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电梯建设和电梯精细化监管

2022-11-18王志刚

质量与标准化 2022年8期
关键词:生命周期上海市远程

文/朱 明 王志刚 王 强

上海作为超大型城市,电梯保有量全球第一。截至2021年年底,在用电梯已达28.7万台,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近年来,上海的电梯安全状况总体平稳可控,但随着电梯数量增多、设备老化,导致故障率和投诉率“双高”,困人事件持续增多,伤亡事故仍有发生,市民对安全、放心乘梯的需求与日俱增,对电梯安全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解决当前电梯安全监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上海开创性地提出了智慧电梯建设的构想,希望通过加快智慧电梯建设,不断提高电梯精细化监管水平。

智慧电梯的内涵

智慧电梯是面向电梯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和相关延伸领域,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市场化机制,集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于一体的电梯安全智慧生态,主要包括电梯全生命周期数据的汇集和基于电梯大数据的监管改革创新两个维度。

电梯全生命周期数据的汇集,是指通过全过程的信息化手段,打通电梯从制造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数据,系统归集、利用全生命周期数据。主要实现方式是:通过智慧电梯平台,打通电梯全生命周期各环节信息化系统,拓展信息数据来源,全面系统归集、形成电梯全生命周期数据。

基于电梯大数据的监管改革创新,是指在对电梯大数据挖掘、应用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实际进行的一系列电梯智能监管、动态监管、分类监管、信用监管等改革创新举措,主要包括电梯质量安全追溯、应急处置机制完善、维保方式转变、检验方式改革、保险机制引入、诚信体系建立等。

上海先行示范试点

近年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8〕8号)和《关于本市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的实施方案》(沪府办规〔2018〕22号)明确的智慧电梯建设顶层设计和基本原则,上海重点围绕打造电梯全生命周期数据中心,建设电梯应急平台和智慧电梯平台,以项目为抓手,强化保障措施,开展示范试点,积极推动智慧电梯建设工作。

自2019年6月以来,上海约5万台电梯配备了各种形式的远程监测装置,其中2.6万台实现与智慧电梯平台实时交互数据;平台主动监测到各类电梯故障约136万个,不文明乘梯行为约1 703万起,困人事件1.8万余起,通过远程监测,自动识别到的电梯困人应急救援平均时间约12分钟;上海累计张贴上海智慧电梯二维码27万余个。除此之外,上海近3万家使用单位和约320家维保单位完成信息备案,推广应用“上海电梯维保”微信小程序,累计生成电梯维保工单约237.2万个。

1.加强理论研究

结合2020年上海市委一号课题《加快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上海市场监管部门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加强合作,进一步深化智慧电梯建设研究工作,形成和固化一套智慧电梯理论成果;重点加强智慧电梯对接融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的研究,向上海市委研究室提交了有关智慧电梯对接融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的课题研究报告,明确智慧电梯对接融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的方式,做好“一网统管”平台下智慧电梯应用场景规划。

2.紧抓重点项目

①打造电梯大数据中心

在系统归集电梯全生命周期数据方面,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初步形成了电梯大数据中心,打通了现有电梯行政许可、检验检测、行政执法、移动监管等信息化系统,通过开展电梯维保信息备案、上海智慧电梯二维码张贴等工作,全面清理电梯基础数据,加强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电梯追溯系统、上海市房屋管理局物业管理系统和上海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一网统管”系统等的对接。

②加快两个平台建设

一是建设完成电梯应急平台,大幅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上海在保留传统人工电话派单机制的基础上,对接智慧电梯平台数据,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拓展电梯应急信息来源渠道,完善电梯三级救援网络,基本形成一套数据牵引、协调高效、响应及时、部门联动的电梯应急救援处置服务体系。

二是完成智慧电梯平台一期建设,逐步将智慧电梯平台打造成电梯大数据的枢纽。上海通过智慧电梯平台系统汇集电梯全生命周期数据,开发电梯维保、公众监督等系统,开展电梯维保信息备案,推进开展电梯远程监测装置试点。

三是逐步推动两个平台功能融合。上海发挥智慧电梯平台数据汇集的优势,在电梯维保信息备案、应急处置调度等方面为电梯应急平台提供支持,同时电梯应急平台也将电梯应急处置信息及时汇总至智慧电梯平台。

3.强化科技应用

①积极推动远程监测装置加装

依据《上海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要求,上海新装电梯必须配备远程监测系统。有关部门将远程监测系统作为按需维保试点的前提条件,鼓励电梯制造、维保企业为在用电梯加装远程监测系统。

