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英语读写能力的几点策略
2022-11-18李淑梅
李淑梅
(黄骅市旧城镇中学 河北 黄骅 061107)
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培养是五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其中,读和写的能力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读与写的能力不仅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基本能力,也是学生今后英语学习的基础。对学生进行英语读与写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阅读材料,还能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因此,教师需要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学生英语读写能力的培养。
1 学生英语读写结合能力培养现存问题
1.1 传统的英语读写能力训练往往是将读和写割裂开来,切断了“输入”和“输出”之间的联系,将阅读教学变成枯燥乏味的讲解,不利于学生对整篇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将写作训练变成了机械的应试训练,也不利于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长此以往,不仅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会使学生厌烦读与写训练,影响学习效果。
1.2 读与写训练在时间分配上不能很好的把握。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读与写的训练虽然是相辅相成的,但读与写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能力,二者在指导方法、训练方式、时间安排是有所区别的。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合理的进行时间安排,不能很好的把握训练时机,造成顾此失彼,贻误训练时机,影响训练效果。
2 英语读写结合能力培养策略
2.1 创新设计作业。遵循和落实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双减”政策,严格控制课后作业量,提倡创新作业方式,设计趣味化作业,充分激发学生写作业的兴趣,释放学习压力,提高课后作业的实效,让学生真正感受英语学习的无限乐趣。一是结合课堂阅读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读写结合训练。二是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基础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使学生都能完成作业并诱发学习发展点,从而实现巩固提升学生读写能力的作业目标。
2.2 精心设计读写训练的主问题。改变以往“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防止“师问生从”的学生被动学习现状,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精心设计读写问题,以“问”促“读”、以“问”促“写”,充分挖掘学生深层潜能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思维火花,拓展思维空间,激发学习动力,从而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和读写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促进有价值、高质量的教学问题生成,真正实现“以生为主”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2.3 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来促进学生进行英语读写结合训练。多媒体具有声像兼备的优势,教师可以适当利用,来激发学生读与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如播放泰坦尼克号、国王的演讲等经典影视片段,或者播放国外的风土人情微课视频,或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观看适宜的国外影片,或使用网络媒体平台组织学生学习微媒体课程等,还可以向学生播放BBC、CNN等新闻资料等,以此使学生在观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英语读写水平。也可以组织英语情景剧表演,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口语应用能力以及交际能力。
2.4 在英语读写训练中引入有趣的游戏。游戏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学习效率。英语读写教学中引入有趣的游戏,可以创造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把枯燥的读写训练活动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学生会主动参与读写训练,在玩中练,玩中学,减轻了学习的压力,改善了学习的动机,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
此外,在初中英语读写训练中,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读写比赛活动,促使学生自主进行读写训练,如定期开展英语朗读比赛、英语讲故事比赛、英语荐书比赛、英语作文比赛等。总之,英语教师要创新英语读写教学方式,改革英语读写训练模式,充分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营造轻松愉悦的训练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读写兴趣,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英语课外读物,不断提高读写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英语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