易部着手制定了《茶叶出口检验暂行标准》,设立了茶叶属地检验机构,禁止对茶叶着色。自1952年起,我国茶叶着色终于完全禁止。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明确规定不得用有毒色料对茶叶染色。根据国家标准《绿茶》(GB/T14456—93)的规定,绿茶的基本技术要求就包括不着色,不添加任何香味物质。2014年12月24日,我国正式发布新版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规定在茶叶中禁止使用合成着色剂。但在市场上,用普通色素或工业染色剂铅铬绿对茶叶予以着色仍时有发生。相比于用普通色素染的绿茶,用工业染色剂“铅铬绿”等有毒色料染成的绿茶对人体的危害更大。铅铬绿是一种工业颜料,主要用于油漆、涂料、塑料和纸张生产,是铅铬黄和铁蓝或酞菁蓝所组成的混合。铅铬绿中的铅、铬等重金属元素具有毒性,人体摄入后对健康有危害,铅对人体的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年专门发布了《关于严厉打击用工业染料生产加工茶叶违法行为的紧急通知》,指出2005年4月中旬以来,贵州、江苏、浙江3省质监局联手行动,连续查获两起染色茶叶的案件,现场查获工业染料“铅铬绿”0.35kg,染色茶叶近400kg,这些用染色过的茶叶是在贵州制假、邮寄到江苏和浙江售卖的跨区域作案。

2005年4月,江苏省苏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进行检查时发现,1个批次的碧螺春茶叶的铅含量超标高达60倍,经调查,这批铅含量严重超标的碧螺春采用了铅铬绿类的染料。这样做是因为可以将染色后的碧螺春以次充好,价格由每500g约75元,上升为每500g约200元,如此制成假的特级碧螺春以获取暴利。

3.2 对茶叶着色污染的检验方法

3.2.1 物理检验方法

建国后人们也总结了对茶叶着色污染的物理检验方法,包括观察法、用水冲泡、摩擦法等方法。如,碧螺春茶叶表面原本是有白毛的,但如果在制作的过程中使用了铅铬绿加以染色,则茶叶表面的白毛也会成绿色,这是观察法常用的方法。若用水冲泡加以鉴别,则未染色的正宗绿茶茶叶冲泡后,茶水颜色淡雅,清澈明净;染色茶叶冲泡后茶水颜色绿得异常鲜艳。若茶水静置观察约0.5h,茶水颜色发生分层,即茶水底部颜色偏深,上部颜色偏淡,那么该茶叶就有可能掺有化学颜料,因为颜料不易溶于水。摩擦法的简便方法是,取少许茶叶放在手心,用手指沾上冷水捏一下茶叶,如果手指上留下了绿色,则这种绿茶是染色绿茶[13]。建国后人们总结的鉴别染色茶的这些方法,基本就是近代时期用来鉴别的方法。

3.2.2 化学分析法

对于茶叶中是否经过铅铬绿染色的检测,除了采用上述的目测外,还常用化学分析法。因为铅铬绿是一种混合物,含有铅和铬,可以根据《食品中铅的测定》(GB/T5009.12-2003)和《食品中铬的测定》(GB/T5009.12-2003),对茶叶中的铅和铬的含量进行测定。如果铅的含量高于80.0mg·kg-1,铬的含量高于13.0mg·kg-1,可以初步判定所鉴定的茶叶经过了铅铬绿染色[14]。如今茶叶检验机构除了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气象色谱等专业检测方法检测出染色茶叶所含的“铅铬绿”工业染色剂成分,还可以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15]、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16]、共聚焦拉曼光谱技术[17]来检测出茶叶中的着色剂。近年,国家发布了《茶叶中美术绿(铅铬绿)的测定》(BJS 201910),详细规定了茶叶中铬酸铅含量的测定方法,检测方法的精密度、灵敏度、准确度比以前更为明确。

4 小结

面对近代茶叶生产过程中名目繁多的各种着色材料的污染,政府加强了对茶叶着色污染的检验,对着色茶污染的检验包括物理方法、立特式及化学分析法。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彻底查禁茶叶染色现象,茶叶着色污染基本绝迹,当前对茶叶着色污染的检测既吸收了传统的观察法、冲泡法等方法,还采用现代仪器、利用现代化学检验技术,进行精准检测,相关检测的规定也更为细致明确,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反思中国茶叶着色污染及检验技术的变迁历程,必须吸取近代茶叶着色污染导致华茶贸易大为受损的教训,未雨绸缪,加强茶叶检验和市场监管,熟悉国内外对茶叶着色的技术标准,以推进我国做大做强茶业这一重要产业。

猜你喜欢

铬酸色料着色
蔬菜着色不良 这样预防最好
苹果膨大着色期 管理细致别大意
近红外反射陶瓷色料的研究进展*
铬酸钡法测定硫酸根的干扰因素研究
铬酸钡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硫酸盐含量
10位画家为美术片着色
铝合金铬酸阳极氧化工艺研究
铝合金铬酸阳极氧化工艺研究
铬酸阳极氧化耐蚀性探讨
Thomassen与曲面嵌入图的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