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臂顺行式”棚架梨园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2022-11-18姚贤海
姚贤海
(潜江市吉冠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湖北潜江 433116)
梨树是我国第三大果树,‘翠冠’梨是1999 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一个早熟优良品种[1]。20 多年来,经全国许多省份的试验栽培观察,翠冠梨表现为生长势强[2]、果实圆形、整齐一致、果皮暗绿光滑[3]、果实大、均匀度较好[4]、果肉细嫩松脆、品质上等、高产稳产、抗性强等优点,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南方早熟梨栽培的一个最主要的品种[5],这对改变长期以来我国中晚熟梨品种种植比例偏大、早熟梨品种比例偏小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双臂顺行式”棚架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近些年研发的一种新型的梨树栽培新模式,该模式整形修剪简单,技术上容易掌握,非常有利于机械化操作,可以节省大量繁重体力劳动。在高品质、轻简化、省力化、标准化、机械化等方面优势明显,目前已在我国多个省市推广示范。这种轻简栽培模式对于我国农业劳动力日益老龄化、减轻劳力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湖北省潜江市吉冠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于2016 年引进了该栽培模式,种植‘翠冠’梨20hm2,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应和经济效益,现将栽培经验总结如下。
1 梨园概况
湖北省潜江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海拔30~50m,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天寒冷,夏天炎热,光照和热量资源都很丰富,春夏季雨水偏多,秋冬季雨水偏少。全年太阳总辐射量108kJ/cm2左右,年日照时数1900h 左右,年平均气温16.2℃左右,极端最低温-8℃左右,极端最高温40℃左右,≥10℃的年积温5200℃左右,年无霜期250d 左右,年降雨量达1200mm 左右,雨水与热量同步,适宜多种温带果树和亚热带果树的生长发育。园地周围无工厂,无高大烟囱,土壤、空气和水均无污染源存在,交通便利。园地土壤为砂壤土,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园地灌排水良好。
2 建园
2016 年秋季耕翻平整土地,规划梨树栽植的行向并起垄,垄高30cm 左右。采用水泥柱(长度3m)和钢丝线等进行棚架的搭建,架高1.7m,棚架的搭建做到牢固并方便管理。然后挖定植穴,定植穴的深度和直径60cm 左右,穴内放入有机肥,每穴放有机肥10kg 左右,定植前将有机肥与土壤混合均匀,667m2施有机肥5000kg 左右。为了防止干旱天气的出现,定植前安装了滴灌管道和滴头,主管道埋设在地下,支管沿着行向布置,并固定绑缚在行向的钢丝上,在每一定植穴上方安装1 个滴头,滴管所用水源为鱼塘水,使用前用滤网过滤。这样将滴管管道和滴头安装在棚架上方的目的是方便梨树的土壤管理,并大大减轻了滴头堵塞现象的发生。2017 年春季定植‘翠冠’梨,砧木为豆梨,南北行向,株行距4m×3m,以‘翠玉’作授粉树,授粉树与主栽品种的比例为1∶5。
3 整形修剪
按照“一年干,二年主枝,三年结果枝”的要求进行整形修剪[6]。以壮苗定植,定植后随即距地面20 cm 处重短截,以促发一个强壮新梢。春季选留1 根旺梢作主干培养,全年生长季持续不断地抹除和剪去主干以外的其余嫩梢和砧木萌蘖,当新梢长到30cm 以上时,紧挨定植苗插入1 根2m 长的竹竿,4-6 月将生长着的新梢分3~4 次绑缚在竹竿上,保持其直立生长。绝大部分苗当年新梢高度可以达到1.5m 以上,少量可达到2.2m 以上。当年冬季,无论新梢长至多少高度,均在1.4m 左右处定干短截,如有弱苗,当年新梢的长度达不到定干高度,则重新距离地面20cm 处进行重截,第2 年继续培养主干。第2 年春季新梢抽生后,选留剪口下2 个最强壮的新梢作主枝培养,其余枝条于6-8 月采取拉枝、拿枝和扭梢等方法控制其生长势,作为辅养枝培养,以早期挂果。