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视角下“1+X”证书制度的实施路径探索
2022-11-16黄飞华龙艳红黄小娥
黄飞华 龙艳红 黄小娥
【摘要】本文从企业视角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需求、认可、支持等方面分析当前实施“1+X”证书制度现状,从校企深度融合、校企业合作优化人才培养方面提出加大“1+X”证书制度企业宣传并建立证书使用的良性机制、发挥企业社会评价组织主体作用、优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共建校企“双师”型教师队伍、开展“订单式”培养以解决校企人才供需矛盾的策略,共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企业在实施“1+X”证书制度的社会导向作用。
【关键词】企业视角 “1+X”证书制度 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7-0106-04
“1+X”证书制度是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1+X”证书制度实施考核和发证的主体单位是企业(社会评价组织),培训主体则是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全面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人才供给能力,增强职业学校的市场吸引力,为推动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提供持续动力。自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启动以来,职业院校和企业在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的制定、组织培训考核等方面协同实施,通过将岗位技能标准融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将技能标准与企业岗位要求、技能标准相衔接,推进职业院校“1+X”证书教学体系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取证能力。但“1+X”证书制度实施在企业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校企深度合作高效协同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1+X”证书制度在企业方面实施的现状
“1+X”证书制度实施以来,很多企业对证书制度及具体实施情况还不是很了解,对证书的技术含量、证书公信力和参与度存在认知偏差,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企业对“1+X”证书制度的关注度较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发布及“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已经实施近三年的时间,可通过调研发现,无论是企业高管或员工,对“1+X”证书制度的实施了解较少,知晓程度远远低于职业院校,从侧面说明证书制度在企业中的宣传力度不够。当前,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在企业资质和执业资格等方面出台了相关文件,降低对企业人员执业资格相关方面的要求,比如建筑工程相关领域的安全员、施工员、材料员等持证要求数量降低,不再硬性要求各级人员的持证比例等。人员持证比例的降低对企业申请资质是有利的,但也给部分企业钻政策空子的机会,存在建设工程质量下降的风险。而从企业的成本角度考虑,部分企业不考虑在执证上岗培训方面增加投入,尤其是在非必要执证上岗的培训方面。部分企业对人员资质要求仅限于达到、刚好或满足。在人员资质准入门槛降低之后,企业为降低运营成本,对资质的维护和投入等方面是降低的,不再招聘有证书的员工或不再将拥有证书作为招聘条件。从供需角度看,企业对证书的需求下降,企业对“1+X”证书制度的实施关注度必然下降。
其次,企业对“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认可度较低。很多企业认为,学生在求学期间通过考试考取的职业技能证书,考核机构权威不够、考核标准不规范、知识点不全面、证书代表技能的真实性和实用性有待验证,给予证书比较低的认可度,也就是认定证书含金量不高。学生就业时,很难凭借证书受到用人企业的重用。实际上,学生没有经过社会真实岗位的锻炼,仅凭理论知识和学校简单的实操训练,即使通过考核其技能也没有完全达到企业岗位需求。再者,考核证书单位(社会评价组织)通常为一家企业,其在本行业的权威性、知名度和影响力对证书的发放亦有很大的影响,其他单位是否认可该单位发放的证书还有待观察,最终导致企业对“X”证书的认可度较低。
最后,企业参与“1+X”证书制度实施的主动性不够。深化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与企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也是院校的必然要求。从企业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知晓度和关注度较低的现状看,反映了企业对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主动参与性不够。一是表现在“双师”队伍培养和建设方面,校企合作深度还不足。由于“1+X”证书制度试点实施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专家参与培训和指导,“双师”队伍的建设有待得到企业的大力支持。二是在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制定、培训和考核等方面,除了国家有关部门确定的评价组织企业之外,其他企业参与比较少。三是在实施“1+X”证书制度后,企业缺乏主动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积极性。当然这有高职院校的原因,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未能及时修订体现“X”证书培养要求,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企业与学校对证书制度认识的不足。
二、企业视角下“1+X”证书制度实施的优化路径
通过对企业调研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后,笔者认为全面实施“1+X”证书制度,使证书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一)加大“1+X”证书制度在企业中宣传,建立证书使用的良性机制
