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钓手如何少走弯路

2022-11-18吉林玟序

垂钓 2022年11期
关键词:杂鱼鲇鱼竿子

文/吉林·玟序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打无准备之仗是保证野钓收获的前提。

总有人在讨论如何才能钓得多,可是关注的重点常常出现偏差,或者关注的信息不够全面。比如听说某水库出鱼了,不问青红皂白立刻飞奔过去,结果收获寥寥,钓了个寂寞,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前几天我们圈子里的一个钓友邀请我陪他去双辽,他听说钓一晚能钓个几十斤,再问其他信息一概不知,只知道水库的名字。我对这样的信息无感,我承认水库出鱼,但是我不认为我也能钓得尽兴。于是我这个钓友单枪匹马杀了过去,回来后告诉我们:没意思,钓得多的都是偷钓鲢鳙的。高速公路费、油费、钓鱼费等杂七杂八的费用加在一起花了好几百,这就是信息掌握太少的代价。

还有一种情况,得到信息后到水库一看,确实出鱼,但是自己却钓得不好。去年8月末,我的朋友得到一个信息,辽宁西丰房身水库的鲫鱼鱼情不错,3两的打底儿,密度也不小。我抱着旅游的心态,想着夏天快过去了,去水库走一走转一转,看看风景也不错,就忽略了其他信息。

到了水库一看,还真像听说的那样,可我和我的朋友却没钓到多少。因为当地钓友不是用小海竿就是用8米以上的竿子钓鲫鱼。我们倒是有长竿子,但是长竿子的线组都是钓鲤鱼的,换了细子线也只能将就着用,中鱼率差远了。

可见,信息不足势必会导致准备不充分,到了水边就会措手不及。

所以,我认为野钓想有个满意的收获,前提是搜集目标水库的信息,只有充分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尤其是陌生的水库,信息越详细越好,比如哪种鱼多、体型多大,用什么竿子,用海竿需要抛多远或者钓多深,手竿用多长比较合适,用什么饵,标相如何,小鱼闹钩的程度如何,哪个时间段是上鱼高峰,哪个位置比较好,是否挂钩,等等。将这些信息汇总后,你就会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初步的钓鱼计划,然后根据这个计划做物资上的准备,如果长竿子有效,那么竿包里至少需要有一根7.2米的竿子,甚至可以带上8.1米、9米的备用。同理,线组、子线、窝料、钓饵等也应及时查缺补漏。有了物资上的保障,你就可以在现场根据自己的钓鱼计划作钓了。

不过,鱼情是不断变化的,哪怕出钓前得到的信息相当充分,分析也完全正确,从理论上讲方法也很科学,但是钓了一会儿你可能就会发现实际情况与掌握的信息有偏差,这时候就需要变通。

野钓不可打无准备之仗,出钓前应尽可能多地了解钓场鱼情和水情

从技术层面上来说,一些应对措施依靠的是经验,这种经验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很快的提升,绝不是看几段视频、几篇文章就能掌握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目标鱼也是可以改变的,或者可以把某种鱼作为重点来垂钓,这个层面的变化就比较好掌握了。比如前几天朋友约我去转山湖,虽然我并不喜欢这个水库,但是那里数量不多的大翘嘴却对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到了水库,我按部就班地下了7.2米和9米的两支竿子,不等长的竿子可以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找到鱼所在的位置。7.2米的竿子先上了几条小翘嘴,这是目标鱼,可以重点关注,但是随后9米的竿子连上了两条嘎鱼,均不足2两,摘钩后放掉,后来又上一条3两的被我留了下来,这是不是意味着远处有嘎鱼?若果真如此,还费事钓翘嘴干吗?干脆把7.2米的竿子换成8.1米的,今天就找嘎鱼的“别扭”了。

