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专项资金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思考

2022-11-18□刘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9期
关键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绩效考核

□刘 冬

专项资金是事业单位获得资金来源的一个重要渠道,事业单位想要依照指示完成特定的任务,需要向财政部门以及上级单位申请该任务专用资金,此类资金被称为专项资金。想要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作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就要借助财务管理技巧,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管控。事业单位实际开展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工作时,需要以绩效作为基础,构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借助这种方式,确保专项资金能够得到合理利用。从微观层面来看,事业单位日常所使用的资金中绝大部分资金都制定了详细完整的参考标准,例如公用经费、人员经费等,但是对于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还存在一定欠缺。很多事业单位针对专项资金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习惯使用基数加增长管理模式,尽管这种模式操作简单,但是会导致大量资金被浪费。这种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需要对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工作给予足够重视,针对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深入解析,结合事业单位实际运营情况,构建科学有效的专项资金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确保事业单位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系统的重要作用

(一)提升专项资金使用的规范性。专项资金是政府相关部门为了确保事业单位能够顺利完成指定任务而拨发的公款,因此很多专项资金的金额较为庞大,如果缺乏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会导致专项资金被无端浪费。想要妥善解决这一问题,事业单位就要利用专项资金预算绩效评价系统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尽可能避免出现专项资金浪费问题,确保专项资金能够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用[1]。

(二)提升专项资金使用效率。事业单位所开展的各项活动具有内容复杂、活动周期漫长等特点,因此如何提升专项资金在任务中的使用效率,已经成为事业单位管理人员需要着重面对的问题。通过创建专项资金预算绩效评价系统,不仅能够对专项资金使用渠道进行实时管控,还可以对任务完成情况以及投入产出比进行量化考核。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依据考核结果,判断专项资金是否被合理使用,同时以考核结果作为基础,对专项资金的分配情况进行灵活调整,补齐短板,确保专项资金能够被科学合理地运用。

(三)提升资金管理效果。借助专项资金预算绩效考核系统,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更为直观的方式,分析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对各项工作所用到的专项资金比例进行调控。此外,借助该系统可以对专项资金的投入产出比进行量化分析,若投入产出比较高,则代表专项资金被运用在了正确的项目中;若投入产出比较低,则说明专项资金的使用缺乏合理性。此时事业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就要及时调整专项资金运用方式,针对那些投入多而产出少的项目,要削减其资金支持,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投入少产出高的项目当中,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作用。

二、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预算执行缺乏规范性。尽管目前事业单位所运用的资金管理模式,对于专项资金的支出范围以及使用方式进行了明确规定,但是对于专项资金支出标准没有给出准确的指导意见。这种背景下,事业单位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支出过大问题,出现专项资金浪费现象[2]。此外,事业单位在申报专项资金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外部干预因素影响,无法顺利申请专项资金,或者出现专项资金申请额度不足的问题。

(二)资金配置缺乏合理性。就目前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来看,很多专项资金都是由多个事业单位共同使用。由于不同事业单位的运营模式存在差异,因此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制度无法统一。实际工作中,很多专项资金管理模式与项目实际使用需求不符,只是依照相关规定对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以及使用途径进行了规定,而对于专项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管。

(三)专项资金浪费。在缺乏科学有效的专项资金预算绩效评价系统的背景下,很多事业单位在运用专项资金时存在盲目投资问题,往往在支出了大额资金之后却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例如针对一些建设类专项资金,事业单位在使用这笔款项时会出现重复使用现象,造成专项资金的无效浪费[3]。想要解决这些问题,事业单位就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专项资金预算绩效考核系统,对每一笔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科学的计划以及监督,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现象。

三、构建专项资金预算评价体系具体方式

(一)依据实际工作情况,完善绩效评价体系。事业单位在构建专项资金预算绩效考核体系过程中,可以依照事前、事中、事后的层次开展此项工作。

1.事前。在事前阶段,事业单位相关工作人员要明确绩效考核评价主体。专项资金的用途多,不同用途的专项资金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针对专项资金进行预算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专项资金预算绩效评价主体进行明确,较为常见的评价主体,包括人民群众的满意度、项目的完成度以及专项资金投入产出比例等指标。在明确主体之后,对不同的评价项目进行分层设计,确定每一个细化指标的权重,提升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2.事中。项目开展过程中,事业单位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各项资金预算考核体系进行全面监管,细化每一个考核环节的责任,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具体而言,就是政府相关部门专项资金发放机构要先明确评估主体、评估指标以及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对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工作进行评估。此外,要建立公开公正透明的奖惩机制,对于绩效考核数据优秀的事业单位给予鼓励和奖励,对于绩效考核数据较差的事业单位要进行批评与指导,让绩效数据好的事业单位对绩效考核数据差的事业单位进行工作指导,借助这种方式提升事业单位专项资金运用效率[4]。

3.事后评价。相关工作人员要依据项目实际开展情况,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尽可能细化评价维度,使得专项资金预算绩效考核评价系统,能够尽可能覆盖项目的每一个环节。一方面能够确保该评价体系对事业单位所开展的项目进行共性评价,另一方面又能突出项目的个性化需求。指标的设置要与事业单位业务范畴的不断扩张相适应,从而增强项目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关联,科学设置评价中每一项指标综合权重,如社会福利的综合利用、公众满意度和社会效益。此外,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对评价方法进行多样化选择,在定量和定性分析模式结合的基础上,根据项目自身的特点,选择相应的评价模式。比如补贴项目,可以采用投入产出法、成本法等评价方法,提高绩效考核效果。

(二)加强工作团队建设。想要充分发挥专项资金预算绩效考核体系的作用,离不开高素质的工作团队。因此,事业单位要对如何加强工作团队建设,提升工作团队业务能力的问题给予足够关注。一方面要积极组织事业单位内部员工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以具体的项目为基础明确培训内容,通过这种方式,让事业单位内部人员对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系统有更为深入的理解[5]。另一方面,可以在事业单位内部组建绩效考核评价工作小组,对各个部门所递交的绩效评价项目进行二次审核,利用其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寻找各部门所递交的专项资金预算管理绩效考核数据中存在的漏洞或错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事业单位可以积极邀请社会上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参与到事业单位内部的专项资金预算管理绩效考核评价工作当中,让第三方评估机构以专业的视角对事业单位所开展的专项资金预算绩效考核数据进行审查,提升评价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

(三)科学设置权重。专项资金预算绩效评价系统在构建过程中,通常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服务质量作为评价的基础维度,在选择评价指标时也要以这三个维度为主。为选择科学合理的指标,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工作人员需要运用数学方法对指标进行细化,构建层次化的指标结构。例如,可以将一级指标设置为经济绩效,将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设置为二级指标,将收益率设置为三级指标。由于不同事业单位的职能范围存在差异,在选择评价指标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事业单位不能随意使用从另一个事业单位获得的评价指标,必须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对评价指标进行调整与完善,使建立的绩效评价体系能够发挥作用[6]。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相关工作人员要避免以工作经验为基础对指标的权重进行划分,要依据工作环境的变化以及实际需求,科学配置指标权重。

四、结语

事业单位想要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作用,应对如何构建专项资金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问题给予高度关注,认真分析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并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运营情况,完善指标评价体系,科学配置评价指标各项内容的权重。通过培训的方式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帮助事业单位顺利开展各种工作,发挥其社会价值。

猜你喜欢

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绩效考核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论目标绩效考核正向激励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绩效考核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PPP项目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探究
医院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的实践
试论国企绩效考核体系现状及优化策略
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新路子
涉农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浅析
绩效评价在委托管理酒店中的应用
财政部下达44.2亿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