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儿川崎病的护理要点

2022-11-16郭志方

智慧健康 2022年24期
关键词:川崎家属小儿

郭志方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北京 102488

0 引言

皮肤黏膜淋巴综合征,即小儿川崎病,是儿科临床上的一种对学龄前儿童的身体健康有着极为严重影响的血管疾病,会导致患儿在患病期间出现全身中小血管炎这一疾病,致使患儿的心脏受到侵害,并且随着疾病的发展,逐渐累及全身系统,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1-2]。对患儿早期采取必要的临床治疗能够提升患儿的身体健康水平,但是这一疾病的主要患病群体为处于成长阶段的儿童,因其缺乏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容易影响病情的改善效果。基于此,本院选取了数名小儿川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护理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40例小儿川崎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综合护理组(n=20例)和常规护理组(n=20例)。其中综合护理组中男11例,女9例;年龄2~7岁,平均(4.86±1.25)岁。常规护理组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3~8岁,平均(5.01±1.13)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对比上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①患儿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有关小儿川崎病的诊断标准;②患儿家属对研究均知晓,并经过沟通同意患儿进行相应的护理研究,同时在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同意下,签署了研究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患者伴有恶性肿瘤、严重心脏疾病、严重器官衰竭等,对研究工作的开展存在着极大的阻碍;②患儿家长对于研究工作的开展依从性差,拒绝参加相应的研究。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对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手段。为其安排专门的病房,并对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同时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监测,并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手段进行问题的改善。

综合护理组:①负面情绪的护理,小儿川崎病患者由于临床症状较为显著,身体总是在不舒服的状态,患儿易出现烦躁、焦虑等问题。同时患儿家属对这一疾病缺乏足够的了解,担心会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导致患儿以及家属的心理负担加重,甚至影响了患儿疾病治疗的依从性,不利于患儿身心健康问题得到改善。为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包括向其讲解与小儿川崎病有关的知识,让其对这一疾病的严重程度拥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并告知患者家属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指导患儿家属协助对患儿的不良情绪进行安抚,给予患者关爱,以此促进患儿疾病治疗积极性的提升。②皮肤护理,由于疾病的影响,患儿皮肤的完整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如果不对其进行护理,就会导致患儿的皮肤受到病菌感染,不利于患儿病情的改善。为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进行皮肤护理,包括为患儿修剪指甲,为患儿戴上手套,让家属注意观察,以此避免患儿自行抓挠皮肤出现感染症状。③发热护理,患儿急性期多会出现全身发热的症状,如果持续高热,得不到及时处理,容易对心、脑、肾等器官造成损害,需要护理人员帮助患儿有效控制体温。而其中,需要对病房内的温度进行严格的调节,最好将室温控制在22℃~26℃。若患儿依旧感到炎热,需要松解患儿的被服,使用温水对其进行清洗,体温过高时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3]。④并发症护理,川崎病常见并发症有胆囊积液,听力丧失、肺梗塞、急性脑病等。护理人员告知患儿卧床休息,对患儿的各项体征密切监测与记录,如有异常及时上报。⑤药物治疗护理,若抗菌治疗后无效,可注射具有抗炎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和维生素E药物。患儿用药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反应加以密切观察。⑥饮食护理,患儿具有发热、口唇干裂等症状,所以不要吃太热、太烫的食物,多吃一些温凉的流食和半流食,一次不要吃太多,尽量少食多餐。如果患儿恢复正常体温,可以清淡日常饮食,多补充热量和高蛋白,多喝水,合理饮食。⑦出院指导,出院前将川崎病的特点以及治疗和护理重点告知患儿家属,指导患儿家属遵医嘱为患儿用药,特别是伴随血管炎的患儿,需要持续数月或数年用药,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猝死。所以一定要指导患儿家长对患儿饮食进行合理搭配,鼓励患儿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定期来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1)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经过护理后心脏衰竭、黄疸、腹泻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患儿并发症发生率越低,越表明对患儿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

(2)对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使用SF-36量表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的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等8个维度,0~100分为评分范围,评分越高表明患儿生活质量越高,护理人员对患儿的护理效果就越好[4]。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使用配对t检验,组间使用独立样本χ2检验;偏态分布者,使用非参数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

