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的推进策略
2022-11-16韦云凤莫葵凤黄欣
韦云凤 莫葵凤 黄欣
【摘要】本文对广西“1+X”证书制度试点概况展开分析,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制度体系不健全、X证书认可度不高、证书质量跟踪与反馈机制不健全、教师队伍建设滞后以及证书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融合不深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1+X”证书制度体系;提高X证书开发质量,提升社会认可度和含金量;高标准筛选X证书,建立质量跟踪与退出机制;加强“1+X”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1”和“X”有机衔接。
【关键词】“1+X”证书制度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7-0004-05
2019年国务院印發《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对职业教育改革作出重要部署,提出从2019年开始“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并将其作为职业院校课程规范设置的基本标准。同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学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正式启动“1+X”证书(即“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机制不断完善,“1+X”证书制度的实施成为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着力点。
一、广西“1+X”证书制度试点概况
(一)证书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2019年以来,广西在中职、高职、职业本科、普通本科四个层次(类别)的学校开展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总体而言,试点工作稳步推进,试点院校数量、获批培训人数、证书试点数量均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自2020年起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22年试点院校数量达167所、证书试点数量262个、获批培训人数12.048 8万人(见下页表1),分别是2019年的2倍、16倍、13倍。参与试点的证书涵盖专业大类从2019年的6类增加到2022年的16类。
(二)证书试点工作成效突显
自2020年起,广西建立并完善“教育厅—秘书处—牵头院校—试点学校”四级运行机制,以有效推进试点工作。2020年和2021年广西“1+X”证书制度试点完成率为60%左右,其中,2020年有48个牵头院校的牵头证书完成率在100%及以上,占牵头证书(91个)的53%;53个牵头院校的牵头证书完成率在80%及以上,占牵头证书的58%。2021年有103个牵头院校的牵头证书完成率在100%及以上,占牵头证书(263个)的40%;123个牵头院校的牵头证书完成率在80%及以上,占牵头证书的47%。
2022年广西共有高等职业学校47所,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的有41所,占全区同类学校的87%,占比最高;获批培训人数6.342 3万人,占全区获批培训总人数的53%,占比最高。总的来看,广西高等职业学校试点工作处于全区各院校试点建设的领先水平(见下页表1、表2)。
二、广西“1+X”证书制度试点实施存在的问题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2年度“1+X”证书制度实施工作的通知》的数据统计表明,“1+X”证书制度试点以来,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兵团相继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截至2022年3月16日,近三年(2019年至2022年,下同)广西获批“1+X”证书制度试点人数24.502 8万人(全国排名第11,以下均指全国排名)、完成证书考核人数13.146 6万人(排名第5)、考核通过8.098 0万人(排名第5)。但考证通过率偏低,仅为61.60%(排名第2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5个百分点。在试点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广西“1+X”证书制度试点的融通机制尚未完善,仍存在一定的堵点及难点。
(一)“1+X”证书制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是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制度体系尚未完善。虽然已经搭建了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信息平台,初步具备了X证书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的管理功能,但是平台功能处于改进阶段,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学分认定、转换与国家学分银行功能存在不一致的问题。二是“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评价体系尚未规范。目前,各院校推进“岗课赛证”融合过程中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只考虑证书通过率、职业技能大赛获奖率和课程分数等结果因素,“非考不教”“非赛不训”等应试、应赛教学模式不同程度地存在,“岗课赛证”四系统的内容及要素没有得到融合、互补、渗透。由于缺乏评价导向,“岗课赛证”融合效果和教学实践效果并不突出。
(二)X证书质量认可度不高
企业开发的证书标准缺乏行业权威性。当前企业开发X证书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岗位技能标准与证书考核标准衔接不畅。目前,四批次培训评价组织共计301家,涉及X证书447种。尽管企业是开发X证书的主体,在开发证书的过程中也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咨询和论证,但是新技术新方法在不同企业中的应用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单个企业标准很难涵盖整个行业标准,更何况很多培训评价组织并非龙头企业,规模小、涉及面窄,难以有效保障“1+X”证书制度实施的质量。
X证书尚未纳入权威证书体系。人社、财政和教育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扩大院校毕业年度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有关政策范围的通知》提出,要将符合条件的院校、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清单统一提供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但目前该政策离在广西普遍落地还有一定距离,主要原因是两种证书的颁证机构和证书分类不一致。人社部“两目录一系统”是按培训职业工种来划分的,而X证书是根据专业领域来分类的。部分学校的教师对X证书的社会认可度及含金量存有疑虑,组织或参与的积极性不够高。