在企业中广泛宣传“1+X”证书制度。企业作为直接用人单位,如对证书制度的考核、培训、取证、作用等内涵了解不够,必然会影响人才的使用,或者不公平使用。教育主管单位、职业院校和证书的社会评价机构要加大对“1+X”证书制度的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时机,让相关企业知晓国家正在开展的“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提高企业对持证学生的重视和使用,真正激活企业对持证人才的需求,并从需求的角度促进证书的考核发展。同时,政府部门、职业院校、社会评价组织要在证书的培训、考核、发证中严格监督、严格考核标准,使证书的含金量不断提高,取得用人单位的认可。
提高证书在企业中的需求度。企业资质认定和市场准入机制对工程建设质量十分重要,近年来,随着国家“放管服”政策的实施,许多工程领域建设资质(如设计、监理、施工等)准入门槛有所改变或降低,许多企业资质持证人员数量要求降低,使部分证书的需求下降。企业从利益角度考虑,对证书的投入相应减少。改变供需关系是市场的最有效的调节手段。欲使“X”证书在社会上得到广泛推广使用,除加大证书考核实施之外,推动证书需求量更是重要手段。企业若在需求上没有数量要求,那么证书的推广与实施则会缺乏积极性。以某高职院校无人驾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021年初次取证考核情况看,学生考证热情不高归因为有无证书对毕业和就業影响不大。
支持企业建立证书使用良性机制。行业主管部门应该大力推广证书的使用,鼓励行业企业对持证人才有一定的倾斜,并制订“X”证书在社会企业使用的官方指导文件。同时鼓励和支持企业完善“X”证书的使用机制。作为企业方,要有长远的发展意识和人才培养意识,应该响应国家政策,对持证学生给予足够重视,正确评估证书的适用条件,在选人用人、职务晋升、薪酬补贴等方面给予优待和倾斜。
提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开发质量。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要紧跟行业企业标准,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企业岗位要求,使证书技术要求、技术能力标准在不断的变化中更新完善。同时提高培训质量,严格考核、严格管理,提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含金量,提升证书的吸引力,使证书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二)发挥企业社会评价组织主体作用
考核企业(即社会评价组织)要经过申请并得到主管部门的评审认定,方可行使考核权力,多由具有较大行业影响力的企业组织承担,是“1+X”证书制度实施的重要主体单位,亦是证书制度建设的关键。因此,社会评价组织要充分发挥其在“1+X”证书制度中的角色定位,积极发挥主体功能,制订职业技能等级相关标准,紧密衔接职业岗位要求、技能标准与证书考核,在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实践中融入相关技能标准,实现岗位能力与技能训练对接。对某些特定的行业技术标准,企业可与职业院校共同研究,开发相应的教学、培训教材,开展适应性教学与培训,实现校企“教培”互通。
提高服务质量,主动对接职业院校。“1+X”证书社会评价组织应为在校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服务,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提高考证通过率;要把握好发放证书的权力,通过广泛宣传、实地考核,使颁发的技能等级证书具备真实技能支撑,取得社会各类企业的认同,发挥证书社会影响力和品牌力,使“1+X”证书制度深入企业之心,提高企业证书使用的满意度。社会评价组织要立足社会发展,把握行业动态,根据新形势下企业岗位要求,调整证书的技能考核标准,以服务社会发展为目的,开发适应行业发展的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发挥社会评价组织核心作用。
(三)优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尤其是符合国家“1+X”证书制度政策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高职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该方案的制订要与国家政策、行业标准、最新技术相适应,符合企业岗位需求。这也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离不开企业的深度参与,特别是方案中课程设置、实训科目和课时安排等内容的设置,要围绕培养人才目标展开,并与“1+X”证书考核内容相一致,在实践实训内容体现增加考核证书内容。
以企业参与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校企协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工作为例,学院近几年共申报并获批了31个“1+X”证书制度试点,证书覆盖专业50多个,其中16个证书为牵头院校。在取得证书试点后,企业参与了学院对应的“1+X”证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如修订工程造价专业[建筑信息模型(BIM)職业技能等级证书]人才培养方案时,重构基于能力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将证书标准内容转化为若干教学模块纳入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加入BIM识图与建模、BIM工程造价控制、建筑工程BIM计量与计价、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实训等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使“1+X”职业技能证书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度融合。
