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民俗文化课创新教学探索
2022-11-18海南省琼台师范学院梁静华
◎海南省琼台师范学院 梁静华
当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作为区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区域民俗文化,在时代冲击下,传统民俗有些消失了、有些产生了变迁、有些淡出了人民的生活视野。区域民俗文化在当代社会多元娱乐文化的挑战下,生存的空间逐渐萎缩。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成为当代文化界亟待思考的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明确“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高校是文化传承、交流、融合和创造的重要场地,对区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地方高校,其生源多以所在地的省份为主,培养的人才主要为地方经济和文化服务。目前一些地方高校在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新闻采编与制作、网络与多媒体)、旅游管理等本科专业开设有区域民俗文化课程,将区域文化保护、传承与人才培养结合,以地方为特色,以区域优势为依托,在课程设置中加入地方文化因子,成为特色办学的途径。本文以网络与多媒体专业为例,结合融媒时代特点,探讨地方高校区域民俗文化课的创新教学方法,以期推动民俗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的契合。
一、了解课程和专业特点,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课程目标
区域民俗文化是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活在特定区域(本文的特定区域指从行政上划分的区域)的人群在从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与社会生活中所创作、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区域民俗文化课程就是以介绍区域民俗文化基本概念与知识为主要任务的课程。
现实中,部分高校对民俗文化课程重视程度不够。我们所调查的海南各高校中,开设跟海南区域民俗文化相关课程的有琼台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网络与新媒体、语文教育专业,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此外,海南部分高校的一些课程也涉及到对海南民俗文化知识的介绍,但这些介绍是依附于其他课程的,比如三亚航空学院旅游专业核心课程“海南旅游概论”,在介绍海南旅游文化时涉及到一些民俗文化。而其他省份的地方高校,从网站上收集到的资料看,开设区域民俗文化课程的多是在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各高校在本科开设区域民俗文化课,课程性质基本是专业选修课或公共选修课,很少是必修课。此外,本科阶段没有设置民俗学这个专业,部分高校的区域民俗文化课程存在学科建设不完善、教学目标过于狭窄等问题。
一门学科要开展科学的教学,课程目标就需符合该课程的性质。此外,目标还应该与其他课程有关联,共同培养学生素养和能力,设立的目标要有助于学生长期的发展。本科阶段的区域民俗文化课程只重视学科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并没有宏观考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和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等问题,区域民俗文化课教学要有新的目标。笔者认为,区域民俗文化教学除了运用文化学知识分析民俗文化的事象,了解民俗文化事象的特征、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其社会功能等这些常见的教学目标外,还应该通过区域民俗文化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比如网络与多媒体专业,大多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是不仅要掌握新闻与传播方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还要学会编辑和拍摄等技术,是“通传播、懂技术、会内容”的复合型传媒专业人才。因此可以将区域民俗文化知识的学习与该专业的摄影摄像能力等结合起来,一方面培养学生民俗文化基础知识的功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区域民俗文化和该专业需要的技术技能的训练结合起来,培养和巩固该专业学生的拍摄和视频制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合理构建课堂教学内容
区域民俗文化虽然局限于一个区域,但是在该区域内也是丰富多彩的,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是科学和严谨的,在有限的课堂内要重点介绍区域的民俗文化知识、重要民俗事象等,重视民俗文化内涵的揭示,同时要注意吸收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发展动向,体现时代特征、生活特色。
对民俗资源的充分利用,合理构建课堂教学内容,则是课堂教学应该遵循的原则。首先,从宏观上搭建整门课程的学习板块,形成系统的民俗知识框架,比如区域民俗文化可以按照民俗文化教材常见分类方法,把区域民俗文化课程内容分成物质民俗(包括:生产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社会民俗(包括:社会组织民俗、人生礼仪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精神民俗(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艺术)等板块,板块划分简单明了,方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民俗知识、了解民俗事象。教师应该掌握当代传媒领域的特点,充分发挥传媒时代的便利,为民俗文化教学服务,即在课程内容各板块的基础上,可以通过移动媒体、网络媒体等适当地将课外资源引进课堂,让教学内容浅显化和直观化。比如教师在讲解重要的民俗知识、介绍民俗事象时,可以适当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或者引导学生浏览博物馆的网页去感知民俗文化,把外在的资源引进来,让教材的知识或民俗事象直观化。甚至我们可以网络连线自媒体民俗文化的传播者,将他们对民俗的见解和现实民俗事象引进到课堂中来,让学生体悟民俗文化的时代特征和生活特色。当代媒介和传媒技术可为学校的民俗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能在直观的视频画面中感受到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
充分利用媒介资源,通过不同角度拓展民俗知识,构建合理的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对民俗文化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知专业技能技巧在不同领域的运用,可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和本专业的兴趣。
三、以任务为驱动,拍摄区域民俗文化视频
区域民俗文化是在特定的区域内产生的文化,源于民间生活,因此到民间生活场景对民俗文化进行了解是非常必要的,组织区域民俗文化的田野调查的实践活动,比课堂上的理论讲解或观看视频等活动更能彰显趣味。目前,有些高校的民俗教学除了研究生阶段的民俗文化课程有田野调查的实践安排之外,本科阶段的区域民俗文化课的教学因受学生人数的影响,基本没有田野调查的环节。面对比较多的选课学生,该怎么进行田野调查,这成为突破原来教学局限、创新教学的关键。
如何指导网络与多媒体专业的学生开展田野调查,笔者从以下几个环节带领学生展开调研:
