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
——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助推器

2022-11-16毛郑晨

小学生 2022年27期
关键词:导图知识点学科

☉毛郑晨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以口耳相传加题海战术为主,教师希望通过反复讲解、反复练习来实现学生做题得分能力的增强。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相适应,与学科特点不相契合[1]。随着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迫切需要一种与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与学科特点相契合的教学方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思维导图这一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到数学教学中,以此来助力小学数学学科高效教学。

一、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概述

思维导图,顾名思义指的是利用具体的图形将思考的过程直观展示出来。这一概念最初是由英国学者提出来的,主要原理是结合人类的学习本质和大脑结构。这一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推广,丰富了教学过程,尤其是对于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思维导图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利用线条、点、图等具体的形状,将有关知识点的关系与联系系统地展示出来[2]。随着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无论是形状还是颜色都逐渐丰富起来,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多彩。小学数学因为理论性比较强,对学生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空间想象思维等要求比较高,而小学生的大脑发育又落后于这些要求,为此给了思维导图较大的应用空间,也因此被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所推崇。思维导图的运用对应试教育思路与方法是一次巨大的变革,可以促进学生左右脑灵活思考,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更好的探究与思考。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能力,做到有的放矢。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助于学生学科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正如前文所述,小学数学学科需要学生具备的关键能力与核心素质比较多,包括推理能力、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这些能力与素养的培养不是传统应试教育式教学模式能实现的,必须要借助思维导图,打开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就有了思考的媒介、探究的途径、提高的台阶,也就能很好地掌握学科关键能力和核心素质;二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数学学科的知识量非常大,对学生思维与能力要求比较高,很多时候学生在灌输式教学过程中,丝毫感受不到数学学科的精彩之处,体会不到数学知识的益处,所以对数学学科学习缺乏热情,很多时候疲于应付。但是,在思维导图的助力下,可以将复杂、凌乱的数学知识系统地展示出来,可以将数学学科蕴含的精彩之处尽情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就能体会到数学知识的美好与美妙,对于学科学习就能充满热情;三是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难点知识有很多,尤其是一些需要系统思考的知识更是成为学生学习的“软肋”,很多时候只能依靠题海战术来强行记忆,这种教学模式很难突破难点知识。但是,在思维导图的助力下,一方面难点知识可以通过相关图形直观地剖析开来;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基础知识的串联,为难点知识学习打牢基础,从而实现对难点知识的有效掌握。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借力思维导图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过去,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比较单薄,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教材内容为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部就班,只能完成规定教学,难有创新与拓展。学生在这种教学内容的限制下,无论是行为还是思维都都受到了影响,只能在教师提前设计好的教学方案下完成相关学习活动,不敢越雷池一步。所以,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就不高,疲于应付的现象非常多[3]。但是,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可以让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起来,首先,内容不仅仅是教材中编排的那些。为了保证思维导图的完整性,教师会为学生补充一些知识点,也会将之前学习过的知识点罗列进去,这样整个教学内容就变得丰富起来,学生也能“跳出”教材的限制,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其次,内容的呈现形式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不同于传统传送带式的内容呈现形式,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教师可以变换图形、融入颜色等途径,将教材内容更加立体、动感、多彩地展示出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探究。小学数学教师在借助思维导图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时候,所丰富的教学内容还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数学学科知识的规律,所丰富的内容既要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要能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决不能为了内容的精彩而忽视了知识的传授效率,让学生的注意力被知识点之外的事物过分地吸引。

例如,我在讲解《分米和毫米》这一节内容的时候,由于二年级学生对长度单位没有直观认识,会陷入死记硬背的泥潭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我利用思维导图将分米与毫米的关系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并且在每个线段图上都标注出常见物品的长度,然后引导学生以自己熟悉的物品为基础,利用思维导图去想一想分米与毫米之间的联系,并在大脑中建立模型。这样,学生在面对长度单位识别的时候就有了参照物。最为关键的是,学生感受到了长度单位的奇妙关系,激发了学习热情。

