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资源与林业造林方法分析
2022-11-18天水市秦州区林业和草原局张瑜
天水市秦州区林业和草原局 张瑜
前言
加强林业资源的保护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工作中的关键内容,需要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以及条例内容制定不同的林业资源管理制度,针对乱砍滥伐等现象进行有效的治理,并且从林业资源的区域、环境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在满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展开不同的治理措施。造林是近几年发展林业资源的重要渠道,它是在宜林地的区域范围内,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树木的栽种,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构建。对于我国来说,造林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林业工程中,增强现有的林业资源面积,使其满足发展的必然需求,有关人员可以就此进行具体的研究,围绕林业资源以及造林方法进行详细的探讨。
1 林业资源的现状和特点
1.1 林业资源的地域分布特点
林业资源是构建生物多样化发展的基础,它具有可再生的特点,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自我更新和循环生长,确保了林业资源的长期性。对于我国来说,林业资源与地域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的国土空间较为辽阔,地区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西北地区、东北地区以及西南地区的林业资源有着不同的特点,通过对相关资料的调查和分析,内陆林业资源超过百分之三十的地区主要以福建、江西以及浙江等地为主,而新疆、青海等地区的林业资源较为贫乏,这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气候环境等原因所导致的,近几年,相关林业部门也一直致力于大西北的林木种植工作,旨在推动生态系统的全面构建,为人们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1.2 林业资源的功能特点
林业资源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它的功能具有一定的多样性,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林业资源的功能特点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林资源的类型具有一定的丰富性,根据树木生长环境以及地域空间的不同,它也有着不同的价值,例如乔木类树种的经济价值较高,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工业产品加工中,实现对纸张、书桌的制造,而水杉、水松等林木具有一定的珍贵性、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能,核桃、板栗等林木的果实还可以应用到不同的食品加工中,使得林木资源与不同的行业领域结合到一起。其次,林业资源是地球表面生态系统的主体,它对于环境、气候有着重要的作用,包括防风固沙、改善土壤以及调节气候等,林业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提供人们赖以生存的氧气,是维持生态圈平衡的关键内容。另外,林木资源也可以为动物提供栖息地,许多动物都是依靠林业资源作为营养元素的载体,是确保物种多样性的关键。
1.3 林业资源的时间特点
对于林业资源来说,除了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外,植物的生长时间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对于同一个地域下的林木来说,它们需要在不同的生长季节进行栽种,乔木、灌木等林木也有着不同的生长周期,它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在林业资源的研究过程中,有关人员需要就它的类型和特点进行具体的了解,考虑到林业资源的成分以及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从而对其进行合理的应用,为后续的造林等工作提供相应的依据。
1.4 林木资源的现状问题
在20世纪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并不具备生态环保的相关意识,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提升,在工业生产以及产品加工中会无节制地对林木资源进行应用,没有考虑到它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存在砍伐开荒等现象,使得我国的林木资源有着明显地减少,甚至会引发泥石流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虽然我国近几年一直在加大林业资源的建设工作,采取相应的资源管理措施,但是林业资源的总量与人均仍然达不到预期的要求,而且它的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升。首先,由于林业资源的地域分布特点,使得西北地区的植树造林活动在展开中存在多方面的阻碍,它的立地条件差,需要投入更高的成本,而且短时期的成效较慢。其次,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如何确保林业资源与经济的均衡发展,加强生态建设和城市建设的协调管理,避免对林业生态红线的触及,这也是当前工作的要点。林业资源的相关举措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它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和管理才能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这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2 加强林业资源管理的措施