(三)证书质量跟踪与反馈机制不健全
目前缺少完整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目录,职业院校在选择X证书参与试点的过程中,由于“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信息管理服务平台还不支持根据专业筛选可报考的X证书、证书对比分析等,导致证书查询渠道受限,院校在调研分析不充分的情况下,往往出现所选择的证书含金量低、社会认可度低等问题,从而影响“1+X”证书制度的实施效果。另外,部分职业院校没有建立X证书质量跟踪与反馈机制。在试点过程中,通常是先申报X证书试点,对确实无法推进的证书才退出试点,对质量的把关不严。特别是对已经参与试点的X证书缺乏质量跟踪与反馈,未建立科学合理的X证书退出机制,难以优胜劣汰。
(四)“1+X”证书教师队伍建设滞后
首先是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自2019年高职百万扩招的任务实施以来,各校的生师比不断加大,师资一直处于紧缺状态,随着“1+X”证书制度试点规模逐年增大,对参与试点的教师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进一步加剧了师资短缺的问题。其次是教师推进“1+X”证书制度能力不足。一方面,部分职业院校的教师没有参加相关培训,职业教育的理念更新不及时,实践教学能力不强,很难准确掌握X证书标准及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另一方面,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在教学任务已饱和的情况下,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对学生进行X证书培训,导致教育和培训出现“两张皮”的现象。最后是教师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根据2021年广西“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总结大会对全区167所试点院校开展本年度试点工作情况的调查数据,截至2021年12月,在广西的试点院校中仅有53%的院校制订了相配套的“1+X”教师绩效方案。另外,自治区层面缺少针对承担“1+X”证书制度实施任务的教师的激励机制,目前各校的激励方式和力度不一,激励作用并不显著,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积极性。
(五)证书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融合不深
一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特色和亮点不明显。表现为未能凸显职业教育的专业特色及行业发展变化,专业课程体系及核心课程设置未能及时反映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变化。各试点院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中,普遍存在对实践的重视度和投入不足,难以满足学生对岗位技能的需求。二是各试点院校在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过程中,没有在顶层设计上对人才培养进行系统梳理、科学定位,没有将证书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也没有重构“1”与“X”有机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只实现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某些课程的对接,但没有与专业对接,学历教育和职业技术等级证书的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
三、广西“1+X”证书制度试点推进的对策
(一)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1+X”证书制度体系
“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与推进需要从国家层面、自治区层面到院校层面,从宏观到微观,自上而下完善“1+X”证书制度体系,保障X证书的质量,用制度明确各参与主体权责,形成上下齐管的局面,加速推进试点各项工作。
国家层面,要完善“1+X”证书制度实施和推行的制度体系,尽快建立国家资历框架,加快构建和完善学习成果认证、累积与转换的终身学习体系;加快制定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纳入“两目录一系统”(培训项目目录、培训和评价机构目录,职业技能培训信息管理系统)的政策。
自治区级层面,要把好证书的遴选关、质量关,尽快将质量好、认可度高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纳入“两目录一系统”,实现政策落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协同人社部门出台培训评价组织遴选办法,建立并完善培训评价组织监管机制、证書质量监控及师资培训的监测与评估机制;颁布证书试点过程质量监测与证书质量评估的标准和方式,为各院校提供监管与评估政策依据。
院校层面,一是要自上而下落实各方主体(院校、二级学院、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教师)责任;二是应成立“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工作机构的职责,并按职责和规定规范有序地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三是应做好学校“1+X”证书制度试点的建章立制工作,在建立健全试点工作机构和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制订并发布试点实施方案、试点建设经费管理实施细则、学分认定与转换管理办法、“1+X”教师激励机制或试点工作师资绩效考核实施方案等,为高质量推进试点工作保驾护航。
(二)提高X证书开发质量,提升社会认可度和含金量
规范证书开发主体,推行“龙头企业+企业群”开发模式。教育行政部门应提高对培训评价组织的遴选要求,明确由行业的龙头企业、极具代表性企业群体作为X证书的开发主体。引导企业通过“龙头企业+企业群”的形式开发证书,由龙头企业开发证书,企业群完善证书标准或有代表性的企业群(含龙头企业)协同开发证书。对已经开发的X证书,定期修改完善证书标准,不断扩大证书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进而推动更多企业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纳入人才招聘要求及薪酬体系,增强X证书的社会吸引力。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监管。督促培训评价组织积极组建证书标准开发团队,根据岗位技能开发证书,在开发证书过程中要到行业企业开展充分的调研、分析和论证,确定岗位所需技能,紧扣行业企业具体岗位所需的技能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督促培训评价组织及时公布X证书在本行业的认可度(如薪酬水平提升、企业认可情况等),教育行政部门可建立信息平台,对全区X证书的社会认可度进行排名,为院校和学生选择证书提供参考。
