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常见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2022-11-18王奋平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23期
关键词:短时间猪群病原

王奋平

(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农业农村局,山西 中阳 033400)

消化道疾病是生猪养殖中发生流行率相对较高的综合性、传染性疾病,传播流行范围较广,死亡率相对较高。年龄较小的猪对消化道疾病的易感性最强,感染后表现的临床症状最明显,死亡率最高。应加强流行病学调查,掌握常见消化道疾病的发生流行特征,降低该病造成的损失。

一、猪常见消化道疾病的诊断

1、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

(1)临床症状

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是由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传染性肠胃炎病毒和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引发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两种病毒的理化性状十分相似,经常出现混合感染、并发感染。

传染性肠胃炎病毒和流行性腹泻病毒能够在任何年龄与品种的猪群中传播流行,对10 日龄以内哺乳仔猪造成的危害最严重。新生仔猪对两种病毒的易感性最强,感染率可高达100%,致死率在80%以上,患病后大多都会表现出急性肠道炎病变,突然出现腹泻,机体严重脱水,不断呕吐[1]。5 周龄以后猪群死亡率不断下降,成年猪群基本不会出现死亡问题,大多以腹泻症状为主,强化护理后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

发病后,患病猪主要表现为突然腹泻,排泄物呈水样,经常夹杂很多没有消化的凝乳块,身体逐渐脱水、消瘦,生长发育不良,耐过急性期的患病猪会表现为停止生长。

对病死猪解剖发现,病变位置主要集中在胃肠道。其中,肠道病变最严重,肠道黏膜大量充血,肠道中存在很多凝乳块,散发出腥臭气味。

(2)治疗方法

可以使用猪专用干扰素进行肌肉注射治疗,每头猪肌肉注射1 mL;同时注射阿托品,每头猪4 mg。注射30 min 后使用高热一针灵0.1 mL/kg;同时口服鞣酸蛋白4 mg、活性炭5 mg,吸附肠道的有毒有害物质,加速肠道黏膜修复。

2、猪大肠杆菌病

(1)临床症状

大肠杆菌病也是仔猪阶段发生流行率相对较高的细菌性、传染性疾病,不同年龄猪群感染后表现不同,仔猪阶段发生流行率最高。新生仔猪尤其是3 日龄以内的仔猪,感染后主要表现为黄痢,腹泻物呈黄白色,夹杂很多凝乳块。10 日龄以内仔猪感染后表现为白痢,腹泻物呈白色,短时间内身体消瘦,机体严重脱水。断奶仔猪感染后主要表现为严重水肿病,机体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充血、肿胀,生长发育不良,死亡率相对较高,大多数猪发病一段时间后会因为窒息或神经症状死亡。

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殖产业不断推进,仔猪大肠杆菌病呈高发流行态势,对生猪养殖业造成较大危害[2]。冬春季节仔猪出生高峰期发生流行率最高,发病较突然,短时间内能够造成整批次猪群全部发病。

(2)治疗方法

进行严格药敏试验,筛选出敏感抗生素,然后采取对症措施进行治疗,确保短时间内控制病情,避免病原产生耐药性。临床治疗猪大肠杆菌病常用药有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红霉素等,可选择几种敏感药物进行针对性防治,确保在短时间内消除肠道中的病原微生物;口服活性炭,加速肠道内容物的有效清理;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C 和维生素K,加速肠道黏膜的有效修复。

二、猪常见消化道疾病的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

生猪养殖管理期间要做好针对性养殖管理,尤其是仔猪阶段和哺乳阶段猪群,坚持全进全出饲养管理模式。临产母猪要进行严格清理,生产前使用温水全身冲洗。保证养殖环境干燥,通风良好,温度适宜,为猪群营造良好的环境。及时清除圈舍中的粪便和污染物,避免粪便堆积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和病原微生物的繁殖。

严格控制饲养密度,避免猪群相互接触促进病原快速传播蔓延。每10 平米养殖8~10 头猪可确保生猪获得良好光照,同时也能充分利用养殖空间。仔猪养殖阶段应做好猪舍温度调控,并保证仔猪及时吃上、吃足初乳。加强对猪群的疫苗免疫接种,结合消化道疾病的发生流行现状,定期对妊娠母猪和仔猪进行有效的免疫接种,诱导机体产生充足抗体,以抵御各种病原危害[3]。

科学搭配饲料,满足猪群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严格确保饲料质量。出现消化道疾病后,应严格控制高能量饲料、高蛋白质饲料的添加,适当增加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微生态制剂,促进损伤的肠道黏膜得到有效修复。

2、严格卫生消毒

交替使用不同消毒剂,每季度更换1 次。长期单一使用消毒剂会降低杀菌效果,使病原的耐药性显著增强,影响消毒效果。部分养殖户消毒时并没有充分考量周边环境、相对湿度、有机物浓度,如在寒冷的冬春季节进行熏蒸消毒,往往会对猪的消化道、呼吸道造成严重刺激,难以确保消毒效果。一般随着消毒液温度增高,消毒效果会大大增强。冬春季节消毒前应保证圈舍温度达标,防止冷应激刺激,熏蒸消毒时应将圈舍中的温度提高到20℃以上,否则消毒效果不佳。

熏蒸消毒对环境湿度要求相对较高,猪舍中的相对湿度提高到60%~70%时,消毒物质才能够有效扩散,提高消毒成效。另外,养殖场中的灰尘残饵会影响最终消毒效果,需清洗后再消毒,否则会导致消毒成效降低。

三、结语

生猪养殖中,消化道疾病的传播流行会对养殖业构成较大威胁,病害传播速度相对较快,任何年龄、品种的猪群都可受到病原入侵。发病率和致死率与猪龄呈反比例关系,仔猪死亡率极高,即使存活也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生长停止,养殖场淘汰率显著升高,造成较大经济损失。饲养管理人员应掌握和了解猪常见消化道疾病的发病原因,加强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不同消化道疾病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确保在短时间内缓解临床症状,避免造成严重损失。

猜你喜欢

短时间猪群病原
如何做好猪免疫前的评估工作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饲养密度对猪群生产性能及健康的影响
好过与难过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
延安市宝塔区苹果白粉病大发生原因及对策
诱导时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防治腹腔镜术后躁动
5分钟跟他拉近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