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美涡旋光的自由空间传播特性

2022-11-18戴梦婷

光学仪器 2022年5期
关键词:贝塞尔自由空间光环

戴梦婷,耿 滔

(1.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市现代光学系统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3;2.上海理工大学 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上海 200093)

引言

涡旋光束具有螺旋波前相位,其重要特征是会出现相位奇点,这是由于光子携带的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会使光束相位结构发生改变[1-2]。拓扑荷数是涡旋光束的重要参量,光束的OAM 与拓扑荷数的大小成正比关系。携带OAM 的涡旋光束在量子信息编码[3]、微粒的旋转与操控[4]、光学超分辨成像[5]等领域有着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是当前光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将携带OAM 的光束应用于光镊系统中,可以使悬浮微粒发生旋转,最近研究者实现了真空捕获微粒的超高速旋转[6]。除了光波以外,自由空间传播的声波也可以携带相应的OAM,当声波携带有足够大的OAM 时,会使悬挂的宏观物体发生旋转[7]。通过OAM 与纳米结构材料发生相互作用,可以诱导长度超过10 μm 的银纳米线在电介质表面产生正弦光学力矩[8],从而使其在运动过程中获得角加速度。基于OAM 的通信系统可以实现高密度数据通信,在自由空间中的数据速率已达到200 Tbit/s[9],已有的研究表明其可以用于自由空间和光纤,其工作波长从光波段延伸至毫米波。将携带OAM 的光束与光束复制、相位矫正技术相结合,提高其衍射后的条纹清晰度,从而降低了基于OAM 通信系统的成本[10]。将OAM 与显微技术相结合,使用螺旋谱分析识别梯度和位错,同时利用傅里叶方法进行图像重建[11]。

而一般可携带涡旋相位的拉盖尔-高斯光或贝塞尔-高斯光,其拓扑荷数的改变会引起光束亮环半径以及环宽度的变化[12],因此削弱了其在图像处理以及光纤传输等方面的应用效率[13-15]。为了改善这一状况,2013 年,Ostrovsky 等[16]首先提出了一种亮环半径与环宽度不依赖于拓扑荷数的完美涡旋光(perfect vortex beam,PVB)概念,并利用空间光调制器产生了PVB,但最初生成的这种PVB 由于受到周围次级亮环的影响,导致其光束质量较低。PVB 的提出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大量的研究工作集中于理想PVB 的产生方法。Chen 等[17]借助锥透镜生成了PVB,这种方法大幅降低了外圈次级亮环影响,并实现了对微粒子的操作。Vaity 等[18]基于贝塞尔-高斯函数的傅里叶变换,使用相位掩膜板代替了文献[17]的锥透镜,提升了实验生成光束的质量,并且实现了PVB 参数的实时可控。Chen 等[19]用数字微镜设备生成了具有大拓扑电荷的PVB,该方法扩大了PVB 在高维量子纠缠、光传输与跨越以及材料处理等的应用范围。赵建林等[20]巧妙采用Sagnac 干涉光路,产生了矢量PVB,其横向光强分布不依赖于偏振度和拓扑荷值,并且该光束在纵向传播空间具有良好的稳定性。2021 年,Zhou 等[21]利用电介质TiO2纳米柱超表面,在可见光范围内,在不同波段产生了参数不同的PVB,并可以灵活操控光束的光强分布形状,打破了光强分布一般为圆对称的限制。2019 年,Forbes 等[22]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理想PVB 是不存在的,拓扑荷数对光强分布的影响不可消除,并指出光环的半径与光环宽度之比越大,其越接近理想PVB。

如上所述,目前针对PVB 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生方法的优化和改进,对其空间传播特性的研究鲜有报道,而对涡旋光束而言,自由空间的传播特性也是影响其应用价值的重要判断标准[23-25]。基于此,本文首先研究了实际PVB 与理想PVB 的吻合程度的影响因素;然后研究了实际PVB 的自由空间传播特性,利用衍射理论仿真计算并详细分析了光束初始面的拓扑荷数、光环半径以及光环宽度对其衍射特性的影响,以期研究成果能对PVB 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1 理 论

