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发展党员培训教育中的应用*
2022-11-17广州华立学院谌裕勇
广州华立学院 谌裕勇
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产物,虚拟现实技术在各个领域应用中产生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该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所以,目前在教育培训中的应用还处于研究、探索阶段。从高校党建工作出发,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高校发展党员培训教育中,可以丰富党建培训内容,深化我党理论内涵,从而更好地激发大学生入党积极性,逐步扩大高校党员队伍。对此,本文通过阐述虚拟现实技术内涵及特点,明确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教育中的优势,而后分析了当前高校发展党员培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高校党员培训教育中的应用路径。
1 虚拟现实技术内涵及特点
1.1 内涵
虚拟现实技术,即VR(Virtual Reality),在20世纪50年代,国外就已经出现了该技术,所谓的虚拟现实技术,主要指的就是集现实世界、人、计算机网络等为一体,组建成的一种可以看到真实的虚拟空间。当参与者与该技术结合后,在多种传感设备全方位调动下,各个感官会被调动起来,而后根据自身参与过程中体验,运用相应的技能在虚拟世界中进行实践操作。当参与者实践操作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动作数据会实时传输到计算机中,在系统汇总、整理、分析后会及时反馈给参与者,通过这种“沉浸式”的体验,参与者与虚拟现实环境构建了联结,进而极大地增强了参与体验感[1]。
1.2 基本特征
(1)沉浸性。所谓的沉浸性,主要就是利用技术构建相应的场景,给予参与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通过虚拟环境的创建,参与者各种感觉,如听觉、视觉、触觉等系统,都会被充分调动,从而更好地感受事物。正常情况下,参与者所获得的感官感受主要是借助头盔、触觉手套等装备,通过观看、触碰去感受相应的内容。通过这种一系列的刺激,参与者可以在实践操作中感受到场景中的情景,仿佛身处真实场景中一般。
(2)想象性。虚拟现实技术的实现,最为基础的就是丰富的想象空间,因为在虚拟场景中,无论是现实的人还是物,都是从现实场景中模拟进入的,不同之处在于,现实场景中无法出现的情境,通过发挥想象,都可以在虚拟情境中再现。参与者在虚拟现实情境中通过应用系统,感知系统中的各类信息,可以更好地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
(3)交互性。参与者利用计算机等交互性媒体,感知创设的各类虚拟环境对象,而后系统会将参与者的感受数据采集、分析,并及时反馈给参与者。例如,当参与者发生身体位移时,此时,系统会进行计算,而后将发生偏差的数据直接反馈给操作者的头盔显示器中。此种交互性特点,主要的作用就是向参与者提供更加真实的场景,进而增强体验感[2]。
2 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教育中体现的优势
2.1 形象性
引入虚拟现实技术的高校教育工作,与以往传统教育教学活动对比,在该虚拟技术作用下构建的新的学习环境,不仅可以丰富教师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学习体验感。从虚拟教学运用的仪器、设备看,都体现出了极强的形象性,有助于强化学生学习效果。
2.2 互动性
高校党员培训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因此,在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兴趣点出发,合理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学习环境,择优选择党史、思政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实践操作作出的反应给出相应的反馈。这种互动性,促使学生与教育活动深度结合,相比于以往枯燥演示、讲解教学模式,体现出了极大的优势,有助于增进学生学习热情,从而强化党员培训教育效果[3]。
2.3 创新性
在高校党员培训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党史知识非常抽象,与学生当下生活实际距离久远,为此,学生很难切身体会党史内涵与党性价值。对此,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后,一方面,可以借助虚拟现实情境,促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好的感受我党百年艰苦奋斗历史辛酸岁月,增进对党史理论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感受。另一方面,在该技术作用下,可以更好地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兴趣,以创新的方式提升高校党员培训教育水平,进而促使更多学生加入到党组织中,助力高校党建工作良好发展。
3 现阶段高校发展党员培训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在开展党建教育培训过程中,暴露出了只“走形式”、不“走心”,只“了解”不“实践”的问题。党建工作更加侧重于理论,而忽视了实践,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限制了高校党建工作的落实,阻碍了学生党员的发展与建设,虽然现阶段多数高校党建工作已经有所提升,但依然处于单向传递状态,使得党建工作问题较多,此背景下,非常有必要将虚拟现实技术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有机融合,大力发展学生党员,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党组织成员。
现阶段高校发展党员培训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高校发展党员工作过程中,并未进行明确定位。现阶段仍存在过于功利性问题,未能明确党员培训教育的核心思想。事实上,高校发展学生党员,应当深入到学生的思想、精神世界中,以具有时代气息的方式为学生呈现出我党百年历史中先进、伟大的精神,强化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可当前实际情况,发展学生党员过程中,高校缺乏对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文关怀,轻视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等,很难促使学生在内心深入对党组产生共鸣和认同。(2)高校党建工作中,对于学生党员的培训和发展,在学习内容呈现方面,过于老旧,缺乏创新性,过于严肃的理论性内容,使得学生对党组织敬而远之。
4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高校发展党员培训教育中的应用路径