第2 年冬季将两大主枝左右分开呈45°斜拉上架,每个主枝朝其生长的反方向拉,以避免将主枝拉劈裂或拉断。上架后的主枝保持与架面呈30°~50°的角度,以维持主枝延长头生长势,拉后将主枝绑缚在铁丝架上,并短截主枝延长头,短截程度依照主枝粗壮程度而定。如果主枝较为粗壮,则轻度短截,如果主枝生长偏弱,应适当重短截。第3 年春季对于主枝上萌发出的新梢,每30cm 左右选留1 根健壮中庸枝条,生长季节保持其直立生长,新梢停止生长后的6-7 月份对其呈30°角度拉枝并绑缚,促其当年形成腋花芽。当枝条角度直立、不易拉枝时,可以采用“划伤压转”法拉枝[7]。对过于强壮的枝条和弱枝,及时疏除。第4~6 年冬季,根据情况逐步疏除主干上的所有枝条和主枝上的背上枝,春季及时抹除主干和主枝基部的萌蘖枝,以后每年更新结果枝和选留预备枝。
4 土肥水管理
果园采取自然生草的土壤耕作制度,每年4-8 月对杂草用割草机刈割3~5 次,尤其是要将树盘周围1m左右以内的杂草及时割除,以有利于幼树的生长。另外,对果园的少量恶性杂草(高度1m 以上),在开花结实前及时进行人工铲除,保留果园内低矮柔软的杂草,基本不用除草剂,保持了梨园良好的生态环境。每年9-10 月重视基肥的施入,前2 年以高氮复合肥为主,辅以有机肥,离树干0.5m 处开沟施入,第3 年开始以商品有机肥为主,按照“一斤果一斤肥”的标准,辅以高钾复合肥,在树冠滴水线附近开深沟,深度达40cm 左右。所有基肥的施入均采用“开沟施肥回填一体机”的施肥机械进行,只需要人工进行肥料的拆袋并将肥料装载入施肥机,调节好机械的出肥量和行走速度,肥料便自动施入40cm 左右的土层下面,极大地提高了施肥效率,减少了人工的投入。除此之外,果园出现干旱时,将滴管设备打开,并辅以薄肥,不但缓解了干旱,还及时补充了营养。6-7 月的梅雨季节,需做好果园排水工作,做到降雨停止后梨园没有积水。
5 花果管理
“双臂顺行式”梨园按照“一年干、二年主枝、三年结果枝”的要求进行整形修剪。2018 年培养主枝,并保留培养了一些辅养枝。2019 年就有少量挂果,对于主枝上的果实,一律疏除,以免影响主枝的延伸和结果枝的生长,只保留少量主干上辅养枝上的果实,每个花序只保留1 个果实。2020 年产量增加,除主干和主枝基部的辅养枝挂果外,主枝上的结果枝也有一些挂果,按照“壮枝多留、弱枝少留或不留”的原则进行疏果,一般每个花序只选留1 个果实,强壮结果枝上的花序或坐果率低的情况下可以选留2 个果实,主枝延长头一般不留果实,以免影响主枝先端生长。于4 月中旬开始疏果,5 月上中旬结束,分2~3 次进行。为改善果实外观品质,于5 月中旬开始套袋,套袋前全园喷布1 次杀虫杀菌剂。
6 病虫害防治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结合了化学防治。在物理防治方面:一是在梨园挂黄板纸,可以诱集并杀死烟粉虱、蚜虫和斑潜江蝇等小型害虫;二是在果园挂糖醋液,可以诱杀对糖醋酒等气味具有一定敏感性的害虫,如梨小食心虫和梨卷叶蛾等;三是在果园安装太阳能杀虫灯。通过物理防治,可以大大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化学防治方面,一般于3 月上旬梨树即将萌芽时全园喷布1 遍3°~5°Be 的石硫合剂,主要防治梨锈病、褐斑病、黑星病、轮纹病、红蜘蛛、介壳虫和蚜虫等;5-6 月重点做好梨黑斑病和黑星病的防治工作,可以用80%大生M-45 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防治黑斑病,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防治梨黑星病;7-8 月主要做好梨刺蛾和梨网蝽的防治工作,可以用阿维菌素或毒死蜱杀死刺蛾幼虫,可喷50%杀螟松1000 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1500 倍液等杀死梨网蝽若虫。由于梨园面积较大,可采用风送喷雾打药机,只需要人工配药并装入药桶,能极大地减少劳动强度,并节省时间。
7 结语
果实品质的提高除了得益于品种、气候和土壤外,人为的栽培技术管理措施也很重要,在劳动力越来越紧缺和昂贵的时代,机械化和智能化必将是今后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主流方向。由于“双臂顺行式”棚架梨园采取了水肥一体化设备补充肥水,利用开沟回填施肥一体机深施基肥,自然生草的基础上用割草机割草,用风送打药机进行病虫害防治,这些设备和机械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和时间,相应减少果园投入和劳动力成本,为果园创造良好的效益提供了有力保障,值得在规模较大的果园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