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剪纸艺术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2022-11-16吕会会
■文/吕会会
剪纸活动是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的组成要素,教师应重视幼儿园剪纸活动的组织,将幼儿园美育落到实处,培养幼儿对剪纸等艺术的喜爱之情。为促进幼儿园剪纸艺术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本文先后分析了其组织价值、开展原则与实施策略,最终遵循安全性、渐进性、游戏化三条幼儿园剪纸艺术活动基本原则,立足环境、主题等四个方面,说明了幼儿园有效开展剪纸艺术活动的方法。
一、幼儿园组织剪纸艺术活动的价值分析
(一)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剪纸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缩影,早在《史记》中就有对剪纸的生动描写。幼儿园创新组织剪纸艺术活动,是将民间艺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融入课程活动,有助于幼儿对民间艺术的感知和理解,有利于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二)培养幼儿健康的审美情趣
剪纸是一种极具艺术性的美术活动,欣赏剪纸、制作剪纸,能在不同角度上为人们带来美的感受、艺术的享受。因此,幼儿园组织剪纸艺术活动能让幼儿欣赏体现镂空艺术的剪纸,通过多变的纸张组合和镂空艺术,促进幼儿对艺术的鉴赏和理解能力,使其在富有美感与艺术气息的视觉冲击、实践体验中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能够让美与艺术的种子在幼儿的心中生根发芽。
(三)促进幼儿智力发育
幼儿参与剪纸艺术活动,动手操作必不可少,而在动手操作之外,剪纸还能考验幼儿手眼协调等多种能力。幼儿完成剪纸,需要同时调动大脑、眼睛、手指等感官,专注地勾勒剪纸轮廓,耐心地完成折纸、剪纸等操作。在这些过程中,幼儿的专注力、肢体协调能力、艺术设计能力、艺术表现能力、想象力均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和提升。进而,凭借着以上能力的综合发展,幼儿通过剪纸汲取新的智慧,智力也会得到进一步发育。
二、幼儿园实施剪纸艺术活动的有效方式
(一)营造艺术气息,提供安全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安全、独立、富有艺术气息的剪纸环境,以调动幼儿的剪纸积极性,促进幼儿主动参与剪纸艺术活动。
1.独立的剪纸活动区。为了保证剪纸艺术活动的秩序,教师可以开辟独立的剪纸艺术活动空间,以“我的剪纸天地”“动动小手,趣味无限”等为活动空间命名,激发幼儿主动走进活动空间的欲望。在活动区内,教师应为幼儿准备丰富的剪纸艺术活动材料与工具,保证材料与工具的安全性,利用漫画、宣传画等介绍剪纸工具与材料的安全使用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在剪纸活动区投放剪刀、彩笔、格尺、硬纸卡、彩纸等必备材料,并张贴“剪刀这样用”等趣味漫画,介绍剪刀正确的使用方法。同时,教师还可以投放多样化的剪纸支持素材,如花卉植物标本、昆虫标本、海洋生物图片、传统剪纸模板等,并定期更换素材。幼儿天生具有感知美、发现美的能力,教师在为幼儿提供安全剪纸环境的基础上营造艺术气息浓厚的剪纸活动空间,有助于促进幼儿对剪纸艺术的感知,进一步激发幼儿参与剪纸活动的欲望。
2.特色的剪纸展示区。在开展剪纸艺术活动时,教师应及时赞赏幼儿的剪纸行为与作品,使其从中得到激励、获得成就感,由此衍生出更加积极的剪纸艺术活动参与情绪,始终带着饱满的热情进行剪纸创作。教师可以打造特色剪纸展示区,将剪纸活动区与公共区域利用起来,大面积、艺术化地展示幼儿的剪纸作品,精心创设幼儿剪纸艺术活动支持环境。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剪纸活动区主导构建“趣味剪纸”“剪纸童年”等主题展示墙,在每一次剪纸艺术活动结束后,将幼儿最新完成的剪纸作品在展示墙上进行展示。在幼儿园更加开放的公共区域,教师可以借助对“剪纸走廊”“剪纸门厅”等空间的打造,展示幼儿以往创造的剪纸作品,让幼儿园公共空间更具剪纸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欣赏价值。
通过上述“特色剪纸展示区”的打造,无论是在剪纸活动区欣赏展示墙,还是在公共区域玩耍打闹,幼儿均可回顾自己的剪纸艺术创作过程,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剪纸作品,在再次欣赏、介绍剪纸作品的过程中重新认识剪纸,在同伴的评价中树立自信、汲取剪纸艺术的创作灵感。
(二)明确目标方法,设定丰富主题
