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的乡村民宿景观规划设计
——以晋中市为例

2022-11-18王晓芳高文鑫赵家燕昌秦湘

现代园艺 2022年1期
关键词:晋中晋中市窑洞

王晓芳,高文鑫,赵家燕,昌秦湘,2*

(1 太原学院艺术设计系,山西太原 030032;2 太原学院园林科学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32)

党的十九大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必须坚持农业与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建设[1],乡村旅游在此背景下快速发展,特别是乡村民宿作为乡村旅游中出现的新兴产业之一,开发力度逐年加大。2020 年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提到,发展旅游始终要把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摆在首位,要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特色,从旅游中感悟浓厚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位于山西旅游发展太行山板块核心区域的晋中市,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丰富的人文景观,为民宿旅游的建设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2]。

近年来,山西许多古村落出现“空心化”和“萎缩化”的问题,怎样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宝贵的资源,使其成为乡村旅游中“新生产业”的一部分,是移民搬迁后大量古村落资源急需解决的难题。通过梳理晋中市乡村民宿发展现状,分析民宿景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特有的区域环境及文化民俗特色,通过借鉴优秀案例,提出晋中市乡村民宿景观规划设计的策略。

1 晋中市自然及人文概况

晋中市坐落于太行山脉中段与太原盆地之间,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雨量少,多集中于6-8 月;受地形影响,东西气候差异比较明显,总体上热量从东到西递减[3],晋中市生态环境总体上较为脆弱,对民宿景观的建设提出了挑战。

山西素有“表里山河”“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多彩的地域文化。晋中是晋商文化和山西非物质文化的重要承载地,从“寒食节”的发源地介休市,到世界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再到晋商诚信精神、左权县红色革命遗迹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为山西晋中市乡村民宿发展孕育了文化基因。

2 晋中乡村民宿的建设现状

2.1 建设类型

2.1.1 新建型民宿。充分利用农村四荒地和闲置宅基地,在生态恢复的基础上新建民宿,丰富生态庄园功能需求。该类民宿的特点为:一是建筑类型丰富、有特色;二是居住功能多样化。如榆次区的丰润泽民宿,建筑风格多样,既参考江浙小桥流水的雅致风格,又有北方豪迈、宽广风格,实现了多种风格有机融合;榆次小五台民宿由于地处干旱、少水、风沙大的黄土高原,通过利用荒地、荒山,新建了多层民宿。

2.1.2 改建型民宿。利用传统民宿进行改建,开展旅游建设。该民宿类型的特点为:一是具有浓厚的乡村古建文化;二是设施完备,提高游客体验感。如寿阳县林家客栈利用荒废村落,最大程度保留传统建筑元素,如火炕、碾等,在居住保温性、方便性方面,运用现代设施,既保留古村落文化景观,也满足了便捷的居住要求[4]。

2.1.3 窑洞型民宿。利用废弃生土窑洞,改造为极具民俗文化体验感的民宿,该民宿类型的特点为:一是浓郁的乡土文化;二是冬暖夏凉、节能、环保。如平遥的横坡窑洞民宿是晋中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窑洞数量多,但由于管理不善,许多窑洞破败不堪,甚至荒废;张绮曼教授带领主持改造横坡村生土窑洞项目,按照窑洞现状分别改造为村民读书学习交流场所、民俗展览馆、旅游民宿等,带动了当地的旅游发展;榆次后沟古村的窑洞民宿,利用清末、民国时期保留下的多样窑洞资源建造民宿,继承了古朴的古村落农耕文化,也浓缩了黄土高原土穴窑洞文明。

2.2 景观特征

2.2.1 自然生态景观。自然生态景观是乡村民宿景观中最基础的景观要素,晋中地区民宿环境多借助山地、丘陵、山林等景观进行营造。如左权日月星和莲花岩庄园,通过种植常绿树恢复生态,还种植乡土经济树种核桃等;平遥横坡民宿保留了村庄的古树,使植物景观与窑洞景观相互衬托[5-6]。

2.2.2 人文景观。人文景观是民宿景观中最具内涵、富有特色的景观元素,晋中民宿人文景观具有地域性与多样性的特征。如平遥横坡打造特色窑洞民宿,继承与发扬传统窗花文化,用于进行民俗展览;黄土农言民宿承载着浓厚的官道驿站、凤凰古寨村落文化,打造了地域特色品牌,同时开展插花、扎染、陶艺等手工活动,增强旅客体验感;榆次明乐庄园设有驯马基地以骑马、马术表演为主的娱乐活动;太谷乔里庄园以电影文化、自然体验为特色。

