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生素K缺乏致新生儿出血症的临床分析

2022-11-17梁金勇苏金宏

吉林医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血样发型血症

陈 炎,梁金勇,苏金宏

(广东省信宜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广东 信宜 525300)

维生素K缺乏致新生儿出血症主要指缺乏维生素K对凝血因子合成造成影响,减低凝血酶原复合物的生成量,继而诱发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障碍,形成的出血性疾病[1-2]。这是导致新生儿、婴幼儿出血的重要原因,有一定概率会遗留后遗症或发生致命风险[2-3]。临床认为,发生维生素K缺乏致新生儿出血症后,若不能早期识别,还可诱发颅内出血等多种严重并发症,可导致婴幼儿死亡、生长发育迟缓以及智力障碍等严重后果[4-5]。所以,需及时识别该疾病,并辅助临床早期确诊疾病,及时为患儿提供针对性治疗,最大程度上消除患儿的出血症状,降低疾病对患儿生长发育、智力发育及生命安全造成的威胁。若要早期有效治疗患儿,则需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及照护人员的警惕性,及时明确该病的症状表现,早期让患儿就诊治疗,才能改善预后[6]。本文分析维生素K缺乏致新生儿出血症临床表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50例维生素K缺乏致新生儿出血症患儿及50例健康正常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前者为出血组,后者为健康组。出血组男28例,女22例;孕龄36~43周,平均(39.72±1.25)周。健康组男27例,女23例;孕龄37~42周,平均(39.65±1.24)周。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健康正常新生儿经相关检查,显示发育正常、无疾病存在;②两组新生儿监护人均能提供详细信息,配合临床各项检查;③两组新生儿均提供脐带血、出生3 d血样、出生1个月血样与出生3个月血样。

排除标准:①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先天性心脏病患儿;②不能提供详细信息资料患儿;③不能配合临床相关检查患儿。

维生素K缺乏致新生儿出血症诊断标准[7-8]如下:①存在出血表现,且轻重不一;②凝血功能检查显示异常;③提供大剂量维生素K注射治疗,显示有效;④排除其他原因诱发的出血性疾病;⑤进行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等)检测,显示凝血因子活性下降。满足上述五项,则可确诊疾病。

1.2方法

1.2.1信息资料获取:获取两组个人信息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将其录入Excel表格中分析。

1.2.2治疗方法:出血组50例患儿确诊后均排除维生素K禁忌证,给予120~240 mg/d维生素K(国药准字H41021051,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0 mg∶1 ml*10支)静脉注射。用药后若患儿出血停止,凝血功能指标显示正常,则调整用药方法,继续给予治疗,30~60 mg/次,静脉注射2~3次/w。之后结合患者的凝血功能及血常规指标变化,评估患者的病情转归情况,结合评估结果逐步减少用量。但在药物用量减少后,需在3~7 d内进行凝血常规复查,若凝血常规显示异常则需恢复减量前的药物用量,应用该剂量维持治疗;若凝血常规显示正常,则以现有剂量为维持剂量,持续治疗1~2个月,逐步进行渐进性减量,指导患儿可停药。

1.3观察指标:①血样指标:指标包含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正常水平32~43 s)、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水平11~13 s)、凝血酶时间(TT,正常水平16~18 s)、纤维蛋白原(FIB,正常水平2~4 g/L)、血小板计数(PLT,正常水平100~300×109/L),采集患儿的脐带血、出生3 d血样、出生1个月血样、出生3个月血样,血样含量控制在2.7~3.0 ml,将血样置入添加0.129 mol/L枸橼酸三钠抗凝剂的抗凝管中,置入离心机,设置离心速度3 000 r/min,离心半径10 cm,持续离心分离10 min,获取上层血浆,置入Stago Compact 全自动血凝仪检测APTT、PT、TT、FIB四项,置入国产迈瑞BC-2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PLT。②症状表现:统计出血组患儿确诊时、出生1个月后、出生3个月后的症状表现变化。③基本资料:统计出血组患儿的出血症类型(早发型、经典型、迟发型)、喂养方法(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发病前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黄疸、腹泻)。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及χ2检验。

