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TM32 的模拟电磁炮实验装置研究与实现

2022-11-18朱俊杰缪文南

电子设计工程 2022年22期
关键词:电磁炮云台子弹

朱俊杰,缪文南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800)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军事武器不断更新迭代,电磁炮在军事武器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3]。传统的发射炮因为成本、精度、稳定性等问题,难以适应军事武器的发展,而利用电磁技术研制的电磁炮具有弹药初速块、体积小、重量轻、命中率高等优点[4-6]。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对电磁炮进行理论研究和实验测试,文献[7]提出了电磁炮高速弹药膛内运动稳定性的研究,利用轨道炮的动力学和运动性能分析进行仿真,分析弹药的速度和射击距离。文献[8]对三级电磁炮的研究与设计,实现了电磁炮远距离的射击。文献[9]设计了一款电磁曲射炮装置,使用云台建立弹丸的运动轨迹计算位移。大部分的研究文献主要对电磁炮的发射装置进行了研究和实验测试,对电磁炮发射的自动控制和射击精度的性能研究文献较少。因此,该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模拟电磁炮系统,该系统搭载了云台、openmv 模块、电磁炮射击装置,并使用BNO055 角度传感器读取电磁炮瞄准目标的角度,通过PID 算法实现对云台转向及电磁炮射击装置的闭环控制,研制的模拟电磁炮具有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寻靶功能。测试结果表明,模拟电磁炮打靶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达到了设计要求,为新型电磁炮的研究和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1 系统方案整体设计

系统选用触摸屏作为人机交互界面,可选择手动寻靶模式和自动寻靶模式。电磁炮装置放在距离红色引导标志目标230~330 cm 处,固定云台的发射仰角,建立子弹斜抛运动模型,以便计算子弹初速度和偏航角。通过手动输入目标距离或者使用openmv图像识别模块搜寻目标并计算目标距离,然后调整云台偏航角,控制模拟电磁炮超级电容充放电时间,根据引导靶射击地面上的环形靶。系统的整体示意图如图1 所示。

系统包含STM32F103 微处理器的主控系统、电磁曲射炮、两轴舵机云台、角度测量模块、图像识别模块、电源管理模块、触摸屏人机交互界面七部分。系统硬件框图如图2 所示。

1.1 系统结构设计

根据系统方案设计,电磁曲射炮主要由舵机云台、炮筒、线圈、超级电容组成,炮筒正对向下安装摄像头,用于前方目标的识别与跟踪、测距功能,其效果图与实物图如图3 所示。

1.2 主控系统与云台

系统采用STM32F103 微处理器进行设计,为整套系统提供运算处理能力,实现电磁炮对目标靶的识别与精准射击。控制过程主要包括云台角度控制、电磁炮发射控制、数据软件过滤、目标识别与跟踪等。

云台由两轴舵机组成,形成二自由度控制系统,控制炮筒的俯仰角和偏航角,实现水平方向和俯仰方向的调整[10-11]。舵机采用RP8-S41 数字舵机,该舵机采用多路串行的全新架构,舵机可直接实现ID 的自动分配,反应速度可达到0.098 s/60°,有效角度为270°,扭矩达到45 kg/cm,主控系统通过输入角度直接控制云台偏航角和俯仰角。云台安装BNO055型号9 轴角度测量传感器,利用PID 算法对舵机进行闭环控制,提高电磁炮射击俯仰角和方位角的精度。装置初始化时,云台俯仰角和偏航角回归至中心点。

1.3 电磁曲射炮线圈管设计

电磁炮又称为“同轴发射器”,其中,单级感应线圈炮一般由储能电源(如电容器组)、驱动线圈、发射组件(包括电枢和弹丸)和触发开关等硬件组成[12]。电磁炮感应线圈设计需要考虑的参数众多,主要包括驱动线圈匝数、磁导率、驱动线圈、铜线直径、电容值、电压值、电枢触发位置等重要参数[13],设计难度较大,于是选择线圈模拟器进行仿真设计。在仿真器上输入原始数据,LCR 仿真数据栏中输入电容耐压值和电容值,通过计算分析得出各项参数,LCR 仿真图及数据如图4 所示。

系统选择的弹体为直径25 mm 的铁球,炮管长120 mm,初始位置为-30 mm,初始速度为0 m/s,根据仿真得出数据,可获得发射子弹的瞬时速度、能耗、效率等数据。然后系统锁定云台仰角,结合电容充放电时间获取瞬间电压,此时感应线圈管的瞬间电压控制子弹的速度和距离。设计电路时,选择额定电压为470 V,超级电容C为1 000 μF,电容充放电计算如式(1)所示:

式中,V0为电容上的初始电压值,Vu为电容充满终止电压值,Vt为任意时刻t电容上的电压值。由上式可得,计算初始电压为E的电容C通过R放电所需的时间。

1.4 电磁炮充放电电路设计

电磁炮充放电电路对电磁炮发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设计电路如图5 所示,电路主要由继电器、直流升压电路、可控硅、超级电容组成。利用继电器和可控硅实现主控系统对充电电路的控制,通过电路测试可知,该电路充放电可控性强、性能稳定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