②探索多种远程监测装置加装推进模式

例如,嘉定区试点“政府主导、区域为主”模式,虹口区探索“政府引导+市场机制运作”模式。

③引导企业加强远程监控

积极引导电梯制造企业开发、完善原厂电梯远程监测系统功能,加大原厂电梯远程监测装置加装推进力度。

4.加快改革创新

①推动电梯维保方式改革

首先,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电梯维保企业通过信息化方式开展电梯维保。其次,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推出上海智慧电梯二维码,并将其打造成电梯全生命周期的身份标识,以及电梯维保、公众监督等系统的统一入口。最后,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开展按需维保试点工作,科学确定电梯现场维保的项目、内容和周期,促使电梯维保从原本每15天一次的例行维保,转变为“全天候监测+针对性维保”。

②转变电梯定期检验方式

2018年8月,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在全国率先部署开展电梯定期检验方式改革的试点工作,进一步优化配置检验、检测资源,科学调整定期检验周期,加强和规范自行检测。与此同时,浦东新区试点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电梯定期检验。

③引导公众参与电梯安全管理

通过将上海智慧电梯二维码作为电梯安全公众监督系统的入口,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为市民提供更直接、更便捷的电梯被困求救、故障报修、信息查询等相关服务,收集、响应市民反映的电梯安全问题,并及时反馈处置结果,提升市民对电梯安全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引导市民关心、参与电梯安全管理,督促电梯使用管理和维保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构建社会齐抓共管、多元共治的管理新格局。

④探索建立信用监管机制

上海根据《电梯维护保养单位质量与信用评价规范》(DB31/T 1172-2019)的要求,开展电梯维保单位质量与信用评价。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对归集的电梯监测、检验、使用、维保、应急等信息开展大数据分析,科学制定电梯维保单位评价方法,细化评价指标;针对电梯应急救援、故障情况、检验情况、监督检查、信息化运用等重要指标,组织开展全市电梯维保单位信用评价,评价结果定期向全市通报。

5.加强示范试点

①开展电梯智能化监管试点

2018年年底,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重点围绕加装电梯远程监测装置、建立公众监督系统、构建电梯使用和维保管理新模式、建设区智慧电梯应急服务平台等内容,在嘉定区部署试点工作。此次试点有力提升了嘉定区电梯智能化监管水平,为其他各区智慧电梯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②着力推动重点领域试点

为加紧推动轨道交通、医院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核心场馆智慧电梯试点工作,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在地铁1号线、12号线、13号线汉中路站试点加装自动扶梯智能监控装置,实现对乘客不安全行为的主动识别、远程处置。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联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开展50台电梯远程监测试点,针对医疗场所特点,增加对乘客是否佩戴口罩等行为的识别功能。国家会展中心电梯远程监测全覆盖,在第一、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保障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加强疫情防控示范试点

为加强对疫情期间电梯安全防控工作的指导,上海发布《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本市电梯安全工作的通知》,明确特殊时期的工作要求。原本每15天一次的例行保养,转变为结合远程监测情况进行的“按需保养”,有效减少了现场施工作业的停留时间和相互间的接触时间,强化对病毒交叉感染重点区域和部位的消毒,减少乘梯期间的病毒感染风险。

6.强化保障措施

①成立工作专班

2020年,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成立了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下设电梯专业工作组,专门负责智慧电梯建设的理论研究、技术支持、协调推进等工作。

②加快项目立项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开展智慧电梯平台的立项申报工作,并通过项目立项确保平台的资金保障和技术保障,有效推动全市的智慧电梯建设。

③加强标准支撑

近年来,上海市相继出台《智慧电梯监测终端技术要求》(DB31/T 1123-2018)、《电梯企业应急处置服务平台功能要求》(DB31/T 1124-2018)、DB31/T 1172-2019等地方标准。同时,有关部门还规范了远程监测装置数据项和数据接口,为今后远程监测、维保等系统和数据快速接入智慧电梯平台提供了技术标准支撑。

总结

智慧电梯建设和电梯精细化监管事关城市安全和社会民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未来几年,持续丰富与完善智慧电梯平台功能,在电梯大数据的基础上,强化数据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利用,通过法规、政策固化改革创新举措,逐步实现动态监管、分类监管、信用监管和智能监管,这样才能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符合上海实际的智慧电梯建设经验,并逐步向全国复制推广。

猜你喜欢

生命周期上海市远程
上海市能源经济相关信息
——2022年1-6月
上海市能源经济相关信息
——2022年1-5月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基于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过程创新分析
基于云制造模式的产品碳足迹生命周期评价
远程求助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射频识别技术在手术室仪器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波音757-300中远程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