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渊源与核心要义
2022-11-17柯艺伟
柯艺伟 张 振
共同富裕是社会发展的美好图景,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早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就对共同富裕问题予以了高度的关注,强调要通过发展生产和优化分配逐步摆脱贫弱落后的状态而实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充分尊重区域差距、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提出“先富带后富”的路径构想,对共同富裕的物质前提、战略部署和政治保证等方面均作出了系统的论述,擘画了共同富裕的远景目标和未来图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共同富裕已经成为党执政治国的中心课题,事关党的执政根基与社会稳定。习近平在多个重大场合就共同富裕问题发表系列重要论述,系统全面地对共同富裕的重大价值、思想内涵、基本原则和推进思路等问题作出了明晰的解答与回应,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依循。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源流,明晰其核心要义和时代蕴含,对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1《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人民日报》,2021年08月18日。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一、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渊源
从思想发展史的角度看,新思想的孕育、生成以及发展均是脱胎于旧有的思想传统和特定的文化土壤,并在回应时代课题和作出历史抉择的实践中完成对旧有理论范式和思想体系的创造性发展和突破性转变。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的孕生和成熟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与思想渊源,既包括对中国传统共同富裕思想的传承创新,又包括对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创新,更是对十八大以前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共同富裕思想的赓续发展。因此从学理上回溯并厘清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渊源,有助于深入理解其生成逻辑、价值蕴含和实践路向,从而以更加自觉和积极的态度将其作为推进共同富裕实践的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
(一)文化底蕴:对中国传统共同富裕思想的传承创新
任何国家都有其独具特色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精神,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我国传统文化土壤的滋养哺育。据史所载,三皇之首的伏羲氏早在远古时代便师法天地“始作八卦”1刘长明、李国选:《道家文化源流考》,载于《山东社会科学》2022年第4期。以教化万民,阐扬天道均平之义,进而“推天道以明人事”2任利伟:《〈周易〉何以成为群经之首》,《光明日报》,2018年04月14日。之理。易经作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3张涛:《〈周易〉与儒释道》,载于《世界宗教文化》2018年第4期。的特殊文化地位决定了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路向和精神特质的形成具有至为关键的影响,其天道均平的理论旨趣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构成。及至神农之世,部落成员无分贵贱老幼,在生产生活上皆同耕共食,以共有共享的模式分配部族财富,故有安乐无事而天下均平的治世盛况。时至春秋战国之际,由于土地兼并与两极分化日渐严重,以井田制为底层设计和基础支撑的政治秩序趋于崩坏瓦解,先秦诸子从不同的角度开出了具有共同富裕色彩的济世之方。例如,农家的许行提出“君民并耕、饔飧而治”4唐任伍、孟娜:《先秦农家学派的民生观:理论渊源、思想主张与现代价值》,载于《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的行动方案,认为理想社会的建构要以平等劳作和共同享有为首要前提。道家的老子从哲学思辨的层面阐明“损有余而补不足”5《道德经》,张景、张松辉译注,中华书局2021年版,第300页。的自然法则,倡扬人道法天的基本精神。墨家的墨翟博爱广施,提出“有财者勉以分人”6盖立涛:《墨家的天下关怀与公共精神》,载于《理论月刊》2017年第3期。的建策,以期实现兼相爱和交相利的社会目标。儒家的文化经典《礼记》中擘画了人尽其力和皆有所养的天下大同的社会愿景。经由先秦诸子的理论建构和具体实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共同富裕思想至此已经初步成熟和基本定型。从理论的价值蕴含和表现形式上看,后世无论是陈涉“苟富贵,无相忘”的共富情怀,或是李自成“均田免赋”的共富感召,乃至“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天国理想,究其根源都是对春秋战国时期业已形成的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运用和时代表达。
总的来看,中国古代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批判和实践斗争的矛头均是指向了分配不均与社会不公的现实问题。但因时代囿限,这些质朴的思想和斗争是企图在维系私有制和私有观念的前提下实现社会财富均平分配,淡化甚至抹灭了“民富和君富的关系中存在着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7张旭、乔涵:《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发展的历程与实践》,载于《山东社会科学》2022年第4期。,因此,古代共同富裕实践注定是劳而无功的幻想与空谈。但是中国古代共同富裕思想所内含的“均平”“富民”以及“公平”等理念元素通过文化教育、革命实践和社会动员等多种途径被不断传播和接受,渐次沉淀和内化为民族文化和政治理念的重要内容,进而成为中国社会各阶层所广泛认同和普遍认可的思想理念,为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滋养和理念支撑。
(二)理论底色:对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创新
