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水产技术推广分区调研情况报告
2022-11-17付勇浩郭林英李素芳
付勇浩, 包 正, 郭林英, 李素芳*
(河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 郑州 450008)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养殖模式粗放,生态化养殖观念滞后,多数仍为“经验主义”和“人放天养”,这种粗放的模式与新发展理念和渔业现代化的要求存在差距。 为解决好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2019年农业农村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经国务院批准专门针对水产养殖业的指导性文件,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组织实施“五大行动”,是渔业部门落实《若干意见》要求的措施化、具体化, 是加快水产养殖业改革创新和补齐发展短板、 推动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和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渔业系统相关部门单位的重要职责。
为总结交流各地开展“五大行动” 的做法和经验,推进“十四五”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开好局、起好步,加快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9月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组织全省省辖市及直管县(市) 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主要负责人分别在洛阳、商丘、信阳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和座谈交流。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五大行动”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具体措施
2021年4月20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 “五大行动” 的通知》(农办渔〔2021〕6号)以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均下发了“关于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的相关通知,根据通知要求,各地市(直管县)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相关工作,制定下发了本地区2021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 “五大行动”实施方案,制定重点任务清单,细化落实举措,明确责任部门和分工,全面构建渔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体系。
(二)实地调研,科学遴选示范点
各地根据“五大行动”实施方案,深入实地进行调研,在本市范围内遴选出生产管理规范、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水产绿色健康养殖示范点。 如:信阳市重点示范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 新乡市以池塘底排污尾水处理技术模式、 池塘工程化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和水产养殖用药减量技术为主推模式。
(三)依托科研力量,因地制宜推广技术模式
安阳市以获得2020年安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淇河鲫绿色养殖技术”作为主推技术率先在全市推广应用;信阳市根据本地稻渔综合种养优势建立“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推广基地”, 通过典型带动、示范引领、技术集成,形成适合该市的稻渔综合种养增收模式,并逐步扩大推广应用规模;长垣县因地制宜示范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 做好技术模式集成熟化和改进提升;范县发展稻(莲)渔综合种养面积733.3 hm2,建设绿色食品种养殖基地,注册了“黄河生态龙虾”、“黄河金鳅”、“小莲女”、“濮润庄园”等商标,打造了黄河生态农业品牌;濮阳县渠村乡设计建设“168”圆形漏斗式温棚18个,采取底部排污处理后,再通过周边稻田,池水可循环利用。
(四)积极开展宣传活动,推广绿色健康养殖技术
各地积极开展水产绿色健康技术的宣传和普及活动,以技术主讲、科普展板展示、发放技术手册、发放明白纸、 现场技术咨询和技术指导等形式开展技术服务。新乡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先后印制《稻虾共作技术》等技术资料,制作科普展板进行宣传;鹤壁市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和通过网络微信指导、 科技下乡、科技入户等形式在渔民中宣传推广;焦作市强化标准化养殖技术规范宣传培训, 促进技术规范进场入户,引导水产养殖者树立生态健康养殖理念,自觉应用生态健康养殖技术,规范养殖生产行为,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五)强化培训,提升推广队伍的技术服务能力和养殖从业者素质
各地围绕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 “五大行动”,积极举办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培训班。如:信阳市结合农技推广项目的开展, 着力抓好科技帮扶和培训工作, 每年深入基层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20多场次,累计受益群众达200余人次,竭力帮助养殖户解决实际难题,促进渔民增收、渔业增效。 商丘市连续3年举办了养殖新技术观摩培训会,通过专家培训和现场观摩,开展专题研讨和交流活动,促进示范推广基地先进模式的推广应用。
(六)及时总结经验,创新推广方式和方法
按照河南省“五大行动”方案安排,各地结合具体实施方案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做好技术模式提炼、集成和示范,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做法,交流研讨、现场观摩等活动,做好示范推广和宣传工作,扩大辐射带动范围,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二、体系情况
(一)全省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情况
1.机构数量。 截至2020年12月,河南省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共有132个,其中省级1个、地市级18个、县级110个、区域站3个、乡镇级0个。 较2019年,机构总数增加5个,其中省级站不变,地市级站不变,县级站增加2个,区域站增加3个。
2.机构性质。在全省132个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中,专业站88个、综合站44个。 行政单位3个、全额拨款115个、差额拨款6个、自收自支8个。 较2019年行政单位减少2个,全额拨款增加11个,差额拨款减少6个,自收自支不变。
3.队伍情况
(1)人员情况。
