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辨证施术方案在糖尿病护理门诊中的应用

2022-11-16李世梅李卓亚芦荣李志芳李文玲

关键词:耳穴证候血糖

李世梅, 李卓亚, 芦荣, 李志芳, 李文玲

(青海省中医院 内分泌科,青海 西宁,810000)

糖尿病是由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其早期无明显发病特征,多在体检后被发现,近年来新增病例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1]。若未及时对高血糖进行有效控制,则可造成患者的靶器官损害,引发多种并发症,危害健康。在临床上,除药物治疗外,予以糖尿病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辨证施术方案是将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与现代护理手段相结合,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护的护理方法,旨在改善疾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2]。近年来,关于糖尿病的中医护理方案不断优化改善,但尚未建立针对每一证型的具体中医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在临床操作上仍存在一定局限[3]。因此,本研究将中医辨证施术方案进行整理和完善,并应用于糖尿病护理门诊,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青海省中医院糖尿病护理门诊接诊的82例糖尿病患者的一般资料,研究内容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 确诊为2型糖尿病;② 空腹血糖(FPG)≥7.0 mmol/L;③ 年龄34~83岁,病例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 1型或妊娠糖尿病;② 药物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糖尿病;③ 生命体征衰弱;④ 伴有痴呆、精神系统疾病或无法正常沟通;⑤ 合并肝、肾等脏器功能严重障碍;⑥ 伴有恶性肿瘤或严重外耳炎症。按不同的护理方法将8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0例)。比较2组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常规综合护理 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护理,周期为2个月。具体方法:护理人员为糖尿病患者发放糖尿病自我管理手册,对其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以提高患者的糖尿病认知水平,使其充分了解疾病的各项注意事项及防治措施;指导患者及时正确用药,叮嘱其用药后需注意血糖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警惕发生低血糖;帮助并指导患者根据自身喜好制订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提高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

1.2.2 中医辨证施术方案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综合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施术方案进行护理,周期为2个月。

1.2.2.1 组建团队 中医辨证施术方案护理小组由2名中医主任医师、1名护士长和4名中医专科护士组建,医师负责辨证分型,护理人员根据辨证施术方案进行护理操作。

1.2.2.2 辨证分型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证候特点将其分为气阴两虚型、肝胃郁热型、阴虚火旺型、气虚血瘀型和胃肠实热型5种类型。

1.2.2.3 施术方案 ① 气阴两虚型:选穴内分泌、脾、胰、肝、肾、糖尿病点和三焦进行耳穴埋豆;选取肾俞、三阴交、涌泉和阳陵泉进行穴位按摩。② 肝胃郁热型:按摩耳部后,取耳尖穴放血10~15滴;选穴心、肝、脾、胰胆、内分泌和大肠进行耳穴埋豆;首开大椎、大杼、神堂和膏肓,进行铜砭刮痧,重点刮拭心俞、脾俞和肝俞。③ 阴虚火旺型:选穴心、肝、脾、胃、内分泌、饥点、神门和垂前进行耳穴埋豆;选取涌泉、然谷和三阴交进行穴位按摩;首开大椎、大杼、神堂和膏肓,进行铜砭刮痧,重点刮拭心俞、脾俞、肝俞和胃俞。④ 气虚血瘀型:选穴肝、脾、肾、内分泌、三焦、皮质下和足进行耳穴埋豆;选取涌泉、足三里、阳陵泉和肾俞进行穴位按摩;首开大椎、大杼、神堂和膏肓,进行铜砭刮痧,重点刮拭疼痛部位。⑤ 胃肠实热型:选穴胃、脾、大肠、肺、内分泌和皮质下进行耳穴埋豆;选取神阙、关元、天枢、足三里和中极进行穴位按摩;首开大椎、大杼、神堂和膏肓,进行铜砭刮痧,重点刮拭脾俞和胃俞。其中,耳穴埋豆为2次/周,每次贴压后保持3 d;穴位按摩为2次/周,30 min/次;铜砭刮痧为1次/周,40 min/次。

