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2022-11-17迟子建

初中生世界 2022年33期
关键词:霜花残雪立春

文/迟子建

立春的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是一颗颗爆竹,噼噼啪啪地引爆了春天。我想这时节的杭州,是不愁夜晚没有星星可看了,因为老天把最美的那条银河,送到人间天堂了。

而我这里,北纬50 度的地方,立春之时,却还是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早晨,迎接我的是一夜寒流和冷月,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想必霜花也知道节气变化了吧,这天的霜花不似往日的,总是树的形态。立春的霜花团团簇簇的,很有点花园的气象。你能从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来,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单瓣的矢车菊来。不要以为这样的花儿,一定是银白色的,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异的光辉了。初升的太阳先是把一抹嫣红投给它,接着,嫣红变成橘黄,霜花仿佛被蜜浸透了,让人怀疑蜜蜂看上了这片霜花,把它们辛勤的酿造,洒向这里了。再后来,太阳升得高了,橘黄变成了鹅黄,霜花的颜色就一层层地淡下去、浅下去,成了雪白的了,它们离凋零的时辰也就不远了。

虽然季节的时针已指向春天了,可在北方,霜花却还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赶也赶不走。什么时候打发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在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它这一去也不是不回头,逢到寒夜,它又来了。不过来得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闪闪烁烁地隐现在窗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树枝叶稀疏的梅。四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的积雪也逐渐消融的时候,霜花才彻底丢失了魂儿。

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坡。嫩绿的草芽像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腐殖土,要以它的妙手,给大地绣出生机时,背阴山坡往往还有残雪呢。这样的残雪,还妄想着做冬的巢穴。然而随着冰河乍裂,达子香花开了,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是透着清香的树、烂漫的山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那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痕。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

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也就是说,极北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来的。它从三月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春天在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地羽翼丰满起来了。待它可以展翅高飞的时候,解冻后的大地,又怎能不做了春天的天空呢!

(选自《原来姹紫嫣红开遍》,迟子建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22年版,本刊有删改)

—— 鉴 赏 空 间 ——

本文作者通过描写极北春天姗姗来迟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北国早春的歌颂和赞美。同学们可将本文与《春》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两者的异同。在写法上,两篇文章都极尽修辞描写之能事,生动传神地描摹着春的面貌,基调纯真烂漫,文笔清新自然。在主题上,《春》强烈地抒发了作者的盼春、爱春、颂春之情,而《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则在此基础上寄托了更丰富的内蕴,表现了春历经曲折但勇于抗争的蓬勃的生命力,增添了文章的理趣。

—— 读 有 所 思 ——

余世存在《时间之书》中说道:“不仅中国人无数次地呼唤、歌咏春天,全世界都对春天有一言难尽的情感。”请你结合两篇文章说一说,春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而人们又在春光中寄托了什么样的深情?

猜你喜欢

霜花残雪立春
农事 立春
“立春”知识大比拼
雪中
品梅
霜花 等
寒夜生花
喜鹊
残雪的理想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