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集成中的秩序与等级
——就华展小学整合性设计访谈祝晓峰博士

2022-11-16作者祝晓峰山水秀建筑事务所孙宇璇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周延山水秀建筑事务所夏珩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通讯作者

世界建筑导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空间结构建筑

作者:祝晓峰 (山水秀建筑事务所),孙宇璇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周延 (山水秀建筑事务所),夏珩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通讯作者)

访谈:山水秀建筑事务所(祝晓峰、周延),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朱竞翔、南天、刘鑫程),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夏珩、陈尔冲),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孙宇璇),北京合木建筑工作室(张东光),上海华东建筑设计院(孙旻杰)

时间:2022年9月23日16:00-18:00

背景:华展小学的一条隐形线索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结构技术与建筑设备的发展日新月异。空间、形态与意识的关系被这些技术议题不断重构。从提出“服务”与“被服务”空间范式的路易斯·康(Louis Kahn),到追求建筑性能、跨专业整合的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再到从设备技术史学视角重新架构现代主义的班纳姆(Reyner Banham)[1],均显示先驱设计师、理论家对建筑整合过程中技术影响的高度重视。

在中国大陆地区,祝晓峰博士对此话题有持续的实践表述。近二十年来,其领衔的山水秀建筑事务所完成的系列建筑完成很多项目,相当多的项目形制与空间议题为其表层明确的主线,而“集合了物理结构、空间、机电和行为的结构”是另一条若隐若现的线索[2],尚未得到更多的深入研究。

2020年建成的高安路第一小学华展校区项目(以下简称华展小学)再次体现出这两条线索。此项目自2018年开始设计,是一座位于上海市徐汇区40班规模的新建小学。它总体布局紧凑,也追求局部开放。建筑体量四、五层高,分为东南西北四个部分,各部分之间设置通道和楼梯,师生在此能够看到校园内外不同景致。西侧的综合楼间隔操场和中心庭院,体育馆、风雨操场与下沉小剧场在剖面上形成夹心结构。大跨空间主体采用钢框架结构,二层采用钢骨剪力墙打造架空空间。条形的教学楼出现在场地南北两侧,场地东侧设置办公楼,其混凝土框架结构均采用了预制和现浇结合的方式。对结构体系和预制单元的精心处理营造出简洁又富有层次的空间。这些模块化的空间不仅满足了规范性要求,还增加了教学组织的灵活性。

图1a.画展小学平面图

图1b.画展小学剖面图

图1c.手绘剖面示意图

本文主要聚焦于华展小学的教学楼部分,深入讨论其结构、设备整合设计的过程。设计者对于教学楼曾阐述道:“通过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槽型板,取消了次梁和大部分吊顶,电管线和大堂的喷淋支管都得以在槽型板中行走,使7.5×9米的教室单元获得了最大的净高和空间的完整性”[3]。顺着这一线索我们发现其中还有不少设计细节未被发掘,如综合布线桥架被打散,分别隐藏于教室与走道间隔墙窗框的上方以及走廊外侧构件内部。这与当今很多学校项目将纵向管线暴露于走廊空间的做法不同。

这一构造细小但很用心,它们是追求空间效果的自然呈现,还是对完成度追求的结果?是显示了整合设计的一种战术,还是暗示了设计者对于未来的追求?从这一疑问出发,采访者邀请祝晓峰博士对此项目的设备整合设计及背后多年的实践与思考展开了深入详实的阐释,并与参会嘉宾、博士研究生进行开放对话。

图2a.华展小学教学楼部分的结构轴测示意图

图2b.华展小学教学楼部分的剖切透视大样图

图2c.华展小学教学楼部分的施工照片

一、华展小学的空间、结构、设备与形式整合设计介绍

采访者:请祝晓峰老师先介绍一下华展小学的项目情况,并就下述几方面问题展开介绍:

1)细节构造层面。您将综合布线桥架布置于教室与走廊之间分割墙的梁下,是因为这样设置服务效率最佳?即以分割墙作为主要电线的纵向基准,往室内、走廊进行支线布置,那实际上也要求隔墙两侧空间的梁(槽型板)的方向与电线桥架垂直才好,请问实际建成是否也依此布置?这一设计决策的约束条件是什么?做法不与室内墙面齐平,而是与窗框的内侧齐平,这有何原因?

