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教师游戏化教学胜任力研究

2022-11-17巨晓山

教师教育论坛 2022年8期
关键词:胜任教学内容素养

◎巨晓山

游戏化教学在基础教育中更具显著的优势和应用价值,能有效激发儿童学习动机,培养核心素养[1]。2022年教育部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强调中小学课程要注重活动化、游戏化和生活化的学习设计,明确指出了游戏化学习的重要性[2]。游戏化学习通过重建主动、高效和可持续的课堂结构,为中小学推进课程改革和落实“双减”政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同时,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因此,如何有效识别和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游戏化教学胜任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一)教学胜任力与游戏化教学的相关研究

教师教学胜任力是指能有效胜任教师角色的人格特征、知识和在不同教学背景下所需要的教学技能和态度的能力特征总和[3]。胜任力模型的典型代表之一是David McClelland的冰山模型,认为个体面向某一特定任务或角色的胜任力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外显的知识和技能,犹如露出水面的冰山;另一部分是潜在的内隐特征,包括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征、动机等[4]。教师作为一种专业且重要的职业,其教学胜任力近年来逐步得到重视,也产生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模型,例如教师胜任力冰山模型、教师TPACK能力模型。当前有关中小学游戏化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游戏化教学环境、内容、活动和工具的设计与开发等方面,但有关教师游戏化教学胜任力的研究较少[5]。整体来说,针对中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的研究开始兴起,但有关中小学教师的游戏化教学的标准和指导不足,相应的游戏化教学胜任力模型研究相对匮乏,有待进一步丰富和提升。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两者的综合使用既可以降低访谈样本偏见的风险,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问卷选项符合真实情景和需求。行为事件访谈法是一种开放式行为回顾探索技术,可以用于揭示某一领域胜任力的典型特征和适用情景,本研究共邀请英语、语文、数学和道法四个学科组的23名教师参与访谈。在访谈内容的基础上,本研究设计《中小学教师游戏化教学现状》问卷工具,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教师对游戏化教学的理解与认知、游戏化教学能力、游戏化教学实施现状,其中李克特量表题项有效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71。全校95%的教师(94名)参与问卷调查,样本中本科学历拥有者占84.04%。年龄分布上,31~40岁最多(28.72%),其次是25~30岁(27.66%)和41~50岁(20.21%)。

二、实证研究结果

(一)访谈结果质性分析

1.教师游戏化教学能力编码结果

本研究结合胜任力冰山模型和教师专业发展TPACK能力模型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形成教师游戏化教学能力编码的一级主题框架,分别是内容、教学法、技术、内在人格特质,其中前三者属于冰山模型中的显性能力特征,编码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教师游戏化教学能力编码结果

由表1可以发现,首先,访谈教师最为看重的是游戏化教学法,即游戏化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能力,体现在将游戏化元素和机制融合在课堂活动中,主要包括游戏活动的设计、教学的组织和管理、评价反思等。其次关注的是游戏化教学中的内容知识,即如何将教学内容与游戏内容整合在一起,体现在教师对教授内容和学科知识的二次开发,将学科知识与创设游戏情景和设计游戏原理结合起来。但当前很多教师只是采用PBL游戏元素(积分、勋章和排行榜),为教学内容和活动披上“游戏化”的外衣,并没有实现对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二次开发。再次关注的是信息技术素养,体现在对软硬件的熟练操作和对优质电子资源的合理运用,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设置情景、设计虚拟道具、管理游戏活动等。访谈中发现,中小学教师对于尝试新的教学改革或教学法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模仿借鉴优秀课例,另一种是基于信息技术的自主探究方式。但基于自主探究的教学改革容易让教师失去方向和重点,难以跨越经验和理论之间的鸿沟。最后关注的是包含态度、意识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在个人特质,例如对游戏的理解和认知、职业态度、专业发展与自主学习、创新能力等。经常使用游戏化教学的教师往往具备游戏精神和素养,在理念上认同游戏化教学对于小学课堂教学和育人的价值。如果理念上无法认同,那么受外力驱动进行游戏化教学犹如走过场,很难达到有效教学。

