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岛传统村落整体空间环境共生性保护更新策略
2022-11-16汝军红张文玉
汝军红,张文玉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8)
一、三山岛传统村落保护意义及村落特色
1.三山岛传统村落保护意义
传统村落是典型农业文明保存相对完好,文化资源、生态环境良好的农村聚落[1]。传统村落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不容小觑的资源和潜在力量,村落空间环境的保护与更新是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核心组成部分[2]。传统村落空间环境的传承延续应将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重视建筑风貌完整性修复、传统院落空间格局维护,恢复村落原有的生态肌理与历史纹理。
目前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通常从较微观的层面,如村落本身的空间特征、保护规划的技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应用共生理论促进传统村落与周围环境、城市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研究较少,缺少从宏观到微观的系统性调查研究。共生是两个主体之间合作双赢、良性循环的发展关系,共同构成一个可持续稳定发展的生态循环系统。本研究在了解共生理论并与建筑、城市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对共生体系的组成因素进行剖析,依据苏州太湖三山岛的特点和现存问题及其与相应的共生体系的联系,提出三山岛整体空间环境共生性保护更新策略。
2.三山岛传统村落特色
经调研发现,环太湖地区主要旅游城市同质化现象明显。鉴于环太湖地区的历史和旅游资源特色,完全可以将苏州视为该区域的文化旅游中心。三山岛在文物、古建筑及珍稀程度上与其他同类型村落相差无几,然而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位于太湖之中,大小岛屿星罗棋布,这是其他村落所不具备的。与陆路相隔,造就了其湖岛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有“太湖湿地”“太湖驿站”“太湖蓬莱”之称,应突显其地理区位的优越性,加大对传统建筑群落的保护和修缮力度,将其作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点,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将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相融合共生发展,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太湖三山岛(见图1)面积约2.8 km2,岛上因有小姑山、大山、行山故而得名。三山岛距苏州市约50 km,距陆巷码头、湖滨以东约7 km,能给人以独特的水路交通体验。岛内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被列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地区种植业优势凸显,为未来发展特色产业种植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便利条件。依托于苏州市便捷的城市交通体系、广阔的客源市场、强大的区域经济支撑以及丰厚的文化底蕴,三山岛区域经济得以带动发展。
图1 三山岛传统民居现状鸟瞰图
二、三山岛传统村落整体空间环境面 临的问题
1.三山岛旅游业发展问题
三山岛旅游业发展应维护自然山水格局。岛内小姑村人造池塘盥洗空间巧妙融于自然山水环境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三山岛旅游资源丰富,但因没有提炼特色定向开发而无法有效吸引客源,村中供发展旅游预留的开放空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且存在旅游淡旺季明显、区域旅游设施规模较小、品牌效应不突出、影响力较弱等问题。