图3a.华展小学教学楼部分的教室单元使用实景

图3b.华展小学教学楼部分的南侧立面图

2)教室单元层面。一个教室单元的众多管线如何布置?结构槽型楼板、空调、综合布线桥架(管)、消防水管等不同系统之间的关系如何?祝晓峰(以下简称祝):这个建筑的教学楼部分在平面上比较简单,由两排房子组成。图1a是一个标准层平面图,南侧的部分如果按照普通教室的尺度来计算,可以容纳11间教室,实际上学校只需要9个开间。所以,这11个单元空间总长度里设定了8个教室和1个教师办公室,剩下两个空间就成为小型“口袋公园”,它们的大小跟正常教室一模一样;这种“口袋公园”空间在北侧的专业教学楼南北各做一个,作为娱乐玩耍空间或者非正式的学习空间,两排之间再通过桁架桥连接。

南面的教室由一系列标准化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尺寸与教室一样。北侧的专业教室为中廊式,其中有些教室被打通后形成线性的拱形空间。从剖面上看,南边单廊教室的结构、加上悬挑走廊,一个跨度来解决就足够。因为教育建筑不允许做单跨,所以我们在教室单跨的中间加一个片墙。从最初的草图剖面开始,方案就想到预制和现浇结合的体系,也考虑预留设备的位置。

图2a为整个结构体系的三维轴测图解,橙色和灰色部分分别代表预制和现浇构件。楼板是预制槽型板,里面放置电线、电灯、风扇等线路。比较复杂的是多方位连接的柱头,许多露出的钢筋需要现浇,从结构角度来说有点薄弱。放大柱头对施工较为友好,也形成室内外空间中的一个拱形特征。

如图2b所示,在梁的下方隐藏有一个桥架。我们不希望在走廊顶部看见桥架,所以把强电和弱电分开,弱电走在窗框上方的位置,强电埋在地板下方。强电维修的次数比较少,弱电相比强电更需要经常维修,也要经常对其进行更新换代,所以将其放在易于维修的位置。当桥架遇到现浇柱头时,柱头中预埋的三根管子可供管线穿过,放大的柱头可让钢筋避开线槽的位置。

教室内部看右侧窗框上方至预制梁之间的范围就是线桥的位置,它被白色铝板覆盖,可从教室内部拆卸以进行弱电维修。窗框采用方通并制作L形支架进行固定。主管沿着长向延伸到每个教室末端,沿槽型板的凹槽走末端的线路。消防水管则结合靠走廊一侧的立面,隐藏在竖向深色的铝方通之内。为了追求教室室内的通透效果,设计将消火栓放在走廊外侧的悬挑结构上。空调机的位置与图中右侧的门完全对称。我们注重教室两侧的对称性,营造了传统课堂空间,而在走廊里面则打破对称性,强调对外界环境的关注,给外部自由教学和交谈阅读空间提供更多的自然气息。

二、华展小学的空间、结构、设备与形式表现之关系

采访者:祝老师刚刚讲解混合预制的结构值得深入讨论,结构单元里为何只挑走廊的柱子(c柱,如图2b所示)进行预制,而不是外侧的柱子(a柱)?

祝:在整个结构单元体系里,外侧柱子是现浇柱,只有靠走廊的柱子是预制柱。东西向的梁是预制梁,南北向的梁需要跟拱形柱头一起现浇。外侧的柱子(如图2b所示为a柱)还需要整合雨水管和空调冷凝水管,同时考虑立面柱子的体积消解问题。所以a柱外侧需要形成比较薄的U形截面,如果预制会导致运输中容易破裂的风险。另外,项目本身预制率已经达标,预制做得越多,反而对造价越不利。经过权衡,我们决定还是需要做成一个整体的U形截面柱,因此采用现浇更便于施工。这个外侧U形截面柱还需要跟横向条板连接,预制也将导致这个连接节点比较困难。横向放空调外机的U形条板因为太薄,预制厂家也是无法承担运输的损耗而拒绝预制。