(二)问卷调研

1.游戏化教学理解与认知

通过问卷可以看出,该校教师对于游戏化教学的理念的认可度较高,认为游戏化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78%),而且教师也能在其中感受到教学的乐趣(63%)。但对于“什么是游戏化教学”存在认知差异,例如有20%的教师认为“游戏化教学就是积分、排行榜和奖励”,而持不同意见的也有37%。有27%的教师认为“游戏化教学会削弱学生吃苦奋斗的意识和态度”。同时56%的教师认为游戏化教学需要新兴技术的设备的支持,仅有8%的教师不认可此选项说明,体现了当前教师对儿童数字娱乐的理解,也凸显自身对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视。

2.游戏化教学能力

样本教师有关游戏化教学能力的综合得分为3.45(SD=0.99),尽管教师对游戏化教学的态度和自身游戏化教学能力整体较为积极,但仍然有68.54%的教师认为自己难以胜任高效的游戏化教学模式,主要障碍在于可利用的工具或资源有限(56.38%),完全进行自主开发游戏化教学内容和活动所带来的时间和精力上的不足(51.06%),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38.3%),游戏化教学设计能力不足(37.23%)。

3.游戏化教学设计与实施

通过对教师经常应用游戏化教学设计策略进行统计分析,大部分教师擅长使用的是与教学知识相对独立的游戏化教学活动设计,例如奖惩机制、虚拟情景、挑战任务、小组协作,其频率远远高于其他游戏化设计策略。主要原因在于这些游戏化设计策略与教学内容相对分立,易操作,不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加工和再造。

三、中小学教师游戏化教学胜任力模型构建

本研究根据表1访谈编码分析结果提出中小学教师游戏化教学胜任力模型(如图1),该模型认为教师游戏化教学胜任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游戏化教学内容的分析与开发能力(内容)、游戏化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能力(教学法)、支持游戏化教学实施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技术)、个人特质(内在)。其中前面三类属于冰山模型中的外显能力特征,并分别对应TPACK模型中内容、教学法、技术三个维度,而个人特质是指教师面对游戏化教学的游戏素养、创新素养、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职业态度,属于冰山模型中的内隐特征。

图1 中小学教师游戏化教学胜任力模型

“游戏化教学内容的分析与开发能力”一级指标体现教师对学科知识和教学内容的开发和再造能力,一是将所教授内容创设成游戏活动的故事背景或应用场景,一般与神话历史故事、动画场景、生活场景、热点话题等相联系;二是将所教授的知识设计成游戏活动的原理和内在机制,促进知识运用和强化。

“游戏化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一级指标包括游戏化元素理解与掌握、游戏化教学过程设计、游戏化教学法的融合创新、游戏化教学组织与管理、游戏化教学评价与反思五个子维度。首先教师要理解和掌握丰富的游戏化元素,积累游戏原型,以便能够将其与课程内容和目标相结合。其次是基于游戏化元素和游戏原型对教学过程进行改造,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和目标设计出有效的游戏化学习活动。再次,教师需进一步探究游戏化教学法与其他教学策略的融合创新,例如项目式学习、小组协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第四,教师要在课堂中有效实施游戏化教学设计方案,确保课堂纪律和氛围,有效运行游戏监督和奖惩系统。最后,教师要能够对游戏化教学模式进行评价和反思。

“信息技术素养”是指在支持游戏化教学的硬件操作水平、软件应用水平和资源利用能力。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为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和育人管理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提供了规范,其中更是强调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利用技术和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活动和个性化学习体验,而游戏化教学就是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

“个人特质”包括游戏素养、创新素养、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职业态度。首先,游戏化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往往具有较高的游戏素养,对于游戏在教育中的应用有正确的理解、评价和创造能力,具有游戏思维、精神和道德[6]。创新素养是教师革新课堂结构和学习过程的原生动力,推动教师创造性地改造教学过程和课堂活动[7]。再次,中小学教师要具备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积极关注教学前沿,在实践中进行模仿和再造。最后,职业态度是教师探究游戏化教学的基础,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提升课堂效果和学生学习投入和情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践证实游戏化教学在促进儿童认知和情感发展中的价值和潜能,但游戏化教学效果与教师的教学能力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从教师的视角解构有效实施游戏化教学的能力要素,为提升教师游戏化教学能力提供借鉴和参考。该模型不仅凸显基于建构主义的活动课程观,也体现了对当代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目标的呼应,进一步丰富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和途径。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应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通过游戏化设计让学习更科学、快乐与高效。

猜你喜欢

胜任教学内容素养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强化家庭教育 提升家长素养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