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农作物种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2022-11-17张丽
张 丽
(山东省东营市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东营 257091)
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良种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1]。近年来,东营市按照国家种业振兴的要求,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健全种子管理体制,推进种业改革创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企业主体培育、良种推广应用、种质资源保护、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1 东营市农作物种业发展现状
1.1 农作物新品种试验、展示示范稳步发展近年来,东营市高度重视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工作,建立了7 个稳定的小麦、玉米、棉花、水稻、大豆品种试验基地,承担国家、山东省农作物品种试验,年试验品种500 余个,为农作物品种审定、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建设省级小麦、玉米新品种展示示范中心各4 个、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中心2 个、棉花新品种展示示范中心1 个,展示示范品种包括国家、山东省新审定品种,农业农村部门主推品种及东营市主要种植品种,每年展示示范品种150 个以上。通过展示示范中心开展农作物新品种应用技术培训,指导农民科学选种用种,加快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应用,同时农业农村部门对推广品种的种性变化进行跟踪调查、风险评估,防止种性退化品种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目前,东营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9%,蔬菜良种覆盖率在95%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5%[2],品种多、乱、杂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变,种子质量纠纷事件大幅度降低,新品种推广应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1.2 农作物育种工作实现新突破近几年,东营市种子企业、科研育种单位加大育种研发投入,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农作物品种研发。山东众力棉业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签订棉花品种研究合同,东营市一邦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建立张洪程院士团队水稻品种试验基地,广饶县怡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山东农学会联合成立蔬菜种(苗)博士科研工作站,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种业产业园育种试验示范基地稳步推进,东营市现代农业示范区依托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山东基地实施耐盐作物品种选育,进一步带动提升了东营市农作物新品种研发能力。目前,东营市通过国审、省审的主要农作物品种达到6 个。2021 年10 月在东营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对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大豆高产稳产分子基础与品种培育”进行了测产,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含盐量为5‰的盐碱地里,种植的耐盐大豆材料 TZX—1736、TZX—805 每667m2产量可达264.8kg、263.3kg,创造了耐盐碱大豆新品种的单产纪录。
1.3 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和收集工作取得成效2020 年山东省启动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东营市组建了5 支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队伍,深入全市16 个乡镇90 个村庄、自然保护区及滩涂河流,对种质资源进行规范采集,完善原始记录、文字、照片、影像等资料,将数据及时录入数据库,目前共收集种质资源445 份,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采集的资源进行登记、分类、整理、上报,已提交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种质资源163 份,中草药种质资源19 份,并对特有农作物和中草药种质资源进行了标本制作,共制作标本55 份。对征集和收集到的种质资源进行扩繁和基本生物学特征特性鉴定评价,经过整理、整合并结合农民认知进行编目,提交到山东省种质库(圃)保存。通过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和收集,摸清了东营市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家底,收集了一批珍稀种质资源,并对收集的种质资源进行鉴定、保存,深入研究、发掘优异基因,丰富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东营市农作物育种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资源、新基因和新种质。
1.4 建设良种繁育基地,保障良种供应按照农作物种植区划、优势区域布局和生产实际,东营市建设了一批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的市级良种繁育基地,支持种子企业更新改造现代化种子生产加工中心,提升良种的生产加工能力。目前东营市每年建设小麦良种繁育基地800hm2以上,生产良种480 万kg,设施蔬菜种苗繁育基地4hm2,生产蔬菜种苗5000 万株,有效保证了良种供应。
1.5 加强农作物种子市场监管,生产经营秩序明显改善东营市建立了市县两级种子监管体系,加强种子质量监督、市场监管,营造了公平有序的种业发展环境。2017 年起,东营市建立了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备案制度,目前备案单位800 余家,基本实现了全市种子生产经营备案全覆盖。在监管内容上,以玉米、棉花、小麦、水稻等主要农作物种子为重点,以制种基地、种子经销集散地和案件高发地为重点地区,加强种子生产经营主体清理整顿,严厉打击无证无照生产经营、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劣种子、无证制种等违法行为,对办理的案件全部依法公开,建立了详细、准确的种子生产经营单位信息数据库。由于监督执法到位,全市种子市场环境大为改善,种子质量明显提高。
2 东营市农作物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强东营市现有种子企业8 家,无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和进出口业务企业,企业仅小面积繁育农作物常规种子和蔬菜种子(种苗)、经营自繁种子或代理经营其他企业种子,停留在低端价格市场层面,市场竞争力较弱。种子企业成立时间较晚,缺少科研人才,育种能力弱,目前东营市仅有2 家企业具备育种研发能力,由于培育新品种投入大,育种费、推广费高,土地流转成本和劳动力成本逐年提高,致使企业繁种成本逐年上升,因缺乏扶持政策、资金支持制约了企业发展。
2.2 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推广存在短板东营市依托现有种子企业建有小麦、玉米、水稻、棉花品种展示评价中心,由于种子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少、年龄偏大、技术力量薄弱,展示示范记载有时不规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地租金、农用物资、用工成本逐年增高,各级拨付的展示示范经费越来越显不足,影响了展示单位的工作积极性。
2.3 良种繁育基地的基础建设有待加强东营市小麦、棉花良种繁育基地田间排灌、种子晾晒等基础配套设施相对落后,基地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弱,先进的生产模式未能全面应用,影响了生产效益。
2.4 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保护工作亟待加强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范围广、周期长、专业性强,目前全市普查专业技术人员偏少、水平偏低,导致种质资源普查、收集不完全。