图4.华展小学教学楼朝向外部环境的立面构造剖切透视图

图5.张润大厦项目坡顶盒子的剖切透视图

图6a.克雷兹劳申巴赫学校室内

图6b.楼板构造细部

采访者:祝老师的方案很有意大利古典风格,室内空间强调了很多对称性,但是古典的风格很容易跟现代建筑的功能产生冲突。祝老师追求室内教学空间材料的真实性,这是一个多空间的面,但是采用的构件反而少。或许在有些建筑师看来,南立面可以巨柱和巨梁来形成一个很重的网格构图。这里也有一些现实的条件,比如需要一些空调外机的出风口,需要维修盖板。祝老师有意识地把巨柱和巨梁分解成肋和内部空腔的叠加,这是很值得玩味的真实性的体现,这个面不但和走廊一侧的立面追求对比,同时又追求两个面之间的沟通,即通过这种很细的线条感和北立面建立关系。预制装配式大板建筑很容易把两侧的立面做得完全不一样。南立面上的这些小肋的厚度尺寸如何判断,比如选择50毫米或者100毫米?

祝:南立面是一个框架,竖向走水管的槽比较小,横向空调外机的槽比较大。这个立面整体上还是受到现代主义影响,上述提及的意大利古典风格也许和半拱的形态有关?无论如何,我觉得应该用同样的材料来做这个框架,而不是混凝土主体结构与钢龙骨次结构的混合。这就需要根据现浇的尺寸来定,目前选择的是100毫米厚,做完粉刷之后会达到120毫米。

采访者:想请教关于从时间线索上来梳理山水秀事务所一系列项目在设备集成设计,是否有关于延续、迭代的思考?基于搜集的基础资料,我们发现有迹可循,猜测祝老师注意到这一问题并有意识解决。例如,同样设计于2018年的张润大厦项目的斜屋顶阴角也存在综合布线桥架,祝老师当时是如何考虑?是由于管线布置的便捷性,还是为了形式上的隐藏,或者兼有?设计师在操作这些时间相近的项目的时候,其中的关联性如何?

祝:设备集成处理的态度和方法如何延续发展是个大问题,我们在多年的项目中有考虑延续和迭代的问题。当时我们在做张润大厦这些坡顶小屋的时候,也遇到了轻薄性的问题,需要考虑结构柱梁以及排水槽的结合,天沟肯定会赋予建筑外立面一个厚度。这种消解有很多做法,比如让檐口挑出来,将天沟整合在挑出的檐口里。但是这个项目追求的是立面与屋顶一体的连续性,所以将天沟包含在立面以内的位置,从而将出现一个宽度;如果不拿来做一些事情,这个宽度下面将会变得很浪费,于是想到用来解决其它设备的管线问题,这个厚度又正好调和了室内吊顶和窗系统的关系。

另外在格楼书屋项目,我们思考建筑层高的经济性问题,即如何在结构空间里整合设备,而且书架本身就是结构,书架采用的型钢里内置线槽。楼板总厚度500毫米,结构、空调、灯具、甚至是露台的排水找坡,全部都整合在这半米的高度里。普通办公空间动辄需要1.5米的高度来容纳结构、设备和装修,而我们仅用了1/3的空间,在提供最大净高的同时实现了薄板上下通透的内外空间。

在设计过程中,我经常跟所有的项目组进行各种层次的沟通,了解关键的技术细节,并提醒和引导一个项目组的成员去看另一个组的工作,从其工作内容或者已建成项目中汲取想法,进行变通和小的改革,把技术整合不断延续下去。我们追求未来走向高度的整合,在具体的工作中,小项目之间的触碰可以不断地促进更新和成长。很多局部的成果我们以后将继续进行整合、杂交和推广。

