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愚公”的奋斗史诗

2022-11-16刘清

江淮法治 2022年18期
关键词:坝村大发愚公

文/刘清

电视剧《高山清渠》近期播出后备受好评,该剧根据“七一勋章”获得者、“当代愚公”黄大发的真实事迹创作。

故事发生于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的草王坝村,这里曾常年缺水,极度贫困。该剧开篇就展现了贵州喀斯特地貌那种粗粝苍凉的原始美,直击人心,而这种壮美之下的贫困,更加令人震惊。剧中,为了找水给未来媳妇洗脸,黄大发只能拿着水壶挨家挨户去凑;因为缺水,没法种地;村里为数不多的水源还要上锁,专人管理,定额分配;很多村民家里穷得只有一条打满补丁的裤子,谁出门谁穿……一个个真实的、具体的细节道出了扎心的事实。

“有女宁推山崖下,千万别嫁草王坝。”缺水的草王坝村,在十里八乡是出了名的穷。村子山高岩陡,雨水淌落下来根本留不住,村外几公里就有充沛的水源,但是险阻高山成了引水进村的最大阻碍,也让凿渠引水成了“痴心妄想”。面对乡亲生活的困窘、无尽的心酸,黄大发心里如火在炙烤,焦灼难安。水源只有几公里,却远似天涯。引水真的是“痴心妄想”吗?我就要让“痴心妄想”变成敢想敢干——凿渠引水!乡亲们首先是被黄大发的这个决定震惊了,凿渠引水难如登天啊!然而现实的生活已经是这样穷困,没有水,或许永远都吃不上大米饭。在黄大发及其他干部的鼓励下,村民们的干劲被鼓动起来了——拼了!“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这是黄大发为村民许下的诺言,也成为了全体村民的心声。

为了表达黄大发“一辈子,一条渠”的决心,该剧紧紧围绕修渠这一核心事件来构建情节,精妙又精彩。比如黄大发迎娶张巧玲受阻,继而引发两个村寨产生激烈冲突;又比如黄大发反对村寨的“祭山神”活动,寨老欲对其“动家法”;还有黄大发顶住压力保护老干部徐宏良等,这一切都与“水”这个核心线索紧紧相连。随着这条线的铺展开来,矛盾迭出冲突不断,剧情的发展和人物命运都令人期待,观众的注意力被深深吸引,欲罢不能。

黄大发没有辜负自己的誓言,村民们也实现了期望。“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没有白吃的苦,只要努力希望就在。”曲折跌宕的修渠进程中,黄大发带领村民历时36 年,靠着锄头、钢钎和铁锤,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条近10 公里的人工“天渠”,从此碧水长流,结束了草王坝村长期缺水的历史,拔掉了村子的“穷根”。相信每个看到这个情节的观众无不热泪盈眶,这是怎样的艰辛,又是怎样的决心啊!

该剧用心的制作、精彩的故事、丰富的细节和传奇的人物塑造赢得了观众的一致认可,让人们在欢笑与感动中认识到了一位共产党员、英雄模范人物内心坚毅的力量,为人民谋幸福历经千辛初心不改的使命担当。■

猜你喜欢

坝村大发愚公
现代愚公
时代需要“愚公”精神
40年种茶,我们过上了想要的日子
用脚步丈量民情
脱掉我的高跟鞋!
最后一次机会
愚公移山
不是我少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