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耕地提质改造对凤翔区北斗坊村耕地质量的影响

2022-11-17

南方农机 2022年22期
关键词:项目区农田田间

梁 飞

(陕西地建关天投资建设有限公司,陕西 宝鸡 721000)

0 引言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关于粮食安全,概括起来讲就是“中国碗”“中国粮”“中国地”,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既要保“量”,又要保“质”,确保粮食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1-3]。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持续提升粮食田间保障能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等重大规划均将耕地保护和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9〕50号)指出,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提高耕地质量,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田间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4-6]。

全面落实耕地提质改造政策,共同保护耕地,提高技术研究及科技投入,增强耕地改造效果,是提升农业产量、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7-9]。本次项目的设计目标是:以增加项目区粮食单产为目的,以改善项目区基本生产条件为主要任务,根据项目区社会经济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土地的适宜性、土地整理的资金投入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通过土地平整工程、灌溉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等,使项目区的水土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把项目区建设成为农业结构合理、高产稳产、优质高效、低耗的农业生产基地。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实施方案的通知》(陕政办发〔2020〕37号),要坚决守住耕地红线,聚焦粮食田间目标任务,按照“强监管、稳基础、提产能、保供给”的要求,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增量,扎实推进“两藏”战略落地,加强粮食田间功能区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科技装备支撑,健全粮食田间支持保护制度,确保粮食种植面积不减少、产能有提升、产量不下降,使得主要谷物品种自给率稳步提升,粮食田间基础更加稳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10-11]。

1 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位于凤翔区柳林镇北斗坊村,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7°12′36″~107°13′48″,北纬34°34′12″~34°36′1″之间。项目区地貌单元属洪积扇区,该地貌主要分布于黄土丘陵以南、雍水河以北地段,地势北高南低,高程介于720 m~1 050 m之间。扇区是由山洪暴发时所带石块、泥沙等洪积物在山前淤积而成的扇状地块,年深日久,彼此相连,形成带状的洪积扇群。组成物质主要为第四系洪积物和黄土。全扇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为凤翔区主要粮油产区之一。凤翔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其特点是春暖干燥,夏热多雨,秋凉湿润,冬寒干冷,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4 ℃,1月平均气温-2.2 ℃,7月平均气温24.7 ℃。据凤翔区气象局资料,在1991—2013年间,凤翔区年平均降水量为601.6 mm。项目区土壤类型以塿土为主,其覆盖层为灰褐色,中~重壤质地。粒块状结构,多毛管空隙,有机质含量在1%左右,黏化层为灰褐色,结构体表面有胶膜。壤土土层较深厚,养分含量较高,具有上虚下实、保水保肥、抗旱耐涝等特点,广泛分布于项目区平缓的黄土台塬上。

2 项目区建设条件分析

项目区内田间道路紊乱,宽窄不一,弯曲不直;田间道路路面均为素土路面,坑洼不平,每逢降雨,路面泥泞不堪,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与现代化农业机械作业要求尚有差距。因此,需对田间道路进行整修或新建,以满足机械化农业生产需求。项目区处于凤翔区丘陵山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据调查,项目区地下水资源匮乏,无机井等灌溉水源;同时又受地形地貌的限制,虽然临近冯家山水库,但缺乏引水和灌溉配套设施,在干旱季节无法正常灌溉,致使项目区耕地为旱地,耕地质量等级不高。总体而言,项目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3 主要建设内容

3.1 土壤改良工程

耕作土壤是经过多年风化形成的,其中富含农作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项目规划设计要对耕作层进行保护,在土地整理前应先进行表土剥离,表土剥离厚度为20 cm,对挖方区深度小于10 cm、填方区深度小于30 cm的地段不进行表土剥离。在对耕地进行平整后,需要将表层土回填,回填后应保证田面平整、松软,易于耕作。

3.2 水源工程

水库取水口常用取水方式有固定合建式取水、移动浮船式取水和移动缆车式取水,其优缺点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取水方式优缺点对比表

