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籽粒型豌豆新品种靖豌4 号
2022-11-17蒋彦华王分秒周金娥唐永生
蒋彦华 王分秒 周金娥 唐永生
(云南省曲靖市农业科学院,曲靖 655000)
曲靖市干籽粒豌豆种植多以地方老品种为主,生产上品种缺乏、单产较低。在此背景下,曲靖市农业科学院(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曲靖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以优质高产、多抗广适为干籽粒型豌豆育种目标,2004 年以曲靖地方老品种白花豌豆为母本、麻豌豆为父本杂交组配,原系谱编号:靖豌2004-30。经过7 年7 个世代分离、鉴定后,2010年收获性状稳定单株行。2010-2012 年进行集团繁殖;2012-2014 年进入资源评价试验,表现抗旱、耐冷,中抗白粉病;2014-2015 年参加云南省豌豆新品种比较试验;2016 年定名为靖豌4 号;2016-2018年度参加云南省豌豆新品种区域试验,遗传性状稳定,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田间长势一致;2021 年5 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豌豆(2021)530009。
1 品种特征特性
1.1 生物学特性靖豌4 号株型蔓生,植株生长整齐,复叶普通叶型,叶色鲜绿,幼茎绿色,花色白色,双花花系。荚质硬,荚形直,鲜荚绿色,成熟荚浅黄色。粒色淡黄,粒形球形,黑脐,种子表面光滑。靖豌4 号属中熟普通型冬性豌豆品种,秋播95d 现蕾、124d 开花,全生育期179d。株高95.0cm,单株茎枝数3.5 个、有效分枝数2.3 个。单株实荚数14.3荚,荚长5.4cm、荚宽1.0cm。单株实粒数54.0 粒,单荚粒数3.8 粒,单株干籽粒产量10.3g。百粒重18.45g,属小粒型品种。
1.2 品质分析据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2019 年10 月检测结果,靖豌4 号蛋白质含量18.4%,淀粉含量42.5%,单宁含量0.681%,总糖含量2.27%。
1.3 抗性评价2019 年5 月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豌豆病害推荐测试单位)鉴定,靖豌4 号中抗白粉病(MR),中感锈病(MS)。
2 产量表现
2.1 品种比较试验2014-2015 年参加云南省豌豆新品种比较试验,靖豌4 号每hm2平均产量3109.5kg,较对照云豌18 号增产442.5kg,增产率16.6%。
2.2 区域试验2016-2018 年度参加云南省豌豆新品种区域试验,靖豌4 号第1 年度各试点每hm2平均产量2209.5kg,较对照云豌18 号增产182.2kg,增产率9.0%;第2 年度7 个试点平均产量2911.5kg,较对照云豌18 号增产1017.9kg,增产率53.8%;2 年度平均产量2560.5kg,比对照云豌18 号增产600.1kg,增产率约31.4%,产量结果居参试品种第2位,增产效果极显著,表现出较强的丰产性。
3 栽培技术
3.1 选地和整地适宜的地块能提供充足的养分,有利于豌豆的正常生长,提高豌豆产量与品质。靖豌4 号种植地块最好为地势平坦、通风向阳、有灌溉条件、土壤物理性状较好的旱地,以耕层深厚、结构适宜、肥力均匀、理化性状良好的壤土为宜,土壤pH 值6.5~8.0 最佳[1]。另外,豌豆忌连作,种植地最好选择与玉米、马铃薯、烤烟等轮作的地块。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翻犁、耙细、平整土地,为保住土壤墒情,最好不要深度翻犁,以翻犁土壤20~25cm 为宜,整地接墒后选择当地最佳时期抢墒播种。
3.2 播种选用当年收获的大小均匀、籽粒饱满的种子,播种前人工或机械精选,确保种子纯度。可选用包衣种子或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拌种处理,以控制苗期地下害虫为害和预防前期根部病害发生[2]。靖豌4 号秋播全生育期179d,最佳播种期为9 月下旬至10 月中旬。播种时施足底肥,以每hm2施用复合肥225~300kg 或农家肥15000kg 为宜。播种时选择合理的株行距,以最大限度提高复种指数,播种株距5~6cm,行距30~50cm,中等肥力旱地播种密度38万株/hm2左右,适宜播种量75kg/hm2。
3.3 田间管理播种后如土壤墒情不足应及时浇出苗水,出苗20d 后可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 次(150~ 225kg/hm2),以利壮苗,灌水时不能让墒面长时间积水,以免死苗。开花结荚期是需肥需水临界期,又是水涝最为敏感的时期,可用5%磷酸二氢钾+5%甲壳素叶面喷施,10d 喷1 次,连续喷施2 次,以促进大荚大粒,此时如果有低温多雨天气,田间积水会导致豌豆成熟期推迟和荚果霉烂,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要适时排水。
注意虫、草害防治。当百株蚜虫超过1500 头时,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4000 倍液或24.5%绿维虫螨乳油1200 倍液(或其他菊酯类农药)喷雾防治蚜虫和潜叶蝇,每周1 次,连续防治2~3 次,兼治豌豆象[3]。生长期视情况人工锄草或用排草丹喷雾防治阔叶类杂草。
3.4 适时收获过早或过晚收获都会影响豌豆的产量、品质及外观商品性。收获过早,籽粒灌浆不充分,瘪粒较多;收获过晚,荚果易裂,掉荚掉粒。在叶片发黄、70%~80%的豆荚黄白时收获[4],收获期一般集中在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收割、脱粒、晒干后及时去杂去劣,干燥低温贮藏,可用磷化铝熏蒸以防治豌豆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