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公害养殖水环境中的胁迫因子及管理对策

2022-11-17张文革

农业知识 2022年8期
关键词:水质养殖动物

张文革

张文革:滨州市滨城区渔业资源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

随着集约化养殖模式的推广,水产养殖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养殖密度趋高、投喂频率增加、消毒剂和药物滥用以及管理方法失当等等,使养殖水体的污染程度不断加剧,养殖水环境日益恶化,导致病害频发、养殖效益下降。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各种因素的负面影响,使养殖动物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就形成环境胁迫。环境胁迫有时是致命性的,可导致养殖动物直接死亡;有时是亚致死性的,可引起养殖动物的应激反应。环境胁迫具有可叠加性,也就是说,多个不同的胁迫因子同时作用于养殖动物时,会造成更严重的负面后果。

一、物理胁迫

物理胁迫,包括温度过高过低、光照过强过弱、噪音大等产生的胁迫。在物理胁迫条件下,养殖动物的生长将受到影响。如对虹鳟的研究表明,在连续高温刺激下,实验鱼的生长率和存活率均显著下降。这主要是由于物理胁迫扰乱了养殖动物的正常生理状态,从而导致其食欲下降,因此养殖动物的生长率和成活率也受到抑制。

二、化学胁迫

化学胁迫主要是水质、污染物和含氮化合物积累等,包括水质恶化导致化学指标超标、环境污染导致有毒物质介入或富营养化、含氮排泄废物累积等。化学胁迫显著影响养殖动物的生理状态及免疫力。鱼类用药以后,药物以原型、代谢物形式随粪尿排泄到体外或直接在水中泼洒药物都会造成水环境中药物的残留。死亡藻类过多,氨态氮、亚硝酸盐含量超标以及藻类毒素过高,会对养殖生物的机体产生影响。分子氨在0.01~0.02mg/L的次致死浓度下,会破坏鱼虾皮肤和胃、肠的黏膜,造成体表和内部器官出血。亚硝酸盐浓度过高,会引起某些代谢器官功能失常。当养殖水体中盐度和氯离子浓度发生剧烈变化时,鲈鱼血浆中的α-生育酚显著下降,因此其抗应激能力也相应下降。在高含量硝酸盐和亚硝酸条件下,斑节对虾血淋巴运输氧气的能力显著降低。在化学胁迫严重的情况下,胚胎的畸形率显著上升,因此胚胎的畸形率可以作为评价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化学胁迫也会使养殖动物的生长率明显受到抑制。在高铜胁迫条件下(500mg/L),除了生理状态受到影响外,实验动物的生长率也显著降低。富营养化的养殖水体则容易引起泛池的发生。

三、生物胁迫

生物胁迫包括高密度养殖导致的拥挤、与其他物种的竞争以及病原生物的侵袭等。在拥挤、高密度等生物胁迫条件下,养殖动物的免疫学指标显著下降,抵抗疾病的能力显著降低,死亡率也相应上升。寄生虫侵袭或细菌感染,鱼类会出现烂鳃、细菌性肠炎等,未治愈时,肝脏有不同程度的炎症,这时拉网起捕,往往容易发生应激。病态状况下的鱼类摄食、生长均受到负面影响,饲料转换率降低。

四、管理胁迫

管理胁迫是指在养殖过程中由于人为操作而对养殖动物所造成的胁迫。高强度的管理胁迫将对养殖动物的生理状态、免疫力、繁殖和生长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在拉网、捕捞、苗种运输、分池、麻醉、消毒、病害用药等操作强度较大或管理不当时,养殖动物的生长率显著下降。网箱养殖在反复捕捞刺激后,鲫鱼的生长率显著低于没有刺激组。

五、环境胁迫的预防或缓解

为了预防或缓解环境胁迫的影响,水产养殖者必须采取措施尽量消除各种胁迫因素。如维持良好的水质和卫生条件、尽可能采用温和的管理操作、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干扰以及选育抗逆性强的品系等等。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许多环境胁迫因素是不可避免的。例如,由于气候导致的温度、盐度突然变化,外界的污染、病原侵扰,种苗运输、分池、更换网箱等日常操作。因此,考虑如何降低或缓解胁迫对养殖动物的影响似乎更为可行。

由温度产生的胁迫可通过升降温度调控,盐度在一定范围内也可调控。培养优良水环境,调节好水质,经常泼洒EM菌液、光合细菌等微生态制剂,改善水质、底质,定期换水,通过改善水环境,减少病害发生,减少应激发生。一旦发现鳃病变,体表有寄生虫,应及时全池或全网箱泼洒消毒剂,彻底杀灭水体环境中的寄生虫和有害细菌。

由药物引起的胁迫,可通过换水减弱其影响;由老化水质引起的胁迫可通过换水、合理施肥或使用微生物制剂对水质进行改良;由污染引起的胁迫,应先阻断污染源,再更换大量清洁水进入养殖水体。

在应激条件下养殖动物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来抵抗胁迫。因此良好的营养状况是保证养殖动物抵抗环境胁迫、防御疾病的物质基础。饲料中免疫增强剂的使用存在时间效应,即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它可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促进生长,但超出有效时间,它将产生免疫抑制。由此可见,不仅营养全面均衡的优质饲料十分重要,而且科学的投喂方法(投喂量和投喂频率)在养殖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各种营养素具有各自的功能特点,因而,在缓解环境胁迫影响、维持良好免疫活力和抗病力方面的作用也存在差异。较为普遍使用的营养素主要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脂肪酸和微量元素。

非营养性免疫增强剂主要包括免疫多糖、化学合成物(抗氧化剂)、微生态制剂以及中草药等。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非营养性免疫增强剂可显著提高养殖动物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猜你喜欢

水质养殖动物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 加快推进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工作
订单养殖能否促进农民增收
订单养殖能否促进农民增收
特种养殖需做好市场研判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水质的年轮——读《时光的年轮》
观水色,辨水质
观水色,辨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