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百年吊脚楼的女支书
2022-11-17
走进距离湖南张家界东南48公里的石堰坪村,仿佛走进千年前诗人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中。石堰坪村党支部书记李英告诉记者:“石堰坪村现在有吊脚楼182栋,有百年历史的就超过100栋,是全国最大的土家吊脚楼群落。”
留住182栋民俗建筑
提到吊脚楼,李英侃侃而谈:“我们这里的土家吊脚楼非常讲究,要求依山靠河就势而建。房屋通常三边悬空,如果需要扩建,就伸展出去,厢房吊在山上,所以也叫‘吊楼’。吊脚楼形式多种多样,有一顶两层住的楼房,有‘凹’字形的楼房,有‘七’字形的楼房……吊脚楼是榫卯结构,不用钉子,直接把榫和卯扣在一起,非常有特色。”上百栋吊脚楼在村落中气势恢宏,沉淀着岁月的记忆。
走进吊脚楼,让人惊讶的是,外表古朴的楼内,全是现代化装修。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现代化家电应有尽有,村民既过上了干净卫生便捷的现代化生活,又保留了吊脚楼的传统建筑风格。
182栋吊脚楼能依然完好地保存着,离不开李英等一代村干部和村民们的齐心守护。曾几何时,这些民俗建筑差点被拆毁。“以前因为缺乏保护,吊脚楼经历风吹雨打,瓦面破破烂烂,漏水严重,有的东倒西歪,有的甚至坍塌了。”李英说,“近几十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农村,进城打工。他们在外面见了世面,赚了钱,回到家乡看到这些破破烂烂的老房子,不少人萌生了推倒重盖小洋楼的想法。”李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和村干部开始给这些年轻人做思想工作,告诉他们吊脚楼的重要性和文化传承的意义。
2012年,石堰坪村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3年,石堰坪村吊脚楼申请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成功,在国家的帮扶下,村里对吊脚楼作了整体维修。“吊脚楼怕火,村里各家各户一直用柴火灶,一旦发生火灾,那将是毁灭性打击,所以村里组织了防火队,每天都逐户巡查安全用火情况。”李英说,“吊脚楼怕潮、怕虫,我们就在木房瓦片上涂桐油,这是一种天然防腐剂,可以用上百年。村里还有修缮小分队,对吊脚楼进行定期‘体检’,一旦发现损坏就及时维修。除此之外,村里每天有3个人专门负责打扫卫生,维护村落的干净美丽。”
李英详细记录下每一栋吊脚楼的资料,并一家家上门宣传。为了让保护吊脚楼的观念深入人心,村党支部制订了《村规民约》,呼吁大家积极参与保护古建筑。“刚开始,一些村民特别是年轻人不理解,我们只能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平时也会对吊脚楼的特色、价值、意义等进行大力宣传,潜移默化地让村民明白保护文物的重要性。慢慢地,大家就都理解了,也愿意加入我们,一起维护吊脚楼。”
把非遗文化带进校园
今年54岁的李英是土生土长的土家族人。1991年,她和石堰坪村的小伙全华国结婚。婚后,李英来到村里的学校当老师,在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10年,深受村民喜爱。1997年,李英离开学校,和丈夫一起外出务工。其间,她时常接到石堰坪村的电话,村干部和村民都希望她能回到村里,帮助村庄发展。小孙女出生后,割舍不下乡情的李英决定回到石堰坪村,并在村委会选举中当选党支部书记。“既然大家把自己手里宝贵的一票投给了我,我就应该担起责任,尽自己的努力为大家谋幸福。”
经过多年的努力,吊脚楼经过修葺后获得了重生,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为发展乡村经济,李英带领石堰坪村依托土家民俗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石堰坪村的薅草锣鼓、铜铃舞、放排歌、扬叉舞、“糊仓”等民族歌舞和农耕文化活动传承至今。其中,扬叉舞和“糊仓”被列为省级非遗项目。“每年春耕插秧时节,村民们通过一场插秧比赛开展你追我赶的糊泥大战,谁身上的泥糊得越多,就寓意谁家收成越好。”李英说。
每年6月份,村里会举办一次“糊仓文化节”,前来参加的各村村民和观看的游客乐在其中。文化节活动开始之前,村民会上演自编自演的民俗大戏,或表演非遗文化歌舞来展示土家农耕文化。《蓑衣舞》《薅草歌》等歌舞表现了人们插秧劳作的情景。
村里依然保留手工割稻及脫粒的传统。每逢秋天,金黄的稻田在秋风中扬起阵阵浪涛,时常可以看到村民在稻谷边跳扬叉舞。扬叉舞根据土家先民秋收后打草的场景改编而来,充满生活气息。
作为湖南省扬叉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英肩负起非遗传承的重任。“扬叉是土家族人秋收后打草的一种劳作工具,扬叉舞也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从小看爷爷奶奶跳扬叉舞,自己就跟着学。作为扬叉舞传承人,弘扬扬叉舞文化是我的责任。” 为更好地让后代了解传统文化、热爱并学习传统文化,李英还将扬叉舞带进了校园,她在王家坪镇中心学校的操场上教孩子们跳扬叉舞,让孩子们感受土家文化的魅力。
(摘自《环球人物》李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