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辛词里的烟花说起
2022-11-18姚永栋
文/姚永栋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是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里的词句,说的是元宵夜的街市上,东风吹放了由彩灯组成的火树银花,又把那一枚枚燃放的烟花,自空中吹得纷纷散落,好似一场星星雨一般。
按现行标准定义:烟花爆竹是指以烟火药为主要原料制成,引燃后通过燃烧或爆炸,产生光、声、色、型、烟雾等效果,用于观赏,具有易燃易爆危险的物品。火药的发明促进了烟花爆竹的产生,而火药一般被认为起源于炼丹术。人们在炼丹时偶尔把某些物质混合起来,发现它们极易点火,能猛烈燃烧并发生爆炸。于是,人们便利用火药的这一特性制作了烟花爆竹,每逢春节、元宵节或其他重大活动,都要燃放烟花爆竹以营造喜庆气氛。
后来,火药被大量应用于兵器制造并投入实战,由此标志着战争从冷兵器时代迈入了热兵器时代。回溯人类的发展史,氏族部落之间对土地、财产等各种资源的争夺一直没有停止过。最早人们是持石块、木棍、刀剑、弓弩等冷兵器,依靠近身的人力格斗来分胜负。及至火箭、火枪、火炮等兵器的出现,作战方式有了新变化,火药爆炸导致周围气压瞬间剧烈膨胀并发出巨大声响,造成出其不意的震慑效果和杀伤力,从而拉升了战争规模和激烈程度。之后的科技发展和工业革命又带来了热兵器的革命性变革。随着金属材料及其加工技术的不断改进,枪管炮膛承受弹药冲击力以及射击准确度等技术难题逐一被攻克。特别是威力更强大、操作更安全的黄色炸药问世,遂使武器性能产生根本性质变,用炸药研制的各式子弹、炮弹、导弹等热兵器,以其超强的杀伤力和破坏力,在近现代战争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如今,人们已很少单纯以参战人数多寡来判断战争的输赢,高科技武器日益成为战争天平上举足轻重的致胜砝码。
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造就人类文明,当其带来武器升级换代时,又意味着一种摧毁文明的力量在增强。环视今日之宇中,仍然兵戈扰攘,暴力冲突此起彼伏,新型武器竞逐亮相。在爆炸声里,城市家园化为废墟瓦砾,无数妇孺老幼流离失所,沦为逃亡路上的难民。导弹横飞,伏尸千里,成群的年轻士兵顿时变成游荡于荒郊沟渠的孤魂野鬼。“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那些兵燹战火曾制造了多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人间悲剧啊!
自人类萌生于浩瀚宇宙中的地球村以来,他们经历过无数饥荒、灾祸和战乱的劫难,终于顽强地生存繁衍下来,方才走到文明昌盛的今天。正因为有饱经沧桑和忧患的洗礼,人类才会对和平安宁的渴望如此之强烈,亦唯以合作包容的理性战胜贪婪仇恨之邪念,世界才会有美好的未来。维护和平就是维护人类自身的最长远的利益,我们要拒绝战争,不要炸弹,让毁灭生命的武器变为创造财富的工具,让科技研究回归于造福社会的轨道。兹事体大,关乎人类共存之命运焉。
今天,在世界各地,烟花表演仍是人们庆祝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节目。满天绽放的璀璨烟花,寄托着普天下老百姓对和平生活的美好祝愿,也许明天和平女神的降临,就在每一个善良民众的不懈追寻和坚守之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