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将所讲授的知识点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更加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二)借力思维导图归纳知识点,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教学效率是小学数学教与学的本质要求,但在传统口耳相传式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主要教学过程是解读知识加练习巩固,很少系统地为学生梳理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架构。这一不足对小学数学学科的教与学非常不利。小学数学学科的知识具有非常强的系统性,前后知识点相互对应,甚至很多某一种类的知识点被分割在不同的年级,如果不能将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就会“丢三落四”,整个知识点被分割开来记忆。但是在思维导图的助力下,知识点不再是碎片化,而是能以一个系统的模式罗列出来,前后形成呼应,这样,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将所有类似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学生只需要掌握其中一个小的切入点,就能实现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教师也不需要时刻帮助学生回忆学习过的知识点,只需要添加和整理即可,实现了教学效率的提高[4]。所以,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一张小小的思维导图就能实现一类知识点的系统展示。一旦这张思维导图被印记在学生的大脑中,就能为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进而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打下更加坚实有力的基础。

例如,我在讲解《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为了构建这一类型的知识体系,我利用多媒体将四年级之前有关这方面的知识点全部罗列出来,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包括“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等。这样,学生对计算类型的知识点有了全面系统的掌握,串联了这方面的知识点,实现了这一知识体系的有效构建,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

通过这种方式呈现空间图形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梳理每一个相关联的知识点,提高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总结与归纳的能力,能使学生充分理解数学知识之间所存在的密切的联系。

(三)借力思维导图巩固知识点,提高复习质量

复习是学科学习的最主要环节之一。通过复习才能巩固知识点,才能查漏补缺。但是,在过去小学生开展数学学科复习的时候,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从头再来”,一个知识点接着一个知识点地回忆,这种复习模式的效果非常差、效率非常低,做了非常多的无用功[5]。这时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借助思维导图开展复习活动,引导学生以章节为基础,将自己还不能有效掌握的知识点全部罗列到思维导图上,并且在每一个知识点的后面列举出具体的例题,附上思考注意点。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将学生每一章节的不足全部罗列出来。这样,学生只需要针对自己还不能完全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即可,避免做很多的无用功。

例如,我到了每学期的总复习阶段,会将每一章节整理出来的思维导图进行梳理,并将学生还不能完全掌握的知识点再梳理成一张总的思维导图,那么就能很轻松地实现了对整本书难点知识的巩固,进而可以很好地实现复习质量的提高、效率的提升。为了实现复习效果的提高,我也会带领学生一起完成思维导图,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主完成思维导图,并且和我制作的思维导图进行比对,查漏补缺,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巩固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复习深入推进的过程。

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复习整理过程中借助思维导图的应用,帮助学生理清各知识点内容。用直观图示的方式将本单元中各部分知识点内容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节约复习整理时间,提升数学学习效率。

(四)借力思维导图展示思考过程,培养学生学科思维

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最主要目标之一,也是教学的难点。小学数学被比喻为思维上的体操,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思维、空间想象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等。但是,小学生由于大脑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数学思维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不关注学生思维的培养,甚至认为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为此忽视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同时,小学数学教师也缺少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无法实现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在思维导图的助力下,可以有效扭转传统教学模式对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不利的局面,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将整个思考的过程直观、立体地展示出来,从而实现抽象思维的形象化,明白思维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尤其是对于问题解决类的题目,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整个解题过程体现出来,让学生明白数学思维的价值,体会到如何发展自己的数学思维,进而实现小学生数学学科思维的有效养成。

例如,《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节内容,本节知识点主要考察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就充分借助了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将长方体和正方体展示出来,并且借助课件将这两个立体图形制作成动画,通过大屏幕播放给学生,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两个立体图形的模型。这样,教师在描述“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关数据的时候,学生的大脑中就能形成这方面的图形,这是学生空间想象思维形成的具体体现。

思维导图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教学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在帮助学生梳理巩固已学知识的同时联系新知识内容,强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发散学习思维,拓展学习深度与广度。

综上所述,随着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学过程及目标、学习需求与内容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有效实现上述目标。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突破教学重难点。但是,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要想实现应有的价值,还需要教师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科知识特点,从合适的角度,以合适的方式来推进与落实,具体包括:借力思维导图优化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借力思维导图归纳知识点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借力思维导图巩固知识点来提高复习质量、借力思维导图展示思考过程来培养学生学科思维,以此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助力学生提升学习成效。

猜你喜欢

导图知识点学科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知识点自测
第6章 一次函数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