2.2.3 建筑景观。晋中民宿景观类型丰富,如灵石崇宁堡庄园充分利用晋商大院文化,建造山西传统古建民宿,保留着极具文化特征的石雕、砖雕、木雕及彩绘等;榆次小五台、平遥横坡利用得天独厚的黄土资源,就地取材建造窑洞民宿;丰润泽庄园地处城区边缘,地势较平坦,且依靠乌金山,打造出了南方、北方、欧式园林等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2.3 主题定位

2.3.1 产业方向。依靠特有的气候、土壤、光照、水文等自然条件,进行规模化的养殖、种植和加工农副产品,提供观光、示范活动。如左权麻田顺康民宿以规模化种植核桃,以核桃为文化核心开展民宿建设;寿阳丽馨庄园利用创新的有机肥,开展蔬菜、瓜果采摘活动,推出特色农产品与农家宴,增强游客娱乐体验项目的乡俗文化;左权日月星庄园规模化养殖土鸡、土猪,种植四季水果园,实现了农副产品自给自足,还兼具示范作用[7]。

2.3.2 生态方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开展休闲游览及康养等活动。如榆次九寨谷开发利用森林资源,主打造森林氧吧概念,在维护良好生态系统基础上,开发康养民宿产业,开展森林康养项目;灵石崇宁堡依托地热资源,打造古堡温泉民宿;和顺天凯生态庄园利用独特的地貌、气候、水文条件,建设以林木育苗、农业科技园等为核心的民宿园区。

2.3.3 文化方向。文化是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延续,晋中民宿文化表现较为多元化。如左权鱻淼庄园利用优质的气候环境,打造冰酒文化,开创了华北地区“太行冰酒”的先例;左权莲花岩庄园利用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左权民歌民俗文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民宿等融合;榆次后沟古村依靠乡土文化,现状完好的民俗老院、戏台和祠堂等,开展唱戏、秧歌等文化主题活动,打造古村农耕文化。

3 晋中乡村民宿景观存在的问题

3.1 缺少系统性规划

晋中市民宿景观多数是基于生态庄园的发展而建设的,现阶段起步较晚,前期研究较少,缺乏系统性规划,存在盲目建设、地域文化特色体现不足的问题。

3.2 生态发展理念体现不充分

晋中民宿景观规划,往往只注重人文、建筑景观,缺乏与生态理念的有机结合,生态恢复的技术路径也较为单一[8]。

3.3 缺少特色品牌

晋中地区的民宿在各县、区有一定的知名度,但远不及国内的莫干山民宿、台湾民宿等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归因于特色品牌建设不足,缺乏打造文化亮点,在传统文化的表现方面不够突出。

3.4 缺乏民宿管理机制

民宿管理人才短缺、服务质量不高,是晋中民宿的共性问题,此外,在保护、建设、经营民宿景观资源的系统管理机制等方面也比较薄弱。

4 晋中乡村民宿景观规划设计建议

基于对晋中市现有民宿景观现状的分析,提出以下几点晋中民宿景观规划的建议:①景观生态性: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园林风格等来营造景观,选用种植乡土树种,协调建筑与植物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入适合当地栽植的品种,丰富景观层次与色彩搭配,灵活运用水体景观。②景观功能性:综合多功能元素,增强乡村民俗文化体验,重视文化功能的实用价值。③景观地域性:突出晋中文化亮点,打造特色品牌。④景观艺术性:植物等基础要素布局时要考虑空间层次,并注重文化艺术的蕴涵。⑤景观管理性:对自然、人文、历史古迹等资源制定保护与管理政策,形成网格分区化管理;成立乡村民宿研究学院,共同促进民宿建设的规范化发展。

猜你喜欢

晋中晋中市窑洞
晋中国家农高区谷子研究所2个谷子新品种通过国家登记
在“融合发展”中实现“蝶变”——解码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坂地村的振兴崛起之路
晋中国家农高区无花果采摘正当时
基于Markov-FLUS-MCR模型的晋中市“三生”空间优化
“窑洞对”里的镇江人
民主,方能打破“历史周期率”——毛泽东与“窑洞对”
平遥煤化集团郭钟铭等三名同志在晋中市第五届“五小”竞赛中获奖
An Analysis of the Strategy of Converting English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into Middle School Students
陕北窑洞民居
晋中采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