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国家的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我国现阶段的林业资源特点来看,它的地域分布不均衡,而且人均资源量较少,且质量达不到预期的要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林业资源管理工作。
2.1 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管理
森林生态系统是林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物种多样性的前提,只有确保森林资源的平衡发展,才可以为木材生产等领域提供相应的保障。在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管理工作中,有关人员需要加大它的监督管控工作,将林业局以及相关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等应用到其中,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严格打击乱砍滥伐等违法问题,避免林业资源的流失。其次,在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管理工作中,有关部门需要设置相应的监测系统,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其中,对当前森林的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满足信息的共享和传递,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森林资源的现状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另外,在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管理工作中,有关部门还应该将森林防火应用到其中。森林火灾是林业资源的主要灾害,它可能会造成大面积的资源损失,并且降低林业的繁育能力,致使土地贫瘠等问题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需要明确森林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从影响要素出发进行合理的规划,通过视频监控系统、智能预警系统的应用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且加强临时灭火队伍的建设,通过冷却、隔离以及窒息等方法的应用减少资源的损失。
2.2 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管理
在传统的林业资源管理中,对于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视程度不高,没有真正地发挥它的作用,没有加强对于林业资源物种多样性的管控,导致林业资源循环体系建设不严密,在新时期的发展下,为了进一步提供林业资源管理的效果,有关部门需要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控制工作,从实际情况出发发挥它的重要作用。湿地生态系统有着不同的特点,有关人员在管理工作中需要对相关的资料进行分析,明确它的现状特点。利用湿地的综合效益,为野生动物提供相应的栖息地,加强湿地公园的建设,将其与林业资源有效的整合到一起,实现在功能上的平衡发展,提高人们对于这方面的保护意识。
2.3 加强荒漠生态系统的管理
荒漠生态系统中的林业资源具有一定的单一性,而且它的产量较低,在资源循环上并不占据一定的优势,在加强林业资源管理的相关工作中,有关部门需要加强荒漠生态系统的管理和建设工作,达到生态改善的目的。首先,对于荒漠生态系统来说,它的昼夜温差较大,而且季节与季节之间有着较大的区别,在林业资源管理中,有关部门可以对它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注意树种的选择,尽量提高它的生长率,并且将人工绿洲理念应用到其中,加强对于河流渠道的建设,通过蛛网分布的方式形成人工水系,为林业资源的种植工作提供相应的保障。其次,在荒漠生态系统的管理中,需要将“三禁”理念应用到其中,强化禁樵、禁牧、禁垦的措施,实现林业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荒漠化程度的加重。
2.4 加强资源多样性的保护管理
在林业资源的管理工作中,有关部门需要推动林业资源多样性的种植和养护管理工作,多样性对于林业种群保护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关部门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宣传,加强对于树种的选择,尽量为生物提供不同的栖息地。但是在树种资源的选择中,有关部门也应该考虑到环境等方面的限制,做好前期的试验工作,尽量确保林业资源在生长中的有效性,并且解决单一树种之间的矛盾问题,不仅实现森林资源的防护,还可以从公园建设、园林绿化等方面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2.5 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与林业资源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有关部门需要加强人才队伍方面的建设工作,为他们提供技能学习的平台,就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理念进行应用,明确林业资源管理工作的要点,并且不断对管理技术进行创新和优化,在实践中总结不同的经验教训。同时,工作人员也应该加强对于林业资源资料和文件的有效利用,通过对监测结果的分析选择合适的管理方法,包括林业造林等,制定完善的治理方式,为林业资源提升提供相应的基础。
3 林业造林的主要方法
3.1 播种造林