1.3 观察指标

1.3.1 中医证候积分及BMI 于护理前及护理2个月后,参照消渴病中医证候积分表[4]对患者的临床证候进行评分,总分42分,得分越低表示症状越轻;记录2组护理前及护理2个月后的BMI。

1.3.2 临床疗效 护理2个月后,参照消渴病中医证候积分表进行疗效评定。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积分减少70%及以上表示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积分减少30%及以上表示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积分减少小于30%表示无效。将显效和有效计入总有效。

1.3.3 血糖水平 于2组护理前及护理1个月、2个月后,取患者晨起空腹及餐后2 h空腹静脉血,测定其FPG和餐后2 h血糖(2hPG)水平;于2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1个月、2个月后,取静脉血测定HbAlc水平。

1.3.4 生存质量 采用中国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5]评估患者护理前及护理2个月后的生存质量状况,该量表包含社会关系、生理功能、心理/精神及治疗4个维度,各维度总分分别为20分、50分、40分和10分,各项得分越低表示生存质量越好。

2 结果

2.1 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BMI比较

护理2个月后,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及BMI均较护理前有所降低(P均<0.05);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P均<0.05),见表2。

表2 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BMI比较

2.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6.19%,观察组为92.5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临床疗效对比 [例(%)]

2.3 2组血糖水平比较

护理1个月、2个月后,2组的FPG、 2hPG、 HbA1c水平均护理前均有所降低(P均<0.05);观察组在护理1个月、2个月后的FPG、 2hPG、 HbAlc水平较同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见表4。

表4 2组血糖水平比较

2.4 2组生存质量比较

护理2个月后,2组的社会关系、心理/精神、生理功能及治疗维度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所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P均<0.05),见表5。

表5 2组DSQL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主要因免疫功能紊乱、遗传等导致机体胰岛功能异常而引发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6]。在中医学中,糖尿病又称“消渴”,其发病机制与机体阴津亏耗、燥热偏盛等有关,其作为一种慢性疾病,目前国内外仍无根治该病的方法[7]。因此,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寻求有效的护理途径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改善其生存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辨证施术方案将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与现代护理手段相结合,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规范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夏琼[8]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采用中医辨证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目前,临床上虽有较多文献对中医辨证护理进行探讨研究,但实际应用时的具体措施仍相对零碎,护理人员在临床实际操作中仍不能做到有效地辨证施护。因此,本研究将青海省中医院护理门诊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接诊的8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常见证型归纳,整理中医辨证施术方案,并将其应用于糖尿病护理门诊。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护理2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和BMI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护理1个月、2个月后的FPG、 2hPG、 HbAlc水平均比同期对照组低(P均<0.05),提示中医辨证施术方案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糖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分析其原因,中医辨证施术方案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根据其证候特点及临床症状实施具体的护理方案,选取不同穴位对患者进行耳穴埋豆和穴位按摩等中医特色护理,能够有效激活患者的全身经络系统,调和机体阴阳,从而改善其临床症状[9]。DSQL是全面评估糖尿病患者健康状况的常用量表,对评价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有研究[10]显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微信随访,可提高其DSQL评分。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在护理2个月后的DSQL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在糖尿病患者门诊护理中应用中医辨证施术方案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分析其原因,中医辨证施术方案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将糖尿病的常见证型及具体护理方法进行合理分类,使中医辨证护理技术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在临床辨证施术时的准确性,提升了中医辨证护理技术的临床实施效果,从而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11-12]。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门诊护理中应用中医辨证施术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血糖水平,提高其生存质量。但本研究受时间、地域和人力等的影响,方案制定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该方案在实施时不能完全代替护士决策,后期仍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优化。

猜你喜欢

耳穴证候血糖
萧山地区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复合证候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候、体质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