(三)高标准筛选X证书,建立质量跟踪与退出机制
一是建立X证书入校遴选机制。对即将进入学校参与试点的X证书,学校要通过必要的遴选渠道逐一论证,层层把关,从证书的含金量与认可度、证书与人才培养的适切性、证书试点运行情况等方面进行逐一论证。在选择证书前要充分了解证书试点要求的教学硬件条件、考核要求以及师资培训等,如:设备配备(必备的软硬件设施,设备价格等)、师资要求、场地要求、专业要求,近年该证书参与全国或广西的试点情况,通过培训评价组织和“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或广西“1+X”证书制度试点建设秘书处网站查询X证书适用院校专业、面向职业岗位、职业技能要求等内容;同时,结合学校的重点专业、专业发展方向、学生能力素质,确定参与试点的专业及适合的证书等级。二是建立健全X证书退出机制。对已经进入学院成为试点的X证书,学院要根据试点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馈情况、掌握的培训评价组织及证书试点信息、自身的试点经验等做好证书试点的跟踪及质量分析,发现参与试点的证书出现质量差、高额捆绑费用、学校无条件或无法借用场地完成考核任务等情况时,第二年退出试点,不再申报,行政部门已取消的职业资格证书不再引入。
(四)加强“1+X”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首先,应强化“1+X”师资培训力度。将“1+X”证书制度试点培训纳入“区培”“国培”计划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强师计划。教育行政部门要鼓励牵头院校积极邀请培训评价组织到广西开展证书培训,鼓励试点院校教师积极参加有关证书的师资培训。试点院校要借力校企合作开展师资培养,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搭建校企培训平台和互助平台,加强教师的X证书技能适应性训练,鼓励教师参与证书师资培训、“岗课赛证”融通等有关培训,提高教师实施实践教学、证书培训和考核评价的能力。
其次,应建立健全“1+X”教师激励机制。一方面,自治区层面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加大“1+X”师资队伍建设支持力度,并加大经费投入,设立“1+X”教师岗位津贴,对教师的超额劳动给予相应补偿。另一方面,院校要完善绩效工资制度,设置X证书培训工作奖励性绩效工资项目,按教师额外承担的X证书培训工作量分配绩效工资,提高教师参与证书试点工作的积极性,鼓励教师主动承担证书培训任务。
最后,应拓展“1+X”师资队伍。吸纳企业骨干到职业院校兼职任教,作为“1+X”证书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补充力量。企业兼职教师应熟悉企业的生产环节和操作工艺,了解企业的岗位设置、业务流程、技术信息及技术规范,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企业兼职教师参与学校教学工作时难免受制于本职工作,对此试点院校可适当调整教学时间和课时分配,使企业兼职教师参与教学更加灵活。同时可采用“一课双师”模式,让其担任专业课程实践导师,参与指导学生实训和职业规划等,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
(五)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1”和“X”有机衔接
应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遵循国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分析岗位技能等级标准,深入研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有关的专业教学标准,并将新的专业标准、专业技能、职业岗位、专业知识等融入人才培養方案。此外,应根据“1+X”证书制度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将证书标准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实现课程开发与证书标准“互嵌共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
如何推进“1+X”证书制度是当前广西职业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国家层面需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人社部门和有代表性的行业企业共同制订标准,遴选社会需要的X证书,并跟踪问效,多维度评价X证书的社会实践效果,确保X证书质量;在学校层面要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将X证书涉及的知识与技能融入课程,实现“1”和“X”有机衔接。通过这些标准的设立与机制的完善,充分发挥“1+X”证书制度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璐.职业院校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1(2).
[2]尤天慧.“1+X”证书制度试点实践中的问题和思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21(2).
[3]郑荷芬.“1+X”证书制度下高职书证融通实践与思考: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跨境电商专业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21(5).
注:本文系2021年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1+X证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21A025)、2022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广西‘1+X证书制度试点的师资队伍建设评价模型构建研究”(GXGZJG2022A007)、2021年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科研教研专项”项目“基于OBE理念的‘岗课赛证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为例”(XY2021JYWT0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韦云凤(1968— ),广西马山人,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莫葵凤(1993— ),广西梧州人,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教育管理;黄欣(1983— ),广西平南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