收竿时,我给同行的另两位钓友每人分了五条嘎鱼,够一家人吃一顿的了。假如我死板地守下去,收获的总重量可能会多一些,但是质量可能不会令我满意。

另外,不论是钓黑坑还是野钓,我们都需要学会推理和分析。有一次听钓友说辽宁昌图一座小水库的鲫鱼不错,还是我朋友的老家,那就去溜达溜达吧。结果到那儿一看,我们有些懵,为啥呢?因为当地的钓友都在用蚯蚓。在我们的经验里,在一年当中气温最高的季节用蚯蚓,小鱼苗都能把浮标闹翻天,可是看他们的浮标,真的很少有假信号,这就不得不叫人琢磨一下了,为啥这里一反常态不闹小鱼呢?我当时认为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里有大量肉食性鱼类,很可能就是鲇鱼。我的推断根据是,水库毗邻着一条小河,这个小水系鱼种丰富,马口、翘嘴、嘎鱼、鲇鱼都有。但是,即便它们的密度足够大,也不会有使这里小杂鱼几乎灭绝的胃口,尤其是繁殖力超强的鲫鱼,这是不是意味着小鲫鱼没有成长的空间?所以我估计这里鲇鱼应该比较多。接下来的推断是,这里的小杂鱼几乎绝迹意味着这些鲇鱼就是以小杂鱼为食的。为了验证这一猜测,我想尽了办法,终于搞到两条小白鱼,将其剪成小段挂到钩上。果不其然,天黑后小鲇鱼连口,但是钓饵就那么点儿,马上就用尽了,只能用鲫鱼了。既然有小鲇鱼,那么这片水域里肯定有大鲇鱼,于是我改用大钩加长竿,挂大肉块,一夜下来终于钓到两条2斤左右的鲇鱼。第二天早上,我从放羊老人那里得到了证实,以前这里没有鲇鱼,前几年发水后就有了鲇鱼,也有人用蚯蚓钓到过小的,但是不多。其实不是不多,而是他们的饵料不对。

充分掌握水库信息很有必要

水边的蛛丝马迹能暴露出这片水域的特征

这么典型的案例虽然不多,但是在水边总会有一些蛛丝马迹能暴露出该水域的一些特征,关键看钓鱼人能不能发现。

以上说的是针对陌生水域应该做的功课,但是我们大多数的时间里还是会去相对熟悉的水域。连续去过两次的水域还用重复做功课吗?没必要,去过就会有所了解,哪怕第一次是失利的,那么回来后知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如果连这个问题都不去想,就不必抱怨钓不到鱼了,不动脑的人不可能钓得好,靠别人填鸭式的一味教授也不行。至于那些在现场就清醒认识到问题出在哪里的人就好办了,现场调整即可。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我所在城市周边的每个水库,我每年都会尽量去一趟,但大多是走马观花式,以旅游的心态去的,只有少数几座水库是我钓鱼的真正目的地。甚至有那么一两座水库几乎已被本地的钓鱼人“拉黑”,可我照去不误,原因很简单,我能钓到鱼,且钓得很好。并不是我水平有多高,而是我去得久了,对那里的鱼情了解得多,对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用多长的竿子,在哪个位置及哪个时间段应该提高警惕都了然于胸,甚至到水边都不用调标,大概调整一下标座的位置就能钓个八九不离十。哪怕在不出鱼的天气,我也能在犄角旮旯钓到鱼,最不济我还能捞些大河虾打打牙祭。

所以,新手朋友想要有一个好的收获,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专注于一个让你有信心的水库,哪怕初次收获不理想也要坚持,坚持并不是傻傻地死等,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分析和推断不断地调整,再根据收获去验证调整是否合理。一把竿子、一套钓组、一款饵料从东钓到西,从春钓到冬才是大忌。

向高手学习也很有必要,这是提高自身钓技的捷径之一,但是切忌杂而不精,尤其网上的视频鱼龙混杂,不可不加分析地一律相信,抛开那些混流量的,就算是钓鱼大师的视频也不可全盘吸收,因为他们每个人对钓鱼的理解都不同,拍视频的目的也不同,钓鱼的方法自然也不同,这就会让新手感到困惑,到底谁的才是正确的?所以,挑口碑好的一两个高手跟着学就行。

猜你喜欢

杂鱼鲇鱼竿子
我目睹的经历
短竿用途知多少
情系野生小杂鱼
这类水域适合夜钓
鲇鱼捕老鼠
智多宝智斗鲇鱼精
钓到餐桌上的快乐
好玩的古人
不入谱的烧杂鱼
鲇鱼钓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