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时期《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思考

2022-11-18李国红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法治新冠

李国红

(唐山市丰润区任各庄镇中学 河北 唐山 063000)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对学生健康成长、维护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以及参与社会事务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联系学生实际 为学生成长服务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排,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该课程帮助学生成长的宗旨。尤其初一课程的安排,针对性特别明显,很大程度上能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课堂学习成为学生成长的有力辅助。比如,初一伊始,在学习“学习新天地”内容时,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交流自己初中学习中出现的困难、困惑,以及自己应对这些问题的方法和取得的效果。在学习“发现自己”时,教师设置“我来介绍我自己”“同学眼中的你”“家长眼中的你”“老师眼中的你”等环节,引导学生理性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树立自信心,为今后的发展确立方向。

2 联系社会热点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初中生容易被新事物、新现象吸引,却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导致一些不健康思想、不良行为在学生中蔓延。比如,明星的炒作、绯闻;为博取人们眼球,无下限地扮另类、卖丑;学生模仿老师、丑化老师形象等。这些所谓的流行不仅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还会引发他们的效仿。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健康的趣味。在学习“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内容时,教师为学生播放各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坚守岗位、尽职尽责的视频,让学生懂得是这些人的付出和坚守,才有了我们的有序生活以及和谐社会,并让学生讨论如果这些行业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我们的社会会怎样。最后,为学生播放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科学家的非凡成就和卓越贡献。在此基础上,激励和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摆脱社会上某些低级趣味,努力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为将来成为高素质的公民,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较大贡献奠定基础。

3 联系时政 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观

新时代由于网络更加普及,中学生会接触很多美化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制度,否定、攻击社会主义制度的不良信息。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时政对课本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比如,在讲授“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内容时,针对某些西方国家对我国人权的攻击,或是美化西方世界所谓的“人权“和”自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本次新冠疫情各国的控制情况,展示西方国家因疫情肆虐而发生混乱的局面,从而深刻体会我国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在抗击疫情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巨大成功。通过进行鲜明对照,让学生深入思考,也可以展开热烈讨论,增加学生对我国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自觉抵制某些反华势力对中国的污蔑和攻击。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法治新冠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的自白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My Heroes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