采访者:刚刚提到在格楼书屋探讨建筑层高的经济性节省问题,说明祝老师的观察十分敏锐,我们在此想用一些数据分析适当展开。根据我们团队之前对国内100多间高层医院住院楼的调查,分析其垂直向度空间使用效率发现,住院楼通常的结构层高是3.6m、净高2.4m,其使用效率只有66.7%,即设备与结构平均占据约34%的竖向空间,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这说明结构、空间与设备效率是一个值得被讨论的重要问题。若将这个竖向空间使用效率的数值进行设计优化,其对建造与后期使用都会产生经济效益(对建筑体积的控制能够在使用阶段减少空调能耗)。尤其是在高层建筑的条件下,随着楼层数量的累加其空间、经济效益会被进一步放大,从而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我们认为可把瑞士建筑师克雷兹(Christian Kerez)设计的劳申巴赫学校(Leutschenbach School)与华展小学进行对比,以发现其在空间、结构、设备、形式表达整合方面的异同点。1)前者的结构层高为4.2米,设计师使用现浇混凝土波折型楼板来收纳设备,折面凸出处的厚度为630毫米,凹陷处为430毫米,平均下来楼板的厚度为530毫米[4],如此计算得到的垂直向空间使用效率高达87.4%,而华展小学的同类数值达到90%。2)在结构层面,华展小学的预制密肋楼板受力均匀,避免次级结构过高,形成了连续的、均质的室内表面,这与劳申巴赫学校的波折型楼板有异曲同工之处。3)但在处理设备层面,两者分别采用了集中与分散的不同策略。克雷兹是利用折面结构厚度自身带来的机会,将所有设备管线都集中在了波折型的楼板内,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楼板系统。而华展小学以分散的隐匿方式处理设备,综合布线桥架被巧藏于室内与走廊的衔接处,同现浇拱形板融为一体;走廊的消火栓被消化在阅读支架380毫米的深度内,如此保证走廊3.2米的宽度可被完整使用(以此推算可节省12%的平面进深尺寸);教室外侧立面的现浇U型槽收纳了室外空调挂机,保证立面视觉秩序性。这种分散的做法是充分利用空间、结构来共同构思。(图6、表1)

表1:在竖向空间对比华展小学与劳申巴赫学校

三、多要素整合的图景:从集成到平等

采访者:我们尝试讨论空间、结构、设备及形式表现议题之间的层级问题。请祝老师介绍一下在华展小学的设计中如何思考结构和设备议题的关系,孰先孰后;又是在哪个阶段介入到这些容纳设备的U形槽?在做设计的时候,可能会感觉到不同因素影响了设备排布,比如华展小学项目先确立了结构,使设备追随结构而布置。那是否还有其它因素在驱动建筑中的设备整合,您如何筛选这些因素?

祝:在华展小学的设计思考中,结构要素的确立比较早,我们和结构师张准一开始就讨论预制混凝土框架、预制槽型板和拱形的现浇柱头。当把设备加进来之后,我们再运用结构的特性去帮助设备,比如让弱电管线穿过柱子。这个项目启发了我们,在未来的设计中也许可以让设备更早地介入。在方案阶段时,我就知道在外立面上要做水平和垂直的槽,而对它们是否预制的判断要到预制出现问题和矛盾的时候。工厂说这两个槽太薄而无法预制,那么我就要做决策哪些要现浇,最后判断这里要放弃预制。

从学术角度来说,给予设备和结构同等地位来进行设计是一件趣事。在我们目前项目中,设备还未能出现在结构的前面,还是稍稍落后于结构;但我能感觉到设备的参与度和时间点正在越来越提前。

比如,我们做的西塘美术馆采用了折板结构。我们在这个钢结构的折板之上又放了一个交叉的木柱结构。结构师参与之前,我就想好了这个三角形空间里面要容纳设备,可以认为在这里结构和设备是同时考虑的。后来又发现二层的交叉柱和坡屋顶之间又出现了三角形空间,于是这个三角形也成为非常重要的设备空间。我们的项目中目前还没有像蓬皮杜中心一样把设备作为主体进行暴露,作为美学呈现出来。我们只是希望在结构空间中能巧妙地把设备纳入整体,能够支援结构和空间。(图7)

图7a.西塘美术馆折板结构室内照片

采访者:不少设备工程师认为,设备设计应该在方案的概念阶段就进行介入。美国很多事务所都这样做,会在概念阶段专门同设备咨询顾问合作。您认为建筑师对于设备技术的发展应该了解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在方案概念阶段让设备介入?您目前的实践中,在这方面现在遇到什么壁垒和问题?