近年来,岛内旅游业兴盛,村民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改建、新建建筑往往风格多样化,体量大,楼层高,选址随意,与历史遗留建筑风格相冲突,破坏了村落整体风貌与村落原有空间结构及肌理。与此同时,小姑村原有池塘盥洗核心文化空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被桥头村中心码头所替代,村落原有街巷沿街立面被打破,形成外向院落空间,用以种植果树、饲养家禽。与以往相比,现有街巷空间更加闭塞,减少了社会、文化空间的布置及与村民之间的联系。
2.岛内古建筑传承与更新问题
岛内传统建筑年久失修、受损严重且缺乏维护,供村民集会开展节庆活动的开放空间匮乏。村落历史文化悠久,但历史遗产散落,没有进行系统性规划与串联,古建筑传承与更新保护面临巨大挑战。
经现场考察得知,损坏程度为30%(含30%)以上且建筑物占地面积比较大的古建筑有四宜堂、清俭堂、薛家祠堂、师俭堂等。张叙生堂、留耕堂、黄沾良堂等古建筑占地范围偏小且毁坏程度在30%(含30%)以下。穿斗式梁架结构破坏最为严重,抬梁式梁架结构多为构架局部毁坏。部分建筑屋面瓦和屋脊大面积脱落,屋顶塌陷,空斗墙体开裂,风蚀严重仅剩断壁残垣。岛内老建筑修缮难度大、费用高,村民无力承担,故现存众多古建筑和民居院落均闲置存放杂物。
三、村落整体空间环境整合设计
1.村落公共空间肌理整体设计
依据文献资料与实地调研,系统把握三山岛历史、文化与地理景观资源,将其分类整合形成完整资源网(见表1、图2)。在太湖文化景观大视野下进行三山岛的空间资源文化属性定位,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加大村庄整体设施建设力度,增加村民收入,促进村庄繁荣兴盛。建立村庄保护常态化机制,激发村民保护热情,加强对村庄的保护意识,形成良性循环,依托三山岛原有骨架肌理有机生长,加强自然山水和传统村落空间的渗透与联系,形成“保护—发展—保护”循环式发展轨迹。
三山岛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历史文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往观光游览。为使游客感受到三山岛深厚的历史文化,三山岛入口处广场及道路两侧建筑物,应延续街区原有空间结构肌理和历史生活脉络,与历史遗留建筑风格相协调。划定一个范围对历史建筑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并对保护范围内的建设和生产活动提出具体规范与要求。同时,分环境协调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3个层级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3](见图3)。应按建筑年代、风貌、质量等要素进行划分,提出保护、修缮等相应措施:①对周边建筑用地进行建设控制;②拆除不和谐建筑;③整体色彩整改计划;④天际线和整体风貌控制与保护。
表1 三山岛风景资源等级分类
图2 三山岛景观资源分类现状
需要保护和恢复的建筑:20世纪70年代的部分旧宅因破损较为严重,应因地制宜地加以修缮,以恢复其原貌作为展示或旅游服务之用。岛内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作为三山文化的载体,是特殊的财富,具有保护和利用的双重价值,虽破损严重但应严格遵循保护规划的要求进行保护,适时予以修缮维护。部分规模较大、格局保存完整的旧宅,可修旧如旧,适当改造为高档次宾馆,在保护的同时加以利用。
图3 三山岛建筑风貌分级保护
需要整改的建筑(见图4):20世纪80年代的建筑可分阶段地进行修复、改造或拆除。建筑整体色彩应加以整改,宜以黑、灰、白等素色为基调,不宜过于鲜艳。细部装饰不宜过多且风格应统一,以地方传统风格为主且与环境相协调。为了不破坏村落原有的天际线,营造空间高低错落的层次感,新建建筑高度应以一二层为主,允许有少量3层(建议采用局部3层)建筑,但应尽量远离湖岸。
传统村落在发展过程中不应局限于盲目的静态发展道路,而是应以共生态势着眼于未来的动态演化,从而形成一种持续性发展路径[4]。保护与发展不应是矛盾的,而应当是互为动力、和谐统一、缺一不可的。
图4 三山岛建筑风貌分类保护
