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梢螟发生危害及防控技术
2022-11-18张桂芳安传志刘建英
张桂芳 安传志 刘建英
(河北省洪崖山国有林场 河北 易县 074200)
松梢螟(Dioryctria rubella Hampson),又名微红梢斑螟、松梢斑螟、松干螟、钻心虫,属于鳞翅目螟蛾科松梢螟属,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主要为害马尾松、油松、黑松、华山松、赤松、黄山松、火炬松、雪松等。为害特点是以幼虫钻蛀主梢,引起侧梢丛生,使树冠呈扫帚状,严重影响林木生长甚至造成幼树死亡,降低木材利用价值和园林绿化观赏效果。
1 松梢螟发生特点
松梢螟为一种危害性较大的虫害,也是油松的顽疾。在河北易县1年发生2代,均以幼虫在病害枯梢蛀道内或者被害球果内越冬,少部分在枝干伤口皮下越冬。来年4月初至中旬开始活动,继续蛀食为害,一部分在梢内向下蛀食到2年生枝内;另一部分爬出为害其他新梢。5月上中旬老熟幼虫在蛀梢虫道上端化蛹,蛹期最长17~19 d,最短10~12 d,平均16 d左右,羽化率90%以上。5月下旬或6月上旬出现成虫,爬到针叶茎部进食补充营养,有蜕皮现象。一般卵产在叶部、叶梢基部、被害球果内、受伤树皮上,每次产卵50粒左右。各代成虫期较长,生活史不整齐,有世代重叠现象。
2 综合防治措施
由于松梢螟属于钻蛀型害虫,发生与林龄、树势及林分结构关系密切。单一的防治措施难以取得满意的防治效果,通过多年生产性防治探索,采取以下多种措施开展综合防治,取得了最佳效果。
2.1 加强组织领导及防治技术宣传。对于易发生松梢螟为害地区的单位或者个人科普松梢螟防治技术和方法,并加强宣传力度,使人们对于该虫害有充足的认识,重视预防工作,做好防治工作。
2.2 强化松梢螟虫情的监测预报。根据具体面积设置固定监测点,对松梢螟虫害进行监测,通过踏查法、灯诱法、性诱法等措施确定虫情发生情况,及时将监测结果汇总上报,提前制定病虫害防治预案。有虫害发生迹象,及时进行防治。
2.3 营林措施。对于新造林要加强检疫,严禁用未经检疫合格的苗木造林。在造林中尽可能营造针阔混交林,避免油松纯林,增加生物多样性。对于已有油松纯林,可根据具体情况有计划地进行改造,调整树种组成,形成混交林。加强对幼林的抚育管理,尽可能减少人畜破坏,加强水肥管理,增强幼苗生长势,促使幼林提早郁闭成林。
2.4 人工物理防治
2.4.1 剪梢防治。可在11月到翌年2月,组织劳动力修除染病枯梢或者球果,剪枝时留茬要短,切口要平,减少枝干伤口,对被剪枯梢或者球果集中焚烧处理。有效降低翌年虫口密度,控制松梢螟发生面积,消除松梢螟暴发成灾的可能性。
2.4.2 诱杀成虫。根据成虫的趋光性特点,在5~10月成虫出现期,在地势开阔处安装黑光灯或高压汞灯诱杀成虫。加强对灯具的管理和检修,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可有效减少虫口密度,降低危害。另外,也可根据条件采用性激素引诱捕杀,要利用和保护天敌赤眼蜂。
2.5 化学防治。重点在低龄幼虫期防治,这时虫口密度小,抗药性弱。在幼虫孵化期喷洒高浓度20%阿维杀螟松,有效降低虫口密度。对于虫害严重时期,可用50%辛硫磷等渗透药进行均匀喷雾,间隔1周,连续防治2次,彻底毒杀成虫。对于地形复杂的山区中幼林,可推广采用无人机喷药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