祝:我在美国工作时设计团队确实会在方案阶段咨询设备顾问,但在创新方面并不敏感。比如在SOM或KPF这样的事务所,大部分涉及的建筑类型比较单一,比如办公楼、酒店的很多设备内容都已经程式化、标准化。在长期的实践中,这些公司也养成了一种惯性,一种约定俗成的解决方式,跟设备公司的讨论是非常熟稔的,基本上都是在既有体系中去赢得“尺寸”上的小便宜。说到在技术整合层面对建筑学未来更有贡献和前瞻性的事务所,我觉得可以多关注福斯特事务所,他们是一家将不同专业的干才聚集起来,不断尝试技术迭代的事务所。而到我们这边,我们目前也从概念和方案阶段就开始思考结构设备与空间的整体问题,但在各专业技术的前沿性上还是有差距的。另外对于实践建筑师来说,职业教育在这一块确实是割裂的,之前了解到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的集成教育还不错,但大部分学校、包括中国、美国、英国的建筑学教育都存在这方面的缺失。虽然有的建筑学院在教学中引进结构师、设备师进行讨论,但整体而言还处于滞后状态,很难在教育阶段对学生灌输整合的思想。我在同济实验班教设计课的时候推动过这样的教学,但只是让自己组里的学生去探索(图8),而未能推广到整个系。我尝试引导学生在思考方案时建立整合结构和设备的意识,对他们进行心理暗示;但是设计师要对结构和设备有深入的了解,起码要画过施工图,跟设计院的工程师都配合过,没有三五年的时间是不可能在实践中有效地进行这种思考的,这确实需要我们的教育体制和课程设计不断改革,思考如何对细分的技术理性进行重新整合。

最近,我们对于防烟分区、防火分区的新规非常关注。在规范要求下,通常会把一个大空间分割成两三个部分,排烟高度的限制和排烟窗的设置,都会影响建筑的品质。此时如果有一位具备整合思维的设备工程师提早介入,就可以提前提醒设计师,从而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但是这样的专业人士非常稀少,一般设备工程师都只局限于自己负责的内容。举个例子,伊东丰雄设计的台北台大社科学院图书馆。它是一个正方形建筑,一堆柱子呈涡旋状分布,好像赖特伞状单元群柱空间的有机版。这个空间也遇到防火分区问题,柱网中一道防火卷帘不得不横在一半的位置。因为这么一个暴露的伞状结构无法做吊顶和喷淋,于是只能按照无喷淋的状态来定义防火分区。结果卷帘只能直接插在这个大空间里,我们看到的美好的照片都是有意避开了这个卷帘的位置。虽然设备提早介入也不一定有很好的方法,但这是一个具有启示的经典案例。

防火分区、排烟窗等消防问题是全球性的,全世界的建筑师都很头疼。西班牙建筑师伊纳基·阿巴洛斯(InakiAbalos)就对此写过不少批判性的文字。历经工业革命以来技术理性和商业利润的不断支配,设备专业的日益细分和复杂化一方面在不断完善建筑空间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另一方面也同资本和利益链建立了日益紧密的关联。过度繁重的设备系统层层叠加,客观上给建筑师戴上了镣铐枷锁,所以我认为建筑师的整合努力只是问题的一端,另一端关乎我们对人造环境的观念更新,需要所有人共同反思和行动。

采访者:在祝老师的构想中,是否存在一个更大的整合图景?

祝:我设想未来能够将建筑结构、设备和材料整合到类似生物一样的状态,就像人体的皮肤、血管、肉、脂肪是不可拆分的,互相之间都有渗透性。原始人类造房子只用石头,而如今建筑表皮的层次越来越多,造成了被动性的整合需求。我希望未来能走向一种新的整体性,能够把各个专业重新打通,融合在一起,像达芬奇时代一样,回到一个“通才”的状态。这个通才并不只是一个人,而是通过参数或者其他方式将一群不同专业的人聚合在一起。或许我们以后能生成一种新的材料,这个材料又是结构,里面的空隙能保温,还可以从这个材料里得到电、空调、和信息。而且这个东西又能跟植物一起生长,跟自然融为一体。也许这是个疯狂又难以实现的幻想,但是我会在实践中向这个幻想走出第一步。

采访者:记得祝老师在文章中曾经提到,“建筑师只能在设备整合中做一点事情,非常可怜”,在听您讲述大图景之后,我们大概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图8.祝晓峰指导的同济大学实验班三年级学生作业2016 年春季《Between the Wall——1933 老场坊嘉兴路社区图书馆设计》,反映结构、空间、空调和家具关系的剖切透视图(图片来源:高雨辰提供)