2 系统软件设计

2.1 系统总体流程设计

该装置总体软件流程图如图6 所示。系统启动后首先对所有参数进行初始化,用户可选择自动瞄准和手动控制两种模式。当选择手动控制时,用户输入目标点距离和靶心中心轴线上的偏航角,首先根据建立的子弹运动模型计算电磁炮射程;然后主控器调整云台姿态获取偏航角;最后启动对电容进行充电,根据充电时间闭合继电器、发射子弹。

当用户选择自动瞄准模式时,主控器控制openmv从-45°~+45°进行扫描,当识别目标靶后,云台调整电磁炮的俯仰角,让电磁炮与目标靶取向在同一轴线上,测量电磁炮与环形靶中心点的距离。然后主控器将距离和云台偏航角输入子弹运动模型,启动超级电容进行充电,根据充电时间闭合继电器、发射子弹。

2.2 子弹运动模型分析

子弹发射运动轨迹为斜上抛运动轨迹,子弹以一定初速度斜向上抛出去,在忽略空气阻力等情况下,子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运动轨迹为抛物线,根据运动力学定理,子弹合力由水平方向的弹射力和重力组成[14],如图7 所示。

当线圈管与地面水平时,出口位置即为最高点,假设出口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h,子弹落地与线圈管出口水平距离为S1,出口速度为Vout,由抛物线运动方程计算可得:

当子弹做斜抛运动时,忽略子弹在炮管与枪管内壁的摩擦力等因素,假设线圈炮出口与子弹落地位置为S2、子弹与地面的垂直高度为H,可计算出口的速度Vout,通过力学分析得,在t时刻,VX=Voutcosθ,VY=Voutsinθ-gt,由抛物线运动方程可得:

2.3 openmv目标靶识别与测距

openmv 摄像头是一款小巧、低功耗、开源、低成本的机器视觉传感器,系统采用openmv 模块实现图像处理、图像分析与处理、目标定位等功能[15-16]。为减少环境因素的干扰,打开照明进行补光,其工作流程如图8 所示。

同时利用该装置基于openmv 传感器进行单目测距,根据图像摄取的物体焦距、物体离地面的高度及障碍物在水平面的位置,通过光学原理测定障碍物的距离,即摄像头与引导目标靶的距离[17-18]。单目视觉测距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9 所示。

图9 中,AX和BX为openmv 摄像头的成像,Hm和Rm为障碍物(引导目标靶)的实际值,由几何公式推导可得测距为:

2.4 电磁炮发射流程

电磁炮发射首先将电磁炮发射装置12 V 电压逆变提升为200 V 电压,STM32 微处理器采集电容组的电压控制继电器。当充电到设定值时,启动继电器1,对电容组充电。当电磁炮瞄准目标或确定目标距离时,微处理器启动继电器2 打开晶闸管,电容组为电磁炮感应线圈供电,发射子弹[19-20]。电磁炮发射装置控制流程如图10 所示。

3 系统测试分析

系统测试分为手动控制模式和自动模式,环形靶放置离实验装置距离在200~300 cm 之间,与中心轴线偏离角度为θ(-45°≤θ≤45°),文中主要测试系统的精准度和稳定性。在手动模式下,不断改变目标靶与实验装置的距离和偏航角,每个输入参数测量10 组数据,记录落点的位置,统计平均误差,得到数据如表1 所示。在自动模式下,不断改变靶心的距离值和靶心偏航角,每个输入参数值测量10 组数据,测量并记录落点位置的同时,记录目标靶跟踪的时间,统计平均误差和跟踪时间的平均时间,得到的数据如表2 所示。

从表1 数据发现,手动模式的平均误差约为1.41 cm,精准度较高,稳定性强。在自动瞄准模式下,目标距离的选择有200 cm、230 cm、270 cm、300 cm,距离在相同值下,目标值从-45°开始到45°,每次增加30°,记录并计算落点的平均误差和跟踪时间,从表2数据发现,自动模式的平均环数为8.66 环,平均误差为1.34 环,平均跟踪环数为8.60 环。从表1、表2 分析得知,该系统的射击精准度高、稳定性强,自动跟踪性能良好,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表1 手动模式测试数据记录表

表2 自动模式测试数据记录表

4 结论

该文研究了电磁炮系统总体的结构设计,建立了子弹发射模型、以运动导体所受洛伦兹力为基础,按照电磁炮的最大有效射程及最大设计射速为依据,计算设计储能电容、线圈,控制充放电电流及充放电时间,充分利用openmv 识别与测距方面的优势,并将其嵌入到STM32F103 微处理器中,实现了云台角度控制、电磁炮发射控制、目标识别与跟踪等功能。经设计、组装、调试,采用手动、自动两种模式分别对系统进行现场测试,其中手动模式整体的平均误差约为1.41 cm、自动模式下的平均环数为8.66环,平均跟踪环数为8.60 环。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快速对引导靶物体进行跟踪并测量出两者之间的距离,调整云台的偏航角控制射击装置,利用储能电容充放电实现电磁炮自主打靶,具有较高的射击精准度和鲁棒性。该电磁炮的成功研制,为新型电磁炮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设计方法和思路。

猜你喜欢

电磁炮云台子弹
云上之家——万科·郡西云台
龙门山·卧云台
帮我买云台
三颗子弹
子弹VS防弹
Karma:让子弹飞一会儿
基于STM32的无线FPV云台设计
电磁炮作为无人机武器系统的设计原理
一种三级加速便携式电磁炮的设计和制作
电磁炮的工作原理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