4.1 构建沉浸式学习环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从当前各大高校发展党员培训教育实际工作情况看,都充分利用了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在其中融入党史教育,积极发挥新媒体作用,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向学生渗透党史内涵,比如,App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校园网站等,通过这些形式提升党史教育实效性,但从其实践效果看,多数都为局限区域内屏幕进行信息传递,虽然学生可以浏览大量的信息、快速翻页,但真正记忆还存在一定困难。对此,高校在发展党员培训教育中可以引入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构建一个360°全景模式的学习场景,促使学生在沉浸式环境中学习,此种方式极大地吸引了学生兴趣,学生会自主在全景模式下主动学习。在该模式下,由于学生前后左右都设置了信息关联内容,所以会更加集中注意力,增强学习体验感。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将党史中真实的事件、情景输入到系统中,而后学生使用虚拟现实头盔,并将眼睛关闭在密闭虚拟现实盒子内,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知识的传递、吸收,促使学生对党史内容有了深入理解和感受,提升了学生学习效果。
4.2 创设交互式学习氛围,增强学生主动性
高校发展党员培训教育中引用虚拟现实技术,除了要发挥此模式的沉浸感、逼真感,还应当积极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性,将党史内容深入到学生行为中,从而逐步践行党性。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虚拟现实设备,利用专业设备、移动设备的相互配合,在虚拟仿真情境中,学生可以实现媒体可交互效果,通过动手操作,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大脑兴奋度,有助于强化学生大脑记忆。而对于互动内容的选择,教师可以按照“增强党性”为目的,结合党史理论内容逻辑进行选择,而后在三维虚拟场景中设置多个交互对象,层层递进,促使学生在虚拟情境中探索实践,进而获得感知,增强对党性内涵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党史中那些经典场景与培训教育相结合,切实融入教育学习主题,丰富培训内容,促使学生在互动实践中亲身感受党史教育,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党员培训模式,使得学生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并在思想层面上增强对党史的认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的引入,逐步使得发展党员培训教育从学生被动接受逐步转变成主动引导自己接受教育,从而提升培训教育成效。
4.3 发挥角色扮演优势,强化学生体验感
发展党员培训教育工作的落实,不仅需要理论教育,同时,也需要借助大量的实践去检验培训教育效果。以往高校党员教育过程中,教师多数会采用理论教育、影片教育、实践体验等方式,但从其具体实践情况看,都是单向传播式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由于距离历史久远,很难直接感受到党史教育内容,也无法体会到党性、精神、思想等层面的真实情感,对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构建一个封闭式虚拟环境,利用党史故事角色扮演的方式,给予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并通过角色的处境以及作出的反馈动作,使得学生在情境中深刻体验主题场景的现场氛围和交流细节。此种模式下,党史事件、人物、历史等内容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中,党史抽象、枯燥内容展现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热情。通过这种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借助角色扮演的形式,为学生营造出了更加形象、生动的学习氛围,这对推进党员培训教育工作起到重要作用。当然,虽然党史内容是通过虚拟现实平台展现,但无论如何调整、再现,都必须尊重历史,严格按照党史理论实际进行设计、应用,促使学生尊重历史、认知历史,进而通过虚拟现实平台,获得有效的党性教育和培养。
4.4 虚拟现实技术实践应用模式与评价
根据上文提到的当前高校在发展党员培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为促使虚拟现实技术与培训教育内容充分融合,切实发挥出教育作用,在本次研究中,构建了三级培训方案:(1)在学生大一刚入学第一学期,实施党章学习培训教育,促使学生初步认识党章内容,基本要求和准则;(2)开展党课培训教育,这一阶段主要是由二级学院每个学期组织一次党课培训,所用的党课培训资料主要由学校统一提供;(3)实施党校培训,这部分主要是由学校层面,组织开展党校培训,无论是党课培训还是党校培训,学生参加学习并取得最终学习成绩后都会配发培训证书。其中一级培训,主要是以党章内容为核心,而二级培训主要是以党的知识、基础理论为重点内容,最后的三级培训,则侧重体现以坚定信仰、增强党性为目的,通过这种三级培训的循序渐进模式,彻底改变了以往课堂单一输出的讲述模式,尤其是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后,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通过不同形式、方式的实施,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增进对入党知识的了解,一定程度上提升党性修养,从而使得学生在日后学习实践中,更加坚定理想、信念。
在三级培训方案实施过程中,高校必须注重提高教育针对性,同时,也要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进行多方面评价。例如,本次研究的高校,在组织学生参加虚拟现实作品《最后一战》VR体验后,针对学生的体验结果实施了多层次、多角度评价,其中包含了对VR环境适应度、交互性、沉浸感、构想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几方面内容。其中用沉浸感,主要用于评价学生的专注度;交互性则更多体现在系统发挥的人机交互能力;而“对VR环境适应度”,则更加侧重学生是否适应VR体验环境;对于学生体验后的主观感受,是否符合官方主题目标,主要通过“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综合这几个方面的评价情况,进一步优化、完善VR体验系统。
5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本文对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发展党员培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不难发现,在实践应用中,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助力高校发展党员培训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促使虚拟现实技术特点与优越性得以充分发挥,同时,也促使高校党员培训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创新。对此,高校在日后发展中,应当积极开发、利用虚拟现实设备,为党员培训教育提供更好的学习空间、实践平台,创新教育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