目前,三山岛路网呈现出区域性封闭状态,场所内外联系较少。应创建整体性较强的三山岛空间环境特质,以三山特有的“吴文化”统领岛内各部分场地,留住村民的乡愁和记忆,与空间交集形成独特的生活氛围与记忆场所[5]。街区空间肌理的延续可采取交叉融合策略:事物在特定框架下不定向融合,不同事物在潜移默化中相互渗透,赋予事物自由发展空间[6]。延续岛内街区空间肌理(见图5),应对破坏街巷立面的局部建筑进行整改,分析有利条件并加以利用,赋予其一定自由发展空间的同时尽量维持原有传统的江南小村落生态面貌。恢复村落空间活力,在承接过去的同时也给未来“留白”或“留线索”创造自生长可能性[7]。先采用“轻”方式介入以减少对原有结构系统的破坏,再进一步应用“益生菌”方式植入新要素激发活力。
图5 三山岛村落肌理
桥头村古井、古桥、古建筑应在保留原有院落尺度和古建节点的基础上不断扩展新的次街巷纹理,织补网络肌理,同时,加强村落街巷的脉络传承区域性激活,使古建节点区域观展价值得到提升。古建在东泊村、小姑村呈线状分布,东泊、小姑村应在保留古建原有线性串联元素的同时设计新步行系统,拓展两侧古街尺度,使之成为东泊村遗址观览路线和农业园区采摘体验路线的延伸。古建在山东村呈单点状分布,师俭堂作为山东村核心保护区和村落精神场所中心,应以其为核心提升三山岛乡村旅游吸引力,开发面向东侧太湖景观的高端民宿群体。
2.村落文化空间“人本性”特色营造
三山岛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水运发达,明清时期迎来了发展高潮。但因清后期颐和园建设大肆开采、太平天国运动等影响,现仅存30余座明清古建筑遗迹。三山岛独悬于太湖之中,四面环水,因交通落后,虽地处富庶的江南却是江苏省最后一个通电的山庄,因而岛内建筑较好地保留了苏州香山帮建筑特点及江南传统民居特色,同时兼具岛内建筑特有的“吴文化”特征。
三山岛通过定期举办当地特有的节庆活动调动村民积极参与,增加多样性文化生活体验,提升文化活动吸引力。通过构建连续开放的空间系统,设置共生景观——参与性景观,营造文化生活氛围,增强文化活力,促进新老文化共生。为使三山文化与岛内空间系统更好地融合共生,将共生性景观融入村民日常生活,使其成为岛内村民特有的记忆,增强村民的归属感[8]。
岛内总体发展规划与整体空间形态更新,应统筹空间功能布局,考虑各共生单元功能及其与其他共生单元的关系,构建一种各共生单元相互制约、相互依赖而又相互联系的闭合循环的生态系统。通过直接或间接地利用各共生单元建立村落空间功能联系纽带,创建生态经济多元化共生发展模式。
空间研究结果显示,小姑村、山东村认知度较低,可达性较差,土地利用条件不利于村落空间可持续发展。应在维护两个村落现有空间形态的同时对村落布局进行调整、分类及空间分析与规划,维持特有的秩序为未来发展更新打好基础。应保证两村新老建筑和谐共生,不再增建新建筑,同时增设建筑高度控制范围(见图6)。
图6 三山岛小姑村整体改造
西湖堡村、东泊村应在保持原有空间形态和建筑风貌的同时完善路网体系,增强道路之间的联系。秉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原则,尊重环境及遗存原真性。加强主要出入口节点的空间建设,增强可达性和识别度。同时,增强岛上居民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意识,加强其与桥头村之间的联系,实现村落协同发展[9]。重塑西湖堡村入口处原有的洗衣交流文化核心空间,同时,增设三山历史博物馆、文化长廊、独具特色的三山居民活动中心,以营造浓厚的三山文化氛围。
3.村落格局与景观风貌“自然性”共生
将三山岛绿地景观系统重新规划为“一轴、一环、两心、五片”结构(见图7)。
通过将乡村景观不同时间段的场所特征进行分层并在叠加后进行取舍,形成融合当地村民特有记忆并具有高度认同感的共生景观[6]。共生景观通过创建二维和三维空间链接,使历史记忆在四维空间的时间维度中发展。利用共生景观和三山历史遗迹延续三山岛传统村落格局,推动修复和连接破碎的乡村肌理,实现共赢和可持续性发展。岛内景观基础设施与村民之间通过行为、功能、事件等进行服务与需求互补,并根据不同场所环境形成不同的共生景观组团,使其在形式和功能上更加灵活多变,从而引导人们进行自发性的传统活动。通过共生景观结构将岛内不同的景观基本要素(共生景观组团)构成不同的共生景观群。
图7 三山岛景观整体规划
景-时空动态性:动态性是指景与景之间为适应环境时空变化而不断发展自我的特性。具备景-时空动态性的共生景观必须具备非线性的动态特征,能够随时空变化做出相应调整[10]。