结合课程内容,以任务为驱动,展开田野调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结合区域民俗的教学内容,明确调查任务;其次,选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地点;接着,撰写详细的调查提纲,并获取调查对象涉及到的有关人员的支持,了解调查地的社交礼仪和禁忌,做到入乡随俗,尊重当地人;再次,安排好调查中的分工和协作,展开调查;最后,完成民俗文化视频脚本的写作和民俗文化宣传片的制作。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具体操作中可以分“两步走”进行田野调查。“两步走”即“示范走”和“组团走”。“示范走”是教师在班里组建一个精英小组,带领这个小组进行田野调查。展开调查按照上文中的几个环节进行,每个环节的主要任务落实到个人,制作成民俗文化视频后,再让“组团走”的成员在课堂上播放自己制作的视频,介绍调查经过和调查经验。“示范走”的小组成员要注意挑选“精英成员”,这支队伍可以为创新创业的中军力量进一步辅导,也为该课程推广做准备。“组团走”是学生相互组成小团体,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展开田野调查。当然“组团走”是要在“示范走”后面进行,“示范走”是为“组团走”提供借鉴的。当然,在组团走的田野调查中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指导。
区域民俗文化的文化生成地与地方高校在行政区域上的一致,便于为学生开展田野作业,学生选择区域民俗现象为对象,在“示范走”的提示下完成田野调查的任务,在此过程中加深了自己对民俗文化的认识,也在实战中提高了相关技术和技能,使得学生形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精神、团队精神等优良品质。
四、创新评价机制
很多地方高校将本科区域民俗文化课的评价局限于平时一次作业、期末一次考试(作业)等单一形式或单一内容的评价,评价的主体也只局限于教师。这样的教学评价不免具有片面性和独断性。科学评价应该是多元化的评价,需要从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多方考量,做合理的安排。
从评价内容上,要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情况,强调对学生学习各方面的关注,因此,评价的内容要具备全面性和综合性。民俗文化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对民俗知识、民俗技巧的掌握,也要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把学生学习民俗过程中提出的情感态度问题纳入评价内容。比如面向网络与多媒体专业的学生,我们可以把学生田野作业计划的拟制,脚本、视频作品、成果汇报等内容列入评价内容,还可以把学生课堂学习过程的积极程度、学生田野作业过程中表现的态度、分工和协助等非智力因素列入评价内容,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的主体也应该是多元的,多元性的主体包括评价教师的多元和评价学生的多元。多元教师的评价操作起来会遇到困难,但是多元学生的评价完全可以实现。具体操作上,可以借助该课程的网络平台,教师把评价内容和要求说清楚,学生依据要求匿名或公开评价。比如可以自评,也可以他评,他评还可以分小组同学互评和其他同学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既评价学生课堂学习与实践表现情况、民俗文化知识掌握和民俗文化在专业学习中的运用情况,也评价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综合素质,尽量做到评价的公平公正。评价方式上可以是学生互评或师生互评,做到评价类型多样化。
五、与时俱进,推动课程建设持续发展
融媒时代,传统线下课堂不再是教学的唯一形式,将网络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融合发展是一个新趋势。新冠疫情爆发加快了高校网络课程的建设。网络课程发展,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实践的资料及成果,把这些作为民俗课程教学资源,与教师的教学资源形成资源库充实课程资源,汇总形成历届学生可以共享的资源,将学生的实践成果拓展为网络课程学习资源,推动课程建设持续发展。
区域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利用好它就能很好地为创新创业服务。因此,在课程学习告一段落后,教师可以继续引领精英小组或是对民俗文化感兴趣的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在保持民俗文化内核的情况下,创造性进行改造,把民俗文化蕴含的文化精神变为当代人能用的物质产品,并推向市场。比如可以利用区域民俗中神话传说、人物形象和故事进行创造性改造,制作成与此相关的笔、书袋等文创产品,也可以将传统的民间工艺重新包装后推向市场,使创新创业产业与地域民俗文化接连,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提升,有效推动民俗文化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这种形式也是推动课程建设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
六、注意事项
1.处理好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关系。区域民俗文化课程是人文课程,该课程的人文特点决定了课程以引导学生了解区域民俗文化知识为主,教学该课程能有效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使其感受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课程将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专业技能培育相结合,是想把民俗文化融入到人才培养的整体机制中,为学生今后更好从事文化机构、传媒机构等岗位工作打下基础,但区域民俗文化课程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上的积极作用决定了提高学生民俗文化素养是该课程教学中应重点突出的内容,所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的比重要合理安排。
2.邀请技术指导教师参与教学。民俗调查作业的结果可以是调查报告,也可以是小论文等。对于网络与多媒体专业的学生,我们根据专业特点,让学生将摄像作品制作成视频,虽然现在有些短视频制作的软件并不需要多大的技术含量,即使没有视频剪辑专业基础的人也可以根据提示就可以制作出一个简单的视频作品。但是对网络与多媒体专业的学生而言,教师应从课程学习的最终目的出发,把区域民俗课的文化课学习和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结合起来,达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的。区域民俗文化课对学生的摄影和视频剪辑提出了专业的要求,但很多民俗文化课的教师并不精通摄影视频剪辑方法和技巧,因此,可以邀请该专业精通摄影视频剪辑方面的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老师,学生有技术方面的问题可以及时询问教师。
总而言之,区域民俗文化课程的教学要与时俱进,确定将民俗文化素养形成与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相结合为课程目标,利用多媒体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通过田野调查促进学生对区域民俗文化的理解和加强专业技能训练,运用科学多样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利用区域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创业活动,推动课程可持续发展,提高区域民俗文化教学效果,从而进一步促进区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