完成护理后,相较于常规护理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综合护理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更低,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n(%)]

2.2 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

在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的对比方面,综合护理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

表2 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

3 讨论

小儿川崎病也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属于过敏性疾病,以血管为中心表现为一系列症状,发病突然,病程长短不一,受个体差异影响。一般来说小儿川崎病能够自行康复,且有较好的预后效果。其症状主要为眼结膜充血,口唇干裂、皮疹、淋巴结肿大等,表现比较多样,伴随体温升高和弛张热等症状,但川崎病的原因尚未明确。小儿川崎病会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会对患儿皮肤黏膜造成较大损害,随疾病的发展,其冠状动脉也会受损,不仅会导致患儿身体健康水平持续低下,同时对于患儿生活质量的提升也有着极大的阻碍[5]。而要想促进患儿病情得到良好的改善,医护人员不仅需要给予其针对性的治疗,而且还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护理[6]。

临床上以往对患儿实施护理期间,多采取常规护理手段帮助患儿改善病情。虽然常规护理手段对于患儿病情的改善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仅仅在短期内拥有良好的效果,护理人员完成相应的护理工作之后,很容易导致患儿在恢复期间受到心脏衰竭、黄疸、腹泻等并发症的影响,不仅不利于患儿身心健康问题的改善,同时也不利于患儿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为有效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在当前护理人员护理技术水平持续提升的基础上,对患儿实施综合护理这一新型护理手段越来越受到护理人员的重视[7]。

综合护理作为临床上的一种新型护理措施,始终坚持以患儿为中心,为其提供各种护理服务。由于患儿起病急、病程长,护理人员通过综合护理措施的运用对其进行心理护理、皮肤护理以及发热护理,不仅能够显著提升患儿及其家属疾病治疗的依从性,促使他们积极投入病情的改善工作中,帮助他们减少心理问题的影响,同时也能够在相应护理措施的帮助下,确保患儿皮肤的清洁,帮助患儿减少并发症问题的影响[8-9]。在相应护理措施的帮助下,帮助患儿提升身体舒适度,对患儿生活质量的提升也有积极作用。小儿川崎病患儿需要在入院后立即观察体温,防止高热引起患儿惊厥。针对不同的患儿可采用物理降温、退烧贴降温、冰袋降温,也可用温水擦拭大静脉让皮肤发红散热或用酒精擦拭,口服退烧药物。鼓励患儿多饮水,防止水分流失引起患儿虚脱。患儿的病房内要做好空气流通的措施,室温控制在20℃左右。川崎病患儿的皮肤黏膜也要加强护理,选择棉质衣服,让患儿感到舒适,勤换尿布,用温水清洗臀部,避免感染发生。川崎病的症状主要是发热,且具有持续性,容易引起患儿高热惊厥,家属也难免感到紧张和焦虑。所以要重视对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减少过度焦虑的情况[10]。患儿恢复期告知患儿家属不要用手撕患儿的创口,如果脱屑严重,可以用剪刀进行清除,但需要由专业人员操作。眼部及口腔要加强护理,多喝水,保持口腔湿润,如果嘴唇干裂可以涂抹护唇膏。若患儿眼部分泌物比较多或干涩,可以用硼酸棉擦洗或滴珍珠明目液。川崎病患儿也要预防并发症发生,比如冠状动脉瘤,脑髓炎、面瘫、高热惊厥、肺梗塞等,所以患儿需要卧床休息,并由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儿的各项生命指标,如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并进行诊断和治疗。

结合临床研究显示,对小儿川崎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手段,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得出结论,在小儿川崎病诊断治疗之前,要对患儿的症状加以密切观察,精心地进行护理,使患儿早日痊愈,并降低并发症。所以对小儿川崎病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可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患儿并发症,促使患儿家属早日消除紧张情绪,患儿早日康复出院,发挥较高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对小儿川崎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手段,能够帮助患儿减少并发症问题,同时对患儿生活质量的提升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川崎家属小儿
微软进军“工业元宇宙” 川崎要用HoloLens设备制造机器人
川崎病的研究概况及诊断治疗进展
伴急腹症的川崎病儿童临床分析4例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小儿涵之三事
小儿难养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