祝:在很多情形下,建筑师只能用装修的方法在设备整合中做一点事情,确实有点可怜和难过,发表的时候大家都只能看见光鲜的照片。对于一个职业建筑师来说,背后付出的很多智慧和努力只有建筑师自己才知道。真正处于实践状态时,建筑师的聪明才智起码有一半时间要花在跟技术体系、分工体系进行缠斗、整合、交朋友上。这是建筑师工作的重要部分。那么有没有人质疑过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其实我们和结构师、设备师都是专业人士,但不可能是全才。所以我们只能和不同的专业进行合作,互相不理解是正常的,要通过项目建立感情,通过施工队去争取沟通和理解。建筑师辛苦而伟大,这件事情并不被人所知,价值也没有被充分地尊重,主要体现在费用以及学术上,这就是我说的比较难过的事情。希望下一代能改变这种状况。我也想问问,在朱老师的轻建筑体系里,这些问题是否可以规避?

朱竞翔(下简称朱):简要说我的团队目前是以退为进的局面。我们很久没做重型建筑,即使接到的一些重型建筑项目也是处于设计前端,而很少会接触到落地。重型建筑本来就是个金融产品。在美国和日本,普通人住的房子还是个轻量化的系统。中国重型建筑的金融属性,其实是土地和法律的认可,而不是房子本身。用了混凝土之后,这两个属性就加在一起了,金融属性就更强,坏处就是产业的毁灭更快。总体而言,我们团队目前处于守势状态,要依赖设计院,花很多时间说服别人。

由元远建筑科技团队设计的深圳挪腾学校系列是一个追求结构消失的当下案例,其结构表达要定神才能被显现。不久前有一位学校的校长反馈说,有参观者评价这个轻结构校舍是一个“5A景区”,这让他很疑惑,校园里面没什么树都是房子,为什么是5A景区?其实是因为校舍的结构杆件很细且密,看上去就跟丛林一样。

祝老师的工作已经进化到空间、结构、设备三足鼎立了,未来的各种元素的组合会更复杂。华展小学应该仅是祝老师的一个过渡性工作,其设备通过分散的方式已经包裹了结构,结构的对外表现作用让位于设备(南立面的混凝土横竖线条表现为次结构,重型结构仅出现在室内),从而使得结构表现具有内向性。祝老师这个小学,结构和设备都在贡献空间,那很有可能在下一个项目设备贡献空间的主题会更为直接。当然,最后是结构、空间、设备等要素达到一个万物平等的状态。从历史观的角度来看,蓬皮杜艺术中心和路易斯·康的美术馆都是很经典的案例,设备成为了空间主角。

采访者:另外想请教祝老师关于装配式设计协作方面的问题。现在上海的政策鼓励建筑装配式设计考虑机电管线,比如管线分离、集成卫浴、模块化机电,所以装配式顾问会对设备设计提出一定的要求。类似的问题还有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绿建顾问其实会对设备设计方面提出很多建议;光伏建筑也需要解决很多机电整合的问题。祝老师之前的项目有没有和装配式顾问以及绿建顾问合作过,还是说这些工作内容一般是由施工图院反馈到方案事务所的?祝老师怎么看待和应对这种专门型的顾问团队同时涉及到机电问题的复杂性?祝老师的项目中跟设备工程师斗争的情况多不多,在上海有一些能够很好配合项目的设备工程师吗?

祝:这方面我们比较落后。山水秀事务所都是建筑师,我们有合作比较密切的结构合作者,但没有特别固定的设备工程师,都是在跟设计院沟通的时候才加进来。我们跟大的设计院配合设备,都是等施工图反馈回来后再进行整合,因为我们不具备各专业齐全的大院优势,他们院内的各种顾问在方案阶段就可介入项目,而我们要等方案确认或者确定了配合单位之后,才能开始向协作的工程师咨询。不过好的动向是上海已经出现独立执业的设备事务所,虽然市场机制没有深圳这样友善。最近我们跟这些新的设备事务所进行合作,想着要让他们早一点介入会更好。

当下的复杂性就是,以往建筑师只需要整合水暖电系统,而如今又增加了智能化、光伏、绿建等事项。最近新的法规要求所有公共建筑屋面都要做光伏,所以将来很快屋面光伏就要跟屋顶绿化打架了。因为现在仅依靠地面通常达不到规定的绿化率,所以要从屋顶去寻求绿化率的达标,同时又要考虑光伏,未来可能导致不同管理机构间的争执。