将岛内农耕过程剪影作为共生景观,在不同环境时空中不断展现特有的叙事性,向游客叙说不同年代季节变换的农耕情景。利用景-时空动态性将岛内核心空间恢复原有生态环境,整合历史资源,建立共生景观,引领游客穿越历史时空,体验三山岛独一无二的原始生产环境与传统渔民生活方式。
景-景延展性:景观连接度是指景观促进或阻碍生物或某种生态过程在源斑块间运动的程度。景观利用基本元素间的相互修饰和补充模糊景与景边界的过渡区域,从而整合场所中的零碎物体,使构成的乡村景观间具有互为延展性[10]。
三山岛景观风貌共生性发展应参考金华市武义县俞源村,尽量保持原有状态,建立特有的三山景观符号,传递岛内特有的传统民风习俗。通过建立内聚式、嵌入式、外延式景观域面和标志性景观节点以及景观通廊等将村落绿地景观“自然性”进行有序整合(见图8),使三山文化变成一幅历史画卷展现于眼前。利用景-景延展性将岛内广场的大面积硬质铺地结合三山文化符号布置为充满活力的木质铺装,建立景与景边界过渡暧昧区域,加强水域空间景观绿化开放性,并延伸水面平台,布置座椅,增强人与湖面的互动性,着力建设周边特色路线的沿湖共生景观,增强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交流,营造三山岛特有的世外桃源氛围。
图8 三山岛景观系统规划
景-物兼容性:岛内多功能共生景观基础设施要满足岛内不同年龄段居民的休憩休闲和娱乐需求,同时体现其特有的兼容性。依据岛内各场所的不同氛围,在外力和时间作用下改变共生性景观的自身形态,实现岛内基础设施多样化功能融合,将岛内单一功能场所创建为多功能统一的场所空间。
三山岛皇家采石场遗址基于“生命景观”理念,利用场地自我恢复能力复原原始景观风貌,因地制宜地种植植被,随季节更替产生不同的景观风貌,起到联系、过渡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作用的同时改善场地生态,使各共生元素互相兼容,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景观体系。建立三山采石场体验馆,体验原始采石文化。建立果树种植体验区,体验春季播种秋季丰收的乐趣,并建立一系列生产链带动产业共生性发展。当景观体系的生态循环系统发展稳定时,增加场地景观包容性和叠加性,前期的三山采石场体验馆为后期馆内原始自然景观的组成部分并被其包容(称为包容性景观),同时进行后期叠置景观小品等,使景观层次、类型多样化,增加景观观赏性和游览价值。
四、村落空间环境共生性保护策略
1.村落空间肌理“整体性”共生
结合三山岛具体地段,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进行功能整合,明确三山岛规划功能定位。通过空间格局整体把控、山水环境共生性修复、建筑街巷风貌优化,完善村落空间结构、延续街区空间肌理、加强街区间空间联系。在调研分析基础上建构三山岛人文、地理、空间多维体系,从而将其塑造成太湖文化景观的典型代表,促进三山岛内5个自然村文化旅游资源与传统建筑共生性发展。
2.村落文化空间“人本性”共生
人是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的重要载体。村落山水环境、街巷系统、宅院建筑、公共活动中心等物质空间都与人的活动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村落物质空间和文化空间的使用者是村民,文化空间的营造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同的场所环境下,文化空间的功能和格局也形态各异,独具一格的三山文化空间能带给岛内村民独有的集体记忆。将岛内乡村景观按照不同时段的场所特征进行分层并在叠加后进行取舍,延续三山历史文化区域特色,从而真正实现三山岛的保护性再生。
3.村落绿地景观“自然性”共生
在充分了解场地的前提下,具有间接关系的事物通过中间媒介取得联系,使得不同事物之间相互依存、彼此制约,形成事物间的内在关联,达到共生性稳定发展。建立村落植被保护与分级体系,丰富各种尺度的开放空间,增强环境绿化与自然环境及岛内绿地系统的衔接,“巧于因借”,使其形成一个生态经济多元化共生发展的闭合循环系统。
五、结 语
从村落空间肌理“整体性”、文化空间“人本性”、绿地景观“自然性”3个方面出发,制定村落空间环境整体保护策略,为传统滨水村落空间环境共生性保护更新提供了具体方法,以期为陷入同类发展困境的村落更新保护提供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