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内蕴着无产阶级与广大劳动人民追寻与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深刻智慧,彰显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前进路向和伦理文明的发展趋势。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是对以往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成果进行充分吸纳和升华凝括的产物,是人类思想史上的革命性变革和历史性飞跃。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为方法指导,由“物质利益难题”8潘斌:《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的哲学逻辑及其当代价值》,载于《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为出发点去研究政治现象和透析社会问题,阐明了共同富裕的制度前提、物质基础和阶段划分等重要问题。具体言之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一是共同富裕的制度前提论。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影响整个经济进程以及社会财富分配流向的关键性要素,故而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首先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进行调整和改变。在私有制的制度框架下,社会的生产资料由少数资本家垄断和占有,作为社会多数的劳动者处于从属地位,只能被迫接受高强度的工作和低廉的薪资以维持自身的生存所需。而在经济秩序和社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资本家则会利用其自身的相对优势攫取超额利润,长此以往必然导致贫富两极的严重分化和社会的严重不公。正是基于对私有制的本质及其后果的深刻洞察,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旗帜鲜明地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页。。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阐明了建立公有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制度框架下,生产资料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这就消除了私有制下剩余价值的问题,占据社会多数的劳动者成为推动社会生产的主导性力量,整个社会的生产才有可能摆脱私有制下那种盲目性和无序性,才能从以往的追逐利润的增加转向社会整体福祉的增进,使还富于民和藏富于民成为可能。总之,只有在破除私有制并建立公有制的前提下,实现共同富裕才是可欲可求的目标。
二是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论。物质生产力水平是制约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性和决定性力量,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因而人类社会的形态、结构和性质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由此马克思恩格斯把生产力的高度发达视作建成共同富裕社会“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8页。,这是由于当社会生产力尚未臻至高度发达的历史阶段时,社会所生产的物质财富并不能完全满足所有个体的全部需要,生存压力和现实竞争仍会对社会成员产生困扰,不同个体的财富占有总量和消费能力还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和分异,此时也依然存在着局部的经济贫困和物质匮乏。共同富裕所追求的是一种高度共享的富裕状态,首先需要解决各类产品的生产与供应的问题,只有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才能从根源上解决供给不足的问题,进而消除经济贫困和生存压力,使广大群众在物质上和精神上不断富足和发展起来,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垫石铺路。
三是共同富裕的阶段分别论。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下,无论处于何种阶段和何种程度的人类社会在宏阔的历史视野中都“从属于更大的、更长的过程”3姜辉、林建华:《当代中国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及其演进逻辑》,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均会表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和时代性烙印。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从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审思出发,以社会经济发展成熟程度为主要评判标准,创造性地提出共产主义社会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之分。在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虽然在所有制层面上已经完成了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向与跃升,消除了相对剥削和经济特权存在的制度土壤。但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并非一蹴而就,因此在分配层面仍以按劳分配为基本准则,在形式上表现为凭借劳动量取酬与获得生活资料的平等权利,并未充分考虑“劳动者劳动能力、赡养家庭等方面的差异”4赵学清:《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再探讨》,载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年第6期。,故而形式上的平等会带来社会个体间富裕程度具有事实上差别的结果。而进入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后,社会在所有制层面依然承袭和沿用公有制的制度框架,但在分配领域则用“按需分配”取代原来“按劳分配”。正是在公有制为前提和“按需分配”原则为支撑的双重作用下,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共有丰裕充足的物质财富以实现人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同富裕理想。
总体而言,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是人类认知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和伟大飞跃,对千百年来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富裕问题作出了明晰而科学的回答,深刻地揭示了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和发展规律,为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
(三)思想传承:对十八大以前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共同富裕思想的赓续发展
中国共产党是立党为公和执政为民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5李海青、李青青:《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成功之道》,载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是对政治使命的高度自觉和对历史发展的理性回应。党在领导中国人民消灭绝对贫困和促进共同富裕的历史征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出了兼具马克思主义理论底色和中国实践特色的共同富裕思想,并因时因势地对其加以调整、补充和完善,进而指导共同富裕的中国实践不断取得实质性突破和跨越式进展。