2 结果

2.1出血组及健康组的血样指标比较:共统计出血组及健康组的APTT、PT、TT、FIB、PLT五项血样指标,并进行比较。比较两组脐带血样,出血组APTT、PT、TT、FIB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PLT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出血3 d血样时,出血组APTT、PT、TT、FIB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PLT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出血1个月血样,出血组APTT、PT、TT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FIB、PLT水平与健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出血3个月血样,出血组APTT、PT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TT、FIB、PLT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出血组及健康组的血样指标比较

续表1 出血组及健康组的血样指标比较

2.2出血组患儿的症状表现比较:确诊时、出生1个月后、出生3个月后的血液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其他系统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出血组患儿的症状表现[n(%),n=50]

2.3出血患儿的基本资料比较:出血患儿的出血症类型以迟发型为主[80.00%(401例)],早发型4.00%(21例),经典型16.00%(8例)。,喂养方法以母乳喂养为主[76.00%(38例)],混合混养16.00%(8例),人工喂养8.00%(4例)。,发病前疾病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44.00%(22例)],新生儿肺炎20.00%(10例),新生儿黄疸[14.00%(7例)],腹泻[6.00%(3例)]。

3 讨论

维生素K缺乏致新生儿出血症是一种新生儿自然出血疾病,属于自限性疾病,在出生2~4 d后发病,消化道出血最常见[9-10]。临床认为,新生儿发生该病的原因与肠道无菌、维生素K胎盘转运量偏低、母乳中的维生素K含量低,新生儿肝脏尚未发育成熟,难以充分利用体内维生素K相关。如今,该病已经成为新生儿科的急危重症之一,诱发病因比较多,面色、苍白以及呕血等属于主要症状[11]。需早期进行有效治疗,才能预防失血性贫血并发症。确诊患儿以迟发型为主,多合并颅内出血,治疗难度大,预后情况不佳,对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有很高要求[12-13]。临床认为,迟发型新生儿出血症增多与我国各地为新生儿提供维生素K静脉注射相关,这一行为有效降低了早发型与经典型新生儿出血的发生率[14-16]。既往该病会受地域因素影响,贫困地区以及偏远山区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城市,这与城市女性多按时做产检、在医院分娩新生儿、医院会为新生儿提供基础检查相关[17]。但随着经济水平逐步提升,这一现象有所改善,多数孕妇均在医院娩出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致新生儿出血症早期诊出率日益升高。从临床调查可发现,多数患儿的凝血功能会发生明显异常,血小板会有一定变化。临床明确指出,患儿发病后,凝血功能中的APTT、PT、TT、FIB会有显著变化,变化以上述指标水平升高为主,但在补充维生素K治疗后,凝血功能逐步改善,上述指标逐步恢复正常,所以多数患儿病情转归后凝血功能指标恢复正常。但想要有效改善患儿的凝血功能,必须端正态度积极进行维生素K补充治疗,严格遵照医嘱完成治疗疗程。本文结果显示,与健康组比较,出血组的脐带血、出生3 d血样、出生1个月血样APTT、PT、TT、FIB水平更高;但出生3个月仅有APTT、PT水平高;这与患儿确诊疾病后积极治疗,凝血功能逐步恢复正常相关;出血患儿确诊时、出生1个月后、出生3个月后均伴有血液系统症状,部分患者伴有神经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及其他系统症状,这无疑表明患儿出生后3个月虽然病情有一定变化,但症状表现变化不大;出血患儿以迟发型为主,具有较高的上呼吸道感染与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属于感染高发群体,临床需提高警惕,积极预防感染。

综上所述,早期识别诊断维生素K缺乏致新生儿出血症,可改善患儿预后。

猜你喜欢

血样发型血症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枫叶
细菌感染血液标本对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影响
末梢血样与静脉血样行血常规检测的差异性探讨
评价塑料材质一次性使用人体静脉血样采集容器液体添加剂体积变化的方法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MY HAIRS TYLE ISON POINT
发型
Ⅱ型冷球蛋白血症肾脏损害1例
好别致的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