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强力推进“无疫省”建设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2022-11-18刘承军
刘承军
自2019年山东省人民政府确定全省建设免疫无口蹄疫区和无高致病禽流感区(以下称“无疫省”)以来,聊城市严格落实省政府要求,将“无疫省”建设工作作为提升全市动物疫病防控、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加快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从组织领导、资金投入、政策措施等方面入手,狠抓动物防疫队伍、法规制度、疫病预防、监测预警、卫生监管、应急管理六大体系建设,着力建立“无疫省”建设工作长效机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坚持高位推动,强力推进“无疫省”建设。聊城市委、市政府将“无疫省”建设列为全市农业农村工作重要内容,市领导亲自动员部署、亲自推进工作。2020、2021年召开的全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上,市领导均将“无疫省”建设工作列为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2021年9月、11月,市政府召开全市“无疫省”建设工作会议,对推进“无疫省”建设工作提出明确任务和时间要求,进一步拉高标杆、全力推动。市农业农村局将“无疫省”建设工作纳入局党组关注的工作,将其纳入对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月度考核内容,实行定点联系制度,抽调23名专业人员组成工作专班,成立3个县级干部任组长的督导指导组,持续不间断地对县(市、区)督导指导40余次。研究制定《聊城市“无疫省”建设工作推进方案》,对“无疫省”建设工作实行周调度、半月通报、每月观摩排名,排名后两位的县(市、区)在观摩会上表态发言。先后组织现场会议、观摩会议3次,编发通报4期。通过措施的强力推动,各县(市、区)均将“无疫省”建设工作作为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事项,由党委政府一把手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实施,全市上下形成了全面推进“无疫省”建设的高压氛围。
二是理顺兽医体制,健全防控机制,持续推进“无疫省”建设。聊城市县乡三级畜牧兽医机构框架设置较为统一和完整,全面形成了市县畜牧兽医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技术支撑三大体系。其中,市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职能划转至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了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市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县级都划转了相应职能,设立相应机构。根据《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改革和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制度的通知》要求,2020年全市全面完成村级动物防疫员改革,提前一年完成省政府任务目标,共招聘畜牧兽医专业中专以上学历的基层动物防疫员626名,承担动物防疫员、协检员、协保员、指导服务员四员合一的工作职责。通过“无疫省”建设,进一步健全了聊城市各级兽医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和技术支撑体系,打造出了一支品德优良、技术领先、作风过硬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队伍。
三是突出工作重点,坚持重心下移,全面夯实“无疫省”建设基础。一方面坚持效果导向,强化业务培训。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先后组织举办了5次培训班,对“无疫省”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进行重点培训,培训人员达800余人次。特别“无疫省”省级评估结束后,我市组织召开“全市‘无疫省’省级评估整改暨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培训班”,邀请“无疫省”建设省级评估专家就无疫省关键内容解读。为检验培训效果,组织市县乡三级具体负责“无疫省”
建设工作人员200多人参加培训和闭卷测试。另外一方面坚持关口前置,推进基层畜牧兽医站标准化建设。2021年11月,聊城市农业农村局印发了《聊城市乡镇畜牧兽医站标准化建设方案》。通过示范引导、政策激励、考核验收等手段,对全市乡镇畜牧兽医站实施标准化建设,涉及队伍建设、设施建设、档案建设、制度建设4个方面38款内容。目前,全市134处乡镇畜牧兽医站全部通过标准化建设,极大提高了基层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其次是坚持加大投入,全面改造提升兽医实验室。今年以来市县两级累计投入650万元,对实验室进行升级改造,其中市级财政投入230万元。改造后,全市的兽医实验室全部达到生物安全二级建设要求,其中市级、3个县级兽医实验室达到P2+标准。
通过一系列措施的落实,聊城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不断完善,“无疫省”建设长效机制逐步建立,确保了全市畜禽群体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0%以上,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保持在80%以上,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合格率保持在90%以上,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无疫省”评估专家组对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现场评估表》涉及的6大类、96项内容,对聊城市“无疫省”建设进行了系统、客观、全面的评估。评估结束后,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局长唐建俊代表评估组宣布了聊城市免疫无口蹄疫区和无高致病性禽流感区“通过”省级评估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