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赋能,以中层干部队伍建设激发办学活力
2022-11-16王立新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霍藻棉小学
王立新|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霍藻棉小学
打造一支务实创新的中层干部队伍是激发办学活力的关键,学校在培养中层干部时要做到因校制宜、因人施策、因时而变。其中,校长从源头赋能中层干部成长最为重要,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教育情怀赋能
团队有情怀,管理有力量。教育情怀是中层干部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内生动力”,只有中层干部有为教育事业奉献的意志和恒心,学校这间“广厦”才能建起坚实的“四梁八柱”。
首先,要有家国情怀。校长要以师为本、以德为范,引导中层干部勇于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使命担当,做新时代的“大先生”,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并将其升华为国家民族复兴的伟业,致力于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其次,要有敬畏和尊重之心。校长要善于在管理团队中营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文化氛围,让管理团队更具感染力和号召力。中层干部要有大局意识,充分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工作与学校发展、师生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把热爱、奉献、担当和尊重的美好品质传递给其他教职工。
最后,要有人格魅力。校长要结合实际工作,引导中层干部俯下身来做实事,服务广大师生的发展和成长。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要用“正能量”赢得团队的尊敬和信任。
办学思想赋能
办学思想决定着学校教育的实施方向,是学校治理的灵魂。霍藻棉小学以“养正教育”为办学思想,校长在办学思想赋能上着重突出了“三见”——
一是“阅见”。通过与中层干部一起研讨学校的章程、文化规划、新课改经验等,在共同学习中进一步凝聚办学思想共识,让“养正教育”思想深入人心。
二是“育见”。办学思想要“顶天立地”,更要“落地”,笔者要求学校中层干部不能只把办学思想挂在墙上、写在纸上,而要真正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充分发挥好办学思想的育人功能。
三是“遇见”。笔者十分注重培养中层干部用思想文化影响人、带动人的能力,红色养正、课程养正、协同养正……有了办学思想的引领和支撑,中层干部普遍感到工作的底气足了,层次上来了,学校里的课题研究、论文、总结、新闻宣传等都有了“养正教育”思想文化的意蕴。
在学校“养家国情怀,正成长根基”的办学追求下,中层干部自觉贯彻落实办学思想、积极主动践行办学理念,让这所已有71年历史的村小蓬勃发展,成为全国书法特色学校,形成“五育并举、四季养正”的良好教育生态。
学习素养赋能
古语云,“学不可以已”,意思是学习是终身的、无止境的。管理团队理论基础薄弱、总结能力欠佳是学校长久以来的发展瓶颈,而中层干部的理论素养关乎学校的整体发展,因此,中层干部应在学习中更新观念,不断提升治理能力。为此,笔者作了许多尝试,如建立微信学习群、举办学习沙龙、构建读写说“三结合”机制等,以一系列举措帮助管理团队实现学而不厌、学以致用、以用促学。
中层干部既要“眼高”也要“手高”:“眼高”是指通过大量阅读扩大教育视野;“手高”则是指在工作执行和实践中不断提炼总结,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验证理论,讲好学校和师生的发展故事,这也是中层干部应修炼的“内功”。
下好中层干部队伍建设这盘棋,学校既要下好制度、历练、评价等“本手”,让中层干部守土有责、善作善成;更要下出源头赋能这样的“妙手”,让管理团队中的“千里马”驰骋教育热土,充分激发办学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