播种造林是当前林业造林的主要方式,它的应用较为广泛,可以确保大规模造林工作的展开,而且不受季节、地域等方面的限制。首先,在播种造林工作中可以采取撒播的手段进行作业,可以通过飞机等方式在一定高度进行种子的投放,在撒播工作中,不需要进行整地工作,但是撒播在实际的应用中有着较低的成活率,种子可能会被动物吃掉或者随流水冲走,对于土壤的营养元素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林木进行自行的生长工作。其次,可以通过穴播的方式进行造林,穴播是指在播种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对区域进行局部的整地工作,然后在穴位内进行种子的播撒,对其进行覆土工作,这种操作方法较为简便,可以通过机械设备进行作业,是目前播种造林中的常见方法。一般来说,还可以将其与条播等形式结合到一起,从而提高它的成活率。另外,还可以采取快播的方式,它常见于次生林的改造工作中,需要在一个区域内进行密集的播种工作,可以实现对于原有土地的整改。在播种造林技术的应用中,有关人员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播种方式,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场地,确保林木的生长效率。
3.2 分殖造林
分殖造林是利用树木在生长中的器官为造林的主要原材料,相较于播种造林工作,分殖造林的成效更快,但是也有着一定的难度,需要加大投入的成本力度。首先,在分殖造林技术中,可以采用插条的方式进行树木的移栽,将已经长成的树木枝条通过扦插的方式放置到造林地中,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注意对枝条的选择,并且提前做好整地工作,使其保持在适宜种植的状态中,为枝条生根提供一定的保障。其次,对于根系能力较强的林木,还可以通过分根的方式进行造林作业,提高它的成活率,例如漆树、刺槐等可以采取此种方式,但是需要注意对它的根部进行防护,通过薄土覆盖的方式对它的切口进行处理。另外,在分殖造林中,如果是针对地下茎茂盛的植物,如竹子,可以通过挖掘的方式对其进行栽植,遵循深挖潜栽的原则。
3.3 植苗造林
植苗造林需要根据苗木的特点进行选择,确保苗木中的根茎,对其进行处理后栽植到造林场地中。在植苗造林的相关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对它的苗龄进行查询,确保满足栽植的技术需要,并且注意过程中的苗木运输,避免对它的破坏。另外,一年四季都可进行植苗造林,但不同地区、不同树种又有各自的适宜季节。春季许多地方气温回升,土壤湿润,树木从休眠状态转入生长,适于大多数树种造林。由于根系开始活动所要求的温度比萌芽活动低,造林的时间应以根系开始活动和土壤解冻的时间为依据。春季造林时间短,不可耽误林时,尤其是干旱地区。雨季降水多,温度高,有利于树木生长,但晴雨不定,蒸发量大,又不利于苗木成活。造林树种宜选蒸腾量较小的针叶树及萌芽力强的阔叶树。
4 加强林业造林方法应用的措施
4.1 加强造林过程的科学性管控
从林业造林的方法以及应用流程来看,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为了确保造林工作的有效性,提高林木的成活率,有关部门需要加强造林方法应用中的科学性,制定完善的管理方式。首先,有关人员需要对它的树种进行有效的选择,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树种进行检测工作,明确植物类型的多样性,尽量对它的母树进行选择,提高树种在造林种植中的成活率。而且树种在种植工作开始之前,还可以对其进行简单的处理,包括用盐水浸泡等,强化树种的生命力。其次,在科学管理理念下,有关部门还应该对造林的时间和季节进行控制,这就需要工作人员明确树木的具体类型,针对它的生长特点和所需要的环境对它们的造林时间进行合理的规划,确保生长的有序性,一般来说可以在三月份左右进行造林,使其处于苗木的生长周期。
4.2 加强造林土壤的优化管理
在林业造林方法的应用过程中,土壤的性能与林木的成活率以及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于土壤的优化和改良工作,将生态学、土壤学等相关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其中,实现对土壤性能的有效调节,为林木的生长提供必要的环境。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对现有的土壤进行检测,明确它的性能特点,包括酸碱度等方面,从而选择有效的改良技术,来提高土壤肥力,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式达到预期的目的,其次有关人员可以通过天然改良剂的应用对土壤进行治理,提高它的肥沃度,达到酸碱平衡的目的,改善现有的土壤结构。另外,有关人员还可以将生物、物理以及化学等技术整合到一起,对土壤进行全面的翻新,通过绿色肥料的应用实现性能的提升,但是需要注意肥料在应用中的原则,遵循少量多次的应用方式。
4.3 加强造林过程的监督管控
在林业造林方法的应用中,它需要涉及运输、栽种以及养护等不同的内容,有关部门需要加强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首先,有关人员需要对造林方法的特点以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为监督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依据,明确造林的主要流程,判断造林技术的有效性,是否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另外,还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造林的监督管理中,通过智能监控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远程管理,并且将信息存储到相应的空间中,为后续的追责等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5 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资源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经济提升的基础,需要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对林业资源的现状特点进行分析,明确它的问题和状态,并且就加强林业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容提出不同的建议,了解造林的方法和过程,从而加强造林工作的科学性,做好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对土壤进行改良,为林业造林提供必要的条件,推动林业资源的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