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D=L×C”风险辨识方法解决“两客一危”重大安全风险的对策研究

2022-11-18袁会武

北方交通 2022年11期
关键词:客运货物危险

袁会武

(辽宁省交通运输事务服务中心 沈阳市 110003)

道路运输行业点多线长面广,从业人员数量庞大,营运车辆流动分散,历来是安全生产的重点领域。长途班车客运、旅游包车客运和危险货物运输(以下简称“两客一危”)是道路运输行业重特大事故易发、多发、频发的重点领域,一旦发生重特大运输事故,社会影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十分巨大,为有效防范化解道路运输领域重大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强化“两客一危”安全治理显得异常重要。

1 强化“两客一危”安全治理的重要性

道路运输领域尤其是“两客一危”涉及行业准入、市场监管、运输组织、运力保障、安全反恐、信访维稳、疫情防控、应急运输等事项,是交通运输行业重要的服务窗口,致力于百姓美好出行和物畅其流,关乎创建交通强省和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坚持严格监管执法,进一步压实安全责任,切实做好道路运输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做到重大风险隐患排查见底、防范治理措施落实到位,真正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坚决防范遏制道路运输重特大事故,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2 基于D=L×C方法“两客一危”的安全风险辨识

2.1 方法介绍

根据交通运输部颁布的《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基本规范(试行)》,对“两客一危”经营单位不同的作业单元应确定风险等级,确定风险管控责任,查找相关管理漏洞等,分门别类提出管控措施,有效落实安全风险管控主体责任[1]。

2.2 方法应用

(1)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确定:风险等级主要由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后果严重程度(C)决定。

(2)可能性(L)指标分级标准:可能性统一划分为五个级别,分别是极高、高、中等、低 、极低。可能性判断标准,具体见表1。

表1 可能性判定标准表

(3)后果严重(C)程度等级取值:后果严重程度统一划分为四个级别,特别严重、严重、较严重、不严重,具体见表2。

表2 后果严重程度等级取值表

(4)安全生产风险等级(D)由高到低统一划分为四级:重大、较大、一般、较小,具体见表3。风险等级大小(D)由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后果严重程度(C)两个指标决定。D=L×C。

(5)风险辨识

根据D=L×C方法分析,得出对重大交通事故影响重大的风险主要包括人(驾驶员)的因素、管理因素等重大风险,具体见表4,主要包括企业对人员的教育培训不到位、制度落实不到位、对车辆隐患排查不到位等[2]。

表3 风险等级取值区间表

表4 风险辨识范围(业务名称):“两客一危”运输

3 “两客一危”重大安全风险隐患点分析

基于D=L×C风险辨识方法,对“两客一危”经营单位得出如下几方面的重大隐患问题:

(1)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不落实问题。目前,许多地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体系不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执法体系尚不完善。特别是部分地区道路运输执法部门的安全监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执法装备保障上仍存在一些短板,个别执法人员相关专业知识匮乏,督查时难以发现问题或发现问题不够准确。

(2)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问题。一些道路运输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素质不高,安全投入不足,安全培训流于形式,督促隐患治理不到位。个别道路运输驾驶员、押运员安全意识淡薄,习惯性违章行为频发,应急处置能力不强。

(3)长途客运安全管理问题。800km以上省际道路客运班线及省际包车客运运距长,存在凌晨2时至5时不按规定停车休息或接驳运输、异地长期驻营等现象,驾驶员连续作业,异地监管难度大,致使一些重大安全风险长期存在。

(4)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问题。非法托运、违法运输危险货物问题时有发生,且违法情形较为隐蔽,监管难度较大。部分托运单位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委托不具备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资质的企业承运危险货物。部分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常压液体危险货物罐车“带病运行”。 部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对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落实不到位,驾驶员及押运员对所载危险货物理化性质认知缺乏,对“承运货物的危险特性不清楚,运输过程安全注意事项不清楚,随车应急工具使用方法不清楚”等问题突出。

(5)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问题。部分地区政府监管平台建而不用,未依法建立层级考核通报与数据抽查机制,“没人管、不会管”。道路运输企业未严格落实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动态监控规章制度、专职动态监控人员配备、超速及疲劳驾驶报警阀值设置以及违规行为处理不到位,导致一些重点营运车辆虽然安装了卫星定位装置,但“装而不用、用而不管”的现象仍然突出。

4 “两客一危”安全治理举措探讨

(1)严格落实部门监管责任。按照安全生产工作“三管三必须”和“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应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责任体系,明确管辖区域内每个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主体,推动落实行业安全监管责任;研究制定《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标准》,按照年度安全生产检查计划,采取双随机、明察暗访等方式,强化对部门安全监管履职情况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检查。

(2)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道路运输企业应健全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履职要求和考核标准等事项,制定实施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教育培训计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按照有关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专门用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依法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并保持有效运行。

(3)狠抓长途客运专项整治。应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法》、《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等有关要求,切实强化长距离道路客运班线安全风险源头管控,按照《800公里以上省际道路客运班线安全风险评估实施细则》开展隐患排查,对于发现的问题,督促客运经营者及时整改,对停产停业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依法吊销相应许可。会同公安、旅游等部门开展省际包车客运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整治,对未办理包车牌、卫星定位装置不在线、实际运营省份未通过包车牌备案、营运线路两端长期均不在车籍所在地的,建立省际协查通报、共治工作机制,实施联合监管。

(4)狠抓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整治。应严格落实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三关一监督”要求,全面排查企业经营资质、车辆技术状况和人员从业资格,严肃查处非法托运、违法运输危险货物等行为。充分利用车辆动态监控、电子运单等信息化手段强化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过程安全管理,依法依规查处企业动态监控责任主体不落实、未按照规定制作或随车携带运单等行为。会同公安部门推进企业经营资质、车辆注册登记等监管信息跨部门跨区域共享,强化协同监管精准治理,重点打击普通货运车辆运输危险货物的行为。深入开展常压液体危险货物罐车治理、燃气道路运输安全排查整治等专项治理,有序有力推进专项治理取得实效。督促企业加强危险货物理化及危害特性等专业化教育培训,强化危险货物运输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持续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督促企业及时制修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5)强化违规行为报警处理。“两客一危”运输企业加强车辆卫星定位装置检查,确保功能良好、实时在线、使用正常,切实发挥卫星定位装置,特别是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在自动识别、自动提醒、自动纠正驾驶员不安全驾驶行为等方面的作用,从源头预防和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发生。

5 结语

“两客一危”安全治理是一项极其复杂、管理难度大的工作,除了对提出措施的综合施用外,更需要相关企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框架内,运用法治思维,精细化管理每个运输细节,不断总结和完善管理措施,切实提高“两客一危”运输安全水平,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客运货物危险
客运索道设备运行初期的管理与创新
逛超市
喝水也会有危险
大数据在铁路站段客运市场营销中的应用探讨
提高客运驾驶人安全意识
台湾客运业:高铁躲过破产危机?
拥挤的危险(三)
进出口侵权货物刑事执法之法律适用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