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即将到来的上海地摊

2022-11-17

读报参考 2022年31期
关键词:市集阿姨年轻人

9月22日,上海发布20年来首次进行全面修改的新版《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新版《条例》”)。新版《条例》规定,不得擅自占用道路、桥梁等公共场所设摊经营、兜售物品的同时,明确区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可以划定一定的公共区域用于从事设摊经营、销售自产农副产品等经营活动。新版《条例》将自今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在以往,上海对设摊经营、占道经营是全面禁止的。

任媛媛是一位“90后”,常住上海,去年10月份开始在小区门口的马路边支了一个炸货铺摊子,这个位置隶属郊区,小区周边的商业配套很少。今年7月,任媛媛与朋友合伙在更靠近市区的地方成功开出了一家门店,虽然只有6平方米,但在这里至少不会再担忧因雨水的突然造访而狼狈收摊子了。然而,门店开出后,“和想象得还是不太一样”,任媛媛一核算,门店挣下来的钱还不及当时摆摊时候挣得多。9月底,她又开着那辆摆摊车来到了小区门口。摆摊第3天,刚准备营业,城管来了。所以,谈及接下来上海将会划定出一部分允许摆摊的区域,她很期待。

老式地摊的没落

与任媛媛的期待不同,李阿姨很是担忧。李阿姨看着50多岁的样子,她平日在上海外环的一家工厂附近的十字路口摆摊卖鞋,这里人流稀少,往来以集装箱卡车为主,卡车扬起的尘烟弥漫,不时有骑着电动车的快递小哥停下看几眼鞋子。在她周围,还有四五个卖鞋、卖衣服的摊位。

  她摆摊已经10多年了,以她现在摆摊的这个区域为点位,近些年她呈三角状打游击,基本上是从热闹的地方搬离到更加偏僻的地方。相应地,从摆摊上获得的收入也一再锐减,从一晚上能成交30多双鞋到一晚上能卖出两三双都很艰难。近期,她也看到了“摆摊会被放开”的新闻,但她担忧划定的区域会在人流更加稀少的偏僻区域,那样生意就更难做了。

  这个问题,记者也同时提给了任媛媛,相反,她并不担心。在她看来,如果是地摊集聚的区域,即使偏僻,也会自带流量。两种态度的对比折射出社会变化。

李阿姨指了指对面高耸的小区楼房说,十几年前这个小区还不存在,她和很多湖南同乡在这附近摆摊卖鞋,好的时候一天卖出去30多双,一年能挣到几十万。她又指了指对面那条马路说,以前对面都排满了地摊。

  李阿姨售卖的鞋子并非新鞋,而是从回收集散点拉回家以后,由她自己手工清洗干净,再拿出来售卖的品牌二手运动鞋,价位在几十元到百元不等。与她攀谈的半小时间,隔壁售卖仿版新鞋的大哥摊位上不时有顾客前去询问,李阿姨的摊子却鲜有人问津。当隔壁有顾客的时候,她会说:“同样的价位,他那个新鞋的质量很差的。”这句话,她来来回回说了多次。

  今夕已经不同往昔。李阿姨说,以前她的很多同乡都跟她一样在这附近卖二手鞋,但后来很多人都离开了。记者问她为什么,她又指了指那群高耸入云的楼房说:“这对面的小区一个月房租五六千,谁能租得起?”

年轻人喜欢的市集

  产业在变化,地摊业态其实也在变化。就像二手鞋已经不再受欢迎一样,李阿姨所熟悉的地摊形式也已经不是当下的年轻人所喜欢的业态。

  任媛媛会时常在小红书上分享自己的摆摊创业经历,她的擺摊车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问询。她的车装扮得很是漂亮,纯白色的主色调,车身围了一圈灯串,车内贴了一张卡通漫画的拼接布,她把招牌也作成了卡通样式,这一辆车子在夜晚很是吸引人。

  当下,地摊,或者说新型地摊——市集正在成为年轻人心目中带着浪漫色彩的“诗和远方”。不难发现,在社交平台上,越来越多人的年轻人或正在摆摊,或期待摆摊,他们想卖气球、卖咖啡、卖手作,或者单纯只是想逃离“996”。

  市集也成为了商业地产引流的重要抓手,《2020商业地产志年度报告》中提到,2020年全国多个商场空间,举办了超过 1000 场与市集相关的主题活动。但这样的活力未能照顾到像李阿姨这样的群体。记者询问李阿姨会不会考虑到市集上去摆摊,李阿姨看着眼前的鞋子说道:“那样的地方我们哪里租得起。”

  目前,上海市集的摊位费从百元到千元不等。任媛媛也未把市集当作自己的全部指望,她解释说,如果是固定收取200-300元的摊位费,她还能接受;但是有些市集要求采用分成,分成比例高到35%-40%。“原本盈利的空间也只有四成,这样一抽成,一天等于白忙活。”任媛媛说道。

  “商场的租金越来越高。”上海某文创市集主理人曾这样向记者解释摊位费攀升的原因,“商场不仅要收取场地费,还要求你搭建得美观、布景精致、卖的东西好看,消防安全、设施安全等。”主办方需要盈利,因此增加的成本继续转移至摊主身上。该主理人告诉记者,在上海收费超过1000元/天的市集都有,原先的很多老摊主今年都不租了。

面子和里子

  任媛媛基本上每天在社交媒体上都能收到来自粉丝的关于摆摊事宜的问询,比如,车子从哪里定制,哪里比较方便摆摊等。跟记者聊完的那个夜晚,任媛媛发了一条朋友圈说,“我想灌一碗毒鸡汤”。她写道:“工厂、公司裁员,消费低迷,这样的大环境下,很多人选择小本创业,当然,我也是其中之一。很多粉丝都在咨询,想创业,想摆摊儿,想开店,在决定之前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是否能扛得住强度巨大的体力劳动?每天反复做同样的事情,是你想要的生活吗?摆摊是否能经得起别人的冷言冷语?如果被驱赶或被罚款是否能接受?是任媛媛抛出的一系列问题。

  当下年轻人喜欢的摆设精美的市集是新衍生出来的地摊业态,但摆摊的底层仍然需要回到任媛媛提出的问题。曾有在上海市集摆摊卖花的“90后”小伙子向记者谈到,社交媒体上热议的摆摊一天收入过万的情况,他也有过,母亲节那天,他的营业额达到8000元,“但那都是极少的情况。很多白领调侃说想要出来摆摊,哪有那么容易,这是服务业,搬花、运花也需要体力,不是谁都能做得来的”。

  市集的地摊样本有了面子,但却照顾不到“里子”的李阿姨这样低收入人群,而勉强称得上是“面子”一部分的市集摊主们,面对高昂的摊位费,也有颇多无奈。

  那么,地摊经济究竟为谁而提?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我国大城市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课题负责人王岩表示,我国提倡开展“地摊经济”能够有效缓解就业压力,让失业人口获得收入。同时,它也是社会的一个缓冲地带,它的低成本性可以给中低收入人群降低生活成本。但也同时需要警惕地摊资源会不会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商业资本介入以后,变成他们新的商业盈利模式。这方面,政府要作好行业规范,加强引导与监管,让地摊成为老百姓生活必需的“地摊”。

(摘自《经济观察报》叶心冉)

猜你喜欢

市集阿姨年轻人
我的“话痨”阿姨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牛人”钟点工王阿姨
古味市集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市集
《老阿姨》剧照
年轻人如何理财
年轻人
揖美手作市集与艺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