2.5 种子管理机构力量薄弱全市种子管理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每个县区农业农村部门种子管理工作在岗人员1 人,工作任务较重,无种子检验人员、设备,监管力量薄弱,影响了全市种子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 发展优势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种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使我国由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转变。2021 年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营市的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考察调研,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要加强种质资源、耕地保护和利用等基础性研究,转变育种观念,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创新领域取得突破,将科研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近年来,国家、山东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种业发展相关政策,2021 年9 月为进一步增强东营市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东营市出台了《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为东营市种业发展保驾护航。
4 加快东营市种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发展思路立足黄河三角洲,服务滨海盐碱地,加快育种能力建设,聚焦盐碱地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和公益性研究;汇聚国内外种业基础研究成果,引进科技创新优势力量,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培育企业竞争能力和供种(苗)能力,稳步构建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加快建成种质资源保护与共享、新品种培育与推广的种业基地,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4.2 对策建议
4.2.1 出台种业发展扶持政策政府应尽快出台一系列政策:包括审定新品种后补奖励政策,种业企业用地、用水、用电优惠政策,支持建设种业产业园政策,种业人才引进政策,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补助政策等。将制种机械、加工设备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为种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撑。
4.2.2 培育壮大农作物种子企业一是通过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财政资金配套,积极培育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龙头企业。二是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化育种模式,支持种子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新型研发机构,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联合做好水稻、棉花等耐盐农作物品种试验,建立院士团队农作物种子(种苗)创新试验基地和博士科研工作站,做好耐盐水稻、高产大豆、耐涝苜蓿等新品种选育。三是探索建立以财政资金资助、资金入股为引导,带动企业跟进和信贷、保险、基金等其他社会资本跟投等多元化投入模式,扶持有较强竞争力的种子企业成长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四是通过出台土地使用优惠政策、简化手续办理程序、创新金融政策支持、规范市场经营秩序、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创造良好的环境空间,助推企业发展壮大。
4.2.3 加大农作物品种试验、展示示范力度建设小麦、玉米、水稻、棉花、大豆等农作物品种高标准试验基地,对接国家、省农作物品种试验;建设省级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等农作物品种高标准展示示范中心,年展示品种达到180 个以上。进一步配套资金,加强试验示范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对试验示范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加强业务培训,把品种展示示范中心打造成科学选种用种平台、新品种推广培训教学基地,筛选推广适宜东营市种植的优良品种。
4.2.4 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地生产能力。通过实施东营市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补助资金,加强田间道路、灌排设施、晾晒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种子生产、种子烘干、种子加工等机械设备改造,改善生产条件,提升生产能力。二是要探索制种大户、专合组织等新型制种模式[3],构建种子企业与农户、大户、专合组织长期的合作关系,推广机械化、轻简化、工厂化制种技术,全方位解决劳动力缺乏、效益较差、技术落后等问题,稳定良种繁育基地面积。
4.2.5 扎实推进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一是提升种质资源保护意识,引导科技人员、企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种质资源保护行动,加强培训,提高普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二是继续收集古老、珍稀、特色、名优农作物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做好整理、登记、保存,按照国家、省有关要求提交省种质资源库(圃)。三是推进东营市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区建设,搜集引进种质资源,进行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做好野生大豆种质资源扩繁与表型鉴定。四是做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发掘优质种质、基因,强化盐碱地特色品种的开发利用,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4.2.6 加强农作物种业监管一是加大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开展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培训及普法宣传,强化行政执法、仲裁、调解等手段,坚决维护品种权人合法权益。二是加强种子企业及市场监管。加强种子企业检查,重点检查生产经营档案、包装标签及种子质量、真实性;加强市场检查,在供种关键时期,重点检查种子包装标签、生产经营备案、购销台账和种子质量、真实性,强化电商渠道种子经营行为的监管。三是加大种业执法力度。以品种权侵权、制售假劣、无证生产经营、非法生产经营转基因种子等为重点,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建立联合办案协调机制,强化部门内外协调协作,加强对案情复杂、社会影响较大的种业案件的查处能力。四是加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充实执法人员,强化执法培训,全面提升种业执法实务技能和执法办案水平。
4.2.7 全面推进现代种业园区建设围绕东营市盐碱地种业资源优势,支持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东营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特色种业产业园、国家种业创新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一是重点实施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盐碱地创新平台种业培育工程、盐碱地种业产业全链条培育工程、盐碱地种业价值链全要素培育工程,建设黄河三角洲种业产业园、航天育种科技产业园、耐盐碱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发等14 个种业项目。二是重点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黄河三角洲国家种业创新产业园,实施耐盐农作物品种培育工程,开展耐盐农作物研究。布局“一轴两园三环四类”,构建“新品种选育—种子种苗繁育—种子加工销售”3 个种业发展环节,构建适应盐碱地农业发展需要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产业体系。
4.2.8 加强种子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理顺种子管理体制,强化管理职能,引进种业人才,充实工作力量,加强种子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全市种业系统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打造一支业务精、素质硬的服务队伍,建设市级种子质量检验机构,提升种子管理服务水平,推动东营市种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