Ostrovsky 等[17]提出了一种光强分布不依赖于拓扑荷数的理想PVB,其可以表示为

式中:(r,θ) 为初始面极坐标;R为光环半径;l为拓扑荷数。通过傅里叶变换,可以获得其空间频谱为

式中:(ρ,ϕ) 为频谱面极坐标;Jl(·) 为第一类l阶贝塞尔函数;kr为径向波数。从式(2)可以看到,理想PVB 的振幅为理想贝塞尔函数,其函数形式向径向方向无限延展,因此需要无穷大的能量,实际无法实现。为了获得近似PVB,需要在式(2)的基础上增加额外的能量衰减项,通常使用贝塞尔-高斯函数来近似,其可表示为

式中,wg表示高斯光束的束腰半径,该高斯光束主要是用于制约贝塞尔光束。这样,只要在傅里叶透镜的前焦面利用锥透镜相位分布构造出如式(3)的贝塞尔-高斯光束[18],在透镜的后焦面就能获得近似理想的PVB,实验光路图如图1所示。

图1 产生PVB 的实验光路图Fig.1 Experimental light path for generating PVB

对式(3)做傅里叶变换,可以获得实际PVB的复振幅分布[19]

式中:Il(·)为第一类l阶修正贝塞尔函数;T=2f/(kwg),f为傅里叶透镜的焦距,k为波数。图2给出了R=3 mm,T=0.04 mm 相同,但拓扑荷数l不同的PVB 的光强和相位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到,与拉盖尔高斯涡旋光束相比,虽然l从1 增大到15,但光环的形状基本保持不变,受l的影响很小。图2(c)、(d)给出了相应的实验光强分布,从图可以看到,与理论计算值相吻合。比较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的光强分布可以发现,理论PVB 的光强分布完全不受拓扑荷数的影响,但实际光强分布会受到拓扑荷数的影响,拓扑荷数较大时会出现轻微的明暗结构,如图2(d)所示。

图2 参数 R=3 mm,T=0.04 mm 保持不变,拓扑荷数l 不同的PVB 的光强和相位分布Fig.2 The normalized light intensity and phase distribution of PVBs with different topological charges l with the parameter R=3 mm and T=0.04 mm unchanged

一般情况,傍轴光束的自由空间衍射可以使用菲涅尔衍射计算,但由于式(3)、(4)可分离变量,因此本文将利用l阶的汉克变换来计算,以达到简化计算的目的,其可表示为

2 模拟分析

PVB 的复振幅分布可由式(4)表示,但其中含有第一类l阶修正贝塞尔函数Il(·),因此不易于计算和理论分析。文献[18]通过理论分析指出,当式(4)中R/T≫1 时,式(4)可以近似简化为

此时PVB 的光场振幅分布呈现为高斯函数的形式,T可以视作光环宽度。由于R/T越大,近似PVB 越接近于理想PVB[19],且相比于式(4),式(6)去除了修正贝塞尔函数Il(·),更易于计算和理论分析,因此被研究者广泛使用。但R/T≫1这一判断依据较为模糊,因此本文首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

图3 分别给出了利用式(4)和式(6)计算的PVB 光强分布,为了便于比较,这里对最大光强做了归一化处理。从图中可以看到,当R/T=5 时,相比于式(4)的计算结果,式(6)计算结果的光环中心位置向中心移动,光环宽度较宽。当R/T=15时,两者的计算结果几乎完全重合。

图3 R=3 mm,l=31 时,式(4)和式(6)计算的归一化径向光强分布Fig.3 The normalized radial intensity distribution calculated by equation(4)and equation(6)with R=3 mm and l=31

为了讨论这一问题,本文计算了PVB 初始面的实际环宽度W0,并认为W0/T→1 时式(6)有效,可替代式(4)使用。图4给出了R=3 mm不变时,不同PVB 的实际环宽度W0与T的比值。从图中可以看到,当R/T较小时,环的实际宽度W0小于T,使用式(6)会高估光环宽度,拓扑荷数l越大,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明显。随着R/T增大,W0/T逐渐趋近于1,趋近速度与l成反比。这说明,式(6)的近似条件与拓扑荷数l相关,l值越大,近似条件越苛刻,需要R/T的值越大。例如l=7时,R/T≥8 即可满足近似条件,但当l增大到l=31时,需要满足R/T≥17 。

图4 R=3 mm时,不同拓扑荷数PVB 的 W0/T 与R/T的变化关系Fig.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0/Tand R/T of PVB with different topological loads when R=3 mm