教师可以将剪纸艺术活动设计为幼儿园的一种娱乐活动,避免设立高于幼儿认知水平与动手能力的剪纸活动目标,避免以“让幼儿一定完成什么样的剪纸”为目标。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遵循幼儿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设立活动目标、选择活动方法,如通过剪纸艺术活动感受中华民族优秀民间艺术,幼儿结合喜好和兴趣进行剪纸,培养动手操作的良好习惯等,为幼儿创新剪纸、创意创造提供充足和有力的支持。在此基础上,为满足幼儿对剪纸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教师应创设丰富的剪纸艺术活动主题,让幼儿能根据周围事物、环境的变化制作形式多变的剪纸作品,促使幼儿在丰富的主题活动中得到更多情感滋养,从而增进对剪纸的喜爱。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对应二十四节气设定剪纸主题活动,如“春分剪纸”“立夏剪纸”“白露剪纸”“冬至剪纸”,引导幼儿根据二十四节气的自然风光或民俗活动代表物等进行剪纸。通过剪纸还原二十四节气的自然景色变化,幼儿不仅能锻炼剪纸艺术能力,还能从新的视角理解二十四节气,加深对节气与民俗的认识。再如,教师可以以新年为主题,设计“剪窗花,迎新年”剪纸艺术主题活动,先向幼儿展示常见的新年窗花,启迪幼儿的剪纸智慧,再带领幼儿剪窗花,鼓励他们对窗花进行创新设计,将幼儿剪的窗花用来装扮幼儿园,营造浓厚的新年氛围。
(三)迁移生活经验,体验剪纸艺术
在剪纸艺术活动中,幼儿的生活经验能为其进行剪纸活动带来灵感和支持。具体来说,剪纸需要想象和创新,迁移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剪纸艺术形象,不仅有助于幼儿创造符合现实的剪纸作品,还能增强幼儿剪纸作品的艺术性。在开展幼儿剪纸艺术活动中,教师应指导幼儿将生活经验运用到剪纸中,尊重他们对剪纸的大胆想象,鼓励他们将基于生活经验的想象体现在剪纸创作中,避免盲目地强调剪纸结果和一味地关注幼儿对剪纸技能的掌握与运用。
以大班“花儿朵朵”剪纸艺术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幼儿欣赏剪花娘子库淑兰的剪纸作品——梅香骑马,通过欣赏花朵主题剪纸,激发幼儿剪花朵的兴趣,使其回忆“累加剪纸”的剪纸方法。接着,教师可以引入“花儿朵朵”剪纸主题活动,对幼儿说:“儿童节要到啦,我们的小演员们准备的童话剧《三只蝴蝶》已经画了一些美丽的花,布置了蝴蝶飞舞的背景。可是呀,这个背景还是不够丰富,你们能不能用‘累加剪纸’的方法剪出一些花朵呀?试一试吧,帮助小演员们布置出更漂亮的舞台背景!”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与幼儿围绕“观察花朵”的生活经验以及“累加剪纸”的学习经验展开交流,将幼儿生活经验循序迁移运用在“花儿朵朵”剪纸活动中。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想剪什么样的花朵呀?”
幼儿A:“菊花!”
幼儿B:“荷花!”
幼儿C:“蝴蝶花!”
教师:“老师的想法和你们都不一样,老师想剪一朵梅花。老师准备了一些梅花,你们能不能先帮老师看看它是什么样的呀?”
幼儿A:“梅花最外面的花瓣是红色的。”
幼儿B:“它的第二层花瓣是粉红色!”
幼儿C:“它最中间是粉色的,好像叫‘花蕊’吧!粉色的花蕊!”
教师:“那我怎样才可以剪出梅花呢?”
幼儿A:“先剪出第一层花瓣,再剪出第二层花瓣。”
幼儿B:“还要剪出花蕊,从内到外把它们粘起来。”
幼儿C:“剪第一层的花瓣要用大的纸,剪第二层的花瓣要用稍微小一点的纸,可不能浪费。”
幼儿看似是在为教师出谋划策,实则是在迁移“观察花朵”的生活经验,思考利用“累加剪纸”的方法,为其剪出美丽的花朵奠定了良好基础。最后,教师可以向幼儿说:“你们可真棒呀!你们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剪自己喜欢的花朵呢?”引导幼儿想象自己喜欢的花朵形象进行创作,完成“花儿朵朵”剪纸活动。
(四)理解剪纸作品,走进理解童心
在幼儿剪纸艺术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剪纸作品,不要急于对幼儿剪纸作品的优缺点进行评价,要在理解幼儿、走进童心的基础上看待和欣赏幼儿的剪纸作品,尽可能站在幼儿的立场上理解、解释剪纸作品。教师应重视幼儿对剪纸作品投入的独特情感,鼓励他们表达情感,在剪纸艺术活动中为幼儿创造展示、交流和表达的机会,倾听幼儿对不同剪纸作品的客观评价,倾听他们对自身剪纸情感的主观表达,在理解童心的前提下评价、指导幼儿的剪纸作品,帮助幼儿建立剪纸艺术信心,让幼儿学会自我欣赏,也学会欣赏他人。
例如,在幼儿园中班剪纸艺术活动“动物聚会”中,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完成动物剪纸,观察他们通过剪纸创造出的不同动物形象。教师可以询问幼儿:“你能说一说为什么要剪这样的小动物吗?”“你能不能告诉老师你剪这个小动物时在想什么呀?”了解幼儿真实的剪纸想法,并引导幼儿相互欣赏、点评剪纸作品,细心观察、倾听幼儿对各自剪纸作品的介绍和评价,以“旁观”的方式了解幼儿创造不同动物剪纸的理由和思路。最后,教师可以汇总幼儿在回应教师问题、互相讨论剪纸中的想法,全面理解幼儿在剪纸中投入、表现的童心和思考,针对性地、积极地评价每一名幼儿的剪纸作品。
以剪纸艺术活动丰富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是对优秀民间艺术的传承,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能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的艺术创作能力,更能促进幼儿对民间艺术、民族文化的了解,促使幼儿产生更积极的艺术创作热情和学习动力,提高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活动价值。教师在设计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时,可以组织、开展剪纸艺术活动,带领幼儿走进剪纸的世界,以剪纸启发幼儿,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