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和安全性观察

2022-11-16张桂光王立春

智慧健康 2022年24期
关键词:阿托心绞痛胆固醇

张桂光,王立春

1.山东省安丘市石堆镇卫生院 内科,山东 潍坊 262103;2.山东省安丘市石堆镇卫生院 护理部,山东 潍坊 262103

0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人口逐渐呈现出的老龄化发展趋势,冠心病的发病率也一直在不断增加,已经成为威胁老年患者生命健康的首要因素;该疾病是一种心血管内科疾病,临床表现为突感心前区疼痛,多以发作性绞痛或压榨痛等为主要特征并伴有发热、出汗、惊恐、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由于该疾病在临床中较难治愈,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进行病情控制和药物治疗将极易导致患者的心脏功能受到严重损害,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或猝死[1]。因此,为了有效提高本院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次研究中将采用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进行药物治疗后的整体效果观察分析,以期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有效参考,共同惠及冠心病患者,并加快康复及改善疾病预后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纳入的100例冠心病患者均选自本院2017年6月-2020年6月,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此次研究在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核实与批准下展开,研究时给予常规组曲美他嗪口服治疗,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45~81岁,平均(64.4±1.0)岁;病程2~6年,平均(2.2±1.1)年;体重59~82kg,平均(68.54±7.75)kg;合并高血压、脑血管病、糖尿病以及高血脂病患者分别为15例、8例、15例、12例。实验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治疗,男32例,女18例;年龄45~81岁,平均(64.8±1.2)岁;病程2~6年,平均(2.2±1.5)年;体重61~84kg,平均(68.89±7.88)kg;合并高血压、脑血管病、糖尿病以及高血脂病患者分别为18例、8例、15例、9例。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经本院相关辅助检查符合“冠心病”疾病的诊断标准[2],且病史资料齐全的患者;②本人及家属均对于此次研究表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③按照心功能等级分为Ⅱ~Ⅲ级,且积极配合治疗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患有精神疾病、认知障碍以及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②病史资料不全,且具有相关药物禁忌证的患者;③处于哺乳期及妊娠期的女性患者;④经检查具有凝血机制异常、全身感染的患者。

剔除标准:①在研究过程中患者发生了严重的不良反应;②标准治疗方法在执行过程中,患者自行应用了有可能影响本实验研究结论的其他医疗药品或诊疗方式;③因为另外一种因素暂停或放弃治疗者;④研究过程中,发生重大健康不良事故者;⑤因不同原因未能坚持完成研究疗程治疗者。满足以上任何一项可以剔除。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接受检查后由护理人员指导其进行合理的饮食,给予扩冠、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方案。常规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治疗,即曲美他嗪[生产企业: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 055465;规格:20mg×30片]口服,每日3次,每次1片(20mg),需要连续治疗3个月。实验组则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即阿托伐他汀(生产企业: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20 051407;规格:10mg×7片)口服,每日一次,每次1片(10mg),需要连续治疗3个月;两种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恢复情况按照医嘱增减药物剂量。

1.3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判定: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评估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于“冠心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标准。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无心绞痛发作且心功能等级恢复至Ⅰ级,为显效治疗;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超过85%且心功能等级提高Ⅰ级,为有效治疗;相关症状无明显变化或严重,且相关指标均未满足以上两种标准,为无效治疗。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以及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观察记录,并给予有效的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5.0版本软件进行此研究数据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

实验组较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总有效率[n(%)]

2.2 心绞痛发作情况

常规组和实验组在治疗前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案后,相比常规组,实验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持续时间改善效果较好,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心绞痛发作情况()

2.3 用药安全性

两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肝肾功能、血常规异常现象,且组间对比(P>0.05),见表3。

3 讨论

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冠心病为临床常见疾病,其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而造成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人体内的心肌收缩功能以及心脏射血能力出现异常,则会致使患者进一步引发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是直接猝死[3]。如果患者在发病时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将会导致患者出现心肌梗死,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栓塞、心室壁瘤等并发症状,甚至直接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4]。

临床治疗中通常给予冠心病患者采取曲美他嗪口服治疗,该药物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抗心绞痛药物,主要由本品活性成分盐酸曲美他嗪构成;其可以维持心脏和神经感觉器官,并提升能量代谢,降低细胞内部的酸过量和缺血引起的离子泵的变化、保护细胞收缩功能和氧自由基造成的细胞溶解和内膜损伤,抑制炎症发生。但是相关医学研究结果表示,该药物只对基础性的冠心病患者具有一定疗效,且整体效果不显著,只能帮助患者有效改善心绞痛情况,即常规组和实验组在治疗前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对比(P>0.05)。而采取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案后,相比常规组,实验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持续时间改善效果较好,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联合用药治疗后的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实验组(96.00%)>常规组(8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进一步证实联合用药方案较单一用药方案更具临床有效性,但是最终临床应用价值,以及对疾病的预后水平的影响,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5]。

本次实验中针对冠心病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治疗,其结果表示:相比常规组,实验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情况已经明显降低,且恢复效果良好,对比(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是一种合成他汀类药物,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降血脂药物,属于HMG-CoA抑制剂,主要应用于高胆固醇血脂、冠心病等疾病的临床治疗,其可以及将HMG-CoA转化成MVA。而在临床研究中发现人体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指标均可以不同程度地促进人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进而发展为冠心病;在本次用药过程中阿托伐他汀主要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患者血液黏稠度的效果,通过对冠状动脉的扩张,从而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脏缺血、缺氧状态,缓解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而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联合应用,既可以达到改善血脂指标的作用,同时还可以缓解心绞痛发作频率及缩短持续时间,进而有助于疾病治疗效果的提升,同时具有一定的药物安全性[6]。

曲美他嗪药物属于哌嗪类的衍生物,在调控心肌细胞代谢中具有显著效果,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后,可以明显改善心肌代谢,并对自由基的合成进行抑制,有助于心肌细胞损伤减小,促进心肌耐缺氧能力提升,避免血流动力学指标在短时间内改变,延缓心力衰竭的出现。阿托伐他汀是常用的一种降脂药物,可以明显抑制肝细胞中有关甲戊二酰基辅酶A还原酶,减少甲基二氢戊酸合成量,降低总胆固醇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将降脂效果充分发挥出来。除此之外,阿托伐他汀可以进一步提高血管内皮功能,避免血小板大量聚集、黏附在血管内皮上,从而减小炎性因子水平对血管带来的损伤,促进心血管功能的提高,加快心血管生成速度,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临床治疗冠心病过程中,联合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有助于患者血脂状况改善,促进整体治疗效果的提高。同时,两种药物结合在一起,并不会导致其中一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而且两种药物的安全性较高,可尽量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联合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治疗效果比单一的曲美他嗪更优,上述两种药物并不会对肝肾功能造成损伤,用药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临床用药治疗中给予冠心病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疗治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降低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指标,并且还可以使临床治疗兼具有效性及安全性,故值得临床借鉴、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阿托心绞痛胆固醇
谈谈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上)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下)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效果评价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临床疗效评价
心绞痛
胆固醇稍高可以不吃药吗等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