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软籽石榴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2022-11-17淅川县植保植检站全辉

河南农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染病分生孢子枝干

淅川县植保植检站 全辉

软籽石榴因其枝繁叶茂、花艳果美、籽软可食、产量高、经济效益好,从2013 年引进淅川县种植后,种植面积便迅速扩大到2000 hm2。由于软籽石榴生长周期长,管理粗放或管理不当,病害较重,故产量、商品品质、经济效益受到影响。淅川县植保植检站通过近几年的试验,掌握了软籽石榴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一、石榴干腐病

石榴干腐病主要为害果实,也为害花器,枝干等组织。

(一)症状

石榴花受到石榴干腐病菌侵害后,会先在花蕾、花冠上发病。花冠变褐色,花萼产生黑褐色圆形向下凹陷的病斑。然后随着病情发展,病斑逐渐扩大,颜色逐渐变成浅褐色,花冠组织出现腐烂。石榴干腐病发病后期病斑上会产生一些小颗粒。病情加重后,会造成石榴花过早脱落。石榴幼果染病后,先在萼筒周围出现豆粒状大小不规则浅褐色病斑,逐渐扩大为中间深褐色、边缘浅褐色的凹陷斑,再深入幼果内,直至整个果实变褐、腐烂,早早掉落。果实膨大期至初熟期染病后,果实会干缩成一个个褐色僵果悬挂在枝梢。僵果表面及隔膜、籽粒上有许多黑色小颗粒。枝干染病后,发病初期枝干皮层呈浅黄褐色,症状不明显,慢慢变成深褐色,枝干表皮失水干裂,变得粗糙不平,跟健康枝干有明显区别。枝干染病部位扩展迅速,病部皮层开裂,呈块状翘起,易剥离,严重时枝干或全树干枯死亡。

(二)发生规律

石榴干腐病原菌为石榴鲜壳孢,属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它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石榴园内病果、病枝干上越冬。翌年4 月中旬,环境适宜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助风、雨、昆虫、人事活动等传播,通过伤口或气孔处侵入。温度决定发病的早晚,最适宜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为24~28 ℃,低于10 ℃或者高于35 ℃都不萌发。雨水和相对湿度决定病情的轻重。当相对湿度<90% 时,孢子几乎不萌发,相对湿度>95%时孢子萌发率接近100%。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病害的流行和扩散。石榴干腐病的发生与树势、品种、管理水平也有关,树势健壮、管理水平高的果园发病轻;蛀果或蛀干害虫严重的果园发病重;种植蜜露软籽、蜜宝软籽品种的果园发病轻。

(三)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如蜜露软籽、密宝软籽、青皮软籽等品种。

2.彻底清洁果园。冬春季节要把修剪掉落在地上的病虫枝、病虫果以及树上树下干僵果全部带出果园烧毁或深埋,还需用刮树皮、石灰水涂干等措施减少越冬菌源。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在石榴树发芽之前喷施5 °Bé石硫合剂,把潜伏的病菌彻底消灭。

3.及时套袋。给石榴果套袋之前喷施1 次杀菌剂和杀虫剂混合液,既防治病害又预防害虫侵入。

4.药剂防治。药剂喷洒要及时、均匀,不同类型药剂交替使用。从3 月下旬至采收前15 天,喷洒1:1:160 波尔多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 代森锰锌800 倍液,或43% 戊唑醇2000 倍液,或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00 倍液防治石榴干腐病。

二、石榴褐斑病

石榴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染病严重的果园病叶率达90%,病情指数在60 以上,8—9 月即大量落叶,造成树势衰弱,产量减少,果实染病,严重影响果实外观,从而降低石榴果的商品价值。

(一)症状

石榴叶片受褐斑病菌侵染后,染病初期为黑褐色小斑点,逐步扩大呈圆形斑、方形斑、多角形斑,严重时多个病斑相连成不规则形大斑。病斑边缘呈黑色或黑褐色,微凸,中央色略淡,叶片正反两面症状相同。果实受侵染后,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呈黑色稍凹陷,也有灰色绒状小粒点,果实着色后病斑外缘呈淡黄色。

(二)发生规律

石榴褐斑病原菌为石榴尾孢霉,病菌在落叶上越冬,翌年4 月下旬开始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寄主气孔或伤口侵入,5 月下旬开始发病。7 月上旬至8 月末是发病的高峰期。秋季继续侵染,10月下旬叶片进入枯黄后停止侵染蔓延,11 月上旬随落叶进入休眠状态。果园土壤瘠薄、植株瘦弱易发病。天气潮湿,叶面上水湿持续时间长易发病重。

(三)防治方法

1.合理密植,及时修剪过密枝、细弱枝,增强果园的通风透光性。

2.合理施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3.冬春季节及时清除果园内落叶、枯枝、病果,摘除树上的僵果、病果,集中深埋或烧毁,清除越冬病原菌,减轻翌年发病。

4.坐果后合理疏果、及时套袋。

5.药剂防治。可选用10%的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1500 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 8000 倍液,或25%丙环唑乳油 5000 倍液,或25%腈菌唑2000 倍液,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轮换施用以上药剂,每隔7~10 d 喷施1 次,连续喷施2~3 次。

猜你喜欢

染病分生孢子枝干
何 芳
偶感
活着
玫瑰或刺
玫瑰或刺
玉米小斑病抗病鉴定接种培养基的产孢技术
暗色丝孢菌中国一新记录属
白僵菌Bb38菌株小米培养基与SDAY培养基培养耐热性状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