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把地铁当成“寻宝”之地

2022-11-16何勇

江淮法治 2022年18期
关键词:藏宝寻宝公共安全

文/何勇

近日,上海、广州、深圳等多地都有网友参与“地铁寻宝”活动。对此,多地地铁运营方发文提醒市民,请勿在车站、车厢内开展打卡、藏宝、寻宝等活动。

“藏宝人”提前在地铁站的盆栽等乘客日常不会留意的地方,放好手工制品、明信片等,然后在网络平台发布视频或照片,透露藏宝的时间、位置等信息,网友可以根据线索,在这些隐蔽的角落找到惊喜。这样的“地铁寻宝”活动引发了一股社交热潮。

从法律角度说,“地铁寻宝”活动本身并不违法违规,也没有背离公序良俗原则。但是,网友在地铁站台、车厢这样的公共场所“寻宝”,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地铁的正常秩序,干扰地铁的正常运营。特别是在早、晚高峰人流密集时段,“地铁寻宝”活动存在显而易见的安全隐患,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并不符合公共利益。所以,不少城市的地铁运营方都已对这一游戏给出了紧急提醒,社交平台也在搜索结果呈现页面上打出了“安全提示”。

事实上,在流量至上的今天,“地铁寻宝”活动已经逐渐偏离了传递城市快乐与美好的初衷,越来越不单纯,渐渐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营销宣传活动,商业味越来越浓厚。不少商家通过“地铁寻宝”活动进行商业宣传,为商品打广告、为门店博流量。换句话说,“地铁寻宝”在网友心中是一种城市美好,而在商家眼中不过是商业流量,是一门只赚不赔的生意。

公共安全无小事。“地铁寻宝”存在安全隐患,广大网友切勿参与。任何公共活动的前提都是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安全。当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相关部门可以引导此类活动到公园等一些公共场所进行,让这份美好与温暖能够更好地延续下去。■

猜你喜欢

藏宝寻宝公共安全
提升公众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
为什么说巴西是一片巨大的“藏宝地”?
《语文书藏宝揭秘》读后感
信息化视角下公共安全管理的研究
寻找法老的宝藏
关注城市公共安全 增强公共安全意识
寻宝大行动
武馆寻宝
大数据背景下的城市公共安全应对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