经过现场踏勘,冯家山水库左岸岸坡陡峭,地质条件较差,无竖井及移动缆车式取水构筑物施工条件,只能选择移动式浮船取水。故本次设计选用移动浮船式取水。

3.3 田间道路工程

项目区道路系统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在设计时考虑了工程区周边的居民点和区内原有的道路系统,在原道路系统基础上进行修建。道路工程为田间道路,满足农民出行和生产物资运输的需求。整修田间道路设计路面宽为3 m,路基整平碾压后,设置25 cm厚的素土夯实路基,填土压实系数不小于0.92。上部铺设15 cm厚泥结石路面。道路高出整平地面40 cm,两侧坡比按1∶0.5设置。田间道路纵向坡比按设计纵断面控制,道路横向坡比按横断面控制,边坡段均按1∶0.5控制,确保边坡稳定。修复田间道路纵向坡比按现路面坡比控制,局部坡比过大段应适当降坡。

3.4 农田防护工程

因地制宜采取林业措施,加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项目区林网主要集中村庄周边和道路两侧,其防护风沙、保持水土的作用显著。为防止水土流失,防护田间道路,在项目区修建及修复的田间道外侧设置护路林带,树种结合当地情况,栽种红叶李。此次计划栽植护路林带1 470株。精心选择优良苗木,苗木高不小于1.5 m,胸径选择2 cm~3 cm,栽种株距4 m,树坑规格50 cm×50 cm×60 cm,栽植时保证苗木直立,保持根系舒展,分层覆土、踏实。要做到适地、适时栽种,达到无缺株、断株。造林后进行抚育管理,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三年后保存率要达到90%以上,林相整齐,结构合理。防护林后期管理由村委会负责。在生长期,可追施液肥2~3次,并经常浇水、锄草、松土、做围,促其健壮生长。

4 项目效益分析

4.1 社会效益分析

4.1.1 改善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

通过对灌溉系统的综合整治,将形成完善的农田灌溉系统,同时配套水肥一体化设施,增强了农业抗灾能力,农业综合生产效率得到提高。此外,通过工程建设,改善了项目区耕作条件和灌溉保证率,显著提高了耕地质量,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

4.1.2 推动区域内经济发展

工程实施中,能解决项目区内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加群众收入。项目实施后,农田基础设施完善,基本农田质量大大提高,耕地的生产力将逐步提高,有利于群众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从而提高产量,促进群众增收。通过项目的实施,将土地开发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进程,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4.1.3 发挥较强的示范和促进作用

项目的实施,能使广大农民群众感受到土地开发、切实保护基本农田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密切联系党群干群关系,增进广大农民群众对国土资源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促进国土资源各项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同时,本项目的实施,通过各项工程措施提高了土地生产力,改进了群众居住条件,改善了生态环境,使区域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农民得到实惠,将为广大农民群众、各级政府和国土部门以后的土地开发工程提供示范。

4.2 生态效益分析

本项目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水利灌溉水源、田间滴灌系统、水肥一体化等工程措施,实现高效农田生态系统。项目实施后大大提高了区内抗旱能力,起到了改良土壤、美化环境的作用,使区内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并逐步得到改善。

4.3 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实施前,项目区为旱地,以种植小麦为主。通过该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增加灌溉面积约5 000亩,改善了当地种植环境,改变了种植作物的单一性,可增加30%产量和农户收入。综上所述,本项目实施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巨大的,生态效益是明显的,经济效益是可观的,达到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的统一,符合旱改水项目的目标。

5 耕地质量分析

根据凤翔县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项目区周边耕地全部为旱地,国家自然等为14等,国家利用等为13等,国家经济等为11等。本项目规划实施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工程等,项目实施后,耕地质量各项指标比实施前有明显改善,耕地质量明显提高,耕地国家自然质量平均提高了一个等别,将项目区建成为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农田,促进了项目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猜你喜欢

项目区农田田间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农业水权分配方法研究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田间地头“惠”果农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浅谈亚行贷款项目对项目区发展的影响
黑板像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