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豌豆种植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2022-11-18孟庆贵马建辉王殿宏桑士舟安建强吴永权
孟庆贵 马建辉 王殿宏 桑士舟 安建强 吴永权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河北 廊坊 065000)
豌豆,属于豆科植物,是蝶形花亚科豌豆属的豌豆种,为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在全球广泛种植,中国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豌豆分为春豌豆和秋豌豆两个产区,河北省属于春豌豆产区,廊坊市气候适合豌豆种植,且栽培面积较大。一般在早春2月底3月初播种,5月中、下旬收获鲜荚,6月初收获干籽粒。豌豆生育期短,在廊坊全生育期80天左右。廊坊的豌豆主要在固安县、永清县、文安县等地种植,尤其是固安县规模较大,具有几十年的种植历史,形成了较完善的产业体系。
1 廊坊市豌豆种植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廊坊市豌豆的种植地区主要在固安县,其他县也有种植,但比较分散、不成规模。固安县豌豆规模化种植有30多年的时间,从1980年种植中豌2号等优良的豌豆品种开始,一直深受农民的青睐,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到1990年,全县种植面积已超过10万亩。固安县豌豆种植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廊坊其他市县的发展,永清、霸州、文安等地也有一定面积的种植。豌豆种植品种主要是中豌2号、中豌4号、中豌6号等品种,其他品种如长寿仁等种植面积较小。其中,中豌2号主要用于加工,经粗加工后作为原材料销往食品生产企业。
中豌4号、中豌6号,既可食用鲜豆也生产干豆,主要供应京津市场。长寿仁属于鲜食品种,主要用于食用鲜豆和鲜豆的速冻加工,以供应国内外市场。然而,近10多年以来,廊坊市豌豆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常年种植面积已减少到5万亩以下,种植区域也仅限于固安县的东湾乡、宫村镇、礼让店乡等几个乡镇。
2 豌豆种植业存在的问题
廊坊市紧邻京、津两大消费区,为廊坊市豌豆种植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雄安新区以及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的建设,也为豌豆产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然而,廊坊市豌豆种植业经历了蓬勃发展后,近些年出现了问题,种植范围萎缩、种植面积减小,农民种植积极性降低。其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2.1 种植品种老化,更新换代慢。目前,廊坊的豌豆产业以繁育种子和生产加工品种为主,鲜食为辅。主栽品种是中豌5号、中豌6号。其他品种,如长寿仁等,种植面积较小。主栽品种基本上都是10多年前的老品种,属于矮生,干籽粒和鲜籽粒兼用的品种。而豌豆品种很多、用途也多样,除籽粒外,还有鲜食荚的品种,鲜食茎、叶的品种以及芽菜用品种。豌豆缺乏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和更新换代,原有的老品种种性已经退化,不具有产量和品质上的优势,种植技术也一直沿用传统方法,产量无法提高。并且随着种植成本的提高,种植效益下降,影响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致使种植面积下降趋势明显。
2.2 种植区域局限,质量和产量下降。豌豆不能重茬和迎茬,每年都要倒茬种植。由于种植区域较为集中,可种植的土地有限,势必会有连作的情况。多年的种植,造成土壤营养失调、病原菌积累。土壤环境的恶化,抑制了豌豆的生长和发育,进而降低了豌豆产量和质量。近年来,随着房地产业、工业园区发展,土地占用较多,可耕土地越来越少,种植面积逐渐缩减,也造成豌豆倒茬越来越困难,致使豌豆产量和质量下降。
2.3 加工业和制种业外移,需求量下降。固安县有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进行豌豆生产,有专门经营豌豆种子的10多家企业,具备较先进的种子加工设备,豌豆种子销往河南、云南、湖北等地。有3家豌豆加工企业,将冷冻豌豆销往食品加工企业。具备豌豆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形成了完善的豌豆产业化经营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豌豆加工企业和豌豆种子生产企业实力越来越强。但是,由于固安乃至廊坊的豌豆产量和质量已经不能满足加工和制种的需求,加之人工成本也逐年上升,企业逐渐寻求利用外地的豌豆补充本地豌豆生产的不足。目前,种子生产企业的繁种地点大部分转移到甘肃、河南、山东等地。尤其是甘肃金塔、高台等县,豌豆种子的质量好、产量高,已经成了廊坊豌豆种子的主要产地。豌豆加工企业原料生产基地,也转向唐山、秦皇岛以及山东、河南等地,从而使本地豌豆需求下降,导致廊坊豌豆种植业急剧萎缩。
2.4 创新能力差,发展后劲不足。豌豆不仅是一种杂粮,也是一种蔬菜。不但豆粒可以鲜食,有些品种鲜豆荚、茎、叶、芽也可作为蔬菜。然而,豌豆的菜用功能没有被很好的开发出来。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部门也没有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方式上开展研究创新,使豌豆产业在廊坊不能发挥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多年的技术不更新、不拓展,农民习惯于传统品种与种植技术,导致豌豆种植效益日趋降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2.5 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不足。廊坊豌豆产业单纯依靠土地面积增长、人力和资金投入带来的收益,已经达到了最大,豌豆种植业遇到了瓶颈。近10多年来,由于缺乏新品种引进和新技术开发,栽培种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明显不足。廊坊豌豆产业发展基本靠多年经验的积累、沿用传统的种植技术,缺乏适栽新品种的培育和引进,缺乏针对不同品种的栽培技术研究,缺乏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的制定与推广。对比豌豆种植业发展快的地区,如甘肃、四川、云南等,它们都有自己的品种,在品种专用化和多样化方面都有显著的成果,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也非常及时,为当地豌豆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3 豌豆种植业发展建议
3.1 加强豌豆新品种的培育、引进与示范推广。重点做好高产优质豌豆新品种的培育和引进筛选,尤其是近年来培育的丰产性、抗病性好的新品种,要进行适栽性筛选,选出廊坊的主栽品种。在此基础上,根据豌豆类型的多样性,选择引进多个类型的豌豆品种。特别是对专用品种,如加工品种、芽菜品种、食用茎叶品种等,也要进行引进和推广,为种植户提供多种类型的品种选择,以实现豌豆种植业的全面发展。积极鼓励和引导当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农技推广部门,广泛进行新品种的培育、引进与示范、推广工作,力争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廊坊豌豆优良品种。
3.2 加强高产栽培技术和栽培模式研究与应用。开展田间栽培技术研究,探索总结适宜每个品种配套的栽培技术,既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也有利于肥、水的合理使用,降低成本、提高收益。豌豆是很好的轮作作物,高效栽培模式的研究与推广,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种植业的产值。同时,做好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广泛联系现有种植区的专业合作社,做好种植户的技术培训工作,让新品种、新技术深入农村,发挥豌豆产业的积极作用。
3.3 创新栽培技术,缩短倒茬周期。利用春播豌豆早春顶凌播种、生育期短的特性,开展栽培方式创新研究,研究豌豆和鲜食玉米一年两熟栽培技术,豌豆、鲜食玉米和小秋蔬菜一年三熟栽培技术。通过一年多熟栽培技术的研究、示范、推广,缩短豌豆的倒茬年限,争取做到一年三熟、连作连种。克服耕地减少和轮作倒茬带来的用地不足的问题,保持豌豆现有的种植规模,力争拓展新的种植区域,逐年扩大规模,使豌豆种植再度成为助推廊坊农业发展的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