截至2020年12月, 全省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编制总数972人、实有人数906人,较2019年,编制总数增加2人。 其中省级编制不变,实有人减少2人;地市级站编制减少6人、 实有减少4人; 县级站编制减少16人、实有减少12人;区域站编制增加24人、实有减少24人。
(2)队伍素质
全省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实有906人,共有技术人员589人,占65%。 从技术职称情况看:高级职称118人,占20%;中级职称312人,占53%;初级职称189人,占32%。 从学历情况看:硕士以上30人;占本科348人,占41%;大专319人,占35%,从学历上看:大专及本科占主要部分。
(二)机构建设情况
1.地市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基本健全。参加调研的商丘、洛阳、南阳、平顶山四个地级市,均设有10人左右的水产技术推广机构。 其中,2020年洛阳市机构改革,成立正县级的农技服务中心,设畜牧水产技术科。
2.县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普遍削弱。南阳县域13个,独立水产推广机构8个;商丘县域9个,独立水产推广机构5个,内设水产机构3个;平顶山县域9个,仅两地区水产推广机构健全;洛阳县域15个,机构改革后,仅剩嵩县一个独立水产推广机构,其它均为合并机构。
3.专业技术人员匮乏。 机构改革后,水产技术推广职能由水利局划转给农业农村局,但部分地区,尤其是县、乡镇基层,水产技术人员没有划转,造成基层水产技术专业人员匮乏。
三、取得的成效经验和存在问题
通过调研走访, 各地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下、靠得住、用得上的农业农村建设者,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任务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成效经验
1.“五大行动”开展成效显著
2020年以来,根据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水产局工作要求, 省水产站同省辖市推广机构协同推进,科学遴选示范基地,强化技术培训,加强宣传推介,总结推广了一批健康、高效、多抗、安全的养殖模式, 形成技术规范3项, 制定发布河南省地方标准4项,其中“漏斗形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1年主推技术, 有力推动了全省水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2.体系治理能力建设明显提升
在技术服务、渔民培训、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信息服务、技术成果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全省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示范基地数量大幅增加,目前全省共145个,较2016年增加86个。 示范基地面积共有8743.22 hm2。比2019年增加3747.46 hm2。办公用房10160.5m2,培训教室39个2775.20m2,实验室46个4674m2,设备原值3256.78万元。全省有水产技术推广服务网站13个,手机服务平台160个,电话热线451条,技术简报315种。
3.培训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
近五年来, 全省推广系统共培训各类人员12余万人次,有38人进行在职专业硕士学习,60人进行本科学历学习,150人进行专科教育学校。
4. 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和能力进一步提升。
近五年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每年组织专家分别对郑州、洛阳、南阳、新乡、信阳、驻马店、商丘、周口、许昌等地的市、 县两级水产技术人员培训水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共培训20余期,培训人员1000余人次。 市、县级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更加完善,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提供技术支撑。
5.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水平大幅提升
稳步开展水产养殖病情测预报工作和重大水生动物疫病专项监测工作, 水生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建设得到加强。 加强水生动物防疫系统实验室能力建设,推动实验室能力认证认可,提高重大疫病检测诊断水平,连续第5年参加实验室检测能力测试。
(二)存在主要问题
1.机构人员老龄化严重
县市区水产推广机构人员老龄化严重, 水产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 各市站水产技术人员相对稳定, 但大部分县市区无专业人员且队伍呈现老龄化趋势。另外基层水产人员调整变动比较频繁,工作难以衔接,一人多岗现象比较严重,给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2.经费支持严重短缺
“五大行动”项目无经费支持,导致很多工作只能浮于表面,走马观花,工作难以开展,更难做深做细,与现代渔业发展水平极不相称。
3.基础设施落后
行业发展空间受限,水产养殖规模逐步缩小,池塘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差,大部分地区池塘设施建设简陋,防灾减灾能力较差,尾水处理设施缺失。传统渔业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必须加快渔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4.机构不健全
县区级推广机构原来就不健全, 机构改革中基层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又受到冲击。 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大部分县(区)站在划转时,只是职能划到了农业部门,原有专业技术人员却没有同时划转,普遍存在专业技术人员人员少或不专业等问题,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县(区)水产的发展。
5.先进适用的渔业生产模式少
新的渔业生产方式发展较慢, 适应北方实际绿色高效养殖技术模式较少, 需要继续探索贴合我省实际的实用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增加渔民选择。
四、有关对策建议
1.农技推广资金、项目多向基层倾斜。 提高渔业设施的建设标准, 争取用3~5年时间完成池塘改造,提高基础设施标准。积极举办技术培训班,提高现有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操作能力, 为周边种养农户提供技术支撑。
2.创新调研方式,搭建交流平台。 积极创造基层水产推广机构业务骨干及种养大户跨区域跨省交流学习机会,开阔水产养殖从业者眼界,助力产业链延伸,提升产品附加值。
3. 加强青年人才的培养, 改善农技推广队伍结构。 认真落实基层紧缺人才补充计划和定向培养农村人才计划工作,招聘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队伍工作,在专业提升、职业成长等方面创造条件,确保安心长期扎根基层。
4.加强与行业部门的横向合作,加大推广体系间的纵向合作,省里带市里,市里带县里,形成横向纵向合作推广共建模式。 探索构建高校与科研院所引领、基层技术推广体系支撑、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广泛参与的全产业链科技推广服务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