利用式(5)计算参数R=2 mm,T=0.056 mm,l=15时,PVB 在不同传播距离截面上的径向光强分布,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图5(d)由于光斑尺寸太大,超出CCD 测量范围,因此只有图5(a)~(c)为实验测量结果,图5(d)为理论计算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到,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吻合,当传播距离在菲涅尔衍射区内,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环宽度在逐渐变宽,表现出明显的衍射特征,环中心位置基本保持不变,如图5(a)~(c)所示,因此PVB 不具备如贝塞尔光束类似的无衍射特性。随着传播距离进一步增加,光束传播到夫琅禾费衍射区时,光环宽度进一步展宽的同时,峰值位置开始向光轴方向移动,其分布失去高斯函数的形状,逐渐向其频谱的形状,即贝塞尔函数转变,如图5(d)所示。

图5 参数 R=2 mm,T=0.056 mm,l=15 的PVB 在不同截面上的径向光强分布Fig.5 Radial light intensity distribution of PVB with parameters R=2 mm,T=0.056 mm and l=15 on different sections

为了探讨不同参数对PVB 光环宽度展宽的影响,图6 给出了不同参数的PVB 在自由空间传播z=200 mm后环宽度Wz与初始面环宽度W0的比值Wz/W0。图6(a)给出了R=3 mm 保持不变的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到,随着T的减小,衍射效应逐渐增强,Wz/W0的比值增大且变化速度越来越快,此时环宽度的增宽几乎不受拓扑荷数l的影响。图6(b)给出了T=0.15 mm 保持不变的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到,随着R的增大,衍射效应逐渐增强,Wz/W0的比值增大,但变化速度变慢,最后趋于恒定,当R大于一定数值后,Wz/W0几乎不再变化,即环宽度不再随着R的增大而增大。此时光环的展宽速度受到拓扑荷数l的影响,随着R的增大,不同l的光束其环宽度的增宽会逐渐趋同,但变化趋势不同,l越小,其越快趋向于稳定。

图6 不同参数的PVB 在 z=200 mm处的环后环宽度 Wz与初始面环宽度 W0的比值Wz/W0Fig.6 The ratio of the back ring width Wz to the initial face ring width W0 at z=200 mm for PVB with different parameters Wz/W0

图7 给出了R=2 mm,T=0.056 mm 时,不同拓扑荷数l的PVB 在自由空间传播不同距离后,相应的Wz/W0比值,由于传播距离太远光环变形无法很好地定义Wz,因此z的取值限制在300 mm。从图中可以看到,光环的增宽速度与传播距离几乎呈线性关系,不同拓扑荷数l的曲线几乎重合,说明l对光环宽度随距离的增宽影响很小,只有当l较大时,增宽速度才略微减缓。

图7 R=2 mm,T=0.056 mm 时,不同拓扑荷数l 的PVB 的传播距离z 与 Wz/W0 的关系Fig.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pagation distance z and Wz/W0 of PVB with different topological charges l when R=2 mm andT=0.056 mm

3 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了实际PVB 的自由空间传播特性,发现近似PVB 与理想PVB 的接近程度不仅取决于R/T值,还受到拓扑荷数的影响,拓扑荷数越大,近似条件越苛刻。通过衍射积分的数值计算发现,PVB 不具备如贝塞尔光束类似的无衍射特性,光环宽度会随着衍射距离展宽,并随着衍射距离进一步增大,光环分布形状会逐渐向其空间频谱形式,即贝塞尔函数转变。在菲涅尔衍射区内,当初始面光环半径增大或环宽度减小时,衍射效应都会增强,但其中光环宽度的影响要显著强于光环半径。当初始面光环半径和光环宽度不变时,光环的增宽速度与传播距离几乎呈线性关系,此时拓扑荷数增大会略微减小光环宽度随距离的增宽速度,但影响非常小。

猜你喜欢

贝塞尔自由空间光环
光环之下,如何生活?
光环之下,如何生活?
看星星的人:贝塞尔
基于虚宗量贝塞尔函数的螺旋带色散模型
土星光环连连探
求解贝塞尔类方程的推广试探函数法
高阶贝塞尔光束的Z扫描理论
自由空间
自由空间
自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