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木容器育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2-11-18王菊芳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内壁基质成活率

王菊芳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东岔林场 甘肃 天水 741020)

林木容器育苗技术最早是在19世纪30年代由美国开展的。容器育苗有很大的优势,育苗周期短,繁殖速度快,不受季节限制,成活率较高,容易控制苗木的规格和质量,也节约种子,有利于机械化造林。目前,容器育苗已经成为重要的育苗方式,但是容器育苗也存在着缺陷,造林效果不如裸根苗,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因此,探讨解决措施对容器育苗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1 容器育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1 育苗技术比较复杂。容器育苗是采用集中栽培的方式,育苗的容器一般较小,苗木要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生长发育,因此,育苗的专业性较强,技术要求高,育苗人员要掌握一定的植物生理、生态知识,有一定的育苗经验,才能胜任育苗工作。

1.2 育苗成本相对较高。育苗成本高是容器育苗最大的缺点,采用容器育苗的成本要远远高于裸根苗。首先,运输费用高。由于容器苗重量和体积增大,运输费用要比裸根苗的运输费用高出2倍左右;第二,劳动成本高。容器苗在造林地上进行短途搬运,主要依靠人力,劳动强度大,劳动成本高;第三,造林成本高。容器苗的抗逆性较差,造林地要选择适宜苗木生长的地块,要先进行精细耕作,造林后也要精细管理,病虫害、草害等要做好防范,这些工作都使得造林成本增加。

1.3 容器苗比裸根苗造林效果差。容器苗可以形成完整的根团,根系完整,栽培后缓苗期很短,在造林初期生长状况比裸根苗好,成活率较高,但是最终成林的效果不如裸根苗。根据鲁敏等研究表明[1],容器苗的外形小,形成的根浅茎短,造林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较弱,尤其在干旱的环境下不如裸根苗有优势;而且容器苗的根系发育限定在基质范围内,在育苗期水肥充足,苗木的生长不受影响,但是造林后有可能会因为根系畸形,舒展不充分,影响造林的成效。

2 对策

2.1 科学调配基质。基质是育苗生产的物质基础,是影响苗木质量的关键。基质为苗木的生长提供了水肥营养,选择好的基质、科学调配基质配方是育苗成功的第一步。基质首先要有较好的通透性,保湿保肥性能良好;其次要具有容易获得、运输方便、成本较低、容易操作的特点。目前,性能优良的基质为泥炭与蛭石的混合物,重量轻、含盐量低、通透性和持水能力良好,但成本较高。天然土壤配制而成的传统基质应用最普遍,如油松容器育苗基质常用80%黄心土、10%砂、10%有机肥调配而成,湿地松容器育苗基质常用20%松林土、48%黄心土、30%火烧土调配而成,这种传统的育苗基质重量大,通透性稍差。随着育苗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用密度小的岩棉、树皮粉、药渣、木屑、蔗渣等,替代了密度较大的河沙、黄心土等,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育苗效果较好。

2.2 提高控根技术。容器育苗受到空间的限制,根系很容易畸形,因此要提高控根技术,降低畸形根的发生率。

2.2.1 空气控根。一般是将容器放在网架或者有槽沟的板条上,使得长到容器外的根暴露在空气中,与水隔绝,根尖很快干枯死亡,从而促进容器内侧根的生长发育。容器内的部分根在水分和营养充足的情况下,就会形成发达的根团,从而使容器苗造林成活率显著提高。但是这种方法夏天需水量较大,冬天防寒比较困难,育苗的材料和人工成本较高。

2.2.2 物理控根。通过对育苗容器的形状和内壁的设计来改变盘根现象,如在容器内壁上制作一些突起棱,引导根系的生长。使用这种方法对容器的工艺要求较高,增加了生产成本。

2.2.3 化学控根。应用最普遍,成本也最低的一种控根方法。方法是将化学药剂涂在育苗容器的内壁上,当苗木的根系接触到内壁上的化学药剂时,根部顶端的生长点就会被杀死或者抑制,从而使根系在容器中分支和伸展情况得到改变,防止畸形根的出现,提高造林成活率。

2.3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培育优质苗木的关键。施肥的种类、方法以及比例对施肥效果影响很大,如施氮肥可以增加苗木体内的叶绿素,改善苗木气孔的调节作用,提升苗木的抗旱性能和造林成活率。

猜你喜欢

内壁基质成活率
高料价下草鱼“伤不起”!30年养鱼人竟做到鱼种成活率100%,1亩赚5200元
蓝莓基质栽培幼苗根系处理不当引发苗木死亡
蚯蚓粪配比的泥炭基质特性及其栽培的小型西瓜幼苗生长状况
不同栽植模式对花椒成活率的影响
浅析如何控制PCCP内壁裂缝质量缺陷
蔬菜育苗基质混配注意事项
桂平市早稻不同育秧基质育秧对比试验
排管内敷设低压电缆施工工艺简述
TCP植物蒸腾抑制剂
不同扦插处理对爬地柏成活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