之后,企业方面专家研判该修订方案是否符合行业最新行业技术标准、是否符合岗位标准要求,补充明确对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要求,要求学生取得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后,具备在企业及工程实践中应用、管理以及发展BIM的能力。学院每年组织企业专家召开至少一次专业建设委员会会议,讨论“1+X”证书培训内容如何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相融合,研究课程体系设置和实践教学安排,并根据职业岗位变化和行业企业最新技术标准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和培养目标,使人才培养方案符合最新的社会发展要求。
(四)共建校企“双师”型教师队伍
共建“双师”师资队伍。“1+X”证书制度的实施离不开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任课教师要有良好的文化知识、教育理论、教研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更要具备企业实践经历,掌握专业实践技能,对职业岗位有准确的认识。为了更好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实践和发展平台,包括定期到企业培训实践。学校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为青年教师提升实践能力提供必要的场所和机会,同时根据不同的教师实践内容委派经验丰富的实践指导教师,特别对应“X”证书内容方面培养特定的技能。学校要适当引进有丰富经验的企业专家补充教师队伍,培训教学理论知识,使之迅速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在1+证书制度实施操作方面充当主力军。校企双方要充分利用当前产业学院、职教集团和现代学徒制度等多种方式与企业深度合作,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向”共育,突出证书制度的企业参与功能,让企业充分参与到“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中,实现师资校企协同共育。
近年来,企业深度参与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成立的“八桂水利”“北越电力”等多个产业学院,依托广西水电职教集团、企业实践基地与企业深度合作,企业为学院教师下企业实践提供平台,学院聘任企业专家为兼职教师,在“双师”培养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开展校企“订单式”培养,解决校企人才供需矛盾
“1+X”证书制度推广实施,必将对职业技能人才的评价使用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教育、人社、学校、企业多方的推动下,将使社会各行各业更新技能型人才理念,使企业对综合型技能人才评价时不单看学历,更看是否持有职业技能等级“X”证书。当前面临“用工荒”和“就业难”的矛盾,企业用工找不到人才,学生找不到用工单位,这种现象反映了用工制度及就业观念的深层次矛盾。“1+X”证书制度改革重点开展针对性的技能人才培养,为企业解决用人问题提供有益参考。企业与学校深度合作,开展“订单式”(包括定向班、委托班、培训班等)人才培养,企业对用什么样的人才、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技能(或者特种技能)、具备什么样的综合能力,以及用人时间、到岗时间、数量等都进行明确,职业院校则根据企业人才技能要求,联合考核单位,共同开展培训考核取证活动。订单式“X”证书人才培养,为企业提供企业急需的特定技术的人力支持,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可解决企业用工问题,更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近年来,在企业的参与支持下,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深度合作,开展设有“海河施工订单班”“佛山地铁订单班”等,提前为企业培养人才,明确技术课程和操作内容,把学生考取“X”证书作为重要教学目标之一;针对企业岗位用工的技能特点,开展了各项“1+X”证书技能培训,学生考取技能考级证书的成功率大大提高,持证学生在就业后普遍得到企业的肯定和认可。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企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综合化和技能化特点,职业院校不再是培养单纯持有学历证书的毕业生,更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综合能力的技能型人才,“1+X”证书制度正是顺应了社会需求。“1+X”证书制度推行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的深度参与作,校企双方积极协同充分利用职责权限,按照国家大政方针,在证书的组织实施使用等方面献计献策、总结经验、大胆推行。企业是“X”证书的终端使用者,直接受益者,更要积极参与制度改革,深化校企合作,校政合作,为证书的使用铺平道路,创造人才使用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海东,杜怡萍.建立我国国家资历框架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
[2]黄晓云.1+X,职业教育“加”什么[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9(3).
[3]张浩.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
注:本文系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探索与实践——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GXGZJG2019A025)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黄飞华(1973— ),广西桂平人,在职研究生,高级工程师,曾从事水利施工技术管理,现从事水利专业教学研究工作;黄小娥(1981—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质量督导处处长助理,马来西亚城市大学在读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职业技术教育;龙艳红(1968—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质量督导处处长,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