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在不同的时空场域和现实情境下具有不同的实践指向和理论蕴含。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近代中国仍处于以“以自然经济为基本生产方式”1闫茂旭:《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年版,第33页。的农业社会阶段,土地作为社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最主要的财富形态的性质定位还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但土地主要集中在地主与官僚阶级手中,广大农民群众处于无地或少地的从属地位。毛泽东领导党在革命战争的特殊背景下审慎地使用“超经济力量”的行政权力为后盾和支撑强制推行新的土地分配制度,彻底铲除了“封建性的地权与财权”2杨灿明:《中国战胜农村贫困的百年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载于《管理世界》2021年第11期。,以期从根源上消除土地兼并的弊病,并具体制定了“低利农贷”3陈争平、尹秀秀:《抗战时期中国农贷扶贫经验——以红色金融企业北海银行为例》,载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1年第6期。和减租降息等政策,在有限的条件下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的生存境况和收入水平。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的恢复与秩序的重构,党依托过渡时期总路线逐步完成对非社会主义因素的限制和改造的任务,社会主义制度也由此得以基本确立和巩固,为共同富裕奠定了制度基石。1953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首次在中国语境下提出共同富裕概念,要求以农业生产互助组和生产合作社的形式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的农业发展道路,进而在充分凝聚、整合与发挥广大农民群众集体智慧的基础上“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4《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62页。。1955年7月,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重申“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5《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7页。的殷切期望和政策目标。与变革生产关系的实践同向并行的是,党也不断摸索提高生产力的方式和途径。在第三次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后,其内涵与外延均随着实践的推进而逐步完善与拓展。
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共同富裕的本质特征、根本目标和推进路径等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思考与探索。邓小平对共同富裕的理解遵循着马克思的基本观点和毛泽东的一贯主张,强调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向度去解读社会主义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这是党的历史上首次将共同富裕标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揭示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制度目标与价值追求上的根本区别。除此之外,邓小平还创造性地提出“先富带后富”的发展路径和政策安排,鼓励部分有条件的人和地区通过勤劳奋斗先行致富,之后再反馈与扶助后富群体和地区,最终达至共同富裕的伟大构想。江泽民在推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着重关注对分配制度的调整与优化,明确提出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原则,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胡锦涛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提出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社会公平”7《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走公平正义的共同富裕道路。
从理论发展的脉络来看,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共同富裕思想是中国式共同富裕实践的经验凝括和教训总结,相较于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而言在内容上更加整全、逻辑上更加严密、认识上更加具体、指向上更加明晰,尤其是对共同富裕的本质理解、理念内涵以及达至路径等问题都作出了独到且深刻的回答,是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最为直接、最为重要的理论来源,为其提供了基本的思想框架和价值理据。
二、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的核心要义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历史性地消除绝对贫困后,共同富裕已由以往的“发展预设目标转向实际落实”8任剑涛:《发展结构之变:“共同富裕”的宏观论题》,载于《理论探讨》2022年第3期。,标志着我国进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和消减相对贫困的历史新阶段。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并非是对既往共同富裕思想的简单继承和提法创新,而是“共同富裕在这一历史阶段的理念体现”9张春敏、吴欢:《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贡献》,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20年第1期。,对现实问题予以理论回应和规范解答,是“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10王建国、包安:《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体系的构建》,载于《社会主义研究》2018年第1期。的思想遵循和基本导引。准确理解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的核心要义需从生产层面、分配层面以及过程层面等向度加以全方位释读。
(一)生产层面:提质增量的“发展富裕”
从生产层面解读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需要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富裕”一词上,关涉的基本论题是新时代用何种方式把“蛋糕”做大做优,从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应从发展优先性、生产高效性以及生产全面性三个方面加以解读:
一是发展应具有优先性,要始终奉行“发展才是社会主义”1杨英杰:《发展才是社会主义》,《学习时报》,2019年04月29日。的基本原则。“经济问题的解决是一种‘根本解决’”2汪信砚:《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道路的哲学表达》,载于《哲学研究》2018年第1期。,共同富裕的首要前提和基础条件是富裕,这种富裕是指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的社会产品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裕。故而只有在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谈共同富裕才具有现实意义,否则只会陷入“共同贫穷”与“一齐落后”的境地。从国际通行的一般衡量标准和重要参数来看,当前中国还是“中等收入国家”3张来明:《中等收入国家成长为高收入国家的基本做法与思考》,载于《管理世界》2021年第2期。,国民经济总量和社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较而言还有较大的差距,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还远未臻至当代意义上的富裕程度。到2035年时要实现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8页。,必须保持一个较高的经济增长速率。因此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论及共同富裕时需将扩大社会生产和推动经济发展作为新时代党执政治国的中心课题,确保为达至共同富裕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是生产应具有高效性,要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的改善和效益的提升。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位,改革开放创造了经济腾飞的“中国奇迹”5张树华:《中国之治让人类文明百花园更加多姿多彩》,载于《红旗文稿》2022年第8期。。然而,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并未摆脱后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所走的“低效率高耗能”的惯常模式和发展路径,其产生的消极后果是能源过度耗损、环境质量持续恶化以及经济结构进一步失衡,这种缺乏发展质量的经济增长模式会逐渐侵蚀和削弱我国未来发展潜力。新时代共同富裕所倡言和强调的富裕不是以环境污染及资源大量耗损为代价的短时暴富,而是以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为突破口,着重从既往关注增长速率的低质高速发展转向补短型增长和升级型增长并重的高质平稳发展,通过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持续推动产业升级优化,以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基础培育发展新动能,妥善处理以往长期高速增长中积累的结构性矛盾,进而为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富裕赋能固基。
三是生产应做到全面性,需要涵盖物质、文化、生态等多方面产品的生产供应。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话语叙事中,富裕一词主要是一个经济话语,描述的是物质财富的丰裕状态,是与生活贫困和物质匮乏相对应的概念。而在十八大以后的党的重要文献中,共同富裕的表达多次出现在社会建设部分,呈现出一种与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交融互促的态势,这表明在新时代的语境下谈及共同富裕必然是包括物质丰裕、精神富足、生态宜居为主要内容的全方位富裕,因此在实现传统意义上“富口袋”的基本目标后,更要确保生产的全面性,以满足人民“富脑袋”和“富生活”的多样化、多层次和多向度的合理需求。
(二)分配层面:大同小异的“共享富裕”
在分配层面解读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要把分析重心放在“共同”一词上,指涉的核心问题是新时代用何种方式把“蛋糕”分好分匀,基本要求是蛋糕分配量大体上相同(大同)且允许有适当差距(小异),从而建构公平合理的社会财富分配格局,这应从富裕共享性、差距合理性与阶层流动性三个关键点切入。
一是富裕应具有共享性,在财富共享的主体上“一个都不能少”6李清彬:《迈向共同富裕的分配行动探究》,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页。。“共同”一词本就涵括“彼此都具有的”词义,以“共同”作为“富裕”的修饰前缀和限定语词可以理解为是社会资源和物质财富集体占有的一种产权表达。因此社会主义制度模式下的这种产权形式概括为“‘共同所有’基础上的‘个人持有(占有)制’”7贾可卿:《共同富裕与分配正义》,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67页。,这决定了每个社会个体对共有财富的持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具有制度上的规定性、法理上的正当性和道义上的合理性。新时代共同富裕就是要使社会生产的各类财富更具有普惠性和共享性,是要允许不同的地区和各类主体共同参与到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中来,确保每个个体在机会享有、成果分配等方面具有同等的现实权利,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达至一种普惠性富裕的状态。如果还存在部分地区和特定人群在现行的富裕标准下明显不富裕,那么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成效和水准则是有待商榷的。
二是差距要具有合理性,需要保持在具有激励效用的限度内。在马克思的理论构想中,未来社会的理想形态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自由人联合体。但以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实况对标共同富裕社会的理想标准,则新时代仍属于共同富裕的初级阶段,是一种“不完全而求完全的共产主义”1王海明:《理想国家》下册,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第515页。,还需要综合利用国家政策和市场机制等多种手段促进经济发展和保证社会公平。新时代共同富裕不是完全否定和排斥差距的存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机制下,若是在资源配置和财富分配的环节中忽视不同个体和要素在财富创造过程中的“非等量付出”和“非对等贡献”,一味片面强调“均平”和“等分”则会挫伤劳动积极性,造成分配结果违背“按劳分配“和“多劳多得”的基本原则,使“出工不出力”成为个体的最理性选择和最优生存策略,这从长远看必然会出现“低效率均衡”甚至最后陷入“共同贫困”的深渊。同时,新时代共同富裕表现出容许合理且适当差距存在的一面,如果不同个体、不同地区的富裕程度差距过大,则表明有相当数量的人处于一种相对贫困的状态,这就与共同富裕的初衷相去甚远乃至背道而驰。因此新时代共同富裕并不意味着消除收入差距和实现分配上的完全均等,而是通过市场优化配置和政策宏观调节的方式,使得社会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保持在一个既能彰显公平正义,又具有激励效用的弹性区间内,努力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竞争与合作的有机结合,只有如此方能做到各安其位、各取其分和各尽所能。