从目前地球上的结构和设备的狭义现状来看,我认为建筑不能没有结构,而没有设备不一定不行,设备就看要做到什么度。因此,结构和设备不一定平等。设备是让我们在房子里更安全、更舒适地生活,获得更多友好的身心享受。但这件事情做得过分的时候就成为枷锁,包括金融、投资、利益链;因为好不容易盖一个房子,大家都想从中获利。现在的设备还附加了很多东西,比如还想让房子发电,已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导向,于是又多了一项给建筑师的附加要求?从整个人类的发展史来讲我同意朱竞翔老师的说法,当我们到外太空和火星去,设备系统会成为维持生命的体系,其重要性甚至可能高于结构,这来源于必要性。但对地球上的设备系统,目前我还是要打一个问号,包括一些设备规范的制定是否必要。

采访者:我曾经有同事提到在淮河以南和淮河以北做建筑实践的现实条件极为不同。那么是否意味着在北方做项目,要把所有元素紧密地整合在一起?是否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放松一些,采用顺势而为的方法?这种想法是不是专业上的一种倒退?

祝:我不觉得是一种倒退。我上述说的内容并不是唯一正确的方向,每个地方现代化的程度都不一样,文化属性、技术条件也不一样。在北方遇到的现实条件也全都不一样,这不能一概而论。我说的只是我的兴趣,我的一个方向,并不放之四海皆准,希望这个方向能给建筑学的发展带来一点贡献。那种相对比较放松的、不去做整合的设计,也不是做不出好的建筑。

结语与追问

通过以上访谈不难发现,山水秀的项目实践中存在一条清晰的路径:一直致力于探讨空間与结构的关系,从中发展了形式表达的独特语言。而华展小学项目的混合装配体系,将这一探讨推衍至对建造的关注、对设备的用心吸纳以及对立面形式的深入思考。他们的整合设计策略在持续演化,强化着山水秀事务所感兴趣的空间与形制议题。很多项目都是独一无二,但形制追求中所包括的民居类型、历史源流、单元复制等,都在表述着更大的理想。这些思考对于当下的建筑整合设计实践与教学、研究均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此外我们发现,祝晓峰博士对于结构、建造的整合考量侧重仍处于首位,整合中的层级关系变化在未来可能带来更多机会。在访谈中朱竞翔教授也提出自己的构想:设备不会只服务于结构,而有可能变成一个非常独立的内容。从学科发展史来看,结构有500年历史,空间有200年历史,设备的历史可能早于结构。比如山洞,在没有建筑师的工作之前,人类可以借用自然结构获得遮蔽,但在山洞中却仍然需要“设备”进行食物的烹煮,或者得到清净的水源。可见,从更全面的角度来看,设备有可能是一个非常强劲的、具有生存性的议题。例如,在很多旧工业建筑中存在各种金属管道,它们和建造结构的关系如何,即管道设备是围绕结构而存在,还是结构围绕设备而存在,抑或结构、设备两者为平行关系?另外,如果把火箭、飞船理解成建筑的话,那么在外太空,设备提供的生存体系反而是第一位的。若从生成的角度来讲,比如干细胞,当体积变得非常小的时候,结构反而不是最重要的。对于海洋生物,它们甚至可能不需要结构。因此,将建筑视为整体,当结构的分量下降,设备是否可以在未来承担更多意义?

如今,我们处于时代的风口,核心问题是继承和发展。今后的局面将更加复杂,也需要更有耐心,具备更多的吸收力。不限于“设备”制造的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合作,只要有交叉合作,设计的潜力与机会将会源源不断。

(致谢: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朱竞翔教授对文章命题、结构有着关键指导,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唐沛为此次访谈搜集相关资料,2021级硕士研究生陈尔冲录入了访谈文字。)

图片来源:

图2c 由周延拍摄

图3a、b由苏圣亮拍摄

图6a:https://www.archdaily.com/382485/leutschenbachschool-christian-kerez

图6b:作者二依据参考文献[4]改绘

图7a:由梁山拍摄

图8:高雨辰提供

其余图片均由山水秀事务所提供授权使用

猜你喜欢

空间结构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空间是什么?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创享空间
建筑的“芯”
论结构
论《日出》的结构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创新治理结构促进中小企业持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