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2022-11-17姜在新付艳东范开涛
姜在新 付艳东 范开涛
近年来,莒县通过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规范化建设省级试点,积极推进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社会化服务工作。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效促进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切实保障了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截至目前,全县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140家,其中专业服务公司9家、农机合作社95家,年服务粮食等重要农产品面积近70万亩,服务农户90575户,营业收入5704.1万元。
一、建设高标准农田,夯实粮食生产基础条件
(一)因地制宜推进综合开发
采取“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方针,按照水利化、机械化、便民化、产业化、生态化、长效化“六化”统筹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开发,为社会化服务组织在项目区内开展耕、种、管、收全过程服务提供便利。
(二)探索创新“四三四”工作法
坚持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调度、统一监督四个统一,提高建设质量;建立综合协调、智慧管控、监督处罚三个机制,加强项目管理;严守廉洁自律、安全生产、农民权益、粮食安全四条底线,打造放心工程。真正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三)突出效益抓项目建设
建成项目区内的农田必须是良田,粮食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大幅提高,农机作业成本每亩降低20元,粮食平均每亩增产80公斤以上,农户节本增收效果显著,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当前,莒县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93.28万亩,累计投资11.96亿元,2021年新增建设高标准农田12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7.1万亩,2021年莒县被评为全省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示范县。
二、培育扶持服务主体,增强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
(一)培育扶持多元化服务主体
莒县以提供粮食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的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为重点,把专业服务公司和服务型农民合作社作为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进行培育扶持,采取外引内孵的方式,引进金丰公社、丰信农业等知名社会化服务组织,同时,每个乡镇街道重点培育2~3家本土优秀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其专业化、规模化,增强其耕、种、管、收全程服务能力,扩大其服务半径。莒县鑫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是本土培育的“明星社会化服务组织”,入选2021年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500强名单,年服务面积达4万亩,秸秆回收1万吨,能提供包括种子、农资等生产资料采购,农作物的耕、种、防、收以及粮食烘干、销售等全环节服务。2021年12月,合作社理事长吕振柏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
(二)加大相关政策资金扶持
结合各类涉农优惠政策和财政奖补项目,莒县加强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提升其服务能力和服务领域。莒县明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年农作物服务面积近10万亩,去年,该合作社成功申请了“鲁担惠”农贷300万元,利息仅为年利率2.65%,之后又获得了2021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质量提升和培育项目8.77万奖补资金。
(三)全力推进示范创建工作
针对一些服务能力强、服务质量高、示范带动作用大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业生产性社会化服务示范组织创建活动,建立发布莒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名录库,在政策、项目和涉农资金奖补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优先扶持。当前,莒县共创建省级农业生产性社会化服务示范组织3家、市级5家、县级26家,纳入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名录库管理的23家。
三、创新服务模式和组织形式,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益
(一)大力推广“菜单式”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
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多元化培育,使服务内容、领域尽量包含农业生产中的全部环节,以满足农户的多样性需求,农户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意愿,因地制宜地进行单环节、多环节、全环节的生产托管服务。2021年随机抽取320家小麦种植户进行走访调查,农户对小麦生产托管项目的满意度为100%,大家普遍认为通过托管每亩地增产50斤以上,而且节省成本近100元,其中,统一植保打药环节最受农户欢迎,过去农户自己打两遍药都没有现在托管服务一遍药的效果好,而且省时、省力、省钱。
(二)推进以生产托管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
依托农业生产托管项目,聚焦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利用财政资金撬动,引导农户改变传统经营方式,推广“社会化服务主体+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有效的组织形式,实现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当前,莒县累计实施小麦生产托管项目近12万亩,覆盖9个乡镇街道247个村,惠及27018家农户,农户亩均节本增收150元左右,村级集体经济累计增收80多万元。
(三)创新“党社服”三位一体服务模式
党支部搭台、合作社架桥、“田保姆”唱戏,发挥村党支部、村集体的组织优势,组织小农户成立合作社,把土地集中连片,由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生产托管,实现互利多赢。当前,莒县有30多个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与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对接,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农业生产托管面积达2万余亩,集体经济村均增收1.4万元。
四、拉伸社会化服务链条,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
(一)推动服务横向联合、纵向延伸
莒县采取“种子、农资、技术、互联网、粮食加工销售+服务”等方式,推动涉农企业等组织向农业服务业延伸;鼓励各类服务主体以资金、场所、技术、服务等要素为纽带,围绕农业全产业链,支持“订单”农业,加强联合合作,促进融合发展。山东丰信农业与青岛花生研究所、鲁花等花生油加工企业合作,在莒北推广高油酸花生种植面积近1万亩,涉及农户6000多户,亩均增产50公斤、增收320元。
(二)促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
对县域内畜禽粪便进行收集,采用无害化处理,就地消纳、就近还田;对农作物秸秆进行粉碎还田或者回收利用,回收的秸秆可以作为黄贮饲料或肥料、燃料、基料等,初步建立起养殖户、服务组织和种植主体紧密衔接的绿色种养循环发展模式。当前,莒县已推广施用粪肥4万亩。2021年,秸秆还田38万亩,秸秆回收综合利用约10万吨,其中作为黄贮饲料的近2.6万吨。
(三)推动农机农技融合发展
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参与农机试验示范作业、农技推广试验项目,充分发挥其在推广深耕深松、统防统治,小麦宽幅精播、镇压等农业技术方面的作用,通过标准化、流程化的作业,推动农机农技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2021年,莒县正常运营的农机合作社约为95家,拥有大中型拖拉机共计750台,稻麦、玉米联合收获机482台,大型粮食烘干机12台,其他配套机具2124台(套);推广小麦宽幅精播18.1万亩,统防统治推广面积37万亩,全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7.5%左右。
五、工作成效显著,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一)保证了国家粮食安全
夯实了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生产基础条件,提高了产量和效益。以小麦为例,莒县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社会化服务组织托管、农业产业链延伸等措施,每亩小麦平均增产105公斤,节本增收175元,极大促进了农户种粮积极性。
(二)加快了莒县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
开展以生产托管为主的社会化服务工作,有助于农业良种、良技、良法的推广,同时,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当前,莒县农业机械化率89%,土地经营规模化率达60%。
(三)推动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莒县提高了小农户的组织化水平,全县农业社会化服务涉及小农户85355户,占服务农户总数的94.24%。
(四)保障了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
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统一了施肥、打药等环节管理,防治病虫害的效率大大提升,农作物的农残水平大大改善,农业投入品减量明显,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2021年,全县化肥使用量同比减少1.5%,农药使用量同比减少2%;农产品抽检定量检测1097批次,覆盖莒县全部主要农产品,合格率98.5%。
(五)有助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托管服务让秸秆回收综合利用更为普遍,改变了农户焚烧秸秆的传统习惯,大大减少了村庄农作物秸秆乱堆乱放现象,既变废为宝,又美化了环境。另外,化肥、农药等农业包装废弃物也得到了统一回收,防止了土壤及水源污染,促进了乡村生态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