三是社会阶层要具有流动性,需要保证阶层流动通道的畅通。习近平指出:“要防止社会阶层固化,畅通向上流动通道”2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载于《求是》2021年第20期。,新时代共同富裕是与两极分化和阶层固化不相容的,保证每个社会个体享有公平的发展机会和足够的上升空间是其应有之义。从根本上来看,社会阶层固化和流动性减弱的根源在分配领域,“掌握绝大多数资源的先富群体不仅垄断了今天的财富存量,而且也将垄断未来的财富增量”3沙烨:《跨越财富鸿沟:通往共同富裕之路》,当代世界出版社2021年版,第8页。。在财富存量已有所属而财富增量流向已定的情况下,处于社会底层的群众很少有通过努力奋斗而改善自身地位与现实境况的机会,大多只能选择“躺平”。而对于富裕阶层的群体而言,即使通过“躺平”的方式也能利用先期积累的财富优势不断集中社会创造的新财富,终会走向“贫者地无立锥,富者田连阡陌”的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事实上,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会自动纠正和合理调整由各种客观因素所导致的结果不平等,贫富差距扩大和供给过剩是必然现象,长此以往整个社会就有陷入发展停滞和秩序崩解的危险。新时代共同富裕作为矫正社会贫富差距问题的原则和目标,其调整和改革的目标并非仅仅是针对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和收入格局,更涵盖社会个体的发展空间问题,因此从分配领域去理解新时代共同富裕需要将阶层流动性的问题考虑进来,探索并建构“能者上,庸者下”的阶层流动机制,进一步解决社会阶层固化和流动性减弱的问题。
(三)过程层面:长期渐进的“循序富裕”
从过程层面解读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需要准确把握“循序”这一基本原则,深刻地认识到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需要接续奋斗、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这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新时代推动共同富裕等不得,应尽力而为。从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全景图上看,“成功的经济增长与不成功的收入分配都是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的一种特色”4李实:《当前中国的收入分配状况》,载于《学术界》2018年第3期。。一方面,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使中国跻身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并正处于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道路上,国民经济总量、结构及发展质量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与改善。但另一方面,在低收入阶段积累的先富和后富间的差距已十分严重,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甚至长期“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5李海舰、杜爽:《共同富裕问题:政策、实践、难题、对策》,载于《经济与管理》2022年第3期。,具体表现为城乡、区域及群体间的收入分配存在显明差别,且这种差距随着时日推移逐渐拉大。客观地说,这种现实存在的发展差距并非是共同富裕的对立面,而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和摆脱普遍贫困的策略选择,是共同富裕过程中量的积累和局部实现的特殊阶段。但这一特殊阶段并不能够自动跨越,发展差距亦不能自动消除,因此推动共同富裕是新时代党执政治国不应等也不能等的紧迫任务。同时,要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1张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百年基本经验》,载于《理论月刊》2021年第6期。,坚持整体布局与分类施策相结合,综合运用制度创新、政策调适、治理优化和科技赋能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以及持续性,加快构建整体协同、价值相契、方向一致的制度配套和政策体系,进一步解决发展不充分及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促进发展机会更为公平、更为广泛地惠泽全体人民,从而推动新时代共同富裕取得更为实质性进展。
二是新时代推动共同富裕急不得,应量力而行。在中国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发展中大国要推进共同富裕是一个兼具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的浩大工程,其涉及的任务之重、关系之多和过程之艰史所未见。随着新时代共同富裕实践的逐步推进,社会改革和政策调整的性质会由帕累托式改进向卡尔多式改进转变,改革的目标也由之转向对现存不合理的利益格局和未来财富流向进行系统调整和重构优化,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社会公利与个体私利的冲突将会不断升级和显化,使得改革的难度与阻力日益增大。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带来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2罗健:《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探析》,载于《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3期。也给共同富裕的实现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国内矛盾和国际风险交织重叠的背景下,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是一场“接力赛”和“耐力赛”,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挫折和困难,因此要坚持实事求是和理性务实的态度,在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积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三、结语
共同富裕思想“天然地包含着内在的社会张力、历史张力和理论张力”3胡承槐、陈思宇:《关于共同富裕的若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考》,载于《浙江学刊》2022年第1期。,是一个具有历史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的理论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段和时代场域下共同富裕思想呈展出不同的思想内蕴和实践指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基础上,顺时应势地提出一系列关于共同富裕的新理念、新要求和新举措,并在推动共同富裕的现实征程中逐渐形成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作为中国式共同富裕实践最新的理论表达和经验凝括,蕴含着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本质特征的深刻洞察和精准把握,彰显了理论与实践相融通、认识论与方法论相统一的理论特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要坚持以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作为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努力澄清关于共同富裕的认知误区并凝聚发展共识,积极推动共同富裕实践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